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羊的冬天
李娟
      居麻每天放羊出發(fā)時,經(jīng)過北面沙丘上的假人總會勒韁停立許久,和假人一起凝望遠(yuǎn)方。過好一陣,又掏出煙盒紙卷,慢吞吞卷一支莫合煙,再慢吞吞地抽。有時會下馬,臥倒在假人旁,側(cè)著身子繼續(xù)望向遠(yuǎn)方。不知那時他在想些什么,會花那么長的時間陷入沉默的遙望之中。
      放羊是辛苦的。上午十點左右出發(fā),趕著羊群在沙漠里四處走動,不吃不喝,直到天快黑透了才把羊群趕回來。
      我問居麻:“放羊的時候你都在干些什么?”
      他說:“在放羊?!?br />      我真蠢。
——荒野茫茫,四下無物,還能干什么?當(dāng)然只能騎著馬跟著羊群走來走去了!居麻感慨地說:“傻瓜一樣!我就像個傻瓜一樣!羊到哪里,我也到哪里!七個小時,一天七個小時!”
      所以每天出發(fā)前,他才會花那么長時間徘徊在家門口……此去的寂寞,非親嘗而不可得知。
      我說:“天氣暖和時,讓我也去放一天羊吧?”
      他說:“你去放羊,羊哪能吃飽!”
“為啥?”
“你嘛,肯定不到兩點就把羊趕回家了?!?br />      在陰沉的雪夜里,無星無月,天地籠統(tǒng)。我站在東方沙梁上的假人身旁,向東方揮舞手電筒,給遠(yuǎn)方晚歸的牧羊人確定方位,使之不致迷失方向,在蒼茫夜色中無盡地徘徊。而若是大霧的天氣,就算手電筒也沒有用了。居麻說:到那時,所有在家的人都得出去找。
      我問:“要是找的人也回不來了該怎么辦?”
      他說:“要是李娟的話,回不來就算了。整天房子里坐著,從來不放羊,還回來干什么?”
      作為不放羊的人,我、嫂子,還有加瑪,整天清理牛圈羊圈,背雪,打慷,趕牛,繡花……然而就算從早忙到晚,也沒有出去放羊的人一半那么辛苦。
      我問居麻:“那么放羊經(jīng)過的地方有沒有人家呢?”他說:“沒有。”又回頭用哈語對嫂子說:“她還以為放羊時可以串個門,喝個茶!”大家都笑了。
      我又勸他帶一暖瓶熱茶去放羊,暖瓶可系在馬鞍后。或者帶一個鍋,一個三腳架,一塊茶葉一把鹽,冷了就地取雪燒茶。
      他便給我講了一個“漢族人放羊”的故事。說紅旗大壩(阿克哈拉下游二十多公里)有一個漢族人第一次去放羊,帶著饃饃、咸菜和水,中午就著咸菜啃饃,然后再喝水,擰開蓋子,凍得一滴也沒了,虧他還用布重重裹著……說完哈哈大笑。
      牧人的冬天艱辛寂寞,羊的冬天同樣漫長難捱。從十二月到次年三四月間,每一天,每一個清晨,羊群準(zhǔn)時出發(fā),在荒野中四處徘徊,尋食枯草。離開后的空羊圈因潮濕和溫?zé)岫趄v著白茫茫的水汽。羊不在的白天里,總是若有若無地灑著微微的碎雪粒。總是陰天,總是只可見朦朧的太陽。
      羊群晚歸的傍晚,我和嫂子一次又一次冒著大雪爬上沙丘,長久向東方張望。眼下世界昏暗迷蒙,細(xì)微傳來的吆喝聲怎么聽都像幻聽。許久后,駱駝從那個方向出現(xiàn)在視野中,向我們的沙窩子奔跑過來。夜?jié)u漸深了,雪越下越大,鋪在羊圈里的塑料布早已撤去,改鋪在新什別克家敞開的牛棚頂上,于是羊圈里的雪漸漸積起……但羊群還是不見蹤影。地窩子那邊傳來哭聲,小嬰兒喀拉哈西獨自醒來了。但新什別克一家正在趕牛、系駱駝,忙亂不已,無暇顧及。終于,到五點半時,嫂子最先看到了什么,她招呼我一起下了沙丘向東走去。我邊走邊想:還好下著雪,就算迷路了還能順著腳印回來吧可再一想雪這么大,會不會蓋住腳印……夜比荒野還要大,被“大”的事物吞噬,其恐懼遠(yuǎn)勝被“兇猛”的事物吞噬……但這時,我一眼看到了羊群——果真就在前方不遠(yuǎn)處,——聳動在暗夜中,一個個渾身蓋滿大雪。不知它們之前經(jīng)歷過什么,這么沉默。
      每天出發(fā)前,居麻總會在滿當(dāng)當(dāng)?shù)难蛉飻D來擠去,一一觀察大家的狀態(tài)。若又發(fā)現(xiàn)一只羊嘴部結(jié)滿厚厚的黃瘡,便用指甲生生摳去那黃瘡的痂殼,露出鮮肉,再叫我端來鹽水澆洗……總是把人家好好的一張嘴弄得血淋淋的,滴著血,走在羊群中特扎眼。天又這么冷……我心里很不安,總覺得這樣做不對,卻不能阻止。畢竟他放了一輩子羊,可能是經(jīng)驗之舉吧。
      在特別冷的日子里,居麻就拎著洗手壺在羊群中東找西找,不時捉一只羊騎在胯下,掰著它的腦袋澆水。我問他在干什么?;卮穑航o羊“刷牙”。這種話當(dāng)然不能信,得靠自己觀察。我便認(rèn)真地觀察,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是在喂藥片。他這才承認(rèn)是在給羊治“感冒”。我又問怎么才能看出哪只羊感冒了。他說:“流鼻水,打噴嚏?!碑?dāng)然,這種話也不能信,但又實在觀察不出。
      至于給羊抹滅虱靈……也不知從何判斷。我見他大都涂在羊背上,有一些則涂在肚子上,大約根據(jù)羊毛的凌亂形狀來判斷有蟲的部位吧?羊哪里癢了,自己會在圈墻上蹭來蹭去。唉,這么冷的天,羊毛就像一床厚被褥,虱子們想必都過得很舒服,又暖和又有得吃喝。
      在我這個外人看來,羊的生命多么微弱痛苦。羊的災(zāi)難那么多:長途跋涉,寒冷,饑餓,病痛……但千百年來,羊還是生存了下來。我們看到的情景大多是羊群充滿希望地經(jīng)過大地。就不說那些痛苦了——那是生命的必經(jīng)之途吧。
(節(jié)選自《冬牧場?羊的冬天》,有刪改)(1)下列對本文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D
D

