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風雨樂清貧,生死系醫(yī)學
--記我國胸心外科奠基人黃家駟
黃家駟出身書香門第,祖父曾任嘉興府知府,父親任鹽運史,35歲時死于大咯血。他5歲喪父,5個叔伯亦相繼因病早逝,因此他幼小的心靈中萌生了當一名醫(yī)生的志愿。
少年時,黃家駟不滿足私塾所授的一點古文知識,13歲時瞞著母親隨堂兄到省城求學,后又投考天津南開中學。高一時,他竟提前兩年以同等學力考上了門庭森嚴的協(xié)和醫(yī)學院。1933年,他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獲醫(yī)學博士學位,在協(xié)和醫(yī)院任外科住院醫(yī)師。他曾說:“我感興趣的是當一名好教師,當一名好的胸外科醫(yī)師?!?br /> 1941年,他來到美國密執(zhí)安大學醫(yī)學院求學。黃家駟基礎扎實,在導師的指引下較快掌握了胸外科技術,于1943年獲得外科碩士學位,并通過全美專家考試,取得了外科專家稱號。留美期間,黃家駟還擔任密執(zhí)安大學中國留學生會主席,每兩周組織一次中國建設討論會,號召留美學生學好本領,報效祖國。
1945年德、日法西斯相繼覆滅,黃家駟不為美國優(yōu)裕待遇所動,放棄高薪,決心為開創(chuàng)中國的胸外科事業(yè)披荊斬棘。他迫不及待地搭乘美軍運輸機回國。三天三夜的顛簸飛行,在印度轉機時行李丟失,但他完整無缺地帶回了整套開展胸外科手術的器械設備。
回國后,他一邊在上海醫(yī)學院執(zhí)教,一邊在附屬中山醫(yī)院和中國紅十字會第一醫(yī)院(今華山醫(yī)院)從事胸外科的創(chuàng)建工作。
新中國成立后,他與上海第二醫(yī)學院、上海市南洋醫(yī)院協(xié)作,建立了我國第一所胸腔外科??漆t(yī)院--上海胸科醫(yī)院,并親任院長。多年來,雖然擔負重要的行政工作,但他總是堅守在醫(yī)療第一線。他行醫(yī)近50年,親自為數(shù)以千計的工人、農(nóng)民、軍人及領導干部做過手術。
黃家駟非常重視醫(yī)學教育事業(yè)。1959年,他在北京創(chuàng)建了中國首都醫(yī)科大學,這是我國唯一的8年制醫(yī)科大學,他先后擔任校長、名譽校長,親自主持研究了建校方針、教學計劃及校舍建設、師資隊伍培養(yǎng)、教學設備購置等問題?,F(xiàn)在國內(nèi)一些知名的胸腔外科專家,像石美鑫、蘇應衡、錢中希、林尚清、錢定一等,都曾得到過他的培養(yǎng)和指導。
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1964級學生、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著名胸外科醫(yī)生方國棟回憶了一件往事:
1970年夏天,畢業(yè)分配去向宣布后的一天,黃老師帶我到他在外交部街的家里。知道我添置行裝有困難,畢業(yè)分配后也不再回上海家里而是直接赴西北,年逾花甲的黃老師親自爬上悶頂子,遞出一只舊藤條箱說:“這個箱子你拿去,做你去西北的行裝。”尤為珍貴的是,黃老師還找出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留給他的、由他主編的《外科學》(上、下)和《外科學各論》送給我。黃老師還在每本書的首頁都寫上“國棟同學批評指正”,并簽上他的名字。知道我酷愛讀書,他期望我到西北后堅持自學下去。帶著黃老師贈送的這些無比珍貴的教科書,肩負著黃老師的希望,我來到了甘肅古城武都。正是黃老師的關愛之心讓我在千里之外的窮鄉(xiāng)僻壤倍感溫暖而不氣餒。
