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章節(jié)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人教部編版: 必修下冊
教材版本
人教部編版 人教新版 蘇教新版 魯人新版 粵教新版 語文新版 北師大新版 華師大版
年級
必修上冊 必修下冊 選擇性必修上冊 選擇性必修中冊 選擇性必修下冊
更多>>
已完結(jié)
熱點預(yù)測 高考復(fù)習(xí) 難題搶練
瀏覽次數(shù):49 更新:2025年01月21日
已完結(jié)
熱點預(yù)測 高考復(fù)習(xí) 新題搶練
瀏覽次數(shù):16 更新:2025年01月21日
  • 286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問題。
    《鴻門宴》節(jié)選      坐須臾,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
          沛公已出,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樊噲曰:“大行不顧細(xì)謹(jǐn),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于是遂去。乃令張良留謝。良問曰:“大王來何操?”曰:“我持白璧一雙,欲獻(xiàn)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會其怒,不敢獻(xiàn)。公為我獻(xiàn)之?!睆埩荚唬骸爸?jǐn)諾。”當(dāng)是時,項王軍在鴻門下,沛公軍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與樊噲、夏侯嬰、靳強(qiáng)、紀(jì)信等四人持劍盾步走。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沛公謂張良曰:“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度我至軍中,公乃入?!?br />      沛公已去,間至軍中。張良入謝,曰:“沛公不勝杯杓,不能辭。謹(jǐn)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xiàn)大王足下,玉斗一雙,再拜奉大將軍足下?!表椡踉唬骸芭婀苍??”良曰:“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項王則受壁,置之坐上。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曰:“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
          居數(shù)日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人或說項王曰:“關(guān)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項王見秦宮室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說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項王聞之,烹說者。
          漢之元年四月,諸侯罷戲[注]下,各就。項王出之國,使人徙義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蹦耸故贯懔x帝長沙郴縣。趣義帝行,其群臣稍稍背叛之,乃陰令衡山、臨江王擊殺之江中。
    (節(jié)選自《史記?項羽本紀(jì)》)      [注]戲,同“麾”,大將的旌旗。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居數(shù)日/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
    B.居數(shù)日/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
    C.居數(shù)日/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
    D.居數(shù)日/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再拜,古代一種隆重的禮節(jié),拜兩次以表達(dá)敬意。舊時常用于書信的開頭或末尾。
    B.足下,古代交際用語,是對對方的敬稱,可翻譯為“您”,用于上稱下或同輩相稱。
    C.都以霸的“霸”指稱霸,與《諫逐客書》中“并國二十,遂霸西戎”的“霸”意義相同。
    D.國,指諸侯的封地。古代“國”也指國都,如《岳陽樓記》中“去國懷鄉(xiāng)”之“國”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劉邦借故離開宴會并叫出樊噲,在樊噲等人的保護(hù)下從小路秘密回到軍中。
    B.劉邦逃離鴻門的時候留下了張良,張良替劉邦向項羽表示謝意并獻(xiàn)上禮物。
    C.劉邦做事果斷,對叛徒毫不手軟,一回到軍中就處死了向項羽告密的曹無傷。
    D.得知劉邦回到軍營后,范增十分憤怒,認(rèn)為劉邦以后一定會奪取項羽的天下。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②曰:“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
    (5)楚漢相爭,項羽最終失敗。項羽認(rèn)為“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而司馬遷認(rèn)為項羽的說法“豈不謬哉”。你認(rèn)為項羽失敗的原因有哪些呢?請結(jié)合上面文段簡要說明。

    發(fā)布:2024/6/14 8:0:9組卷:7引用:4難度:0.5
  • 286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材料一:
          林庚先生的《說“木葉”》開頭引用屈原《九歌》的名句,說明“木葉”已成為詩人筆下頗受鐘愛的形象。對于為什么會造成這種詩歌語言現(xiàn)象,林先生認(rèn)為關(guān)鍵在于一個“木”字:“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個落葉的因素,這正是‘木’的第一個藝術(shù)特征。”
          林先生認(rèn)為要說明“木”何以有這個特征,就涉及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問題:“木”在作為樹的概念的同時,具有一般“木頭”“木料”等的影子,這潛在的形象使我們更多地想到了樹干。林先生還談到了“木”的第二個藝術(shù)特征:“木”所暗示的顏色?!澳尽笨赡苁峭钢S色,而且在觸覺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濕潤的;于是“木葉”就自然而然有了落葉的微黃與干燥之感,它帶來了整個疏朗的清秋的氣息。
          但筆者認(rèn)為這樣說并不恰當(dāng)。人們看到“木”首先想到的是一棵樹。人們看到“樹”首先想到的也是一棵樹。由“木”想到“木頭”“木料”等,是現(xiàn)代人的聯(lián)想方式,古代詩人寫詩時恐怕不是如此,至于由“木”想到門閂、棍子、桅桿等,并由此產(chǎn)生一種“微黃與干燥之感”,也顯得同樣牽強(qiáng)。
          那么,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說:“木”“本身就含有一個落葉的因素”,“帶來了整個疏朗的清秋的氣息”呢?大量的古詩證明并非如此簡單?!澳尽迸c秋天并無必然聯(lián)系。比如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中描述的“木欣欣以向榮”,就是指春夏季枝葉繁茂的樹。
          另一方面,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說,“樹”就是“具有繁茂的枝葉的”,“與‘葉’都帶有密密層層濃蔭的聯(lián)想”呢?事實證明不是這樣。詩中寫秋天的情景,并不乏用“樹”的,比如杜甫寫深秋景色的詩句“黃牛峽靜灘聲轉(zhuǎn),白馬江寒樹影稀”(《送韓十四江東覲省》),用的就是“樹影”而非“木影”。
          可見“木”也可以是充滿活力,枝繁葉茂的,而“樹”也可能是葉落飄零,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干的。如劉禹錫的名句“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保ā冻陿诽鞊P州初逢席上見贈》),此詩“樹”“木”對舉,和林先生的說法恰恰相反:行將枯萎的樹不用“木”而用“樹”,生機(jī)勃勃的樹不用“樹”卻用“木”。
          因此,古人詩句詠及樹的形象,或用“木”,或用“樹”,而不大可能有林先生所說的那么多差別和講究,本來并不復(fù)雜的道理,我們不必想那么深奧,“木葉”和“樹葉”在形象上并沒有什么差別。