A.文中的居麻是一個哈薩克族牧民的形象,在他身上展現(xiàn)了哈薩克族牧民的粗礪、堅忍以及極強的生命力。
B.“我心里很不安,總覺得這樣做不對,卻不能阻止”,通過心理描寫,既表現(xiàn)了“我”對居麻行為的不理解,也反襯了其經(jīng)驗豐富。
C.作者為讀者呈現(xiàn)了游牧民族最真實的一面,居麻、嫂子的形象雖不完整,卻深刻地展現(xiàn)了他們安然自適的生活態(tài)度。
D.作品像攝像機一樣忠實攝下真實事件和人物外在言行,通過大量的人物內(nèi)心獨白,巧妙地運用反襯手法,呈現(xiàn)作者所見所聞。
(2)文章寫居麻講述“漢人放羊”的故事有何作用?請簡要概括。
(3)2010年1月,李娟加入了由《人民文學(xué)》雜志社發(fā)起的“非虛構(gòu)寫作計劃”,《冬牧場》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其突出特點是故事真實和敘事精彩,請結(jié)合文本加以分析。

【答案】D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fù)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7引用:3難度:0.5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題。
    故都的秋
    郁達(dá)夫
           ①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我的不遠(yuǎn)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
          ②江南,秋當(dāng)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并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fēng);一個人夾在蘇州上海杭州,或廈門香港廣州的市民中間,渾渾沌沌地過去,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tài),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tài),在領(lǐng)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
          ③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xì)數(shù)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ǎǔ瘶s)的藍(lán)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說到了牽?;?,我以為以藍(lán)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最下。最好,還要在牽?;ǖ?,教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xì)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④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lián)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xì)極柔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xì)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
          ⑤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chǎn);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子又低,所以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聽得到的。這嘶叫的秋蟬,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yǎng)在家里的家蟲。
          ⑥還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樣。
          ⑦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來一陣涼風(fēng),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來了。一層雨過,云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陽又露出臉來了;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閑人,咬著煙管,在雨后的斜橋影里,上橋頭樹底去一立,遇見熟人,便會用了緩慢悠閑的聲調(diào),微嘆著互答著地說:
          ⑧“唉,天可真涼了--”(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長。)
          ⑨“可不是嗎?一層秋雨一層涼啦!”
