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章節(jié)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人教部編版: 九年級上
教材版本
人教部編版 人教部編版(2024) 人教部編版(五四制) 人教部編版(五四制)(2024)
年級
七年級上 七年級下 八年級上 八年級下 九年級上 九年級下
更多>>
已完結(jié)
中考模擬 分類匯編 專項突破
瀏覽次數(shù):643 更新:2025年02月21日
已完結(jié)
夯實基礎(chǔ) 活學(xué)活用 人教部編版
瀏覽次數(shù):457 更新:2025年02月20日
  • 141.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班上將出一期主題為展示60年來祖國建設(shè)取得的各項成績、展現(xiàn)我國人民的精神風(fēng)貌、激發(fā)學(xué)生們的愛國熱情的黑板報,請你參與完成以下工作。
    同學(xué)們搜集了三則材料,預(yù)備從其中選兩則放在同一個欄目中,你認為應(yīng)該選哪兩則?為什么?請你再結(jié)合自己所選兩則材料的內(nèi)容,用兩個四字詞語(或短語)為這個欄目擬個合適的名稱。
    【材料一】50年代末至60年初,因為自然災(zāi)害等原因,連續(xù)三年糧食產(chǎn)量大幅度減產(chǎn),國民經(jīng)濟極度困難,同時蘇聯(lián)的單方面毀約,給中國帶來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面對困境,我國科技人員不靠外援,自力更生,自主研制,終于在1964年研制成功中國第一枚原子彈,原子彈的成功爆炸,加強了我國的國防力量,也打破了美蘇的核壟斷。
    【材料②】美國研制原子彈用了近18年的時間;中國僅用10年時間。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氫彈研制成功,美國用了7年零3個月,蘇聯(lián)用了4年,英國用了4年零7個月;中國只用了兩年多時間!
    【材料三】1965年,在各種條件極為艱苦的情況下,我國科學(xué)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譯牛胰島素基因后,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該胰島素。諾貝爾獎金委員會主席蒂斯利尤斯對此評價說:“比核能力更有說服力的是胰島素。因為,人們可以從書本中學(xué)到制造原子彈,但不能從書本上學(xué)習(xí)制造胰島素……”
    (1)選擇第
     
    則和第
     
    則材料。原因
     

    欄目名稱
     

    (2)請你為本期黑板報寫幾句寄語,號召同學(xué)們“努力學(xué)習(xí),報效祖國”。(用上“自強不息”“義不容辭”兩個詞語)
    寄語:
     

    發(fā)布:2024/12/13 19:30:2組卷:93引用:6難度:0.5
  • 142.下列圖片描繪的都是《水滸傳》中的故事,請你依照圖片內(nèi)容為它們擬標(biāo)題。要求:按照“人物+事件”的格式,如“魯智深倒拔垂楊柳”。

    a
     
     b
     
     c
     
    。

    發(fā)布:2024/12/13 15:30:1組卷:120引用:3難度:0.7
  • 14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橫線處的詞語,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ā 。?br />      屠戶把銀子      在手里緊緊的,把拳頭      過來,道:“這個,你且收著。我原是賀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進道:“眼見得我這里還有這幾兩銀子,若用完了,再來問老爹討來用。”屠戶連忙把拳頭      了回去,往腰里      ,口里說道……