“如何使祖國的醫(yī)學事業(yè)盡快發(fā)展,這是我無時無刻不在思考的問題?!秉S家駟是知行合一的醫(yī)者。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國際上出現(xiàn)了許多新興學科。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確定生物醫(yī)學工程學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黃家駟以極大的熱情擔負起了新學科的籌建工作。他各處奔走,擬出《生物醫(yī)學工程學科研發(fā)展規(guī)劃》。1979年,國家科委生物醫(yī)學工程學科組成立大會在重慶召開,他被任命為組長。
晚年的黃家駟雖退居二線,仍精神飽滿地專注于醫(yī)學事業(yè),筆耕不輟。由于《外科學》再版將定位為大型外科參考書,要大量充實內(nèi)容,他夜以繼日查閱文獻,先寫成《胸部損傷》一章作為藍本,趕在5月份全國政協(xié)會議期間召開《外科學》編委會,討論第四版的編寫計劃。 5月13日他按時出席了全國政協(xié)會議,5月14日主持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理事會,在赴會途中因心臟病復發(fā)與世長辭,終年78歲。
黃家駟逝世后,《外科學》編委會決定由吳階平、裘法祖兩位教授繼續(xù)他的主編工作。為紀念黃家駟對發(fā)展外科學所做出的卓越貢獻,編委們一致決定將此書定名為“黃家駟外科學”。中華醫(yī)學會追授黃家駟“胸心血管外科科學進步貢獻獎”,以表彰他一生致力于醫(yī)學教育事業(yè),對發(fā)展我國胸心血管外科所做出的突出貢獻。
(原文有刪改)相關鏈接:
①黃家駟,江西省玉山縣人,生于1906年,1933年畢業(yè)于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1945年在上海創(chuàng)建胸腔外科。他主編的《外科學》等著作,促進了我國外科學的發(fā)展。他是我國胸外科學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的奠基人之一。
(摘自《歷史上的今天》)②黃家駟竭盡全力于醫(yī)大的復校,老三屆學生的成長、回爐、招研,放寬考研的年齡限制,以及后來開展國際交往,學術交流,送出去、請進來……對學生、同事和朋友,他都是盡其所能,有求必應。
(摘自方國棟《紀念黃家駟老師逝世三十周年》)(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BA-->CDCD
A.黃家駟出身書香門第,家中親人因病早逝,不僅使他蒙受創(chuàng)傷,更使他萌生了當一名醫(yī)生的志愿。
B.黃家駟少年時期不滿足私塾教育,就瞞著母親隨堂兄到省城學習醫(yī)學,后又投考天津南開中學,并在高一時考上了門庭森嚴的協(xié)和醫(yī)學院,順利拿到了博士學位。
C.醫(yī)學報國是黃家駟的畢生追求,1945年德、日法西斯相繼覆滅后,黃家駟“決心為開創(chuàng)中國的胸外科事業(yè)披荊斬棘”,毅然放棄在美國的優(yōu)厚待遇,回到祖國。
D.黃家駟為我國胸腔醫(yī)學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他致力于醫(yī)大的復校和老三屆學生的培養(yǎng)等問題。
E.晚年的黃家駟雖然告別了手術臺,但依然筆耕不輟,從事外科學的研究,撰寫、主編了《外科學》等著作,成為我國胸心外科學的奠基人之一。
(2)作為一代醫(yī)學宗師,黃家駟為我國的醫(yī)學事業(yè)做出了哪些貢獻?請簡要概括。
(3)本文在介紹黃家駟時,插入了一段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1964級學生方國棟的回憶,這樣寫有何好處?請具體分析。
(4)“風雨樂清貧,生死系醫(yī)學?!秉S家駟在治學、行醫(yī)和處世等方面堪稱楷模。請結合材料,聯(lián)系現(xiàn)實,就以上三個方面談談你的理解。
【考點】傳記.