          ⑩北方人念陣字,總老像是層字,平平仄仄起來,這念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
    ?北方的果樹,到秋來,也是一種奇景。第一是棗子樹;屋角,墻頭,茅房邊上,灶房門口,它都會一株株地長大起來。像橄欖又像鴿蛋似的這棗子顆兒,在小橢圓形的細(xì)葉中間,顯出淡綠微黃的顏色的時候,正是秋的全盛時期;等棗樹葉落,棗子紅完,西北風(fēng)就要起來了,北方便是塵沙灰土的世界,只有這棗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國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沒有的Golden Days。
    ?有些批評家說,中國的文人學(xué)士,尤其是詩人,都帶著很濃厚的頹廢色彩,所以中國的詩文里,頌贊秋的文字特別的多。但外國的詩人,又何嘗不然?我雖則外國詩文念得不多,也不想開出賬來,做一篇秋的詩歌散文鈔,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詩人的集子,或各國的詩文的Anthology來,總能夠看到許多關(guān)于秋的歌頌與悲啼。各著名的大詩人的長篇田園詩或四季詩里,也總以關(guān)于秋的部分,寫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yuǎn)、嚴(yán)厲、蕭索的感觸來的。不單是詩人,就是被關(guān)閉在牢獄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會感到一種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嘗有國別,更何嘗有人種階級的區(qū)別呢?不過在中國,文字里有一個“秋士”的成語,讀本里又有著很普遍的歐陽子的《秋聲》與蘇東坡的《赤壁賦》等,就覺得中國的文人,與秋的關(guān)系特別深了。可是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國之秋,當(dāng)然是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比起北國的秋來,正象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1)下列對本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對故都有著深切的眷戀,卻不能安靜地享用這里的生活,所以愿意將三分之二的壽命折去換得故都秋景永駐。
    B.文中的劃線句,寥寥數(shù)筆,把讀者帶進(jìn)了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之中,表達(dá)出作者淡淡的喜悅和淡淡的哀愁。
    C.本文先總寫作者對北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然后從不同方面描寫故都的秋景,贊美北國之秋,厭惡南國之秋。
    D.作者通過對故都的秋的描寫,既表現(xiàn)出追求淡泊、悠閑的生活情趣,又流露出對民族的深沉的憂思。
    (2)下列對本文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中寫了“鴿聲”“蟬聲”“雨聲”“人聲”,這些以聲襯靜,借助細(xì)小的聲音充分體現(xiàn)了北平清靜的特點。
    B.第⑥段中描寫北方的秋雨的排比句,既具有口語的生動性,又兼有語勢連貫性,表達(dá)了作者的贊美之情。
    C.文中多次運用對比手法,如用江南的秋與北國的秋作對比,來表現(xiàn)作者對北國之秋的思念與向往之情。
    D.文中“像是家家戶戶都養(yǎng)在家里的家蟲”的比喻生動形象地突出了北國秋蟬之多,表現(xiàn)了作者的喜愛之情。
    (3)有人說本文是作者對故都秋的一曲悲涼頌歌。請結(jié)合文中的具體景象作簡要分析。
