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試題詳情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社會治理的重點在基層,難點也在基層。為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水平,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深圳光明區(qū)委區(qū)政府創(chuàng)新基層社會治理模式,為全省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光明模式”。
材料一:光明區(qū)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
創(chuàng)新措施 | 主要作用 |
社區(qū)黨委“發(fā)號施令”,職能部門“聞令”而動。 | 各職能部門用最短時間化解矛盾、解決問題。 |
打造“500米群眾訴求服務圈”。 | 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把事辦好。 |
建立“群眾訴求服務智慧管理平臺”。 | 群眾在平臺上一鍵反映訴求,快速處理。 |
(2)結合材料二,談談志愿者行為在社區(qū)治理中發(fā)揮了哪些作用?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3引用:1難度:0.2
相似題
-
1.材料:志愿者甲:“我的存在是為了讓更多的人感到幸福,我相信在志愿服務中我一定可以得到很多收獲和體會?!?br />志愿者乙:“都說志愿者的微笑是上海最好的,但如果我們不能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技能,志愿者的微笑就變成傻笑了?!?br />(1)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什么?
(2)假如你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志愿者,你需要在哪些方面作努力?(至少答三點)發(fā)布:2025/1/29 8:0:1組卷:3引用:1難度:0.3 -
2.在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過程中,我們既承擔了社會責任,又幫助了他人,并使自身的價值在奉獻中得以提升。這說明( ?。?/h2>
發(fā)布:2024/12/28 1:0:5組卷:29引用:6難度:0.7 -
3.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一種全新的、自上而下的“微公益”慈善模式,正受到公眾熱捧。從貧困兒童的一頓午餐、一件新衣到殘疾人的一次出行、流浪動物的收容……越來越多的微小善事引發(fā)大家的關注,越來越多的平凡群眾加入這支隊伍,成為志愿者。集點滴愛心,盡綿薄之力,在新媒體技術搭建的現代化平臺上,這些慈善行為終將匯成溫情脈脈的愛心洪流,并感受到社會是一個大課堂,參與社會的過程,就是在實踐中發(fā)展和成就自己的過程。
材料二: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五次會議通過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新修訂《體育法》的頒布對于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zhàn)略、加快體育強國和健康中國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材料一中傳遞愛心的優(yōu)秀志愿者們身上有哪些正能量值得我們學習?
(2)結合“走進社會生活”的相關內容,談談志愿者和社會實踐活動都屬于什么行為?簡述如何養(yǎng)成這一行為?
(3)材料二反映了我國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什么?它的主要職權有哪些?發(fā)布:2024/12/28 1:30:1組卷:17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