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興趣小組同學進行如下實驗與探究活動,請你參與.
I.制取氣體并驗證氣體性質.
(1)寫出帶標號儀器a的名稱:長頸漏斗長頸漏斗.
(2)用A裝置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O3 MnO2 △2KCl+3O2↑2KClO3 MnO2 △2KCl+3O2↑,裝置C可以收集氧氣,這是因為氧氣具有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的性質.
(3)裝置B與D組合制取并驗證CO2的某些性質.
①檢查裝置B的氣密性的方法:關閉止水夾,向長頸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如果長頸漏斗中會形成一段穩(wěn)定的水柱,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關閉止水夾,向長頸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如果長頸漏斗中會形成一段穩(wěn)定的水柱,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②若裝置D中盛放滴有紫色石蕊試液的水,可以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若盛放氫氧化鈉溶液,則沒有明顯現(xiàn)象產(chǎn)生.
II.在老師的指導下,興趣小組同學多角度探究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確實能發(fā)生反應.
(4)小明進行如下實驗:將收集滿CO2的兩支試管(相同規(guī)格)分別倒立在水和NaOH溶液中,輕輕晃動試管,產(chǎn)生了如圖所示現(xiàn)象.
①小明根據(jù)乙試管內(nèi)的液體比甲試管內(nèi)的液體高得多乙試管內(nèi)的液體比甲試管內(nèi)的液體高得多,判斷CO2和NaOH發(fā)生了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2NaOH+CO2=Na2CO3+H2O.
②甲實驗的目的是對比實驗對比實驗.
(5)小菁同學取氫氧化鈉溶液于燒杯中,用pH計測定溶液的pH為13.5,通入二氧化碳一會兒,測得溶液的pH為11.2,繼續(xù)通入二氧化碳,再測得溶液的pH為9.2,溶液的pH降低的原因是溶液中氫氧化鈉減少,溶液堿性減弱溶液中氫氧化鈉減少,溶液堿性減弱,該實驗可以說明CO2和NaOH發(fā)生了反應.
(6)小菁根據(jù)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征,設計了另一個實驗方案.
M
n
O
2
△
M
n
O
2
△
實驗步驟 |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論 |
取少量氫氧化鈉溶液于試管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后,再向溶液中滴加稀鹽酸 取少量氫氧化鈉溶液于試管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后,再向溶液中滴加稀鹽酸
|
有大量氣泡冒出 有大量氣泡冒出
|
CO2與NaOH發(fā)生了反應. |
【答案】長頸漏斗;2KClO3 2KCl+3O2↑;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關閉止水夾,向長頸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如果長頸漏斗中會形成一段穩(wěn)定的水柱,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乙試管內(nèi)的液體比甲試管內(nèi)的液體高得多;2NaOH+CO2=Na2CO3+H2O;對比實驗;溶液中氫氧化鈉減少,溶液堿性減弱;取少量氫氧化鈉溶液于試管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后,再向溶液中滴加稀鹽酸;有大量氣泡冒出
M
n
O
2
△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27引用:3難度:0.5
相似題
-
1.學習化學離不開化學實驗,請結合下圖回答問題。
資料:碳酸鈉與二氧化碳、水反應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氫鈉。
(1)寫出圖中標號①儀器的名稱
(2)利用裝置B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實驗室用鋅粒與稀硫酸制取H2,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實驗室用石灰石與鹽酸制取的CO2通入到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并未變渾濁。將氣體依次通過裝置M、N、O后,發(fā)現(xiàn)N中溶液不變渾濁,O中溶液變渾濁。則裝置M中X溶液為
A.飽和Na2CO3溶液
B.飽和NaHCO3溶液
C.飽和NaOH溶液
(5)若集氣瓶中充滿CO2氣體,將分液漏斗①中的NaOH溶液滴入瓶中,稍作振蕩,發(fā)現(xiàn)氣球發(fā)布:2024/12/25 14:0:2組卷:58引用:3難度:0.3 -
2.如圖中的A-E是化學實驗中常用的幾種裝置,請按要求回答有關問題.
(1)利用圖中A、C裝置的組合可以制取的一種氣體是
(2)若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應選用圖中裝置的組合是
(3)寫出實驗室用鋅與稀硫酸制取氫氣的化學方程式發(fā)布:2024/12/25 14:30:2組卷:28引用:2難度:0.5 -
3.認識氧氣和二氧化碳。
(1)唐代化學家馬和最先發(fā)現(xiàn)氧氣,他認為空氣中存在“陰陽二氣”,陽氣比陰氣多得多。則氧氣屬于馬和認為的
(2)現(xiàn)用下列裝置制取氣體。
①甲儀器的名稱是
②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為
③實驗室欲隨開隨停制備二氧化碳,選擇的發(fā)生裝置為
④選用制取氣體的發(fā)生裝置需考慮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發(fā)布:2024/12/25 13:0:1組卷:4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