    發(fā)布:2024/12/13 12:30:2組卷:65引用:2難度:0.8
  • 144.下列加點的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2/13 9:30:2組卷:466引用:4難度:0.9
  • 145.趙三貼
    劉劍飛
          ①清末民初,譙城南門里有一趙家正骨堂,主堂大夫姓趙,擅接骨,尤擅配制膏藥,人稱“趙三貼”。
          ②這趙三貼長得白白胖胖,又終日愛笑,活脫就是廟里的彌勒??杀驴雌渖砼煮w拙,手上功夫卻是了得,碰到有人傷筋斷骨找他來,他笑瞇瞇看著對方,伸出胖手這么一摸,里面怎么回事,立馬心知肚明。而后,談笑間,趁人不備,忽而雙手如電,分抓斷骨兩端,一推一送一按一揉,但聞咔咔幾響,不待那人喊疼,斷骨就已接上。隨即,再往傷處敷一貼膏藥,上兩塊夾板,就算完事。臨走時,照例給傷者另拿兩貼膏藥,囑咐好七天一換。回去了,不出二十一天,傷處自愈,準(zhǔn)能行動如常。人們無不嘖嘖稱奇,于是送他綽號“趙三貼”。
          ③有一年,鏢局的楊鏢頭外出護鏢,路遇悍匪,被打得四肢齊斷、奄奄一息。看了幾個大夫,均是搖頭嘆息。后來找到趙三貼,接上斷骨,貼了膏藥,到了一個月頭上,就能打拳練棒了。楊鏢頭很是感激,花重金為趙家正骨堂做一牌匾,并請書法名家題寫了“趙三貼”三個大字。自此,趙三貼名聲更盛。
          ④自古道:同行是冤家。在城北也有一家治骨傷的老字號,主家姓孫,人稱“孫接骨”。自從趙三貼名聲大盛后,這孫家的生意就日漸冷清。孫接骨就恨上了趙三貼,逢人便講趙三貼是江湖野醫(yī),根本不懂接骨續(xù)骨之正法。趙三貼聽到傳言也不生氣,依然樂呵呵地配藥接骨。
          ⑤一日上午,趙家正骨堂突然鬧嚷嚷抬進一個傷者。這人正是街面上的一個混混兒,名叫馬三。但見他左腳低垂,小腿紅腫,顯然是左小腿骨斷了。
          ⑥正位,接骨,貼膏藥。正當(dāng)趙三貼準(zhǔn)備上夾板時,馬三吸溜著嘴,陰陽怪氣地道:都說你趙三貼擅接骨、膏藥神,馬爺我這腿,你確保能接好嗎?
          ⑦趙三貼淡然一笑,不緊不慢地道:一貼正骨、二貼生肌、三貼閉合,不出三七二十一天,定能讓你走路。
          ⑧呵,好大的口氣!馬三一撇嘴,到時我這腿要是不好,可要砸你的招牌!
          ⑨趙三貼就知道是遇上找碴的了,輕笑一聲,不再多言。
          ⑩二十一天后的下晌,十多個無賴抬著馬三,罵罵咧咧地闖進趙家正骨堂。
    ?一進門,馬三就指著趙三貼大罵,你他娘的什么趙三貼?說什么二十一天準(zhǔn)能行走,現(xiàn)在你給我睜眼瞧瞧,老子的腿接好了嗎?
    ?趙三貼一愣,走上前細看馬三的傷處,但見左腿依然紅腫,一只腳無力地垂著,竟是沒接上!待伸手去摸斷骨的部位,不禁心中一驚,豆大的汗珠順額頭流下。
    ?弟兄們,給我砸!馬三一聲喊,眾無賴早已跑出堂外,摘掉寫有“趙三貼”的那面牌匾,稀里嘩啦,一通猛砸。
    ?趙三貼也不講話,臉上依然帶著笑,抄起一把大掃帚,慢悠悠地清掃地上的碎匾。
    ?再說孫接骨,聽說趙家招牌被砸,高興得又是放鞭炮又是換匾,發(fā)誓要研制一種骨傷新藥,蓋過趙三貼。
    ?轉(zhuǎn)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孫接骨帶著徒弟,去城西六十里的龍山采藥。孫接骨從崖上摔下,竟硬生生把脊椎骨給摔折了。其徒弟再三施救,也沒能將他的斷骨續(xù)上。正當(dāng)孫家人哭天搶地、一籌莫展時,趙三貼竟背著藥箱,上門治傷來了。
    ?經(jīng)此一事,孫接骨是又慚愧又感激。傷愈后,在芍香樓訂一桌酒席,答謝趙三貼。席間,孫接骨說起當(dāng)年馬三找碴鬧事,砸趙家的招牌,皆是他花錢收買,幕后指使的。
    ?趙三貼一笑,這事你不說我也知曉。當(dāng)初馬三的斷骨本是齊碴,傷在膝下四寸;第二次再來找我,斷的卻是斜碴,傷在膝下五寸,顯然是外力挫傷所致。而細觀挫斷其腿骨的手法,正是你孫家的分筋挫骨手。只是,當(dāng)時有些震驚,這生生將人閉合之骨再次挫斷,也未免太有違醫(yī)道了!
    ?喝了一口酒,趙三貼又道:其實,孫兄不知,我們行醫(yī)之人,招牌不在店門,全在病人的心里。故此,你雖讓人砸了我的招牌,卻無法砸去病人對我的信任。
    ?一旁的孫接骨,早已聽得又羞又愧……
    (1)本文主要寫了與趙三貼有關(guān)的四件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其他三件事。
     

