鹽脅迫是指生長在高鹽度環(huán)境中的植物由于受到高滲透壓外界溶液的影響生長受阻的現(xiàn)象。NaCl是引起鹽脅迫的主要成分。高鹽度環(huán)境下,植物細胞質中積累的Na+會抑制胞質酶的活性,因此植物根部細胞通過多種策略來降低細胞質中Na+濃度,從而降低鹽脅迫的損害,鹽脅迫部分生理過程如圖所示。
(1)鹽脅迫條件下,Na+通過載體蛋白A運出細胞的方式是 主動運輸主動運輸,判斷依據(jù)是 該過程需要依賴細胞膜兩側的Na+濃度梯度產(chǎn)生的電化學勢能該過程需要依賴細胞膜兩側的Na+濃度梯度產(chǎn)生的電化學勢能。
(2)據(jù)圖分析,鹽脅迫條件下,植物根部細胞降低Na+毒害的策略有 通過載體蛋白A將Na+從胞質運輸?shù)桨猓煌ㄟ^載體蛋白B和囊泡運輸將細胞質中的Na+運輸?shù)揭号葜袃Υ?;將細胞質中的Na+儲存在囊泡中通過載體蛋白A將Na+從胞質運輸?shù)桨猓煌ㄟ^載體蛋白B和囊泡運輸將細胞質中的Na+運輸?shù)揭号葜袃Υ?;將細胞質中的Na+儲存在囊泡中。
(3)高粱是一種重要的硅積累作物,能夠吸收和積累豐富的硅。研究發(fā)現(xiàn),外源施加硅可以降低鹽脅迫狀態(tài)下高粱細胞中的Na+水平,從而提高高粱的耐鹽性。請利用下列實驗材料及用具,設計實驗證明上述結論。
實驗材料及用具:高粱幼苗若干,原硅酸,高濃度的NaCl溶液,蒸餾水,原子吸收儀(測定細胞內Na+的含量)。
實驗思路及預期實驗結果:實驗思路:將高粱幼苗隨機均分為甲、乙、丙三組,甲組用蒸餾水處理,乙組用高濃度的NaCl溶液處理,丙組用原硅酸和高濃度的NaCl溶液處理,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測定細胞內Na+的含量。預期實驗結果:細胞內Na+的含量乙組>丙組>甲組實驗思路:將高粱幼苗隨機均分為甲、乙、丙三組,甲組用蒸餾水處理,乙組用高濃度的NaCl溶液處理,丙組用原硅酸和高濃度的NaCl溶液處理,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測定細胞內Na+的含量。預期實驗結果:細胞內Na+的含量乙組>丙組>甲組。
【答案】主動運輸;該過程需要依賴細胞膜兩側的Na+濃度梯度產(chǎn)生的電化學勢能;通過載體蛋白A將Na+從胞質運輸?shù)桨猓煌ㄟ^載體蛋白B和囊泡運輸將細胞質中的Na+運輸?shù)揭号葜袃Υ?;將細胞質中的Na+儲存在囊泡中;實驗思路:將高粱幼苗隨機均分為甲、乙、丙三組,甲組用蒸餾水處理,乙組用高濃度的NaCl溶液處理,丙組用原硅酸和高濃度的NaCl溶液處理,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測定細胞內Na+的含量。預期實驗結果:細胞內Na+的含量乙組>丙組>甲組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8/30 4:0:9組卷:2引用:1難度:0.6
相似題
-
1.主動轉運,又稱主動運輸,是由載體蛋白所介導的物質逆著電化學梯度或濃度梯度進行的跨膜轉運方式。主動轉運普遍存在于動植物細胞和微生物細胞。主動轉運的能量來源分為3類(如圖1):ATP直接提供能量(ATP驅動泵)、間接供能(協(xié)同轉運蛋白)、光驅動(光驅動泵)。圖2為小腸上皮細胞吸收和轉運葡萄糖的示意圖。
回答下列問題:
(1)脂雙層的主要成分是
(2)由圖1可知,ATP驅動泵作為載體蛋白的同時,具有催化
(3)由圖2可知,小腸上皮細胞吸收葡萄糖的能量直接來自發(fā)布:2025/1/5 8:0:1組卷:6引用:2難度:0.6 -
2.如圖為小腸上皮細胞物質跨膜運輸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h2>
發(fā)布:2025/1/6 8:30:6組卷:24引用:1難度:0.5 -
3.主動轉運的特點不包括( )
發(fā)布:2025/1/5 8:0:1組卷:0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