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生物探究實驗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某校生物興趣小組所做的幾個實驗:
(一)“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探究實驗,過程如下:
試管編號 加入物質(zhì) 水溫 時間 加碘液
1 饅頭碎屑和2mL唾液,充分攪拌 37℃ 10min 2滴
2 饅頭碎屑和2mL清水,充分攪拌 37℃ 10min 2滴
3 饅頭塊和2mL唾液,不攪拌 37℃ 10min 2滴
4 饅頭碎屑和2mL唾液,充分攪拌 0℃ 10min 2滴
5 饅頭碎屑和2mL煮沸的唾液,充分攪拌 37℃ 10min 2滴
(1)以上可形成
4
4
組對照試驗,滴加碘液后,只有
1
1
號試管不變藍色。
(2)若選1號和4號作對照實驗,則可探究
溫度
溫度
對唾液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影響。
(3)設置3號試管是為了證明
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
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
對饅頭在口腔中的消化所起的作用。
(二)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兩個實驗的相關問題:

(4)“測量胸圍差”實驗測量時,軟尺的位置會影響“胸圍”的準確度。圖1分別表示不同小組測量時軟尺的位置,其中正確的有
AD
AD
。
(5)王華同學想了解和探究他生活的周圍的空氣質(zhì)量,采用了實驗“采集和測算空氣中的塵埃粒子”的方法,下面是他在五處各抽測一平方厘米的粒子數(shù),如圖3,他采用的取樣方法是
五點取樣法
五點取樣法
。如圖4,第1格中的塵埃粒子數(shù)為
3
3
。
(6)污染物的過度排放造成“霧霾”,“霧霾”不僅降低空氣質(zhì)量,防治大氣污染的有效措施是
植樹造林
植樹造林
。
(7)日常生活中,人們開始提倡“低碳”生活方式,請你寫出一條關于“低碳”生活的建議:
如隨手關燈,節(jié)約用電;多騎自行車,少坐汽車;少用紙巾,植樹造林,保護森林等
如隨手關燈,節(jié)約用電;多騎自行車,少坐汽車;少用紙巾,植樹造林,保護森林等
。
(三)“觀察小魚尾鰭內(nèi)血液的流動”實驗材料的處理,圖2示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視野圖像,圖3所示“人血涂片”在顯微鏡視野中的示意圖,請根據(jù)實驗的方法步驟和現(xiàn)象,回答下列問題。

(8)在“觀察小魚尾鰭內(nèi)血液的流動”過程中,用濕棉絮包裹在小魚的鰓蓋和軀干部,并時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這樣做的目的是
維持小魚正常呼吸
維持小魚正常呼吸
。
(9)圖2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血管圖像,你認為[1]是
動脈
動脈
血管。
(10)圖3中[6]是
紅細胞
紅細胞
。某人經(jīng)常精神不振,容易疲勞,經(jīng)血液化驗,此人紅細胞數(shù)目偏少,這種病人應多吃一些含
鐵和蛋白質(zhì)
鐵和蛋白質(zhì)
豐富的食物。

【答案】4;1;溫度;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AD;五點取樣法;3;植樹造林;如隨手關燈,節(jié)約用電;多騎自行車,少坐汽車;少用紙巾,植樹造林,保護森林等;維持小魚正常呼吸;動脈;紅細胞;鐵和蛋白質(zhì)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21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某同學做了“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的實驗。他向A、B試管中加入的物質(zhì)如表格所示,將兩支試管充分攪拌后,放入盛有37℃的溫水中,10分鐘后取出,待冷卻后各加入2滴碘。稍后觀察實驗現(xiàn)象:
    試管 加入的物質(zhì) 加碘后的現(xiàn)象
    A 饅頭碎屑+2毫升唾液
    B 饅頭碎屑+①清水 變藍
    (1)表格中的①處應填
     
    。
    (2)②處的實驗現(xiàn)象是
     
    ,原因是淀粉在口腔內(nèi)被唾液分解成
     
    。
    (3)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得出的結論是:
     
    。
    (4)淀粉在消化道的
     
    內(nèi)被徹底分解成葡萄糖,最終在組織細胞內(nèi)被氧化分解,為人體生命活動提供所需要的
     
    。
    (5)淀粉屬于糖類。糖類、脂肪和
     
    都是組成細胞的主要有機物。

    發(fā)布:2025/1/6 8:0:1組卷:89引用:1難度:0.3
  • 2.某生物學興趣小組進行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消化”實驗,在下列7支試管中均加入等量的饅頭(清水河唾液均為2毫升),根據(jù)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試管 物質(zhì) 是否攪拌 溫度/℃ 時間/分 碘液 現(xiàn)象
    碎饅頭+唾液 攪拌 37 10 不變藍
     ② 碎饅頭+清水 攪拌 37 10 變藍
     ③ 碎饅頭+唾液 不攪拌 37 10 部分變藍
    未切碎饅頭+唾液 攪拌 37 10 部分變藍
     ⑤ 碎饅頭+唾液 攪拌 100 10 變藍
     ⑥ 碎饅頭+唾液 攪拌 0 10 變藍
    碎饅頭+唾液 攪拌 37 5 部分變藍
    (1)試管①不變藍的原因是
     
    。
    (2)試管②變藍的原因是
     
    。
    (3)在上述實驗中,①和③是一組對照實驗,探究的是
     
    對消化的影響。
    (4)如果探究牙的咀嚼在消化中的作用,可以選擇哪兩支試管為一組對照實驗?
     
    。
    (5)除此之外,請你再從表中選出一組對照實驗
     
    ,變量是
     
    。
     (6)實驗證明饅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在實驗室里如何證明饅頭中所含的淀粉是有機物?
     
    。

    發(fā)布:2025/1/6 8:0:1組卷:7引用:1難度:0.4
  • 3.“饅頭在口腔中的消化”實驗。
    在下列7支試管中加入等量的饅頭(清水和唾液均為2毫升):

     試管  物質(zhì)  是否攪拌  溫度  時間  碘液  現(xiàn)象
     ①  碎饅頭+唾液  攪拌  37℃  10分鐘  加  不變藍
     ②  碎饅頭+清水  攪拌  37℃  10分鐘  加  變藍
     ③  碎饅頭+唾液  攪拌  37℃  10分鐘  加  部分變藍
     ④  未切碎的饅頭+唾液  攪拌  37℃  10分鐘  加  部分變藍
     ⑤  碎饅頭+唾液  攪拌  37℃  10分鐘  加  變藍
     ⑥  碎饅頭+唾液  攪拌  37℃  10分鐘  加  變藍
     ⑦  碎饅頭+唾液  攪拌  37℃  10分鐘  加  部分變藍
    (1)試管①不變藍的原因是:
     
    。
    (2)在上述實驗中,①和③是一組對照實驗,探究的是
     
    對消化的影響。
    (3)如果探究牙齒在消化中的作用,可以選擇哪兩支試管為一組:
     
    。
    (4)除此之外,請你再從表中選出一組對照實驗,并說明探究的因素是什么?
    (5)實驗證明饅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在實驗室里你如何利用饅頭證明淀粉是有機物?

    發(fā)布:2025/1/6 8:0:1組卷:20引用:1難度:0.4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