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試題詳情
比較閱讀《出師表》《隆中對》,完成后面題目。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選自《出師表》)(乙) 時先主(劉備)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笔唬骸按巳丝删鸵?,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由是先主遂詣亮(諸葛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失?。劣诮袢?。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選自《隆中對》)(1)諸葛亮和劉備歷來備受尊崇,你更喜歡誰,為什么?
(2)《出師表》的作者是 諸葛亮諸葛亮(姓名)“表”是古代 向帝王上書陳情言事向帝王上書陳情言事的一種文體。本文是作者率師北上伐魏之前寫給后主 劉禪劉禪(姓名)的一篇表文。這篇表中寫到的“先帝”,指的是 劉備劉備(姓名)
【答案】諸葛亮;向帝王上書陳情言事;劉禪;劉備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1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這篇文言文,完成問題。
【甲】孫權勸學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乙】王著教帝學書 太宗①朝②,有王著③學右軍④書,深得其法,侍書翰林⑤。帝聽政之余,留心筆札⑥,數(shù)遣內侍持書示著,著每以為未善,太宗益刻意臨學。又以問著,對如初?;蛟兤湟?,著曰:“書固佳矣,若遽稱善,恐帝不復用意?!逼浜螅酃P法精絕,超越前古,世以為由著之規(guī)益也。
(王辟之《澠水燕談錄》)【注釋】①太宗:宋太宗趙光義。②朝:一代君主的統(tǒng)治時期。③王著:宋朝人,字知微,官至殿中侍御史。④右軍:指東晉代著名書法家王羲之。⑤翰林:皇帝的文學侍從官。⑥筆札:書法。
(1)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每句標一處)
①卿 今 當 涂 掌 事
②恐 帝 不 復 用 意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①蒙辭以軍中多務
②但當涉獵
③數(shù)遣內侍持書示著
④太宗益刻意臨學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②又以問著,對如初。
(4)王著是怎樣的人?請概括。
(5)【甲】【乙】兩文中的孫權和王著的勸學方式有什么不同?試簡要分析。發(fā)布:2024/12/26 19:30:1組卷:30引用:4難度:0.7 -
2.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服虔①既善春秋,將為注,欲參考同異。聞崔烈②集門生講傳,遂匿姓名,為烈門人賃③作食。每當至講時,輒竊聽戶壁間。既知不能逾己,稍共諸生敘其短長。烈聞,不測何人。然素聞虔名,意疑之。明蚤④往,及未寤,便呼:“子慎!子慎!”虔不覺驚應,遂相與友善。
(選自《世說新語》)【注釋】①服虔:字子慎,東漢時古文經(jīng)學家。②崔烈:字威考。③賃:雇傭。④蚤:早上。
(1)解釋文中加點詞的含義。
①輒竊聽戶壁間:
②虔不覺驚應:
(2)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既知不能逾己,稍共諸生敘其短長。
(3)本文從哪兩件事中可以看出這是一段互學交友的佳話?服虔是一個怎樣的人?發(fā)布:2024/12/27 3:30:2組卷:7引用:2難度:0.6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游,鮑叔知其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已而鮑叔事齊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及小白立為桓公,公子糾死,管仲囚焉。鮑叔遂進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
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遇時。吾嘗三戰(zhàn)三走,鮑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jié)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br /> 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子孫世祿于齊,有封邑者十余世,常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鮑叔知其賢/選賢與能(《大道之行也》)
B.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欲窮其林(《桃花源記》)
C.知時有利不利也/天時不如地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以身下之/其視下也(《北冥有魚》)
(2)下列選項中加點文言虛詞的含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知我不羞小節(jié)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
A.學而時習之(《論語》)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C.其將固可襲而虜也(《周亞夫軍細柳》)
D.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馬說》)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4)請用原文說明鮑叔是一一個怎樣的人,并結合文章具體內容加以說明。發(fā)布:2024/12/9 0:0:2組卷:103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