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角膜環(huán)狀皮樣瘤(RDC)會影響患者視力甚至導致失明。圖1為調查的某RDC家系圖。

(1)此家系代代都有患者,初步判斷RDC為
性遺傳病。請說明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X染色體上的理由:
I-1患病,其女兒Ⅱ-11和Ⅱ-12不患病
I-1患病,其女兒Ⅱ-11和Ⅱ-12不患病
。
(2)研究發(fā)現(xiàn)RDC患者的P蛋白僅中部的第62位氨基酸由精氨酸變?yōu)榻M氨酸,據(jù)此推測患者P基因由于堿基對
替換
替換
而發(fā)生突變。
(3)Cyclin D1是細胞周期調控基因,P蛋白能結合Cyclin D1基因的啟動子,調控其轉錄。為研究突變型P蛋白是否還有結合Cyclin D1基因啟動子的功能,設計了3種DNA探針:能結合P蛋白的放射性標記探針(A)、能結合P蛋白的未標記探針(B)、未標記的無關探針(C),按圖2的步驟進行實驗,結果如圖3。

請將圖2使用探針的情況填入如表 i、ii、iii處(填“不加”或“A”或“B”或“C”),完成實驗方案。
分組
步驟
野生型P蛋白 突變型P蛋白
1 2 3 4 5 6
步驟1 不加 i
C
C
ii
B
B
不加 同i 同ii
步驟2 A A iii
A
A
A A 同iii
圖3結果說明突變型P蛋白仍能結合Cyclin D1基因啟動子,判斷的依據(jù)是
1,4組均出現(xiàn)雜交帶且位置相似,3、6未出現(xiàn)雜交帶
1,4組均出現(xiàn)雜交帶且位置相似,3、6未出現(xiàn)雜交帶
。
(4)P基因在HeLa細胞(宮頸癌細胞)中不表達。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構建穩(wěn)定表達野生型P基因的HeLa細胞系(甲)和穩(wěn)定表達突變型P基因的HeLa細胞系(乙),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檢測各組細胞Cyclin D1基因表達水平,結果如圖4.實驗結果說明
突變P蛋白激活Cyclin D1基因表達的能力遠低于野生型P蛋白
突變P蛋白激活Cyclin D1基因表達的能力遠低于野生型P蛋白
。

(5)綜合以上研究,從分子水平解釋雜合子患病的原因
突變型P蛋白與野生型P蛋白均能結合Cyclin D1基因啟動子,但突變P蛋白激活Cyclin D1基因表達的能力降低,進而改變細胞周期,使個體角膜出現(xiàn)病變
突變型P蛋白與野生型P蛋白均能結合Cyclin D1基因啟動子,但突變P蛋白激活Cyclin D1基因表達的能力降低,進而改變細胞周期,使個體角膜出現(xiàn)病變
。

【答案】顯;I-1患病,其女兒Ⅱ-11和Ⅱ-12不患??;替換;C;B;A;1,4組均出現(xiàn)雜交帶且位置相似,3、6未出現(xiàn)雜交帶;突變P蛋白激活Cyclin D1基因表達的能力遠低于野生型P蛋白;突變型P蛋白與野生型P蛋白均能結合Cyclin D1基因啟動子,但突變P蛋白激活Cyclin D1基因表達的能力降低,進而改變細胞周期,使個體角膜出現(xiàn)病變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93引用:3難度:0.6
相似題
  • 1.下列遺傳系譜圖中,最符合紅綠色盲遺傳方式的是( ?。?/h2>

    發(fā)布:2024/12/31 3:0:2組卷:14引用:3難度:0.5
  • 2.如圖是某家族遺傳系譜圖。設甲病顯性基因為A,隱性基因為a;乙病顯性基因為B,隱性基因為b。據(jù)查Ⅰ-1體內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

    (1)控制遺傳病乙的基因位于
     
    染色體上,屬
     
    (填顯性或隱性)基因。
    (2)Ⅰ-1的基因型是
     
    ,Ⅰ-2能產(chǎn)生
     
    種卵細胞。
    (3)從理論上分析,若Ⅰ-1和Ⅰ-2再生女孩,可能有
     
    種基因型。
    (4)若Ⅱ-7和Ⅱ-8生了一個同時患兩種病的孩子,那么他們再生一個正常男孩的幾率是
     
    。

    發(fā)布:2024/12/31 3:0:2組卷:3引用:2難度:0.6
  • 3.如圖為某單基因遺傳病的兩個家族系譜圖。若圖中Ⅲ9和Ⅲ10婚配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是
    1
    6
    ,則得出此概率值需要一定的限定條件。下列條件中是必要限定條件的是( ?。?br />

    發(fā)布:2024/12/31 3:0:2組卷:8引用:3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