          至于古人喜歡用“木葉”或“落木”而不用“樹葉”,筆者認(rèn)為可以這樣解釋。首先,“木”“落”“葉”在古代漢語中都是入聲字,入聲是一個短促的調(diào)子,“木葉”或“落木”讀起來朗朗上口,有種擲地有聲的鏗鏘的韻律美。其次,可能是因為“木”字在書面語中用得較多,“樹”字在口語中用得多,“木葉”就比“樹葉”莊重些。更為重要的是,“木葉”最初出現(xiàn)于屈原作品中,“詩騷”向來被奉為經(jīng)典,加上“裊裊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這一句,優(yōu)美動人,意境渾然,被譽(yù)為“千古言秋之祖”(胡應(yīng)麟語),“木葉”也便成為一個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后人寫詩文用“木葉”不僅顯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詩歌的文化內(nèi)涵。
    (摘編自李?!兑舱f“木葉”》)材料二:
          “裊裊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保ā毒鸥琛罚┳詮那璩鲞@動人的詩句,它的鮮明的形象,影響了此后歷代的詩人們,許多為人傳誦的詩篇正是從這里得到了啟發(fā)?!澳救~”是那么突出地成為詩人們筆下鐘愛的形象。
          “木葉”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釋,“木”就是“樹”,“木葉”也就是“樹葉”,可是我們在古代的詩歌中為什么很少看見用“樹葉”呢?“樹葉”為什么從來就無人過問呢?至少從來就沒有產(chǎn)生過精彩的詩句。這里關(guān)鍵顯然在“木”這一字。
          首先我們似乎應(yīng)該研究一下,古代的詩人們都在什么場合才用“木”字呢?自屈原開始把它準(zhǔn)確地用在一個秋風(fēng)葉落的季節(jié)之中,此后的詩人們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鮮明的形象,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秋月照層嶺,寒風(fēng)掃高木”(吳均《答柳惲》)和“高樹多悲風(fēng),海水揚其波”(曹植《野田黃雀行》),這里的“高樹多悲風(fēng)”卻并沒有落葉的形象,而“寒風(fēng)掃高木”則顯然是落葉的景況了。前者正要借滿樹葉子的吹動,表達(dá)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這里葉子越多,感情才越飽滿;而后者卻是一個葉子越來越少的局面,所謂“掃高木”者豈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闊嗎?然則“高樹”則飽滿,“高木”則空闊,這就是“木”與“樹”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澳尽痹谶@里要比“樹”更顯得單純,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個落葉的因素,這正是“木”的第一個藝術(shù)特征。
          要說明“木”字何以會有這個特征,就不能不觸及詩歌語言中暗示性的問題。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們不留心就不會察覺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養(yǎng)的詩人們正在于能認(rèn)識語言形象中一切潛在的力量,把這些潛在的力量與概念中的意義交織組合起來,于是成為豐富多彩、一言難盡的言說?!澳尽弊鳛椤皹洹钡母拍畹耐瑫r,卻正是具有著一般“木頭”“木料”“木板”等的影子,這潛在的形象常常影響著我們會更多地想起了樹干,而很少會想到了葉子。而“樹”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葉的,它與“葉”都帶有密密層層濃蔭的聯(lián)想。然則“樹”與“葉”的形象之間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為它們之間太多的一致,“樹葉”也就不會比一個單獨的“葉”字多帶來一些什么,在習(xí)于用單音詞的古典詩歌中,因此也就從來很少見“樹葉”這個詞匯了。至于“木葉”呢,則全然不同。這里又還需要說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個藝術(shù)特征。
          “木”不但讓我們?nèi)菀紫肫饦涓?,而且還會帶來“木”所暗示的顏色性。樹的顏色,即就樹干而論,一般乃是褐綠色,這與葉也還是比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說不定,它可能是透著黃色,而且在觸覺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濕潤的。于是“木葉”就自然而然有了落葉的微黃與干燥之感,它帶來了整個疏朗的清秋的氣息,它是屬于風(fēng)的而不是屬于雨的,是一個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木葉”之與“樹葉”,不過是一字之差?!澳尽迸c“樹”在概念上原是相去無幾的,然而到了藝術(shù)形象的領(lǐng)域,這里的差別就幾乎是一字千金。
    (摘編自林庚《說“木葉”》,有刪改)(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認(rèn)為人們見到“木”一般想到的是樹,由“木”想到“木頭”,是現(xiàn)代人的聯(lián)想,古代詩人寫詩時不是如此。
    B.材料一是一篇駁論文,文章先立后破,破立結(jié)合,層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論證結(jié)構(gòu)條理清楚。
    C.材料二認(rèn)為“高樹”和“高木”的形象不同,“高樹”飽滿,“高木”空闊,這就是“木”與“樹”的不同之處。
    D.材料二多處使用了如“可能”“似乎”“十分”“全然”等可能性或肯定性的修飾語,看似矛盾,其實并不矛盾,體現(xiàn)了作者議論的嚴(yán)謹(jǐn)。
    (2)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引用屈原《九歌》的“裊裊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但是二者的作用卻并不相同。
    B.雖然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但敏感而有修養(yǎng)的詩人們卻能把語言潛在的力量與概念中的意義交織組合起來,成就豐富多彩的詩歌世界。
    C.材料二的寫作目的是闡述“木葉”與“樹葉”在概念上相去無幾,在藝術(shù)形象上卻有一字千金的差別。
    D.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論述“木葉”時,觀點不同,這啟發(fā)我們鑒賞詩歌可從相同意象的不同角度思考。
    (3)下列各項中,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
     

    A.“木落雁南度,北風(fēng)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保虾迫弧对绾嫌袘选罚?br />B.“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保ㄖ灸稀督^句?古木陰中系短篷》)
    C.“泉眼無聲惜細(xì)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小池》)
    D.“庭中有奇樹,綠葉發(fā)華滋。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無名氏《庭中有奇樹》)
    (4)材料一認(rèn)為古人喜歡用“木葉”或“落木”而不用“樹葉”的原因有哪些?請簡要概括。

    發(fā)布:2024/6/14 8:0:9組卷:5引用:4難度:0.5
  • 286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按字面解釋,“木”就是“樹”,“木葉”也就是“樹葉”。可為何古詩中少見用“樹葉”呢?這當(dāng)然可以說是詩人們文字洗煉的緣故。然而一遇見“木葉”,情況就顯然不同,詩人們爭取通過“木葉”來寫出流傳人口的名句??梢娤礋挷⒉荒茏鳛椤叭~”字獨用的理由,那么“樹葉”為什么無人過問呢?自從屈原在《九歌》里吟唱出了“裊裊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一句,發(fā)現(xiàn)了“木葉”的奧妙,此后的詩人們便將其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詩歌的語言中,又不僅限于“木葉”一詞,如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從“木葉”到“落木”,其中關(guān)鍵顯然在“木”字。詩歌語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概念,差一點就會差得很多,而詩歌語言之不能單憑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見。