    (4)有人認(rèn)為以“故都的秋”為題比以“北平的秋”或“北國的秋”為題顯得更有溫度和深度。請從“溫度”和“深度”兩個方面分析標(biāo)題的深刻含義。

    發(fā)布:2024/11/2 13:30:2組卷:30引用:5難度:0.5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煙火翁丁(節(jié)選)
    黛安
           火塘在屋子正中。沒有灶,一只三角鐵架支在火上,大鍋,小鍋,大壺,小壺,做飯,燒水,都在這只架子上。它支撐著翁丁低族一家人的日子?;鹛敛幌ǎD耆贾侄L的木頭。北方的鄉(xiāng)下,灶膛里多是玉米根、玉米稈、玉米槌、麥秸,從灶膛一眼就望見了田野。那些柴禾不耐燒,火苗輕飄,柔軟,需要不停地往灶下續(xù)柴,人不能離開。我們偶爾也燒木頭,但都是用斧頭劈成窄細(xì)的木條,或干脆是撿來的枯枝。
          翁丁大。翁丁大氣。翁丁也種玉米,但秸稈不燒,砍下來任其爛掉肥地,只燒木頭。木頭粗的仿佛人腰,細(xì)的也要闊于碗口。而長度,若豎起來,比人高是很尋常的。佤族一詞本意即為住在山上的民族。翁丁四面皆山,林高樹密,有一種樹,生來就是為了燒火的,越砍,長得越旺。還有,森林里,總有一些樹在莫名死去?;蛟S是像人一樣老死的。死去就要砍下燒火。死去的樹在火光中重生。所以,在翁丁原始部落,隨處可見一堆堆碼得齊齊整整的木頭。走近了,會看見一根木頭的年齡。沒有兩棵樹的年輪是完全一樣的。就像人的指紋。那是翁丁人的日子,是日子里的刻度和溫度。
          木堆旁邊閑置著一把彎刀,一只竹簍,一副篾筐,一繩晾曬的各色衣物,像一張張油畫,靜立在歲月里,任時光像一只貓,輕輕在上面走過。
          木頭大,人就不會被火拴住了。把添滿水淘好米的鍋往鐵架子上一蹲,就去忙其他活計了。日子一天到晚,也說不上多忙,但也閑不住。豬在圈里,雞在街上,芭蕉、茶樹、水稻、谷子、玉米、菜蔬在地里,地在山上,山在寨子外。每一樣都在時空里排好了序,等著人去收拾??棽紮C隨時拉開著架勢,蒸玉米的時間就能坐下來再織一小截布。翁丁織布一直用最古老的腰機織法。腰機由幾根木棒、木刀、竹簽組成。人坐下后,雙腳蹬住撐經(jīng)木的兩端,繃緊經(jīng)線,然后一遍遍地提綜、穿梭、打緯。
          人們?nèi)粘5囊路矄螄肀嘲囊粯佣茧x不開布,都要女人一毫米一毫米經(jīng)經(jīng)緯緯地織出來。布的顏色,沒有誰統(tǒng)一規(guī)定,織布的女人想怎么織就怎么織,想怎么搭配就怎么搭配,織完往那一掛,好看。
          高山流水里長大的女人,從睜開眼睛的那一刻,藍(lán)天白云,紅花綠草,看到的都是大自然最本真最純粹的顏色,對美的感知,是天生就存在于骨子里的。那布是藝術(shù)美的范疇,更是尋常百姓日子的一部分。翁丁人的日子,都是翁丁人自己一樣一樣經(jīng)緯分明地整理出來的。
          大木頭是經(jīng)歷過世面的。里面有天地日月,雪雨風(fēng)花,經(jīng)了滄桑的大木頭懂人心。大木頭只管自己燒,不用人守著。火苗真大,真多。鍋底下滿滿的鮮艷的火苗,鍋的四周也是滿滿的鮮艷的火苗?;鹆侵伾w了。翁丁偏,二三十公里外,翻過幾座山,就是緬甸了。僅僅七十年前,翁丁還處在刀耕火種的原始母系氏族社會,屋子一律為中國南方典型的桿欄式二層茅草房——一樓養(yǎng)豬啊牛啊羊啊雞啊狗啊,二樓住人。我來的時候,翁丁正值雨季。翁丁的雨,一下就是幾個月。
          在雨季,只要哪天還沒下雨,那一天的夜或黎明就不會按時到來。一天中,一定要等到至少一場雨。也許就是雨的緣故,茅草屋脊陡,坡長,密嚴(yán),只向天開了一扇小芭蕉葉大的窗,整個房屋像一間暗室??墒腔鹱屆┎莘坷锩髁疗饋砹?。黑魔桌亮汪汪的,黑竹凳亮汪汪的,黑鐵鍋亮汪汪的,黑水壺亮汪汪的。竹木的黑立柱亮汪汪的,竹木的黑地板亮汪汪的,竹木的黑墻壁亮汪汪的,竹木的黑屋頂亮汪汪的,縷在火塘邊睡覺的大黑貓亮汪汪的。常年不熄的火塘,日日夜夜的煙熏火燎,屋里什么都成黑的了。翁丁是一幅油畫,黑是它的主色調(diào)。那是歲月的黑衣衫,是日子的黑包漿,是一個民族的黑皮膚。在色彩的王國,黑侵蝕并戰(zhàn)勝了其他任何顏色。黑是一只罐子,把所有其他的顏色都一一盛在了里面。主人不在跟前,火把主人的日子角角落落音音晃晃都照得亮汪汪的了。