【答案】CD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13引用:3難度:0.6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題。
羅陽:才見霓虹君已去 英雄謝幕海天間 艦載機殲-15順利完成起降航母訓練,戰(zhàn)機美麗雄健的起降身姿,相信會永遠定格在研制現(xiàn)場總指揮羅陽的腦海中。然而,11月25日,就在遼寧艦完成訓練任務靠岸后,羅陽突發(fā)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經(jīng)搶救無效殉職,享年51歲。
“自己整個的任務都已經(jīng)完成了,非常欣慰” 按照計劃,羅陽登上遼寧艦,參加艦載機殲-15的起降訓練任務。對航母和殲-15飛機來說,這個訓練至關重要。
作為殲-15飛機的研制現(xiàn)場總指揮,羅陽感到責任重大、心潮澎湃。“壓力之大,責任之重,難以想象?!焙土_陽一起在遼寧艦上參加訓練的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黨委書記褚曉文說。
殲-15成功起降后,羅陽有了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由于此前訓練任務異常繁重,加之船上有保密要求,直到任務成功完成后,他才跟妻子通了一次電話。羅陽對妻子說:“自己整個的任務都已經(jīng)完成了,非常欣慰?!睕]想到這次通話就成了他和家人最后一次通話。
“從上航母前一周到最后犧牲、羅陽的行程緊張,非常勞累?!瘪視晕母嬖V記者,“他率沈飛參加珠海航展,然后飛到北京參加會議,回到遼寧后又搭乘直升機飛赴大連遼寧艦,可以說是馬不停蹄。上了航母,把東西放好,他一分鐘都沒有休息就上了塔臺?!?br /> 褚曉文回憶,自己曾勸羅陽休息一會兒再干?!扒懊娴⒄`的活兒太多了,得趕回來。”羅陽這樣回答他。
羅陽在航母上的各個監(jiān)測點一絲不茍地檢查,檢測各個系統(tǒng);晚上參加海事協(xié)調會,和試飛人員溝通。
褚曉文說:“他非常疲憊。要知道,除了殲-15飛機,羅陽還承擔著多個重點型號的任務。”
也許是前期的高強度、高壓力的工作透支了羅陽本來強健的體魄。11月25日12時許,羅陽突發(fā)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英年早逝。
據(jù)了解,羅陽原來每年都會做體檢,未曾發(fā)現(xiàn)什么異常。今年由于工作異常忙碌,集團年初的體檢,他沒能參加,潛在的心臟問題也沒有機會被發(fā)現(xiàn)。
“航空報國是使命,不是榮譽” 前20年研發(fā)設計飛機,后10年制造生產(chǎn)飛機,這是羅陽30年航空報國的人生軌跡。
羅陽1982年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yè)后,被分配至中航工業(yè)集團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任設計員,先后擔任九室黨支部副書記、織部副部長、部長、黨委副書記、黨委書記兼副所長。
“我們這一代人,有著自覺承擔國家使命的責任感。”褚曉文說,“尤其是航空工業(yè)的人,有著強烈的航空報國、強軍富民的擔當意識?!?br /> 羅陽服務過的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沈飛集團曾為中國貢獻了殲-6、殲-8等幾代主力戰(zhàn)機。
近年來,作為我國重要的開擊機制造基地之一,沈飛承擔了多項國家重點型號任務。
“沈飛的責任實質是國家責任。”羅陽生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企業(yè)的特殊性決定了人的特殊性。和一般企業(yè)相比,沈飛有8個字,恪盡職守不負重托”。
“航空報國是使命,而不是榮譽?!边@是人們記住的羅陽生前的一句話。
(有刪改)相關鏈接:
①羅陽曾就讀于重慶市沙坪壩區(qū)高灘巖小學天星橋中學。
②羅陽殉職后網(wǎng)友留言:“中國的強大,每一步都充滿著艱辛有汗水有淚水,更有熱血!為國家強大而獻身的人永垂不朽!”“當殲-15展翅騰飛的時候,我們要感謝‘羅陽們’勤勉踏實地工作,為了國力的提升,羅陽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向他們致敬!”