          那么,古代的詩人們都在什么場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說,都在什么場合“木”字才恰好能構(gòu)成精妙的詩歌語言呢?自屈原開始把它準(zhǔn)確地用在一個秋風(fēng)葉落的季節(jié)之中,此后的詩人們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鮮明的形象。例如吳均的《答柳惲》說:“秋月照層嶺,寒風(fēng)掃高木?!边@里用“高樹”是不是可以呢?當(dāng)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黃雀行》說:“高樹多悲風(fēng),海水揚其波。”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這里的“高樹多悲風(fēng)”卻并沒有落葉的形象,而“寒風(fēng)掃高木”則顯然是落葉的景況了?!案邩涠啾L(fēng)”借滿樹葉子的吹動,表達(dá)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這里葉子越多,感情才越飽滿;而“寒風(fēng)掃高木”卻是一個葉子越來越少的局面,所謂“掃高木”者豈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闊嗎?然則“高樹”則飽滿,“高木”則空闊,這就是“木”與“樹”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澳尽痹谶@里要比“樹”更顯得單純,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個落葉的因素,這正是“木”的第一個藝術(shù)特征。
          要說明“木”字何以會有這個特征,就不能不觸及詩歌語言中暗示性的問題。詩人們將語言形象中的潛在的力量與概念中的意義交織組合起來,形成豐富多彩、一言難盡的言說。而“木”作為“樹”的概念的同時,卻正是具有著一般“木頭”“木料”等的影子,這潛在的形象常常影響著我們更多地想起樹干,而很少會想到葉子。而“樹”呢?它具有繁茂的枝葉,它與“葉”都帶有濃蔭的聯(lián)想。所謂“午陰嘉樹清圓”,這里的“樹”與“葉”的形象之間不但不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由此可見,“樹葉”并不比一個單獨的“葉”字多帶來些什么,而“木葉”則全然不同。這里又還需要說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個藝術(shù)特征。
          “木”不但讓我們想起樹干,而且還帶來了“木”所暗示的顏色性。樹的顏色,就樹干而論,一般是褐綠色,這與葉也比較相近。至于“木”呢,它可能是透著黃色,且在觸覺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濕潤的,如我們所習(xí)見的門閂、棍子等。這種關(guān)于“木”的更為普遍的潛在的暗示,使“木葉”帶上了落葉的微黃與干燥之感,有著疏朗清秋的氣息。至于“落木”,則比“木葉”還顯得空闊,它連“葉”字所留下的一點綿密之意也洗凈了。
    (摘編自林庚《說“木葉”》)材料二:
          移情作用是極端的凝神注視的結(jié)果,它是否發(fā)生以及發(fā)生時的深淺程度都隨人隨時隨境而異。詩文的妙處往往都從移情作用得來。例如“菊殘猶有傲霜枝”句的“傲”,“相看兩不厭,惟有敬亭山”句的“相看”和“不厭”,都是原文的精彩所在,也都是移情作用的實例。
          從移情作用,我們可以看出內(nèi)在的情趣常和外來的意象相融合而互相影響。每個詩的境界都必有“情趣”和“意象”兩個要素。情趣是可比喻而不可直接描繪的實感,如果不附麗到具體的意象上去,就根本沒有可見的形象。我們抬頭一看,或是閉目一想,無數(shù)的意象就紛至沓來,不成章法,不具生命,必須有情趣來融化它們,貫注它們,才內(nèi)有生命,外有完整形象。
          這個道理也可以適用于詩的欣賞。比如說姜夔的“數(shù)峰清苦,商略黃昏雨”一句詞便含有一個情景契合的境界,他在寫這句詞時,須先從自然中見到這種意境,感到這種情趣,然后把它傳達(dá)出來,這個過程既是在創(chuàng)造也是在欣賞。作為欣賞者,我必須要使用心靈綜合作用,融入自己的情趣,從詞句中領(lǐng)略出姜夔原來所見到的境界,我既是在欣賞也是在創(chuàng)造。
          因為有創(chuàng)造作用,我所見到的意象和所感到的情趣和姜夔所見到和感到的便不能絕對相同,也不和任何其他讀者所見到和感到的絕對相同。每人所能領(lǐng)略到的境界都是性格、情趣和經(jīng)驗的返照,而性格、情趣和經(jīng)驗是彼此不同的。不但如此,同是一首詩,你今天讀它所得的和你明天讀它所得的也不能完全相同,因為性格、情趣和經(jīng)驗是生生不息的。詩與其他藝術(shù)作品都各有物質(zhì)的和精神的兩方面。物質(zhì)的方面如印成的詩集,它除了受天時和人力的損害以外,大體是固定的。精神的方面就是情景契合的意境,時時刻刻都在“創(chuàng)化”中。真正的詩的境界是永遠(yuǎn)新鮮的。
    (摘編自朱光潛《詩論》)(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樹”與“葉”的形象十分一致,而詩人們?yōu)榱俗非笪淖值南礋挘3ⅰ叭~”字獨用,所以古詩中很少見到“樹葉”這一意象。
    B.“木”能夠讓人想到樹干,同時因其在視覺和觸覺方面具有普遍的潛在的暗示性,為“木葉”帶上了落葉的微黃干燥之感。
    C.情趣需附麗于意象方能具體可見,意象需由情趣貫注才能擁有生命和完整形象,兩者相輔相成,詩文的妙處由此而生。
    D.因為性格、情趣和經(jīng)驗存在個體差異且生生不息,故讀同一首詩,每個人所見的意象與作者和其他讀者都不完全相同。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屈原首創(chuàng)了“木葉”,此后的詩人們便將其一用再用。這種做法和朱光潛所說的“真正的詩的境界是永遠(yuǎn)新鮮的”的觀點矛盾。
    B.“菊殘猶有傲霜枝”中的“傲”是詩人凝神注視菊花殘枝時,人的感情與菊花殘枝的特點互相融合之后所產(chǎn)生的移情的效果。
    C.朱光潛認(rèn)為“數(shù)峰清苦、商略黃昏雨”一句情景契合,是因為他讀詩時先從自然中見到意境,感到情趣,然后把它傳達(dá)出來。
    D.藝術(shù)都各有物質(zhì)的和精神的兩個方面,物質(zhì)方面是固定的,精神方面卻時刻都在“創(chuàng)化”,這是因為讀者既在創(chuàng)造也在欣賞。
    (3)下列有關(guān)《紅樓夢》內(nèi)容的表述,最不適合作為實例來支撐材料二“移情作用”的一項是
     

    A.薛寶釵吟詠“好鳳憑借力,送我上青云”,借柳絮紛飛抒發(fā)自己的心志。
    B.黛玉寫《葬花詞》,將青春少女的惜春傷春嘆春的情緒移注于落花之上。
    C.《代別離?秋窗風(fēng)雨夕》中淅瀝的雨聲仿若融合了黛玉凄涼哀婉的心境。
    D.判詞“霽月難逢,彩云易散”暗示風(fēng)流靈巧的晴雯薄命早逝的悲慘結(jié)局。
    (4)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寫內(nèi)容都與“意象”有關(guān),但論述的側(cè)重點有所不同,請簡要概括。
    (5)林庚在比較“高樹多悲風(fēng)”與“寒風(fēng)掃高木”兩句詩時,獲得了“高樹”飽滿、“高木”空闊的感知,這給我們欣賞詩歌提供了哪些啟示?請結(jié)合兩則材料談?wù)勀愕目捶ā?/h2>

    發(fā)布:2024/6/13 8:0:9組卷:10引用:5難度:0.5
  • 2864.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祝福
    魯迅
          那是下午,我到鎮(zhèn)的東頭訪過一個朋友,走出來,就在河邊遇見她;而且見她瞪著的眼睛的視線,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來的。我這回在魯鎮(zhèn)所見的人們中,改變之大,可以說無過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頭發(fā),即今已經(jīng)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衷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她一手提著竹籃、內(nèi)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她分明已經(jīng)純乎是一個乞丐了。
          我就站住,豫備她來討錢。
          “你回來了?”她先這樣問。
          “是的?!?br />      “這正好。你是識字的,又是出門人,見識得多。我正要問你一件事——”她那沒有精采的眼睛忽然發(fā)光了。
          我萬料不到她卻說出這樣的話來,詫異的站著。
          “就是——”她走近兩步,放低了聲音,極秘密似的切切的說,“一個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沒有魂靈的?”