          也有不黑的物件。一摞洗凈的瓷碗,亮汪汪的,是月亮棲落在了茅草房里;幾瓶去年采的野蜂蜜,亮汪汪的,是金子融化在了茅草房里;三兩個垂掛在釘子上的七色手織布包,亮汪汪的,是一抹彩虹升起在了茅草房里。它們是畫面恰到好處的點綴。它們讓黑的更黑,讓黑迸濺出火光來,照進(jìn)了翁丁人生活的每個角落。
    (有刪改)(1)下列對文章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對翁丁部落的燒火和北方鄉(xiāng)下的燒火進(jìn)行了比較,讓讀者對翁丁人火塘燒火有了較為清晰的認(rèn)識。
    B.文章多處使用排比、反復(fù)手法,使得語言輕盈跳動,有節(jié)奏感,有益于呈現(xiàn)翁丁人寧靜、樸實的生活狀態(tài)。
    C.文章兩處畫波浪線的句子以“油畫“設(shè)喻,都是為了突出翁丁的色彩豐富而又濃烈,表現(xiàn)翁丁人生活的熱情。
    D.文章結(jié)構(gòu)較為松散,看似信筆寫來,但都圍繞翁丁的“煙火”特色展開,體現(xiàn)出散文“形散神聚”的藝術(shù)特征。
    (2)結(jié)合上下文,賞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3)文章結(jié)尾兩段著重寫了翁丁的“黑”與“亮”,有何意蘊?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

    發(fā)布:2024/11/2 13:0:4組卷:2引用:3難度:0.5
  • 3.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各題。
    堿 蓬 草
    胡修江
          秋天是屬于陶淵明的。金秋的菊花開放時,天空藍(lán)得像一個童話,于是人們就登上高坡。高坡上滿是文人的詩情,親朋們精致的思念。而此時,我的心靈卻被一叢叢紅紅的野草完全占據(jù)了。鄉(xiāng)人說,那是堿蓬草,是沿海灘涂特有的一種植被,也叫堿蓬菜。說它是菜,是懷了親切;說它是草,是因為野生野長。五月長出新芽時,草葉還翠綠如滴,然后由于生長在海陸之間,潮來潮往間,葉子就逐漸開始變紅了,九十月間,簡直是漫灘遍野的紅。它喜歡鹽堿地,喜歡和海浪親吻,叢叢簇簇,扎根于荒涼,向翱翔的海鷗鋪展野性的美麗。
          堿蓬草生長在海灘上,一年又一年,蠻橫、執(zhí)著,看慣的人覺得是順理成章,初到的人覺得驚訝神奇。我雖不是伴著堿蓬草長大的,但也不是第一次來到這里,所以,我和它就有了一種若即若離的默契,它正適合我細(xì)細(xì)閱讀。暫時的逃離城市,既非歸隱,也非從俗,就是想在作秀般的喧擾中尋到一點樸實的寧靜。登高賞菊,很多人是因為陶淵明,似是一種硬造的文人情結(jié),我不想這樣。陶淵明的歸隱,因著文人的清高,并非本愿,乃逃祿而歸耕,不論外表裝飾得如何輕視世事,灑脫不凡,內(nèi)心卻更強烈地執(zhí)著人生,非常痛苦。他種的豆從來就長不好,草長得太茂盛;他的田園就像一個裝飾好背景的舞臺,一個人粉墨登場,耕種就是演戲了。但當(dāng)你面對這一叢叢猶如紅色的地毯般一直鋪到天邊的堿蓬草時,你就會直面最樸素的生命詮釋:自然。你能炫耀一種堅強么?堅強是在不適合自己的環(huán)境中的勇敢生存,堿蓬草不是,它就適合鹽堿地,土地肥沃,就會死亡。你能贊美一種熱情么?熱情是無時無刻不在的青春的涌動,堿蓬草不是,秋天過后就會凋萎。