③歌頌羅陽的歌曲《我的英雄》:當我叫你英雄的時候,你是否聽見?雙手化翼夢想翱翔藍天。轉身瞬間你的身影海天間我懂了什么是永遠。等到這一天卻說了再見海的聲音呼喚,回頭看一眼。壯志豪情已是云霞滿天,長長的海岸線,一行行永恒的諾言。等到這一天卻有些纏綿浪濤挽留落在夢里的火焰生命這樣成為陽光點點,深深的大海里,一次次耀眼地閃現(xiàn)。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概括與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文第一段先寫艦載機殲-15的成功起降,接著卻筆鋒一轉,寫研制現(xiàn)場總指揮羅陽殉職,大喜繼之以大悲,給人以強烈的情感震撼。
B.文章善于用人物語言來表現(xiàn)人物形象,而羅陽的語言樸實自然,淺顯易懂,沒有什么大道理,著意突出了羅陽低調踏實、平易近人的一面。
C.羅陽以身殉職,為國家使命而犧牲了最寶貴的生命,這與他在重慶求學期間受到的紅巖精神的深刻影響密不可分。
D.羅陽自覺承擔國家使命,為了國力提升而勤勉踏實工作,并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因而可歌可泣,值得人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壓力之大責任之重難以想象?!瘪視晕牡倪@句話道出了羅陽承受的巨大壓力和肩負的重大責任,超乎常人想象。
B.“自己整個的任務都已經(jīng)完成了,非常欣慰?!边@是羅陽與家人最后一次通話時說的話,反映了羅陽完成重大使命后的如釋重負之感和由衷的自豪。
C.“沈飛的責任實質是國家責任?!边@反映出羅陽在處理企業(yè)與國家的關系時,具有超越一般企業(yè)家的覺悟和思想境界。
D.“航空報國是使命而不是榮譽?!边@說明在羅陽的心里,使命和榮譽是不可得兼的,有時為了國家使命,必須舍棄個人榮譽。
(3)在民族復興的偉大時代,每個人都應具備將個人價值融匯于國家和民族命運的時代精神。你認為羅陽身上具有怎樣的時代精神?請結合文本內(nèi)容進行探究。發(fā)布:2025/1/10 8:0:1組卷:1引用:1難度:0.6 -
2.閱讀下面的文本,完成小題。
羅陽:才見霓虹君已去 英雄謝幕海天間 我國自主研制的艦載機殲-15順利完成起降航母訓練,戰(zhàn)機美麗雄健的起降身姿,相信會永遠定格在研制現(xiàn)場總指揮羅陽的腦海中。然而,11月25日,就在“遼寧艦”完成訓練任務靠岸后,羅陽突發(fā)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經(jīng)搶救無效殉職,享年51歲。
“自己整個的任務都已經(jīng)完成了,非常欣慰” 按照計劃,羅陽登上“遼寧艦”,參加艦載機殲-15的起降訓練任務。對于航母和殲-15飛機來說,這個訓練至關重要。
作為殲-15飛機的研制現(xiàn)場總指揮,羅陽感到責任重大、心潮澎湃?!皦毫χ螅熑沃?,難以想象。”和羅陽一起在遼寧艦上參加訓練的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黨委書記褚曉文說。
殲-15成功起降后,羅陽有了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由于此前訓練任務異常繁重,加之船上有保密要求,直到任務成功完成后,他才跟妻子通了一次電話。羅陽對妻子說,“自己整個的任務都已經(jīng)完成了,非常欣慰。”沒想到這次通話就成了他和家人最后一次通話。