          我很悚然,一見她的眼釘著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學(xué)校里遇到不及豫防的臨時考,教師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時候,惶急得多了。對于魂靈的有無,我自己是向來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樣回答她好呢?我在極短期的躊躕中,想,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卻疑惑了,——或者不如說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無……。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惱,為她起見,不如說有罷。
          “也許有罷,——我想?!蔽矣谑峭掏掏峦碌恼f。
          “那么,也就有地獄了?”
          “阿!地獄?”我很吃驚,只得支梧著,“地獄?——論理,就該也有。——然而也未必,……誰來管這等事……?!?br />      “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見面的?”
          “唉唉,見面不見面呢?……”這時我已知道自己也還是完全一個愚人,什么躊躕,什么計畫,都擋不住三句問。我即刻膽怯起來了,便想全翻過先前的話來,“那是,……實在,我說不清……。其實,究竟有沒有魂靈,我也說不清。”
          我乘她不再緊接的問,邁開步便走,匆匆的逃回四叔的家中,心里很覺得不安逸。自己想,我這答話怕于她有些危險。她大約因為在別人的祝福時候,感到自身的寂寞了,然而會不會含有別的什么意思的呢?——或者是有了什么豫感了?倘有別的意思,又因此發(fā)生別的事,則我的答話委實該負(fù)若干的責(zé)任……。但隨后也就自笑,覺得偶爾的事,本沒有什么深意義,而我偏要細(xì)細(xì)推敲,正無怪教育家要說是生著神經(jīng)?。欢鴽r明明說過“說不清”,已經(jīng)推翻了答話的全局,即使發(fā)生什么事,于我也毫無關(guān)系了。
          但是我總覺得不安,過了一夜,也仍然時時記憶起來,仿佛懷著什么不祥的豫感;在陰沉的雪天里,在無聊的書房里,這不安愈加強(qiáng)烈了。不如走罷,明天進(jìn)城去。福興樓的清燉魚翅,一元一大盤,價廉物美,現(xiàn)在不知增價了否?往日同游的朋友,雖然已經(jīng)云散,然而魚翅是不可不吃的,即使只有我一個……。無論如何,我明天決計要走了。
          我因為常見些但愿不如所料,以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卻每每恰如所料的起來,所以很恐怕這事也一律。果然,特別的情形開始了。傍晚,我竟聽到有些人聚在內(nèi)室里談話,仿佛議論什么事似的,但不一會,說話聲也就止了,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聲的說:
          “不早不遲,偏偏要在這時候——這就可見是一個謬種!”
          我先是詫異,接著是很不安,似乎這話于我有關(guān)系。試望門外,誰也沒有。好容易待到晚飯前他們的短工來沖茶,我才得了打聽消息的機(jī)會。
          “剛才,四老爺和誰生氣呢?”我問。
          “還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簡捷的說。
          “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趕緊的問。
          “老了。”
          “死了?”我的心突然緊縮,幾乎跳起來,臉上大約也變了色。但他始終沒有抬頭,所以全不覺。我也就鎮(zhèn)定了自己,接著問:
          “什么時候死的?”
          “什么時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罷?!艺f不清?!?br />      “怎么死的?”
          “怎么死的?——還不是窮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沒有抬頭向我看,出去了。
    (有刪改)      文本二:
          魯迅是一位現(xiàn)代白話文學(xué)語言的大師,他的作品是現(xiàn)代白話文學(xué)的典范。因此,也應(yīng)該成為學(xué)生學(xué)習(xí)現(xiàn)代白話文的基本教材。魯迅語言具有色彩感。在選入中學(xué)語文教材里的《社戲》《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祝?!返茸髌分?,篇篇都有不少具有強(qiáng)烈色彩感的文字,而且都蘊(yùn)含了魯迅濃烈的情感和深遠(yuǎn)的寓意。而魯迅作品語言的音樂性則直接來自他對漢字的特殊感悟和駕馭能力。周作人曾經(jīng)提倡寫“混合散文的樸實與駢文的華美的文章”,真正做到這一點的,就是乃兄魯迅。魯迅很喜歡電影,對電影藝術(shù)有深刻的理解,他的許多作品,都是由一個一個的鏡頭組成的,很適合于拍成電影短片。魯迅語言具有創(chuàng)造性和個性化,表現(xiàn)在他的作品語言既有規(guī)范化的一面,更有反規(guī)范的一面,因而極大地豐富和開拓了現(xiàn)代漢語表達(dá)的可能性。
    (選自錢理群《中學(xué)語文中魯迅作品的教學(xué)》,有刪改)(1)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本開頭運用外貌描寫,特寫了祥林嫂的眼睛,準(zhǔn)確捕捉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展示了她的悲慘命運。
    B.“我”把自己比喻成“遇到不及豫防的臨時考”的學(xué)生,形象地表達(dá)了“我”被祥林嫂提問之后的惶急。
    C.魯四老爺咒罵祥林嫂是一個“謬種”,可見他對祥林嫂之死的冷酷無情,也表現(xiàn)出他的頑固和刻薄。
    D.短工回答“我”的問話時的語言和表情,表明在封建統(tǒng)治的禁錮下,普通民眾深受毒害而冷漠麻木。
    (2)關(guān)于魂靈有無的“祥林嫂之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祥林嫂身份卑微,“我”瞧不起她,所以對于“祥林嫂之問”,“我”用吞吞吐吐的“說不清”來敷衍應(yīng)答。
    B.對于魂靈,祥林嫂既希望其“有”又希望其“無”,但無論“有”還是“無”,都無法消除她的惶惑與不安。
    C.“我”本來就有離開的想法,而“祥林嫂之問”堅定了“我”的想法,是促使我“逃離”魯鎮(zhèn)的重要原因。
    D.“祥林嫂之問”表明她一直被“神權(quán)”折磨著而處在極度恐懼中,這也決定了這個問題不可能有答案。
    (3)從回答了“祥林嫂之間”后,到?jīng)Q計明天要走,“我”產(chǎn)生了哪些復(fù)雜的心理?請簡要分析。
