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防治土地沙漠化、提高森林覆蓋率,我國北方某地用飛機在植被稀少的荒山分批播種馬尾松,之后封山育林,禁止放牧和采伐。研究者對不同年限的森林進行了調查。
(1)馬尾松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營養(yǎng)結構中的第一營養(yǎng)級第一營養(yǎng)級,研究者對全封育和半封育的10年齡馬尾松林進行隨機隨機取樣調查,發(fā)現全封育下的馬尾松平均胸徑明顯高于半封育。原因之一是:積累的樹木凋落物被生態(tài)系統(tǒng)成分中的分解者分解者利用,產生的無機鹽無機鹽提高了土壤肥力,給馬尾松的生長提供更多的營養(yǎng)物質。
(2)研究者在樣方內通過識別并列出名錄識別并列出名錄的方法對全封育20年、30年、50年森林進行物種豐富度調查。發(fā)現隨封育年限增長,樹種逐漸增至十余種,闊葉樹種類和比例增大,動物種類也逐漸增加,此過程屬于群落的次生演替次生演替。調查還顯示,隨封育年限增長,土壤含水量逐漸增加,研究者推測這是樹種發(fā)生變化的原因之一。
(3)為進一步研究封育條件下樹種變化的原因,研究者用馬尾松和2種闊葉樹樹苗進行實驗,結果如下。
不同土壤含水量下的凈光合速率相對值 | 不同光照條件下的光合產物輸出到頂芽的比例(%) | |||||
8.6% | 11.3% | 18.6% | 全日照 | 林窗環(huán)境 | 室內弱光 | |
馬尾松 | 1.6 | 3.1 | 3.9 | 17 | 5.8 | 7.5 |
荷木 | 1.1 | 3.1 | 3.6 | 9 | 7.8 | 18.5 |
黃果厚殼桂 | 0.4 | 1.9 | 3.3 | 1.8 | 8.0 | 9.7 |
在土壤含水量低的環(huán)境條件下凈光合速率較高,在全日照條件下輸入到頂芽的光合產物比例最高
在土壤含水量低的環(huán)境條件下凈光合速率較高,在全日照條件下輸入到頂芽的光合產物比例最高
。隨著土壤含水量和群落枝葉繁茂度的增加,馬尾松在與荷木、黃果厚殼桂等闊葉樹的競爭
競爭
中被逐漸替代。(4)近年來,為了人類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國內外實行了碳匯制度,把森林的生態(tài)價值經濟化,由高耗能企業(yè)向林場出資購買一定量的碳匯以抵消相應CO2排放量。請從企業(yè)和林場兩方面分析此項舉措如何從整體上實現了生態(tài)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tǒng)一
碳匯制度一方面可以提高高耗能企業(yè)的成本,督促其技術升級、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林場收入,有利于植樹造林工作的開展
碳匯制度一方面可以提高高耗能企業(yè)的成本,督促其技術升級、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林場收入,有利于植樹造林工作的開展
。【答案】第一營養(yǎng)級;隨機;分解者;無機鹽;識別并列出名錄;次生演替;在土壤含水量低的環(huán)境條件下凈光合速率較高,在全日照條件下輸入到頂芽的光合產物比例最高;競爭;碳匯制度一方面可以提高高耗能企業(yè)的成本,督促其技術升級、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林場收入,有利于植樹造林工作的開展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30難度:0.6
相似題
-
1.以下有關調查某塊農田里小薊草(別稱刺兒菜,雙子葉植物)種群密度的描述,正確的是( ?。?/h2>
發(fā)布:2024/12/31 4:30:1組卷:7引用:3難度:0.7 -
2.進行種群密度的取樣調查時,宜采用的做法是( )
發(fā)布:2024/12/31 5:0:5組卷:5引用:3難度:0.9 -
3.某科技小組在調查一塊方圓為2hm2的草場中灰蒼鼠的數量時,放置了100個捕鼠籠,一夜間捕獲了48只,將捕獲的灰蒼鼠做好標記后在原地放生。10天后,在同一地點再放置同樣數量的捕鼠籠,捕獲了40只,其中有上次標記的個體15只。則該草場中灰蒼鼠的種群數量最接近( ?。?/h2>
發(fā)布:2024/12/31 5:30:3組卷:1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