“從上航母前一周到最后犧牲,羅陽的行程緊張,非常勞累。”褚曉文告訴記者,“他率沈飛參加珠海航展,然后飛到北京參加會議,回到遼寧后又搭乘直升機飛赴大連‘遼寧艦’,可以說是馬不停蹄。上了航母,把東西放好,他一分鐘都沒有休息就上了塔臺?!?br /> 褚曉文回憶,自己曾勸羅陽休息一會兒再干?!扒懊娴⒄`的活兒太多了,得趕回來?!绷_陽這樣回答他。
羅陽在航母上的各個監(jiān)測點一絲不茍地檢查,檢測各個系統(tǒng);晚上參加海事協(xié)調會,和試飛人員溝通。
褚曉文說:“他非常疲憊。要知道,除了殲-15飛機,羅陽他們還承擔著多個重點型號的任務?!?br /> 也許是前期的高強度、高壓力的工作透支了羅陽本來強健的體魄。11月25日12時許,羅陽突發(fā)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英年早逝。
據(jù)了解,羅陽原來每年都會做體檢,未曾發(fā)現(xiàn)什么異常。今年由于工作異常忙碌,集團年初的體檢,他沒有能參加,潛在的心臟問題也沒有機會被發(fā)現(xiàn)。
“航空報國是使命,不是榮譽” 前20年研發(fā)設計飛機,后10年制造生產(chǎn)飛機,這是羅陽30年航空報國的人生軌跡。
羅陽1982年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yè)后,分配至中航工業(yè)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任設計員,先后擔任九室黨支部副書記、副主任,組織部副部長、部長,黨委副書記,黨委書記兼副所長。
從事研發(fā)及負責人20年后,羅陽2002年7月改任中航工業(yè)沈陽飛機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兼副董事長,后任董事長、總經(jīng)理兼黨委副書記,2008年12月兼任中航航空裝備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jīng)理、分黨組成員。
“我們這一代人,有著自覺承擔國家使命的責任感?!瘪視晕恼f,“尤其是航空工業(yè)的人,有著強烈的航空報國、強軍富民的擔當意識?!?br /> 羅陽服務過的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沈飛集團曾為中國貢獻了殲-6、殲-8等幾代主力戰(zhàn)機。
近年來,作為我國重要的殲擊機制造基地之一,沈飛承擔了多項國家重點型號任務。
“沈飛的責任實質是國家責任?!绷_陽生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企業(yè)的特殊性決定了人的特殊性。和一般企業(yè)相比,沈飛有8個字,‘恪盡職守、不負重托’?!?br />“航空報國是使命,而不是榮譽。”這是人們記住羅陽生前的一句話。
(材料來源:《人民日報》,有刪改)相關鏈接:
①羅陽曾就讀于重慶市沙坪壩區(qū)高灘巖小學、天星橋中學。
②羅陽殉職后網(wǎng)友留言:“中國強大,每一步都充滿著艱辛,有汗水,有淚水,更有熱血!為國家強大而獻身的人永垂不朽!”“當殲-15展翅騰飛的時候,我們要感謝“羅陽們”勤勉踏實地工作,為了國力的提升,羅陽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向他們致敬!”