    (4)文本二闡述了魯迅作品的語言特色,這些特色在文本一中多有體現(xiàn),請舉例分析。

    發(fā)布:2024/6/13 8:0:9組卷:6引用:3難度:0.5
  • 2865.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鴛鴦笑道:“天天咱們說外頭老爺們吃酒吃飯都有一個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兒。咱們今兒也得了一個女篾片了?!崩罴w是個厚道人,聽了不解。鳳姐兒卻知說的是劉姥姥了,也笑說道:“咱們今兒就拿他取個笑兒?!倍吮闳绱诉@般的商議。李紈笑勸道:“你們一點好事也不做,又不是個小孩兒,還這么淘氣,仔細(xì)老太太說。”鴛鴦笑道:“很不與你相干,有我呢?!?br />      正說著,只見賈母進(jìn)來了,各自隨便坐下。先著丫鬟端過兩盤茶來,大家吃畢。鳳姐手里拿著西洋布手巾,裹著一把烏木三鑲銀箸,戰(zhàn)敠人位,按席擺下。賈母因說:“把那一張小楠木桌子抬過來,讓劉親家近我這邊坐著?!北娙寺犝f,忙抬了過來。鳳姐一面遞眼色與鴛鴦,鴛鴦便拉了劉姥姥出去,悄悄的囑咐了劉姥姥一席話,又說:“這是我們家的規(guī)矩,若錯了我們就笑話呢?!闭{(diào)停已畢,然后歸坐。薛姨媽是吃過飯來的,不吃,只坐在一邊吃茶。賈母帶著寶玉,湘云,黛玉,寶釵一桌。王夫人帶著迎春姊妹三個人一桌,劉姥姥傍著賈母一桌。賈母素日吃飯,皆有小丫鬟在旁邊,拿著漱盂麈尾巾帕之物。如今鴛鴦是不當(dāng)這差的了,今日鴛鴦偏接過麈尾來拂著。丫鬟們知道他要撮弄劉姥姥,便躲開讓他。鴛鴦一面侍立,一面悄向劉姥姥說道:“別忘了?!眲⒗牙训溃骸肮媚锓判??!蹦莿⒗牙讶肓俗?,拿起箸來,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鳳姐和鴛鴦商議定了,單拿一雙老年四楞象牙鑲金的筷子與劉姥姥。劉姥姥見了,說道:“這叉爬子比俺那里鐵锨還沉,那里犟的過他?!闭f的眾人都笑起來。
          只見一個媳婦端了一個盒子站在當(dāng)?shù)?,一個丫鬟上來揭去盒蓋,里面盛著兩碗菜。李紈端了一碗放在賈母桌上。鳳姐兒偏揀了一碗鴿子蛋放在劉姥姥桌上。賈母這邊說聲“請”,劉姥姥便站起身來,高聲說道:“老劉,老劉,食量大似牛,吃一個老母豬不抬頭?!弊约簠s鼓著腮不語。眾人先是發(fā)怔,后來一聽,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來。史湘云撐不住,一口飯都噴了出來,林黛玉笑岔了氣,伏著桌子噯喲,寶玉早滾到賈母懷里,賈母笑的摟著寶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著鳳姐兒,只說不出話來,薛姨媽也撐不住,口里茶噴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飯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離了坐位,拉著他奶母叫揉一揉腸子。地下的無一個不彎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著笑去的,也有忍著笑上來替他姊妹換衣裳的,獨有鳳姐鴛鴦二人撐著,還只管讓劉姥姥。劉姥姥拿起箸來,只覺不聽使,又說道:“這里的雞兒也俊,下的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肏攮一個?!北娙朔阶×诵?,聽見這話又笑起來。賈母笑的眼淚出來,琥珀在后捶著。賈母笑道:“這定是鳳丫頭促狹鬼兒鬧的,快別信他的話了?!蹦莿⒗牙颜潆u蛋小巧,要肏攮一個,鳳姐兒笑道:“一兩銀子一個呢,你快嘗嘗罷,那冷了就不好吃了?!眲⒗牙驯闵祗缱右獖A,那里夾的起來,滿碗里鬧了一陣,好容易撮起一個來,才伸著脖子要吃,偏又滑下來滾在地下,忙放下著子要親自去撿,早有地下的人撿了出去了。劉姥姥嘆道:“一兩銀子,也沒聽見響聲兒就沒了。”眾人已沒心吃飯,都看著他笑。賈母又說:“這會子又把那個筷子拿了出來,又不請客擺大筵席。都是鳳丫頭支使的,還不換了呢?!钡叵碌娜嗽辉A(yù)備這牙箸,本是鳳姐和鴛鴦拿了來的,聽如此說,忙收了過去,也照樣換上一雙烏木鑲銀的。劉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銀的,到底不及俺們那個伏手?!兵P姐兒道:“菜里若有毒,這銀子下去了就試的出來?!眲⒗牙训溃骸斑@個菜里若有毒,俺們那菜都成了砒霜了。那怕毒死了也要吃盡了?!辟Z母見他如此有趣,吃的又香甜,把自己的也端過來與他吃。又命一個老嬤嬤來,將各樣的菜給板兒夾在碗上。
           (選自《紅樓夢》(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第40回)
    注:①篾片:舊時依附于富貴人家,為主子幫閑湊趣的人叫“篾片”,也叫“清客”②戰(zhàn)敠:估量、盤算、斟酌的意思。
    (1)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劉姥姥的每一個動作、每一次言行都引起了眾人的哄笑,這表現(xiàn)了賈府上下人等仗勢欺人、喜愛取笑他人的風(fēng)氣。
    B.“一雙老年四棱象牙鑲金的筷子”本就不是適合吃飯的器具,拿出來一方面是捉弄劉姥姥,一方面也是炫耀和展示。
    C.“菜里若有毒,這銀筷子下去了就試得出來”,這只是一句玩笑話,賈府眾人之間根本用不著互相提防。
    D.劉姥姥滑稽風(fēng)趣的表演惹得全場嘩然,笑態(tài)各異,無一重復(fù),又都超出了每個人物平時的言行性情。
    (2)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薛姨媽“口里的茶噴了探春一裙子”,噴茶而不是噴飯,這一細(xì)節(jié)在前文有所鋪墊,文章前后照應(yīng)體現(xiàn)出作者行文細(xì)膩、構(gòu)思精巧。
    B.在刻畫眾人大笑的場面時,作者注重獨像刻畫,同時又注重群像塑造,使主要人物和輔助人物相互映襯,相得益彰。
    C.“獨有鳳姐、鴛鴦二人撐著,還只管讓劉姥姥”是文章的插敘部分,這里補(bǔ)足一筆,使整個場景就完整了。
    D.劉姥姥以莊稼人的本色語言,有意迎合和逗趣,詼諧幽默,談笑風(fēng)生,贏得賈府上下的一致認(rèn)同。
    (3)請談?wù)劚疚氖侨绾尉唧w塑造劉姥姥這一人物形象的。
    (4)有人認(rèn)為劉姥姥粗俗愚蠢,有人認(rèn)為劉姥姥憨厚智慧,你同意哪一種觀點,請結(jié)合文本分析。

    發(fā)布:2024/6/13 8:0:9組卷:4引用:3難度:0.5
  • 2866.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林教頭風(fēng)雪山神廟(節(jié)選)      話說當(dāng)日林沖正閑走間,忽然背后人叫?;仡^看時,卻認(rèn)得是酒生兒李小二。當(dāng)初在東京時,多得林沖看顧;后來不合偷了店主人錢財,被捉住了,要送官司問罪,又得林沖主張陪話,救了他免送官司,又與他陪了些錢財,方得脫免。不想今日卻在這里撞見。林沖指著臉上道:“我因惡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場官司,刺配到這里。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不想今日在此見你?!崩钚《驼埩譀_到家里面坐定,叫妻子出來拜了恩人。兩口兒歡喜道:“我夫妻二人正沒個親眷,今日得恩人到來,便是從天降下。”“林沖道: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兩個。”李小二道:“誰不知恩人大名?休恁地說。但有衣服,便拿來家里漿洗縫補(bǔ)?!碑?dāng)時管待林沖酒食,至夜送回天王堂。