     

     

    ④孫接骨傷愈后答謝趙三貼,說出真相
    (2)賞析第②自然段畫線句的表達效果。
    (3)閱讀全文,簡要概括趙三貼的性格特點。
    (4)說說第?自然段畫線句的含義。

    發(fā)布:2024/12/13 8:30:1組卷:355引用:10難度:0.3
  • 146.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和字形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發(fā)布:2024/12/13 7:0:1組卷:1008引用:6難度:0.9
  • 147.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或俗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2/13 7:0:1組卷:158引用:3難度:0.9
  • 14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內(nèi)的標(biāo)點符號,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ā 。?br />      孔子非常喜歡自己的學(xué)生顏回。有一次,他問子貢:“你與顏回,誰強?”子貢謙虛地回答:“我怎么比得上顏回呢□他聽到一件事,便能推知十件□我聽了一件事,才能推知兩件。”孔子點點頭,笑著說:“你不如他,我與你都不如他□

    發(fā)布:2024/12/13 4:30:1組卷:600引用:19難度:0.9
  • 149.閱讀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各題。
    眼界與讀書
    趙暢
    ??①眼界之于讀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②眼界決定了讀書的目的歸宿。周總理讀書時,提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總理的眼界為其發(fā)憤讀書作了注腳。既立志于“中華之崛起”,就必須好讀書,讀好書,時時檢點自己,提醒自己,因為“中華之崛起”所呼喚的讀書人,不僅要有報國之志,更要有報國之才。馮友蘭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作為一個學(xué)問家,做學(xué)術(shù)研究是要做全民族的智囊。這一點,對讀書人很有啟發(fā)。雖然讀書人并非一定是學(xué)問家,但讀書的眼界卻力求要高,這樣至少就不至于把讀書當(dāng)作可有可無的休閑娛樂或者陷入無聊的泥潭。
    ??③眼界也決定了讀書人讀書的方式方法和興趣效果。自古至今,讀什么書、怎么讀,以及怎么防止“死”讀書,都需要從實踐出發(fā),形成適合每個人自己的讀書方式??梢钥隙?,有著高眼界的讀書人,一定會結(jié)合實踐去讀那些更富價值的書籍。一個擁有高遠眼界的讀書人,還能夠牢記使命,超越功利樊籬。他們將讀書視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從廣泛的閱讀之中、從對歷史的理解之中,獲得一種對自己時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篤行之。
    ??④讀書的眼界,自然還取決于讀書的寬度,這既關(guān)乎讀書興趣,亦關(guān)乎讀書效果。在有些人看來,終日埋頭進行科學(xué)研究的科學(xué)家是一些不近人情、枯燥乏味的“怪人”。事實上,對生活和事業(yè)的熱愛,使不少科學(xué)家逐步成為自然美的追求者與發(fā)現(xiàn)者。達爾文“常常幾小時地閱讀莎士比亞的歷史劇”和“拜倫、華爾特?司各特的詩篇”;諾貝爾讀過許多名人大家的文學(xué)作品;我國數(shù)學(xué)家華羅庚、蘇步青都非常喜愛古典文學(xué)。也許對自然科學(xué)家來說,了解文、史、哲方面的知識,會有助他們的邏輯思維變得更開闊,流轉(zhuǎn)自如。同理,文學(xué)藝術(shù)方面的專家如能多讀一點自然科學(xué)知識,在創(chuàng)作作品與表達自我的時候,往往也能夠更加深刻。
    ??⑤讀書不打開眼界,不聯(lián)系思想實際、工作實際、社會實際,不從書籍中思考點什么、采取點什么、解決點什么,那么我們讀書做什么?
    ??⑥我以為,讀書人欲從書本中汲取力量,高遠的眼界是至關(guān)重要的。
    (選自2011年3月29日《人民日報》,有刪改)(1)閱讀全文,說說作者在文中表達的主要觀點是什么?
    (2)第②段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④段提出了什么見解?作者為什么要寫這一段。
    (4)聯(lián)系實際,談?wù)勀銓ξ闹挟嬀€句子的理解。

