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問題:
(1)頂芽優(yōu)先生長而側芽生長受抑制的現象叫做頂端優(yōu)勢頂端優(yōu)勢.實驗證明,植物激素的調節(jié)是其產生的主要原因.
(2)生長素通過極性極性運輸,自莖尖向下傳遞,在莖中形成生長素濃度梯度,上部側芽附近的生長素比下部側芽的高高(高/低),側芽對生長素濃度比較敏感敏感,因而側芽生長受到抑制,離頂芽愈近,抑制作用愈明顯.
(3)某生物小組的學生設計了一組實驗對上述機理進行了驗證:將生長狀況相同的某植物幼苗隨機分為A、B、C、D四組.其中A組不作任何處理,B、C、D三組除去頂芽,C組再在去頂芽處放置含生長素的瓊脂塊,D組在去頂芽處放置不含生長素的瓊脂塊在去頂芽處放置不含生長素的瓊脂塊.將四組幼苗放在相同且適宜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預期A、CA、C組側芽生長受抑制.
(4)上述生物小組的少數學生在實驗中發(fā)現,C組側芽生長受影響表現的最明顯,分析其最可能的原因是瓊脂塊中生長素濃度過高瓊脂塊中生長素濃度過高.
(5)如果用細胞分裂素處理側芽后,再用生長素處理去頂幼苗的頂端,則生長素不能起抑制側芽生長的作用.這個實驗證明細胞分裂素可可促進側芽生長,解除頂端優(yōu)勢可促進側芽生長,解除頂端優(yōu)勢.兩種激素協調作用,維持著植物正常的生長和分枝,據此可推測,植物體內存在著自下而上的細胞分裂素濃度梯度:植株上部的細胞分裂素比下部的低低(高/低).
(6)赤霉素也有促進植物生長和加強頂端優(yōu)勢的作用.研究表明,赤霉素可促進生長素的前體--色氨酸進一步合成吲哚乙酸,同時赤霉素又可抑制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由此可見,赤霉素主要是通過提高植物體內含量,來間接發(fā)揮其促進作用的.綜上也說明,在植物的生長發(fā)育和適應環(huán)境變化的過程中,各種植物激素生長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種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調節(jié)生長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種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調節(jié).
【答案】頂端優(yōu)勢;極性;高;敏感;在去頂芽處放置不含生長素的瓊脂塊;A、C;瓊脂塊中生長素濃度過高;可促進側芽生長,解除頂端優(yōu)勢;低;生長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種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調節(jié)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16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自然界中,植物開花需要光信息刺激,當日照時間達到一定長度時,植物才能開花。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h2>
A.植物對日照時間的感知和光敏色素有關 B.該現象說明植物開花需要外界因素刺激,與激素關系不大 C.日照時間對植物開花的調節(jié)本質上是對基因程序性表達的調控 D.可以通過人為地控制光照時間,達到花卉分批上市的目的 發(fā)布:2024/12/31 5:0:5組卷:25引用:5難度:0.8 -
2.如圖是某光照條件下光促進與抑制擬南芥種子萌發(fā)的作用光譜,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br />
A.不同波長的光照對擬南芥種子萌發(fā)所起的調控作用不同 B.波長Ⅰ和Ⅱ區(qū)域的光照對擬南芥種子萌發(fā)的作用不同,且較為顯著 C.圖中顯示紅外光(波長大于760nm)比紅光對擬南芥種子萌發(fā)的抑制作用更顯著 D.隨著波長的增加,光照對擬南芥種子萌發(fā)表現出兩重性 發(fā)布:2024/12/30 20:30:1組卷:4引用:2難度:0.6 -
3.紅樹生活在潮間帶,特殊環(huán)境造就了其獨特的胎萌現象。即種子在成熟后不立即脫離母體,萌發(fā)形成小幼苗后再脫離母株。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h2>
A.在種子萌發(fā)過程中,細胞中的色氨酸脫水縮合產生生長素 B.若赤霉素受體基因發(fā)生缺失突變,胎萌現象可能受到抑制 C.外施脫落酸,胎萌現象可能受到抑制 D.胎萌現象的產生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 發(fā)布:2024/12/31 20:0:4組卷:12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