          ……
          李小二應(yīng)了,自來門首叫老婆道:“大姐,這兩個人來得不尷尬?!崩掀诺溃骸霸趺吹牟粚擂??”小二道:“這兩個人,語言聲音是東京人,初時又不認(rèn)得管營,向后我將按酒入去,只聽得差撥口里吶出一句‘高太尉’三個字來。這人莫不與林教頭身上有些干礙?我自在門前理會,你且去閣子背后聽說甚么?!北闳肴ヂ犃艘粋€時辰,出來說道:“他那三四個交頭接耳說話,正不聽得說甚么。只見那一個軍官模樣的人去伴當(dāng)懷里取出一帕子物事遞與管營和差撥。帕子里面的莫不是金銀?只聽差撥口里說道:‘都在我身上,好歹要結(jié)果了他性命。”
          ……
          再說林沖踏著那瑞雪,迎著北風(fēng),飛也似奔到草場門口,開了鎖,入內(nèi)看時,只叫得苦。原來天理昭然,佑護(hù)善人義士,因這場大雪,救了林沖的性命:那兩間草廳已被雪壓倒了。林沖尋思:“怎地好?”放下花槍、葫蘆在雪里;恐怕火盆內(nèi)有火炭延燒起來,搬開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時,火盆內(nèi)火種都被雪水浸滅了。林沖把手床上摸時,只拽得一條絮被。林沖鉆將出來,見天色黑了,尋思:“又沒打火處,怎生安排?”想起離了這半里路上有個古廟,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卻做理會?!卑驯痪砹耍屘糁坪J,依舊把門拽上,鎖了,望那廟里來。入得廟門,再把門掩上。旁邊止有一塊大石頭,撥將過來靠了門。入得里面看時,殿上塑著一尊金甲山神,兩邊一個判官,一個小鬼,側(cè)邊推著一堆紙。團(tuán)團(tuán)看來,又沒鄰舍,又無廟主。林沖把槍和酒葫蘆放在紙堆上,將那條絮被放開,先取下氈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蓋白布衫脫將下來,早有五分濕了,和氈笠放供桌上。把被扯來蓋了半截下身,卻把葫蘆冷酒提來,慢慢地吃,就將懷中牛肉下酒。
          ……
          林沖聽那三個人時,一個是差撥,一個是陸虞候,一個是富安。自思道:“天可憐見林沖!若不是倒了草廳,我準(zhǔn)定被這廝們燒死了!”輕輕把石頭掇開,挺著花槍,左手拽開廟門,大喝一聲:“潑賊那里去!”三個人都急要走時,驚得呆了,正走不動。林沖舉手,胳察的一槍,先搠倒差撥。陸虞候叫聲“饒命!”嚇得慌了手腳,走不動。那富安走不到十來步,被林沖趕上,后心只一槍,又搠倒了。翻身回來,陸虞候卻才行得三四步,林沖喝聲道:“奸賊!你待那里去!”劈胸只一提,丟翻在雪地上,把槍搠在地里,用腳踏住胸脯,身邊取出那口刀來,便去陸謙臉上閣著,喝道:“潑賊!我自來又和你無甚么冤仇,你如何這等害我!正是‘殺人可恕,情理難容’!”陸虞候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來?!绷譀_罵道:“奸賊,我與你自幼相交,今日倒來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陸謙上身衣服扯開,把尖刀向心窩里只一剜,七竅迸出血來,將心肝提在手里?;仡^看時,差撥正爬將起來要走,林沖按住喝道:“你這廝原來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頭割下來,挑在槍上?;貋戆迅话?、陸謙頭都割下來,把尖刀插了,將三個人頭發(fā)結(jié)做一處,提入廟里來,都擺在山神面前供桌上。再穿了白布衫,系了搭膊,把氈笠子帶上,將葫蘆里冷酒都吃盡了。被與葫蘆都丟了不要,提了槍,便出廟門投東去。
    文本二:
          中國古代文學(xué)中的小說、戲劇統(tǒng)稱傳奇。《水滸傳》等諸多小說的傳奇性,正是傳統(tǒng)審美意識在小說藝術(shù)中的突出特征。
          傳奇就意味著藝術(shù)在對生活的把握中,摒棄了那些平凡的素材,而是擷取那些富于戲劇性的、跌宕多姿的生活,并以巧合的形態(tài)顯現(xiàn)。它總是通過曲折復(fù)雜的故事情節(jié)表現(xiàn)生活中特異事件?!端疂G傳》中,魯智深的故事,是通過三拳打死鎮(zhèn)關(guān)西、火燒瓦罐寺、倒拔垂楊柳等一連串驚人的情節(jié),來描繪這位英雄人物不平凡的經(jīng)歷和英雄性格的。作者正是這樣把英雄人物放在矛盾沖突的焦點上,通過曲折復(fù)雜的故事,環(huán)環(huán)緊扣,逐步把他們不平凡的人生經(jīng)歷敘述出來;而英雄好漢豐富的性格特征也在這一過程中被鮮明地揭示出來。
    (摘編自寧宗一《淺談<水滸傳>的民族審美風(fēng)格》)(1)下列對小說的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理解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小二夫妻酒店偷聽,聽得不甚分明,卻聽到了關(guān)鍵詞句,為下文情節(jié)發(fā)展作了鋪墊,設(shè)置了懸念。
    B.林沖“探身摸火種”,表現(xiàn)了林沖辦事謹(jǐn)慎的性格,也暗示了讀者,草料場起火原因并不是林沖疏忽。
    C.《林教頭風(fēng)雪山神廟》善于直接寫風(fēng)雪。如寫林沖到山神廟后,白布衫“早有五分濕了”,突出了風(fēng)雪之大。
    D.李小二夫妻管待林沖酒食、酒店老板贈送林沖酒肉,這些小人物身上體現(xiàn)的溫情為當(dāng)時黑暗的社會增添了一抹亮色。
    (2)下列與小說有關(guān)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林教頭風(fēng)雪山神廟》和《祝?!穬善≌f中,都有不少關(guān)于雪景的描寫,這些環(huán)境描寫所營造的氛圍是相同的。
    B.《林教頭風(fēng)雪山神廟》與《變形記》創(chuàng)作手法不同,但都以荒誕的中心事件、逼真的環(huán)境描寫反映了社會本質(zhì)。
    C.林沖被逼上梁山和《促織》中成名一度家破人亡的深層原因有相通之處,作者都將批判的矛頭指向了當(dāng)時的社會。
    D.林沖和《裝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別里科夫都屬于扁平人物,具有類型化特點,其性格特征鮮明單一,令人印象深刻。
    (3)小說第一段寫林沖滄州遇故敘舊,看似是“閑筆”,實為作者匠心所在,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簡要分析。
    (4)《林教頭風(fēng)雪山神廟》中,小說的傳奇性體現(xiàn)在哪里?請結(jié)合材料進(jìn)行分析。

