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科普短文,回答問題。
人們在對動物的觀察過程中發(fā)現,不同動物的捕食行為各具特色。蛇的種類繁多,分布于世界各地,但絕大多數蛇只生活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食物種類也比較單一。蛇的捕食策略大體分為三類:無毒蛇多以“絞殺”模式制服獵物,即用細長的身體卷住獵物,體側肌肉持續(xù)收縮,導致獵物昏厥或死亡后再將其吞噬。觀察紅紋滯卵蛇
(無毒蛇)捕食時發(fā)現,無論是成年蛇還是初生幼蛇,都采用的是“絞殺”模式。毒蛇大多不“絞殺”獵物。紫砂蛇(輕毒蛇)一般會咬住獵物不放,被稱為“噬咬”模式,長時間的“噬咬”以保證足夠的毒液進入獵物傷口,導致獵物活動能力減弱或喪失后將其吞噬。大多數劇毒蛇則采用“擊殺”模式對付獵物。如響尾蛇(劇毒蛇)捕食老鼠時,先靜靜地潛伏,等待獵物進入攻擊范圍后突然發(fā)動襲擊,在極短的時間里將致命的毒液注入獵物體內,繼而將獵物放開任其逃跑(當然,獵物大多因為中毒而不能跑遠就失去運動能力),再依靠敏銳的嗅覺循著氣味找到瀕死的獵物,將其吞噬。
豹屬的大型貓科動物都善于捕獵,但策略有所不同?;⒁话銜喃C物頸椎,損毀對方脊髓。獅會使獵物窒息而死,但不同獅群的具體做法又有不同,有的靠緊咬住獵物的喉部導致其窒息,有的靠咬住口鼻部不放導致獵物窒息。幼年虎或獅會觀察成年個體的捕獵過程,并在與同伴的“打鬧”中鍛煉“埋伏”、“撲咬”等技巧。成年個體也會將擊傷的獵物交給幼體處理,鍛煉它們控制和殺死獵物的能力。一些捕獵技巧代代相傳,形成了一定的“捕獵文化”。

(1)蛇屬于
爬行
爬行
動物,多數種類沒有孵卵、育幼等行為。紅紋滯卵蛇中,無論成年蛇還是出生幼蛇,都采用“絞殺”模式捕食獵物,說明該行為屬于
先天性
先天性
(先天性/學習)行為。
(2)根據文中信息推測,黑眉錦蛇(無毒蛇)的捕食策略可能是“
絞殺
絞殺
”模式,鉛色水蛇(輕毒蛇)的捕食策略可能是“
噬咬
噬咬
”模式。
(3)獅和虎都屬于哺乳動物,它們具有的
胎生
胎生
和哺乳的特點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幼年個體通過觀察、練習而獲得捕獵技巧的過程屬于
學習
學習
(先天性/學習)行為,這類行為有利于它們更好地
適應
適應
復雜的環(huán)境。

【答案】爬行;先天性;絞殺;噬咬;胎生;學習;適應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24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很多年前,在英格蘭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開了放在門外的奶瓶蓋,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學會了偷飲牛奶,這是一種
     
    行為;一只名叫一只名叫“普魯德樂”的非洲灰鸚鵡能一口氣說出1000個不同的英語單詞,這是一種
     
    行為.

    發(fā)布:2025/1/7 8:0:2組卷:5引用:1難度:0.5
  • 2.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有些動物的行為讓人嘆為觀止,連連稱奇.有一只會唱《黃土高坡》的鸚鵡近日爆紅網絡,一腔一調讓人忍俊不禁;而生活在遼寧省遼陽市一位農戶家中的刺猬媽媽則“收養(yǎng)”了四只因媽媽遇車禍而變成孤兒的小貓,小貓和刺猬媽媽相處的其樂融融,令人感動.從行為獲得方式看,鸚鵡和刺猬的行為分別屬于(  )

    發(fā)布:2025/1/28 8:0:2組卷:4引用:4難度:0.9
  • 3.下列有關“老馬識途”這一動物行為的敘述正確的是(  )

    發(fā)布:2024/12/29 17:0:3組卷:25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