③網(wǎng)傳歌頌羅陽的歌曲《我的英雄》:“當我叫你英雄的時候你是否聽見?這一去請不要走得太遙遠,當我叫你英雄的時候我淚流滿面,雙手化翼夢想翱翔藍天,轉身瞬間你的身影海天間,我懂了什么是再見,你在眷戀我在想你的海邊,我懂了什么是永遠,等到這一天卻說了再見,海的聲音呼喚回頭看一眼,壯志豪情已是云霞滿天,長長的海岸線一行行永恒的諾言,等到這一天卻有些纏綿,浪濤挽留落在夢里的火焰,生命這樣成為陽光點點,深深的大海里一次次耀眼的閃現(xiàn)。
(1)根據(jù)以上材料,下列說法最合理的一項是
A.文章第一段先寫我國自主研制的艦載機的成功起降,接著卻筆鋒一轉,寫現(xiàn)場總指揮路羅陽的英年殉職,大喜繼之以大悲,給人以強烈的情感震撼。
B.文章善于用人物語言來表現(xiàn)人物形象,而羅陽的語言樸實自然,淺顯易懂,沒有什么大道理,著意突出來羅陽低調踏實、平易近人的一面。
C.羅陽以身殉職、為國家使命而犧牲來最可寶貴的生命,這與他在重慶求學期間受到的紅巖精神的深刻影響密不可分。
D.羅陽們自覺承擔國家使命,為了國力提升而勤勉踏實工作,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因而可歌可泣,值得人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最合理的兩項是
A.“壓力之大,責任之重,難以想象?!绷_陽的這句話道出了他承受的巨大壓力和肩負的重大責任,超乎常人想象。
B.“自己整個的任務都已經(jīng)完成了,非常欣慰。”這是羅陽最后的話,反映了羅陽完成重大使命后的如釋重負之感和由衷的自豪。
C.“前面耽誤的活兒太多了,得趕回來?!边@是羅陽拒絕休息的理由,也足見羅陽的工作責任心之強,工作熱情之高。
D.“沈飛的責任實質是國家責任?!边@反映出羅陽在處理企業(yè)與國家的關系時,具有超越一般企業(yè)家的覺悟和思想境界。
E.“航空報國是使命,而不是榮譽?!边@說明在羅陽的心里,使命和榮譽是不可得兼的,有時為了國家使命,必須舍棄個人榮譽。
(3)有人評論說:“羅陽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愛的胸懷、忘我的精神、進取的銳氣,正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最好寫照。”請從材料中找出此論的相應論據(jù)。發(fā)布:2025/1/10 8:0:1組卷:0引用:1難度:0.7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題。
毛澤東傳?序曲
[美]羅斯?特里爾 黑發(fā)分頭下溫和的面容,柔軟的雙手,透人肺腑的目光,使首腦持重的如輪大耳,在沒有皺紋、寬闊而蒼白的臉上,尤顯突出的下顎上的黑痣?!耙晃坏湫偷闹袊笕宋?。”一位認識他和其他中國領導人的緬甸人評論道,“他沒有周恩來的清秀,但是顯得慈祥寬厚?!?br /> 年逾82歲,毛澤東的外貌沒有很大的改變。只是青年時看上去略有焦慮,在官邸里,這位領袖顯得雅致、悠然自得。他漸漸地發(fā)福,同時也失去了知識分子熱情的神態(tài),對一切事情應付自如?!八瓷先ハ褚活^海象。”一位在他有生之年見過他的泰國領導人說,“一切都顯得氣宇軒昂?!?br /> 他總是處在人們注意的中心,富于自制力,給人的印象是能同時眼觀六路。毛從來沒有失去他的兩重性:腦弦緊繃如滿弓,機敏似貓。
他善窮經(jīng)據(jù)典,使來訪者大惑不解,或以沉默靜思使對方不知所措。他把手伸進褲子捫虱子的粗舉又會把來訪者嚇得目瞪口呆。臉部的上半部分顯示他是一個知識分子:寬闊的前額,探索的眼睛,長長的頭發(fā)。下半部分則表明他是一個感覺論者:厚厚的嘴唇,高隆的鼻子,稚童般的圓圓的下巴。
毛澤東的步態(tài)并不優(yōu)雅,他步履蹣跚。美國婦女活動家史沫特萊帶著政治的和個人的熱情在20世紀30年代曾試圖讓毛唱歌跳舞——與她輕易地跟其他中共領導人所做的一樣一一但最后不得不快快地放棄這種努力?!案甙梁妥灾胤恋K了他的跳舞?!痹谶@同一時期認識毛的一位流放中的日本共產(chǎn)黨人野扳參三說,“他的舞姿看上去像在做操。”毛澤東跳舞不合節(jié)奏。