    發(fā)布:2024/6/13 8:0:9組卷:14引用:4難度:0.5
  • 286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李小二)自來門首叫老婆道:“大姐!這兩個人來得不尷尬。”老婆道:“怎么的不尷尬?”小二道:“這兩個人,語言聲音是東京人,初時又不認(rèn)得管營。向后我將按酒入去,只聽得差撥口里吶出一句‘高太尉’三個字來。這人莫不與林教頭身上有些干礙?我自在門前理會。你且去閣子背后聽說什么。”老婆道:“你去營中尋林教頭來,認(rèn)他一認(rèn)?!崩钚《溃骸澳悴皇〉谩A纸填^是個性急的人,摸不著便要殺人放火。倘或叫得他來看了,正是前日說的甚么陸虞候,他肯便罷?做出事來,須連累了我和你。你只去聽一聽,再理會。”老婆道:“說的是。”便入去聽了一個時辰,出來說道:“他那三四個交頭接耳說話,正不聽得說甚么。只見那一個軍官模樣的人去伴當(dāng)懷里取出一帕子物事遞與管營和差撥。帕子里面的莫不是金銀?只聽差撥口里說道:‘都在我身上,好歹要結(jié)果他性命。’”……
          轉(zhuǎn)背沒多時,只見林沖走將入店里來,說道:“小二哥!連日好買賣?!崩钚《琶Φ溃骸岸魅苏堊∪藚s待正要尋恩人,有些要緊說話?!绷譀_問道:“甚么要緊的事?”李小二請林沖到里面坐下,說道:“卻才有個東京來的尷尬人,在我這里請管營、差撥吃了半日酒。差撥口里吶出‘高太尉’三個字來,小二心下疑惑,又著渾家聽了一個時辰,他卻交頭接耳,說話都不聽得。臨了,只見差撥口里應(yīng)道:‘都在我兩個身上,好歹要結(jié)果了他?!莾蓚€把一包金銀遞與管營、差撥。又吃一回酒,各自散了。不知甚么樣人。小人心疑,只怕在恩人身上有些妨礙?!绷譀_道:“那人生得甚么模樣?”李小二道:“五短身材,白凈面皮,沒甚髭須。約有三十余歲。那跟的也不長大,紫棠色面皮?!绷譀_聽了,大驚道:“這三十歲的正是陸虞候。那潑賤賊敢來這里害我!休要撞著我,只教他骨肉為泥!”……
          林沖大怒,離了李小二家,先去街上買把解腕尖刀,帶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尋。李小二夫妻兩個捏著兩把汗。當(dāng)晚無事。次日天明起來,洗漱罷,帶了刀,又去滄州城里城外、小街夾巷團(tuán)團(tuán)尋了一日,牢城營里都沒動靜。林沖又來對李小二道:“今日又無事。”小二道:“恩人,只愿如此。只是自放仔細(xì)便了。”林沖自回天王堂,過了一夜。街上尋了三五日,不見消耗,林沖也自心下慢了。到第六日,只見管營叫喚林沖到點視廳上,說道:“你來這里許多時,柴大官人面皮,不曾拾舉得你。此間東門外十五里有座大軍草場,每月但是納草納料的,有些常例錢取覓。原是一個老軍看管,如今我抬舉你,去替那老軍來守天王堂,你在那里幾貫盤纏。你可和差撥便去那里交割?!绷譀_應(yīng)道:“小人便去。”……
          只說林沖來到草料場,就草屋床上放了包裹被臥,與老軍交割后,就坐下生些焰火起來。屋后有一推柴炭,拿幾塊來,生在地爐里。仰面看那草屋時,四下里崩壞了,又被朔風(fēng)吹撼,搖振得動。林沖道:“這屋如何過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喚個泥水匠來修理。”向了一回火,覺得身上寒冷,尋思卻才老軍所說,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來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銀子,把花槍挑了酒葫蘆,將火炭蓋了,取氈笠子戴上,拿了鑰匙,出來,把草廳門拽上:出到大門首,把兩扇草場門反拽上鎖了;帶了鑰匙,信步投東,雪地里踏著碎瓊亂玉,迤邐背著北風(fēng)而行。那雪正下得緊。
          ……
          天理昭然,佑護(hù)善人義士,因這場大雪,救了林沖的性命:那兩間草廳已被雪壓倒了。林沖尋思:“怎地好?”放下花槍、葫蘆在雪里;恐怕火盆內(nèi)有火炭延燒起來,搬開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時,火盆內(nèi)火種都被雪水浸滅了。林沖把手床上摸時,只拽得一條絮被。林沖鉆將出來,見天色黑了,尋思:“又沒打火處,怎生安排?”想起離了這半里路上有個古廟,可以安身,把被卷了,花槍挑著酒葫蘆,依舊把門拽上,鎖了,望那廟里來。入得廟門,再把門掩上。旁邊止有一塊大石頭,掇將過來靠了門?!?br />      正吃時,只聽得外面必必剝剝地爆響。林沖跳起身來,就壁縫里看時,只見草料場里火起,刮刮雜雜地?zé)?。?dāng)時林沖便拿了花槍,卻待開門來救火,只聽得外面有人說將話來。林沖就伏門邊聽時,是三個人腳步響,直奔廟里來:用手推門,卻被石頭靠住了,再也推不開。……林沖聽那三個人時,一個是差撥,一個是陸虞候,一個是富安。林沖道:天可憐見林沖!若不是倒了草廳,我準(zhǔn)定被這廝們燒死了!輕輕把石頭掇開,挺著花槍,左手拽開廟門,大喝一聲:“潑賊那旦去!”三個人都驚得呆了,走不動。林沖舉手,胳察的一槍,先搠倒差撥。那富安走不到十來步,被林沖趕上,后心只一槍,又搠倒了?!殃懼t上身衣服扯開,把尖刀向心窩里只一剜,七竅迸出血來。林沖將三個人的頭割下來,將三個人頭發(fā)結(jié)做一處,提入廟里來,都擺在山神面前供桌上。再穿了白布衫,系了搭膊,把氈笠子帶上,將葫蘆里冷酒都吃盡了,被與葫蘆都丟了不要,提了槍,便出廟門投東去。
    (選自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下冊《林教頭風(fēng)雪山神廟》,有刪節(jié))(1)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當(dāng)李小二透露陸虞候等入的行跡后,林沖內(nèi)心萌生了反抗的意識,但因性格等因素,他當(dāng)時并沒有敢真正行動。
    B.“酒壯英雄膽”,林沖在酒力的驅(qū)動下,沖破束縛,決然反抗,“酒”在他走向反抗的過程中起了決定性作用。
    C.生火御寒,夜宿古廟,是林沖在惡劣環(huán)境下為生存做出的選擇。因火盆里的火種沒有完全浸滅,導(dǎo)致草料場火起。
    D.林沖發(fā)現(xiàn)自己一再的忍辱負(fù)重、逆來順受并沒能改變“對手”蓄謀已久的加害陰謀,因此憤慨之至,手刃仇敵。
    (2)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陸虞候明明是來殺害林沖的,在天王堂不殺,在滄州城不殺,直到把林沖撥往草料場才下手,這樣的故事編排,使情節(jié)起伏跌宕,吊足讀者胃口。
    B.小說用李小二的視角寫陸虞候等人來店里密謀的情況,這樣安排的用意是利用有限視角的限制性,制造出懸念,增強(qiáng)小說閱讀的現(xiàn)場感和真實感。
    C.林沖被派去看守草料場,與老軍交割,沽酒路上遇到古廟,對未來充滿幻想,這些內(nèi)容的敘述,增強(qiáng)了故事的緊張氣氛,使小說情節(jié)有張有弛。
    D.小說敘事明、暗線交織。明線是林沖滄州遇故舊,帶刀尋仇,赴草料場:暗線是陸虞候到滄州,賄賂管營、差撥,設(shè)計火燒草料場,加害林沖。
    (3)金圣嘆評點道:“閣子背后聽四個人說話,聽得不仔細(xì),正妙于聽得不仔細(xì);山神廟里聽三個人說話,聽得極仔細(xì),又正妙于聽得極仔細(xì)?!闭埥Y(jié)合文本,簡析設(shè)計兩次偷聽的妙處。
