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
試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
唐雎不辱使命
《戰(zhàn)國策》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說。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小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碧砌略唬骸按笸鯂L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碧砌略唬骸按擞狗蛑?,非士之怒也。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br />(1)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CC
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 使:出使 |
B.故不錯意也 | 錯:同“措” |
C.天下縞素 | 縞素:這里指“白色的喪服” |
D.秦王色撓 | 色撓:神色變得沮喪,撓,指“屈服” |
B
B
A.安陵君其許寡人 | 其喜洋洋者也 |
B.徒以有先生也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C.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 | 余之勤且艱若此 |
D.挺劍而起 |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
D
D
A.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譯文:安陵君從先王那里接受土地并守護(hù)它,即使方圓千里也不敢交換,難道才價值方圓五百里嗎?
B.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
譯文:專諸刺殺吳王僚的時候,彗星的尾巴掃過月亮;聶政刺殺韓傀的時候,一道白光直沖上太陽;要離刺殺慶忌的時候,蒼鷹從宮殿上撲下來。
C.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譯文:我明白了:韓國、魏國滅亡,但安陵卻憑借方圓五十里的地方幸存下來,就是因為有先生您在?。?br />D.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
譯文:心里的憤怒還沒發(fā)作出來,上天就降示了吉兇的征兆。(現(xiàn)在專諸、聶政、要離)連同我,將成為四個人了。
(4)下列對這篇文章的理解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C
C
A.唐雎是一個有勇有謀、不畏強(qiáng)暴、敢于獻(xiàn)身的人。首先,面對秦王的無理要求,針鋒相對,寸步不讓,用“布衣之怒”來對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雎列舉了三個布衣之士的例子來反駁秦王,并表示要效法這些有膽識的勇士,不畏強(qiáng)暴,刺殺秦王。最后,唐雎“挺劍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義,挫敗秦王。
B.在這場斗爭中,唐雎十分講究說話的技巧,他善于抓住對方的弱點,從“道義”和“威力”兩個方面,針鋒相對,據(jù)理力爭,從而震懾勁敵,不辱使命。
C.全文主要從人物對話、神態(tài)、心理等方面來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安陵君對秦王先恭維,后委婉拒絕。唐雎是直接拒絕,態(tài)度堅決。唐雎和秦王是針鋒相對,后發(fā)制人,著眼點是刺殺秦王。秦王是前倨后恭,威脅恐嚇,著眼點是進(jìn)攻國家。于此,人物形象鮮明地立在讀者面前。
D.本文最后一段描寫秦王神態(tài)的變化,從側(cè)面烘托唐雎有智有勇、英氣逼人的大無畏精神。秦王“色撓”,“長跪而謝”,并且請?zhí)砌隆白?,只是秦王的?quán)宜之計,表現(xiàn)出他的狡詐狡猾。他請?zhí)砌隆白?,是坐下來談,不是放棄吞并。文中所說,也只是恭維唐雎的話,從當(dāng)時秦在軍事上占的壓倒性優(yōu)勢及秦王的性格來看,秦王是不會就此善罷甘休的。
【答案】C;B;D;C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fù)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4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節(jié)選自《岳陽樓記》)【乙】季文子(即魯國大夫黃越)相①宣、成,無衣帛之妾,無食粟之馬。仲孫它諫曰:“子為魯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馬不食粟,人共以子為愛②,且不華國”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觀國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惡者猶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惡,而我美妾與馬,無乃非相人者乎!且吾聞以德榮為國華,不聞以妾與馬?!?br />(節(jié)選自《國語?季文子以德為榮》)【注釋】①相:輔助。②愛:吝嗇。③華國:使國家有光彩。
(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①春和景明
②長煙一空
③古仁人之心
④食粗衣惡
(2)下列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人共以子為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吾亦愿之╲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C.不聞以妾與馬╲太守與客來飲于此
D.子為魯上卿╲或異二者之為
(3)翻譯下列句子。
①微斯人,吾誰與歸?
②無乃非相人者乎!
(4)季文子在思想上與范仲淹有什么相同之處?請結(jié)合【乙】文內(nèi)容說說你的理解。發(fā)布:2024/12/27 3:30:2組卷:15引用:3難度:0.7 -
2.下列句中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2/27 3:30:2組卷:12引用:3難度:0.8 -
3.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各題。
【甲】賈生
李商隱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diào)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乙】賈誼傳(節(jié)選)
班固??天子議以誼任公卿之位。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毀誼曰:“洛陽之人年少初學(xué)專欲擅權(quán)紛亂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議,以誼為長沙王太傅。誼既以謫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追傷之,因以自諭。
??后歲余,文帝思誼,征之。至,入見,上方受厘[注],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誼具道所以然之故。至夜半,文帝前席。即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乃拜誼為梁懷王太傅。
(節(jié)選自班固《漢書?賈誼傳第十八》)[注]受厘:祭祀后把剩余的肉送回皇上,以示受福。
(1)根據(jù)語境,參考方法提示,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加點詞語 方法提示 解釋(填寫文字) 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 關(guān)聯(lián)教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桃花源記》)
①屬:
因以自諭使用詞典選擇義項
諭:a明白;了解;b告訴;c詔令;d同“喻”,比方
②諭:
乃拜誼為梁懷王太傅參考字源釋義,聯(lián)系語境推斷詞語意思
拜:會意。從兩手,從下?!墩f文》:“拜從兩手下?!北硎倦p手作揖,或下拜。
③拜:
①誼既以謫去,意不自得。
②后歲余,文帝思誼,征之。
(3)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洛陽之人年少初學(xué)/專欲擅/權(quán)紛亂諸事
B.洛陽之人年少初學(xué)/專欲擅權(quán)/紛亂諸事
C.洛陽之人年少初/學(xué)專欲擅權(quán)/紛亂諸事
D.洛陽之人年少初/學(xué)專欲擅/權(quán)紛亂諸事
(4)下列對甲乙詩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詩首句中“逐臣”二字體現(xiàn)賈誼身份,乙文首段詳敘賈誼成為“逐臣”的原因。
B.甲詩“可憐”意為可惜,用詞含蓄,隱含著對漢文帝求仙訪道、不計民生的嘲諷。
C.甲詩借寫漢代賈誼的遭遇,寄寓詩人在政治上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郁悶和感傷。
D.同樣寫漢文帝“宣室求賢”這件事,但甲乙語言風(fēng)格不同,甲詩華麗,乙文質(zhì)樸。
(5)甲乙詩文都寫出賈誼才華過人,但寫法有同有異,請從描寫角度簡要分析。發(fā)布:2024/12/27 4:0:2組卷:50引用:2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