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底蛟龍5號挑戰(zhàn)最大潛水深度10909米,取得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成為第三個掌握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意味著蛟龍5號將可在世界海洋面積99.8%的海域使用。蛟龍5號執(zhí)行任務結束后返回海面,需將其轉移上岸,現(xiàn)設計如圖所示的裝置,模擬蛟龍5號上岸的情景。已知用滑輪組勻速提起水中的潛水器模型,當潛水器模型浸沒在水中時,拉力F1為12N,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75%;當潛水器模型離開水面后,拉力F2為15N。整個裝置的摩擦和繩重不計,g取10N/kg。求:
(1)動滑輪的質量m1;
(2)潛水器模型浸沒在水中時排開水的體積V排;
(3)潛水器模型的平均密度ρ。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138引用:1難度:0.4
相似題
-
1.如圖所示,一個重為600N的物體,通過滑輪組在25N拉力作用下2s內勻速直線運動了2m。已知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為60N,此過程中,繩子自由端移動了 m,拉力的功率是 W,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 。
發(fā)布:2024/12/24 4:30:1組卷:104引用:3難度:0.6 -
2.如圖所示,是我們學習中常見的圖像,這種圖像如果在橫縱坐標加上適當?shù)奈锢砹考皢挝?,可以用來描述( ?。?/h2>
發(fā)布:2024/12/24 6:30:1組卷:69引用:2難度:0.5 -
3.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底面積為0.1m2,重為600N的物體勻速提升3m,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75%,不計繩重和摩擦(g取10N/kg)。求:
(1)若將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則物體對地面的壓強;
(2)拉力F所做的功;
(3)滑輪組中動滑輪的重。發(fā)布:2024/12/24 4:30:1組卷:62引用:2難度:0.5
相關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