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乙: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丙:過南田,山色已暮,舟人夜棹不休,江為山所托,飽東佹南,盤峽透崖。二十五里,至畫山,月猶未起,而山色空濛,若隱若現(xiàn)。又南五里,為興平。群峰至是東開一隙,數(shù)家綴江左,真山水中窟色也。月亦從東隙中出,舟乃泊而候曙,以有客欲早起赴恭城耳。
——選自徐霞客《游漓江日記》注釋:(1)興平:在陽朔縣北境。(2)飽東佹南:忽往東忽往南。
(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詞或短語。
相與步于中庭
一起
一起

少閑人

③泊而候曙
等待天明
等待天明

④月未起

(2)翻譯下列句子。
①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②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3)根據(jù)三段文字,選出下列分析錯誤的一項
D
D

A.甲段“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中的“閑人”指具有情趣雅致,能欣賞美景的人,也有蘇軾的自我解嘲之意,體現(xiàn)了他樂觀豁達的精神。
B.乙段中“清榮峻茂”高度凝練,緊扣上文,“清”字寫水,“峻”字寫山,“榮”“茂”也寫柏樹?!傲级嗳の丁?,摻入了作者的審美意趣。
C.丙文徐霞客飽覽漓江山水之色,他羨慕住在漓江邊如在仙境一般的百姓。
D.甲文“念無與為樂者”中的“為”是“作”的意思;丙文“江為山所托”中的“為”是“因為”的意思。

【答案】一起;只;等待天明;還;D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13引用:3難度:0.5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記》【乙】順宗即位,王叔文、韋執(zhí)誼用事,尤奇待宗元。與監(jiān)察呂溫密引禁中,與之圖事。轉(zhuǎn)尚書禮部員外郎。叔文欲大用之,會居位不久,叔文敗。與同輩七人俱貶。宗元為邵州刺史,在道,再貶為永州司馬,既罹竄逐,涉履蠻瘴,崎嶇湮厄。蘊騷人之郁悼,寫情敘事,動必以文。為騷、文十數(shù)篇,覽之者為之凄惻。
    (選自《舊唐書?柳宗元傳》)【注釋】①用事:執(zhí)掌政權。②奇特:器重禮遇。③禁:宮禁,帝王的住處。④罹竄逐:遣遇放逐。⑤涉履蠻瘴:精力蠻地瘴癘之苦。⑥堙(yín)厄:指道路艱難。⑦蘊:積聚。
    (1)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語。
    折蛇行
     

    ②日光下
     

    ③凄神
     

    奇待宗元
     

    騷文十數(shù)篇
     

    阡陌交通
     
    《桃花源記》
    (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②宗元為邵州刺史,在道,再貶永州司馬。
    (3)結(jié)合甲乙兩文的內(nèi)容,概括《小石潭記》中作者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

    發(fā)布:2024/11/2 17:0:2組卷:138引用:2難度:0.7
  • 2.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br />(節(jié)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乙)       孔子過泰山側(cè),有婦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聽之,使子路問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憂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狈蜃釉唬骸昂螢椴蝗ヒ??”曰:“無苛政?!狈蜃釉唬骸?bdo class="mathjye-underline">小子識之,苛政猛于虎也。”
    (節(jié)選自《禮記?檀弓下》)(注釋)①式:同“軾”,車前的扶手橫木,這里用作動詞。②壹:真是,實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稱呼公婆。④小子:古時長輩對晚輩或老師對學生的稱呼。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屋舍然(
     

    ②阡陌交通
     

    使子路問之(
     

    者吾舅死于虎(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便船/屋儼然
    B.孔子泰山側(cè)/人恒,然后能改
    C.停數(shù)日,辭/何為不
    D.不足為外人也/行天下之大
    (3)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①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②小子識之,苛政猛于虎也。
    (4)閱讀上面兩選段,完成下面填空。
    桃花源人、泰山婦人都不愿意離開他們各自生活的地方,桃花源人不愿離開的原因是桃花源
     
    (自己概括);泰山婦人不愿離開是因為此地
     
    (原文)。

    發(fā)布:2024/11/3 8:0:2組卷:1引用:3難度:0.4
  • 3.閱讀下文,完成問題。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節(jié)選自《列子?湯問》)
    (1)下列各項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面山而 不可久(《小石潭記》)
    B.汝心之,固不可徹 國不以山溪之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C.何而不平 必先其心志(《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D.操蛇之神 而傳之者(《穿井得一人》)
    (2)把語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3)寓言的情節(jié)設計是為寓意服務的。如果把結(jié)尾設計為愚公和他的子孫們經(jīng)過世代努力終于移山成功,跟借助神力搬走大山這一結(jié)尾相比,哪一個更好?請簡述理由。

    發(fā)布:2024/11/2 12:0:1組卷:68引用:2難度:0.5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4.8.2  |  隱私協(xié)議      第三方SDK     用戶服務條款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出版物經(jīng)營許可證網(wǎng)站地圖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