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銅及其化合物進行了相關探究。
Ⅰ.某班同學取用相同總質(zhì)量的木炭粉和氧化銅的混合物,按圖示裝置進行實驗。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的小組“黑色固體變紅色”這一實驗現(xiàn)象不明顯。小組同學對此異常現(xiàn)象進行如下探究:
【知識回憶】碳和氧化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理論上碳和氧化銅的質(zhì)量比為
3:40
3:40
。
【作出猜想】產(chǎn)生異?,F(xiàn)象可能與所取用木炭粉和氧化銅的質(zhì)量比有關。
【實驗探究】小組同學用總質(zhì)量相同但質(zhì)量比不同的木炭粉和氧化銅的混合物(不考慮其中雜質(zhì)),分別進行實驗,部分實驗現(xiàn)象記錄如下:
實驗序號 |
m(C):m(CuO) |
實驗后A處試管中固體顏色 |
C處導管口的現(xiàn)象 |
1 |
1:8 |
紅色固體中有少量黑色固體 |
尾氣燃燒 |
2 |
1:9 |
紅色固體中有較少量黑色固體 |
尾氣燃燒 |
3 |
1:10 |
紅色固體中有很少量黑色固體 |
尾氣不燃燒 |
4 |
1:11 |
紅色固體中有極少量黑色固體 |
尾氣不燃燒 尾氣不燃燒
|
5 |
1:12 |
紅色固體中無黑色固體 |
尾氣不燃燒 |
6 |
1:13 |
紅色固體中有較多黑色固體 |
尾氣不燃燒 |
【交流討論】
①推測實驗4中“C處導管口的現(xiàn)象”是
尾氣不燃燒
尾氣不燃燒
。
②上述探究可得出,實驗時所用木炭粉和氧化銅的質(zhì)量比控制在1:10~1:12之間,可觀察到黑色固體明顯變紅,同時還可減少
CO
CO
(填化學式)排放,防止空氣污染。
【反思評價】分析發(fā)現(xiàn),實驗5中m(C):m(CuO)比值與理論值不符,實驗后卻無黑色固體殘留,請用化學方程式解釋實驗中過量的黑色固體消失的原因:
(寫一個即可)。
Ⅱ.稱取14.4g僅含Cu、O兩種元素的固體樣品、采用如下裝置實驗(夾持裝置省略),測得實驗前后裝置B增重4.4g。(堿石灰可以吸收H
2O和CO
2)
①實驗開始前應先關閉
K2
K2
,打開
K1
K1
。
②裝置B的作用是
吸收CO2
吸收CO2
。
③銅元素有多種氧化物,如CuO、Cu
2O。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該固體樣品的成分可能是
ABD
ABD
(填序號)
A.Cu
2O
B.Cu、CuO
C.CuO、Cu
2O
D.Cu、CuO、Cu
2O
④若缺少裝置C,則實驗所得Cu、O個數(shù)比
偏小
偏小
(偏大,不變,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