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A、B兩組興趣小組對催化劑進行了探究實驗。
(一)興趣小組A組對KClO3分解反應的催化劑進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熱條件下,用如圖裝置完成表中實驗:
![](https://img.jyeoo.net/quiz/images/202211/378/099ea2a8.png)
編號 | KClO3質(zhì)量/g | 催化劑 | 催化劑質(zhì)量/g | 收集50mLO2所需時間/s |
實驗1 | 5 | - | - | 171 |
實驗2 | 5 | MnO2 | 0.5 | 49 |
實驗3 | 5 | Fe2O3 | 0.5 | 58 |
實驗4 | 5 | KCl | 0.5 | 154 |
作為空白實驗,與加入催化劑的實驗形成對比
作為空白實驗,與加入催化劑的實驗形成對比
。(2)表中所列3種催化劑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
二氧化錳
二氧化錳
。(3)寫出實驗2中KClO3分解的符號表達式:
KClO3KCl+O2
M
n
O
2
△
KClO3KCl+O2
。M
n
O
2
△
(4)由實驗1和實驗4可知,KCl
有
有
(填“有”或“無”)催化作用。維持加熱條件不變,用實驗1再繼續(xù)收集50mLO2,所需時間明顯少于171s,解釋原因: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
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
。(5)要比較KClO3分解反應中不同催化劑的催化效果,除了測量收集50mLO2所需時間外,還可以測量相同時間內(nèi)
收集氧氣的體積
收集氧氣的體積
。(二)興趣小組B組選擇按圖1所示裝置進行如下實驗,實驗時傾斜錐形瓶使過氧化氫溶液與催化劑接觸,瓶內(nèi)氣壓的變化如圖2所示。請回答(6)-(7)題。
![](https://img.jyeoo.net/quiz/images/202211/378/36e9b251.png)
(6)對比分析圖2中的
ac或bd
ac或bd
兩點(填字母符號),可知化學反應速率與催化劑的種類有關。(7)在實驗過程中,上述兩個反應雖化學反應速率不同,但完全反應后兩個裝置內(nèi)壓強相同,請從催化劑的角度解釋原因是
催化劑改變反應速率,但是不會增加產(chǎn)物質(zhì)量
催化劑改變反應速率,但是不會增加產(chǎn)物質(zhì)量
。【答案】作為空白實驗,與加入催化劑的實驗形成對比;二氧化錳;KClO3KCl+O2;有;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收集氧氣的體積;ac或bd;催化劑改變反應速率,但是不會增加產(chǎn)物質(zhì)量
M
n
O
2
△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36引用:3難度:0.3
相似題
-
1.甲、乙、丙、丁四種物質(zhì)在反應前后的質(zhì)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h2>
A.x的值是15 B.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C.丁是反應物 D.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質(zhì)量比為4:1 發(fā)布:2024/8/9 8:0:9組卷:54引用:4難度:0.7 -
2.一定條件下,甲、乙、丙、丁、戊五種物質(zhì)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反應前后各種物質(zhì)的質(zhì)量(單位:g)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 />
?
A.x的數(shù)值為8 B.丁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C.反應前后乙、丙變化的質(zhì)量之比為1:7 D.該反應一定是復分解反應 發(fā)布:2024/8/3 8:0:9組卷:12引用:1難度:0.5 -
3.在密閉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zhì),使之充分反應,反應前后測得有關數(shù)據(jù)如表:
物質(zhì) 甲 乙 丙 丁 反應前質(zhì)量/g 18 1 2 32 反應后質(zhì)量/g X 26 2 12 A.反應后物質(zhì)甲的質(zhì)量為13g B.該反應的類型是分解反應 C.反應中乙、丁的質(zhì)量比為5:4 D.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發(fā)布:2024/8/31 3:0:11組卷:45引用:4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