    發(fā)布:2024/12/13 4:0:1組卷:117引用:11難度:0.3
  • 150.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問題。
    “咬牙”是一種修煉      ①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干事創(chuàng)業(yè),往往需要一番“咬咬牙”的堅持。
          ②黨史上,有位干部因“咬牙”而聞名。1943年,冀南抗日根據(jù)地斗爭異常艱苦與殘酷:戰(zhàn)斗頻繁,嚴(yán)重旱災(zāi),莊稼顆粒無收,痢疾、霍亂盛行。時任冀南區(qū)黨委書記、行署主任兼冀南軍區(qū)政治委員的宋任窮,一邊堅持對敵作戰(zhàn),一邊組織生產(chǎn)自救,還深入敵后做群眾工作,累得多次吐血。憑著頑強的意志和樂觀主義精神,他率領(lǐng)冀南軍民咬緊牙關(guān)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因此得名“咬牙干部”。
          ③“咬牙”體現(xiàn)的是堅韌。人生之路難以一帆風(fēng)順,惟有不畏艱險、直面挑戰(zhàn),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采擷成功的果實。習(xí)近平總書記當(dāng)年在梁家河插隊時,什么活兒都干,開荒、種地、鍘草、放羊、拉煤、挑糞……從不惜力,磨礪出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意志品格。成功往往只獎賞那些堅韌的人。一件工作、一項事業(yè)干到最艱難的時候,往往最需要咬緊牙關(guān)。而一旦堅持下來,就容易突出重圍、打開局面。
          ④“咬牙”彰顯的是智慧。京劇《沙家浜》中,18名新四軍傷病員被困蘆葦蕩,因連續(xù)多日面臨日偽軍的“掃蕩”,體力和毅力幾近于極限。指導(dǎo)員郭建光激勵大家:有利的情況和主動的恢復(fù),往往產(chǎn)生于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最終,他們以“再堅持一下”的頑強精神,迎來了大部隊的反“掃蕩”。咬緊牙關(guān)的堅持精神,不僅需要不畏艱難的勇敢,也需要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的智慧。咬緊牙關(guān)堅持下去,就能變被動為主動。
          ⑤“咬牙”蘊含的是擔(dān)當(dāng)。在重壓和困難面前“咬牙”堅持,強健的是人的內(nèi)心。“拼命黃郎”黃大年,平均每年出差130多天,一回來就一頭扎進辦公室。他的研究首次推動我國快速移動平臺探測技術(shù)裝備研發(fā),攻克了技術(shù)瓶頸。正是“咬牙”背后的擔(dān)當(dāng)精神,成就了黃大年無悔的人生。
          ⑥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接近成功就越艱難,越艱難就越要堅持,否則就會前功盡棄、半途而廢。從某種意義上說,“咬牙”是成功的序曲。沒有松骨峰戰(zhàn)斗中志愿軍的“咬牙”,就沒有以“氣”勝“鋼”的功績;沒有谷文昌一次次面對失敗后的“咬牙”,就沒有沙海變綠洲的奇跡;_____。拿出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執(zhí)著,砥礪千磨萬擊還堅勁的意志,知難而進、久久為功,多經(jīng)歷幾次“咬牙”,一個人必能闖關(guān)奪隘、化險為夷,用奮斗之犁開辟前行之路。
          ⑦惟其艱難,更顯勇毅?!耙а馈笔且环N修煉,在一次次“咬牙”中,軟弱將變得堅強,稚嫩將變得成熟,徘徊將變得堅定。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2)文章③~⑤段是從哪三個方面論述“咬牙”精神的?
    (3)本文第三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試舉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4)簡要分析第③段的論證思路。
    (5)模仿第⑥段劃線句的句式,給本段補充一個論據(jù)。

    發(fā)布:2024/12/13 3:30:1組卷:153引用:9難度:0.4
login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