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
單基因遺傳病的產前診斷可以做到無創(chuàng)嗎?
目前多數(shù)單基因遺傳病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致死、致崎和致殘率高,給家庭和社會造成了巨大負擔,因此避免此類患兒出生尤為重要。
傳統(tǒng)的產前診斷方法是通過絨毛膜取樣或羊膜腔穿刺獲得胎兒樣本后進行產前診斷。該方法對于孕婦及胎兒是創(chuàng)傷性的,有流產、死胎等風險。妊娠婦女血漿中胎兒游離DNA(cffDNA)的發(fā)現(xiàn)使無創(chuàng)產前診斷成為可能。
基于cffDNA的無創(chuàng)產前診斷(NIPD)某些單基因遺傳病已用于臨床,而且檢測病種越來越多。NIPD為高危妊娠夫婦提供了更安全的檢測方法,在一些國家已經應用NIPD方法診斷一些單基因遺傳病,而且不需要通過有創(chuàng)產前診斷進行驗證。
NIPD通過擴增胎兒通用序列,如Y染色體序列以確定胎兒性別或RHD基因確定胎兒RH血型,來診斷單基因遺傳病,而不是直接檢測基因突變,比如僅在男胎中確診杜氏肌營養(yǎng)不良,或僅在女胎中確診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這樣避免了大約50%的有創(chuàng)產前診斷。早期一些NIPD是應用PCR及限制性內切酶切斷包含突變位點的DNA序列,再通過瓊脂糖凝膠電泳判定結果檢測基因突變,如與軟骨發(fā)育不全相關的FGFR3基因突變,該方法準確,快速,費用相對低,但評價結果主觀性強,大約7%~8%無肯定結論,也不適用所有突變。
IPD技術用于臨床首先是針對父源性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即排除或識別父源性變異和檢測出新發(fā)變異。在這種情況下,技術方法簡單直接,因為導致突變的父源性基因并不存在于母體內,通過檢測母體血漿中父源性等位基因的存在與否即可對胎兒進行診斷。隱性遺傳病中父源性突變的缺失將提示胎兒為攜帶者或正常。利用PCR和限制性內切酶分析在母體血漿中發(fā)現(xiàn)了一種父源性遺傳的引起囊性纖維化的突變。
母體血漿中細胞游離DNA來源于母親細胞和胎盤滋養(yǎng)層細胞的凋亡。雖然胎兒游離DNA大約占5%-10%,且隨著孕周增加而增加,但其相對數(shù)量在孕期是高度變化的,影響因素包括孕周、胎盤大小、母親是否吸煙、母親體質量指數(shù)和母親是否有先兆子癇等??紤]到這些不可預知的因素,NIPD測量時會觀察到假陽性和假陰性結果。因此,取血后必須盡快分離血漿以維持胎兒DNA的最大比例。
利用母體血漿DNA無創(chuàng)產前診斷胎兒單基因遺傳病是產前診斷的巨大進步,診斷疾病的種類在逐漸增加,從最初只能鑒定是否遺傳父源性突變,到可以分析更為復雜的隱性遺傳病、X連鎖遺傳病和母源性顯性遺傳病,而且避免了有創(chuàng)產前診斷帶來的流產等風險,使得有家族史的夫婦可以獲得早期安全的產前診斷。但臨床應用中NIPD仍面臨許多挑戰(zhàn),對于復雜單基因遺傳病或罕見突變,試驗過程繁瑣,費用較高,其大規(guī)模用于臨床還有一段時間。隨著NIPD的發(fā)展,在今后的臨床實踐中,還需制定檢測標準和指導方針,建立質量保證體
系和專業(yè)培訓,以及商討可能出現(xiàn)的倫理問題。
(1)單基因遺傳病如何定義?它的群體發(fā)病率和患者后代發(fā)病率如何?
由單個或一對等位基因突變引起的疾病。群體發(fā)病率低,患者后代發(fā)病率較高
由單個或一對等位基因突變引起的疾病。群體發(fā)病率低,患者后代發(fā)病率較高

(2)產前診斷方法除了絨毛膜取樣或羊膜腔穿刺還有什么技術?預防遺傳病的措施有哪些?
B超檢查、孕婦血細胞檢查、基因診斷。禁止近親結婚、早期避免致畸劑、提前終止妊娠、選擇生男孩或女孩
B超檢查、孕婦血細胞檢查、基因診斷。禁止近親結婚、早期避免致畸劑、提前終止妊娠、選擇生男孩或女孩

(3)對于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和X連鎖遺傳病,需要確定是否有母源性突變基因的遺傳。因為母體血漿中DNA主要來源于母親(95%),一般根據(jù)母體血漿中突變等位基因和野生型等位基因的比例來推斷確定胎兒基因型。請問具體的判斷標準是什么?
如果為純合子患兒,該比值會較高;如果胎兒和母親基因型相同,即為攜帶者,該比值相等;如果胎兒為野生型純合子,該比值降低
如果為純合子患兒,該比值會較高;如果胎兒和母親基因型相同,即為攜帶者,該比值相等;如果胎兒為野生型純合子,該比值降低

(4)NIPD測量時一般出現(xiàn)假陰性結果的原因是什么?
由于母體血漿中cffDNA濃度低,極易發(fā)生假陰性
由于母體血漿中cffDNA濃度低,極易發(fā)生假陰性

(5)用基因診斷來檢測遺傳病可能出現(xiàn)何種倫理問題?
患兒致病基因的檢測會使其因此受到社會的歧視
患兒致病基因的檢測會使其因此受到社會的歧視

【答案】由單個或一對等位基因突變引起的疾病。群體發(fā)病率低,患者后代發(fā)病率較高;B超檢查、孕婦血細胞檢查、基因診斷。禁止近親結婚、早期避免致畸劑、提前終止妊娠、選擇生男孩或女孩;如果為純合子患兒,該比值會較高;如果胎兒和母親基因型相同,即為攜帶者,該比值相等;如果胎兒為野生型純合子,該比值降低;由于母體血漿中cffDNA濃度低,極易發(fā)生假陰性;患兒致病基因的檢測會使其因此受到社會的歧視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11引用:1難度:0.7
相似題
  • 1.下列有關人類遺傳病的敘述正確的是(  )

    發(fā)布:2024/12/10 15:0:1組卷:26引用:5難度:0.8
  • 2.預防和減少出生缺陷,是提高人口素質、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舉措。下列做法不利于優(yōu)生的是( ?。?/h2>

    發(fā)布:2024/12/30 21:30:1組卷:0引用:3難度:0.7
  • 3.半乳糖血癥是一種單基因遺傳病,不同個體酶活性范圍如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不同個體 患者 攜帶者(表現(xiàn)正常) 正常人
    磷酸乳糖尿苷轉移酶活性相對值 0~6 9~30 25~40

    發(fā)布:2024/12/31 3:30:1組卷:24引用:4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