毛澤東出擊時從不錯過目標。而他的這種平衡——如果存在平衡的話——是來自對手的撞擊。他說自己既有虎氣,又有猴氣。他的性格中冷酷無情的一面和幻想狂熱的一面不斷交替出現(xiàn)。
他的筆跡表明,他是一位隨心所欲而不會為戒律所困的人。那些字體則大則小,龍飛鳳舞,用紳士派學者的標準衡量,這并不是“好”書法。
因為毛是一個復雜的人物。所以人們絕不知道他深深的城府里會隨時流出些什么。盡管毛是一位溫和的人,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但也有脾氣。來自密蘇里州的記者埃德加?斯諾,早在30年代就見到毛,他說,毛對任何事情從不持中立或消極態(tài)度。毫不奇怪,毛并不能經(jīng)常博得眾人的愛戴,至少不像周恩來那樣一一這位高級官員甘愿立于毛的身影之下;或者不像朱德那樣——這位中國共產(chǎn)黨軍隊的總司令堅韌、不拘小節(jié)、笑口常開(史沫特萊成功地使他們二人與自己跳舞)。
“我簡直不知怎樣與毛交談,”一位與毛和周恩來都打過交道的印尼人說,“與周恩來而不是與毛在一起一一可以有熱烈的討論,你會完全知道你的位置?!?br /> 毛生于1893年,逝于1976年。這一時期,中國幾乎天翻地覆。封建王朝被推翻。戰(zhàn)爭像有軌電車一樣去而復來,成千上萬的人死亡。密友翻臉。斗爭的火炬?zhèn)鹘o新的一代,而他們并未感到像毛在燃燒時的那種熱度。
他活著就是以鏟除所有的不平等、讓社會進入一個新時代為畢生使命,這位幸存下來的農(nóng)家子看上去更像一位先祖而不是政治家。在幾十年的戰(zhàn)爭生涯中——這一戰(zhàn)爭摧毀了占人類五分之一人口的古老帝國,同時也使他家中四分之三的人以身許國——他卻從未負過一次傷,沒有缺胳膊少腿或失去眼睛。在他個人的身軀里含藏著中國革命的故事。
怎樣說才貼合毛澤東的形象?農(nóng)民造反者?他勸導并率領從湖南稻田里和江西綠林中來的群氓游民組成的弱小軍隊,奪取了地主手中的統(tǒng)治權。
軍事統(tǒng)帥家?他說過,他的胃口從未像戰(zhàn)爭時期那樣好過。
詩人?如果他置一切于不顧,去吟上幾句詩以表達令人振奮的斗爭激情,描繪中國山河的壯麗,就難以結束一場戰(zhàn)斗。
近代以來,許多中國的愛國者出國尋求到了使苦難中國獲得新生的手段嗎?毛從歐洲借來的不是機器、宗教或自有制度的藍本,而是共產(chǎn)主義,他借助于技術和靈活性,對癥下藥,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一一中國起死回生。
帝王?他教會中國三代人去公然藐視束縛中國人民兩千年之久的禁條和權威,然而最終,或許他自己也感到絕望,他樹立了一面天子出言皆金科玉律的鏡像,這可怕地表明,舊世界老是附在新世界身上而再生。
(摘編自《毛澤東傳》,有改動)(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本文在內(nèi)容上,精練地概括了毛澤東一生豐富的革命經(jīng)歷,表明毛澤東的一生和中國革命的歷史緊密相連的事實。
B.毛澤東的性格有“兩重性”:他既有“虎氣”,又有“猴氣”;既有冷酷無情的一面,又有幻想狂熱的一面。
C.毛澤東隨心所欲而不會為戒律所困,他寫的字字體則大則小,龍飛鳳舞,但是非常符合書法規(guī)則。
D.毛澤東從歐洲借來的不是機器、宗教,而是共產(chǎn)主義,他借助于技術和靈活性,對癥下藥,使中國起死回生。
(2)毛澤東性格中的“兩重性”都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簡要概括。
(3)“在他個人的身軀里含藏著中國革命的故事”這句話言簡而意豐,請簡析它在文中的作用。發(fā)布:2025/1/1 1:30:1組卷:3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