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閱讀文章,回答問題。
[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魚我所欲也》)[乙]衛(wèi)律知武終不可脅,白①單于。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旃②毛并咽之,數(shù)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③上無人處,使牧羝④,羝乳,乃得歸。別其官屬常惠⑤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廩食⑥不至,掘野鼠去⑦草實而食之。杖漢節(jié)牧羊,臥起操持,節(jié)旄⑧盡落。……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須發(fā)盡白。
(選自《漢書?蘇武傳》,有刪改)[注釋]①白:稟告,報告。②旃:同“氈”,毛織物。③北海:現(xiàn)西伯利亞貝加爾湖一帶,當時屬匈奴的北境。④羝(dī):公羊。⑤常惠:人名,蘇武的隨從之一。⑥廩食:公家供應的糧食。蘇武作為漢朝的使臣,匈奴理應供給吃的用的。⑦去:即“弆(jǔ)”,收藏。⑧節(jié)旄(máo):節(jié)杖上用牦牛尾做的飾物。
(1)結合語境,下列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同“德”,感恩感激)
B.萬鐘于我何加焉(益處)
C.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吃)
D.杖漢節(jié)牧羊(拿著)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妻妾之奉 |
單于愈益欲降之 |
B.此之謂失其本心 |
別其官屬?;莸?/td>
|
C.蹴爾而與之 |
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 |
D.是亦不可以已乎 |
始以強壯出 |
(3)下列對[甲][乙]兩文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項是
A.[甲]文中列舉“不食嗟來之食”和“萬鐘不辯禮義而受之”兩個例子,事例典型,無可辯駁,有力論證了保持本心的重要性。
B.[甲]文行文流暢、論證嚴密、引譬設喻、排比鋪陳、氣勢恢宏。[乙]文是一篇人物傳記,通過詳細記敘蘇武被幽禁時忍受的種種磨難,生動形象地刻畫了蘇武這一人物。
C.[甲]文用“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來強調(diào)人本來就有羞恥心,這是一種善心,可以幫助人們在“義”與“不義”之間做出正確的選擇。[乙]文中的蘇武堪稱孟子眼中的“賢者”。
D.[甲]文首先闡明了“義”重于“生”,在闡述這一層道理時,孟子先從反面論述了“義重于生”,繼而再從正面假設,提出質(zhì)問。[乙]文中“匈奴以為神”表現(xiàn)了匈奴人對蘇武的敬重。
(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②使牧羝,羝乳,乃得歸。
(5)拓展探究。試用[甲]文作者的觀點,結合[乙]文內(nèi)容,說說你眼中的蘇武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