          當(dāng)年在大沽河邊,英雄戰(zhàn)死在疆場,鮮血染紅了大地,也染紅了河岸海邊的漫山遍野的堿蓬草,從此野草涂上了英雄的光輝。今天,理想主義的時代漸漸遠(yuǎn)離我們而去,但草卻依然在頑強地生長,鉛華洗盡,本色如初。20世紀(jì)60年代,“瓜菜代”的歲月,堿蓬草成為救命草。灘邊的漁民村婦采來堿蓬草的籽、葉和莖,摻著玉米面蒸出來紅草饃饃,幾乎拯救了一整代人。今天,也不會再有人會鐘情于它,只有一些都市人,在厭倦了生猛海鮮、大魚大肉后,買上一兩個堿蓬菜的包子,調(diào)節(jié)一下已被油膩堵塞的腸胃。堿蓬草依舊鮮紅亮麗,依舊春天發(fā)芽,秋天枯萎。它能覺出自己地位的變化、曾經(jīng)的榮辱么?草木無情,多情的只是人類自己,但往往又是自作多情。草依舊是草,就如同人依舊是人。
          堿蓬草環(huán)繞的,是一處處的養(yǎng)蝦池,那些赤腳的農(nóng)民經(jīng)常從堿蓬草上走過,每一天夕陽墜落的時候,家人送來飯菜,一家人就這樣在晚霞的余暉中享受著最平常的幸福。為了看蝦,他們晚上經(jīng)常睡在只能放下一張床的小屋中,夜風(fēng)吹送,送來大海的濤聲,與之相伴的就是這叢叢的堿蓬草,一生的匆忙歲月,幾世的艱辛勞碌,都融進(jìn)瞬間的永恒中了。他們說,這里沒什么風(fēng)景。風(fēng)景就是每天一如既往的生活。
          如今,對都市人而言,單純玲瓏的風(fēng)景已經(jīng)不再具有太大的誘惑,粗獷與坦蕩反倒吊足了一些人的胃口。于是更多的人開始走馬觀花般地瀏覽“荒涼”,對此,我只想說,向往一種勾人魂魄的旅程的同時,不要玷污了一份樸拙,一份厚重。
          對于那叢紅草,我也只是一個過客,回歸都市,心依舊茫然,腳步依然匆忙。該忘掉的就忘掉吧,不能忘懷的,就存在心底,一切隨緣,自由地生長吧。
    (有刪改)(1)下列對本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篇以金秋時節(jié),人們登高賞菊,抒發(fā)詩情、思念開頭,意在暗示堿蓬草從未被人們關(guān)注。
    B.堿蓬草的形象是對生命最樸素的詮釋,它們在荒涼、寂寞的環(huán)境中生長,展現(xiàn)出樸拙而厚重的美。
    C.作者圍繞著堿蓬草組織情思,敘寫不同時代人們對待堿蓬草的不同情感態(tài)度,并由此延伸到對自然、風(fēng)景和人類生活的思考。
    D.文中將現(xiàn)代都市人與“赤腳的農(nóng)民”的生活形態(tài)作對比,并融入自身的感慨,體現(xiàn)了作者深刻的自省意識。
    (2)下列對本文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在第1段就鋪寫堿蓬草的美麗,繪形更繪色,“叢叢簇簇”是形,從“翠綠如滴”到“逐漸開始變紅”再到“漫灘遍野的紅”是色。
    B.作者說堿蓬草“正適合我細(xì)細(xì)閱讀”,這是把堿蓬草比作一本可以閱讀的書,借以暗示作者平時喜歡讀一些有關(guān)大自然植物類的書籍。
    C.“在作秀般的喧擾中尋到一點樸實的寧靜”這句話很妙,使用了兩種手法,一是比喻,把“喧擾”的生活比作“作秀”;二是對比,“作秀般的喧擾”與“樸實的寧靜”形成對比。
    D.這篇散文在詞句的選擇上具有鮮明的感情色彩,褒貶對應(yīng),比如“油膩堵塞的腸胃”“自作多情”含有明顯的貶義,而“鮮紅亮麗”則含有明顯的褒義。
    (3)堿蓬草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文章是從哪些方面表現(xiàn)這一特點的?
    (4)作者說“秋天是屬于陶淵明的”,后文又說很多人因陶淵明而登高賞菊,“似是一種硬造的文人情結(jié)”,這是否矛盾?請結(jié)合原文簡要分析。

    發(fā)布:2024/11/2 18:0:1組卷:5引用:4難度:0.5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4.8.2  |  隱私協(xié)議      第三方SDK     用戶服務(wù)條款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出版物經(jīng)營許可證網(wǎng)站地圖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