    (4)朔風(fēng)吹撼,大雪漫卷,撼動草廳,十分寒冷,風(fēng)雪好像故意與林沖過不去,讓他備受煎熬,似乎是林沖的對頭??捎腥苏f,風(fēng)雪恰恰是林沖的守護(hù)者。請結(jié)合文本,談?wù)勀愕目捶ā?/h2>

    發(fā)布:2024/6/13 8:0:9組卷:18引用:10難度:0.5
  • 2868.經(jīng)典作品總能設(shè)身處地地打量其人物的存在,往往會呈現(xiàn)人物的“兩面性”,沒有截然的好,也沒有截然的壞,《紅樓夢》也是如此。請在王熙鳳、劉姥姥、焦大三個人物中,任選一位,結(jié)合其言行事跡,分析其“兩面性”。不超過100字。

    發(fā)布:2024/6/12 8:0:8組卷:6引用:4難度:0.5
  • 2869.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各題。
    六國論
    蘇洵
          ①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蛟唬毫鶉剩寿T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qiáng)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②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zhàn)而強(qiáng)弱勝負(fù)已判矣。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③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yuǎn)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后秦?fù)糈w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fù)之?dāng)?shù),存亡之理,當(dāng)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1)下列選項中,對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賂秦力虧 而:表因果,因而
    B.始禍焉 速:招致
    C.存亡之 理:道理
    D.之彌繁 奉:進(jìn)獻(xiàn)
    (2)下列選項中,加點字詞不屬于古今異義的一項是
     

    A.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B.向使三國各其地
    C.弊在
    D.諸侯之所
    (3)請將第②段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4)清人唐德宜評蘇洵《六國論》:“以賂秦作主,而又補(bǔ)出不賂者以賂者喪,是非利害,了然如指諸掌?!闭埥Y(jié)合《六國論》第②、③段的論證思路,談?wù)勀闶欠裢馓频乱说挠^點。

    發(fā)布:2024/6/12 8:0:8組卷:6引用:3難度:0.6
  • 2870.閱讀下面文段,完成各題。
    (一)諫太宗十思疏(節(jié)選)
    魏征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豈取之易而守之難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傲物。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雖之以嚴(yán)刑,振之以威怒,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可忽乎!
    (二)答司馬諫議書(節(jié)選)
    王安石
          人習(xí)于茍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國事、同俗自媚于眾為善,上欲變此,而某不量敵之眾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盤庚之遷,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如君實責(zé)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膏澤斯民,則某知罪矣;如曰今日當(dāng)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
    (三)原謗
    皮日休【注】
          天之利下民,其仁至矣!未有美于味民不知者,便于用而民不由者,厚于生而民不求者。然而暑雨亦怨之;祁寒亦怨之;己不善而禍及,亦怨之;己不儉而貧及,亦怨之。是民事天,其不仁至矣!天尚如此,況于君乎?況于鬼神乎?是其怨訾恨譾,蓰倍于天矣!有帝天下、君一國者,可不慎歟!故堯有不慈之毀,舜有不孝之謗。殊不知堯慈天下,而不在于子;舜孝及萬世,不在于父。嗚呼!堯舜,大圣也,民且謗之;后之王天下,有不為堯舜之行者,則民扼吭,捽其首,辱而逐之,折而之,不為甚矣!
    【注】皮日休,晚唐文學(xué)家;當(dāng)時統(tǒng)治者生活奢靡,剝削殘酷百姓。
    (1)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雖之以嚴(yán)刑 董:督察
    B.士大夫多以不國事 恤:顧念,憂慮
    C.殊不知堯慈天下 被:蒙受,遭受
    D.折而 族:滅族
    (2)下列語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既得志,則縱情傲物 膏澤斯民
    B.貌恭不心服 未有美于味民不知者
    C.奔車朽索,可忽乎 則民扼
    D.上欲變此 不在于父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選文一分析了歷代君主能創(chuàng)業(yè)不能守成的原因,把國家安危和民心向背聯(lián)系起來。
    B.選文二挖掘保守派思想根源,委婉表明堅定的立場,體現(xiàn)出作者剛毅不屈的精神。
    C.選文三畫波浪線的語句,用遞進(jìn)句式和反問語氣,寫出人民更易對君主產(chǎn)生怨恨。
    D.選文三借堯舜行為高尚卻被怨謗的事例,表達(dá)了作者對百姓苛責(zé)明君的不滿之情。
    (4)翻譯下列語句。
    ①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
    ②是民事天,其不仁至矣!
    (5)根據(jù)以上三則選文,概括民怨形成的原因,并說說魏、皮二人對待民怨的態(tài)度與王安石是否矛盾,為什么?

    發(fā)布:2024/6/12 8:0:8組卷:14引用:3難度:0.5
login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