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兩個文言文語段,完成問題。
(一)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節(jié)選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二)越王句踐①反國,乃苦身焦思②,置膽③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曰:“女忘稽之恥邪?”(終滅吳)
(節(jié)選自《史記》)【注】①句踐:即勾踐。春秋時越國國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吳王夫差大敗于會稽,被俘,釋放回國后,臥薪嘗膽,發(fā)憤圖強,于公元前473年滅掉吳國。②焦思:焦慮思考。③膽:即膽囊,膽汁極苦。
(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
作 |
奮起,指有所作為 奮起,指有所作為
|
②人恒過,然后能改 |
過 |
犯過失 犯過失
|
③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 |
喻 |
了解 了解
|
④入則無法家拂士 |
拂 |
同“弼”,輔佐(或輔弼) 同“弼”,輔佐(或輔弼)
|
(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②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3)孟子認為,一個國家要想避免“亡”的命運,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4)勾踐滅吳的故事,印證了孟子的哪些說法?現(xiàn)在社會安定,經(jīng)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yè),“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說法是否還有現(xiàn)實意義?請簡要談談你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