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表是1764-1895年清代地方官入仕途徑占比變化情況表,對表中現象解讀正確的是( )
表:清代地方官入仕途徑比例 | |||||
年代 | 官員數 | 科舉 | 蔭仕 | 捐納 | 其他入仕途徑 |
1764 | 2071 | 72.5% | 1.1% | 22.4% | 4% |
1840 | 1949 | 65.7% | 1% | 29.3% | 4% |
1871 | 1790 | 43.8% | 0.8% | 51.2% | 4.2% |
1895 | 1975 | 47.9% | 1.2% | 49.4% | 1.5% |
【答案】D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8引用:11難度:0.8
相似題
-
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別于現代民主選舉制度的中國古代選舉制度,經歷了從西漢到晚清、從察舉到科舉兩千多年的發(fā)展、這一發(fā)展趨勢使政治權力、經濟財富和社會地位與名望這些在傳統(tǒng)社會中結為一體的主要社會資源的分配,基本上是通過選拔來實現,終于使中國的社會形態(tài)從西周至春秋的“世襲社會”轉變?yōu)橐环N“選舉社會”,亦即從一種封閉的等級制社會轉變?yōu)橐环N流動的等級制社會。尤其在宋以后,“士大夫多出草野”,統(tǒng)治階級的再生產發(fā)生了一種根本的轉變,這種轉變也深刻影響到整個社會的觀瞻,以及個人和家族想要上升的途徑選擇。正是基于此,用“選舉社會”的概念來解釋從秦漢到晚清的社會結構的演變,比較符合歷史的真相和歷史上人們對自身所處社會的理解。
——摘編自何懷宏《“選舉社會”的概念:秦漢至晚清社會形態(tài)命名初探》上述材料是學者對秦漢至晚清時期“選舉社會”的闡釋、據此,結合所學知識,圍繞中國古代某一歷史時期的“選舉社會”擬定一個具體論題,并進行簡要闡述。(要求:明確寫出所擬論題,闡述須有史實依據,邏輯清晰)發(fā)布:2025/1/2 4:0:1組卷:5引用:2難度:0.6 -
2.南朝宋約曾有這樣的論述,“周漢之道,以智役愚;臺隸參差,用成等級。魏晉以來,以貴役賤,士庶之科,較然有辨?!薄耙再F役賤”指的是( ?。?/h2>
發(fā)布:2024/12/6 22:30:2組卷:10難度:0.7 -
3.蔭補制度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一種選官制度。宋代蔭補制規(guī)定,蔭補數量和范圍與官職掛鉤,高級官員如宰相,執(zhí)政則可蔭“期親”,一般官吏可蔭及子孫。史料記載,宋代最多一次同時蔭補了官員子弟四千人。由此可知,宋代的蔭補制度( ?。?/h2>
發(fā)布:2025/1/2 1:0:5組卷:10引用:4難度:0.7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