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章節(jié)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人教部編版: 七年級下
教材版本
人教部編版 人教部編版(2024) 人教部編版(五四制) 人教部編版(五四制)(2024)
年級
七年級上 七年級下 八年級上 八年級下 九年級上 九年級下
更多>>
已完結
中考模擬 分類匯編 專項突破
瀏覽次數(shù):435 更新:2025年02月21日
已完結
夯實基礎 活學活用 人教部編版
瀏覽次數(shù):366 更新:2025年02月20日
  • 11.你班擬開展以“漫話探險”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完成下列任務。
    (1)根據(jù)語境,仿照畫線句,從備選人物中選擇兩位,將下面的句子補充完整。
    備選人物:張騫 徐霞客 余純順 哥倫布 麥哲倫 阿蒙森
    古今中外,探險的名人不勝枚舉:航海家鄭和不畏艱險,親率龐大的船隊七次下西洋;
    (2)你班正圍繞“探險的意義”展開辯論,如果你是正方代表,請針對下列反方觀點進行反駁。
    反方觀點:我方認為,探險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它是沒有意義的冒險,它只會消耗我們的時間,浪費我們的錢財,搞不好還會有生命危險,是非常不值得的。
    正方觀點:
     
    。

    發(fā)布:2024/12/26 23:30:2組卷:2引用:3難度:0.7
  • 12.《偉大的悲劇》這場悲劇不僅帶給我們震撼,也應該引起我們的思考。思考一下,悲劇發(fā)生的原因何在?我們能從中得到什么啟發(fā)?

    發(fā)布:2024/12/26 23:30:2組卷:1引用:3難度:0.8
  • 13.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1)獨然而涕下
     

    (2)宗夫如何
     

    (3)決入歸鳥
     

    (4)杖無時夜叩門
     

    發(fā)布:2024/12/26 23:30:2組卷:8引用:3難度:0.7
  • 14.請把課文《葉圣陶先生二三事》第2~5自然段里對葉先生的議論句(即評價性語句)摘抄下來。

    發(fā)布:2024/12/26 23:30:2組卷:0引用:2難度:0.8
  • 15.請把下列詞語工整地抄寫下來,本課所有的書寫都要以這個為標準哦!
    瞬息 懷戀 涉足 萋萋 幽寂

    發(fā)布:2024/12/26 23:30:2組卷:5引用:2難度:0.9
  • 16.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以上說待人厚,是葉圣陶先生為人的寬的一面。他還有嚴的一面,是律己,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我們在一起的時候,常常談到寫文章,他不止一次地說:“寫成文章,在這間房里念,要讓那間房里的人聽著,是說話,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彼@個意見,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反應。譬如近些年來,有不少人是宣揚朦朧的,還有更多的人是順勢朦朧的,對于以簡明如話為佳文的主張,就必付之一笑。而葉先生則主張寫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試念試聽,看像話不像話,不像話,堅決改。葉圣陶先生就是這樣嚴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寫話風格,平易自然,鮮明簡潔,細致懇切,念,順口,聽,悅耳,說像話還不夠,就是話。
          在文風方面,葉圣陶先生還特別重視“簡潔”。簡潔應該是寫話之內(nèi)的一項要求,這里提出來單獨說說,是因為葉圣陶先生常常提到,有針對性。他是帶著一些感慨說的:“你寫成文章,給人家看,人家給你刪去一兩個字,意思沒變,就證明你不行?!标P于繁簡,關于修改,魯迅提到的是字句段。葉圣陶先生只說字,我的體會,一是偏重用語,二是意在強調(diào),精神是可簡就絕不該繁。可是現(xiàn)實呢,常常是應簡而偏偏要繁。舉最微末的兩個字為例。一個是“了”,如“我見到老師”,“他坐在前排”,簡明自然,現(xiàn)在卻幾乎都要寫“我見到了老師”,“他坐在了前排”,顯得既累贅又別扭。另一個是“太”,如“吸煙不好”,“那個人我不認識”,也是簡明自然,現(xiàn)在卻幾乎都要寫“吸煙不太好”,“那個人我不太認識”,變得不只累贅,而且違理。像這樣的廢字,刪去不只是意思沒變,而且是變拖沓無理為簡潔合理,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刪,也就無怪乎葉圣陶先生感慨系之了。
          在我認識的一些前輩和同輩里,重視語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則,鞠躬盡瘁,葉圣陶先生應該說是第一位。上面說的是總的用語方面。零碎的,寫作的各個方面,小至一個標點,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樣認真,不做到完全妥帖決不放松。還記得五十年代早期,他發(fā)現(xiàn)課本用字,“做”和“作”分工不明,用哪一個,隨寫者的自由,于是出現(xiàn)這一處是“叫做”,那一處是“叫作”的現(xiàn)象。這不是對錯問題,是體例不統(tǒng)一的問題。葉圣陶先生認為這也不應該,必須定個標準,要求全社出版物統(tǒng)一。商討的結果,定為“行動”義用“做”,“充當”義用“作”,只有一些歷史悠久的,如作文、自作自受之類仍舊貫。決定之后,葉圣陶先生監(jiān)督執(zhí)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確的分工。
    (1)葉圣陶先生的語文主張是什么?他在這方面是怎樣嚴格要求自己的?
    (2)請談談以下兩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以上說待人厚,是葉圣陶先生為人的寬的一面。他還有嚴的一面,是律己,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3)葉圣陶先生在“總的用語方面”是怎樣嚴于律己的?
    (4)為什么葉圣陶先生對文風不簡潔的現(xiàn)象感慨良多?

    發(fā)布:2024/12/26 23:30:2組卷:6引用:3難度:0.5
  • 17.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題目。
          2020年2月13日,援鄂醫(yī)生趙春光在給父母的家書中寫道:惟愿我父我母,衣暖,食飽,寢安,身健。兒在他鄉(xiāng),亦當自顧,父母無以為念。時時戎馬未歇肩,不懼坎坷不懼難,為有犧牲多壯志,不破樓蘭終不還。
          這封飽含愛國之心、親情之戀的家書,當時并沒有在第一時間發(fā)出,而是在作者完成任務返湘后才公之于眾。趙春光說,到武漢后由于疫情嚴峻,不知自己能否順利回家,所以留書一封,以防不測,以告父母。
          請你就這則材料寫下自己的評論,不超過30字。

    發(fā)布:2024/12/26 23:30:2組卷:3引用:2難度:0.8
  • 18.在《愛蓮說》一文中,作者為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蓮來自比,又用菊和牡丹來襯托。聯(lián)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寫出你最喜愛的一種花,并簡要概括喜愛的原因。

    發(fā)布:2024/12/26 23:30:2組卷:7引用:3難度:0.8
  • 19.《愛蓮說》一文的語言美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發(fā)布:2024/12/26 23:30:2組卷:11引用:2難度:0.4
  • 20.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獨樹的追求
    楊勃森
          ①我曾去過云南西雙版納的打洛鎮(zhèn)。
          ②打洛鎮(zhèn)有一棵大榕樹,左右兩側的主干上生有三十余條氣生支柱根,垂直而下,扎入土地,形成根部相連的叢生狀支柱根,儼然一片蔥蘢挺秀的小樹林。站在它的面前,你不得不為大自然的睿智和機巧所折服。它似乎不再是一棵形態(tài)奇異的樹,而是大自然造就的精靈。
          ③當年,它向大地垂下第一條氣生根的時候想的是什么呢?或許只是對生的本能的渴望。當它垂下第二條、第三條氣根時,或許除了求生的欲念之外,便萌生了要結束那難挨的孤獨和寂寞的想法。隨著一條條根的形成和壯大,它的生命王國構筑堅固了,便很精心地有意識地編織著每一條新的根,追求一種自然、協(xié)調(diào)的關,于是便在生命的內(nèi)核里生發(fā)出藝術的光環(huán)。人們便稱頌它營造了一道風景,并為它蓋起圍墻,起了一個別致的名字——獨樹成林,參觀的人絡繹不絕。
          ④十余年前,我也曾在內(nèi)蒙古的一片戈壁灘上看到一棵孤獨的樹,那是一棵胡楊。
          ⑤茫茫戈壁無邊無際,像是永遠也走不到頭,殘陽如血,潑灑下來,為凄泣的秋風染上幾分悲壯。我們五個人擠在一輛吉普車內(nèi),在黃土地上已經(jīng)走了整整一天,口干舌燥,精疲力竭,昏昏欲睡。不知誰喊了一聲:“樹!快看,樹!”果然在茫茫戈壁灘上閃出一絲蒼翠。
          ⑥我們跳下車,奔過去,被面前的場景驚呆了。它曾經(jīng)遭過雷擊,傷口仍然呈焦糊狀。他那粗糙的軀體一半橫陳在地上,另一半仍然挺立著。那倒地的一半幾乎與黃土地的砂石融為一體。原本的枝頭已有一部分化作了根深深扎入土中,而另一部分依然昂揚向上擎著幾多蒼翠。它的根幾乎全部裸露出地面,像傳說中龍的爪,奮力地抓著碎石和干涸的地面。在褐黃和血紅的烘托渲染中,這棵胡楊像一位披著鎧甲遍體鱗傷的斗士,悲壯和慘烈。
          ⑦或許幾十年、幾百年前這里曾是一片胡楊林,為保護人類及一些高貴的樹種抵御著風沙。然而,它在人們的眼中是低賤的,或者人們?yōu)闈M足一點點的貪欲,或者只是為了最簡單的目的——當柴燒,它們被一批一批地砍伐。胡楊林變得稀疏了,在風沙中一排一排地倒下去……最后只剩下這棵身經(jīng)百戰(zhàn)、歷經(jīng)滄桑,依然傲立的胡楊。它用生命凝結成一座墓碑,或許為了警示人類,或許只是為了生存,或許這便是它畢生的追求吧。
          ⑧朋友告訴我,胡楊有“長成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腐”的神譽。
          ⑨生存和追求有時是很難分辨清的,那棵榕樹給人以新奇的愉悅,那棵胡楊給人以悲壯的警示,很難說哪個更有價值,更完美。然而卻都留下了令人遐想的空間。
          ⑩最終是成為一道風景,還是成為一座墓碑?雖然自己難以預料,然而生命的價值始終握在自己手中。
    (選自《社區(qū)》2010年第8期)
    (1)仔細閱讀全文,把表格補充完整。
    對象 生長地 外形特點 帶給人的感受
    大榕樹 云南西雙版納的打洛鎮(zhèn)
     
    給人以新奇的愉悅
    胡楊
     
    遭過雷擊,傷口呈焦糊狀,軀體粗糙殘缺,根幾乎全不裸露出地面
     
    (2)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對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發(fā)布:2024/12/26 23:30:2組卷:7引用:2難度:0.3
login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