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
章節(jié)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更多>>
已完結(jié)
|
熱點預(yù)測
高考復(fù)習(xí)
難題搶練
瀏覽次數(shù):297
更新:2025年01月21日
|
已完結(jié)
|
熱點預(yù)測
高考復(fù)習(xí)
新題搶練
瀏覽次數(shù):88
更新:2025年01月21日
|
58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1/24 10:30:1組卷:65引用:7難度:0.958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答題
聽話叢臺①
【唐】李遠
有客新從趙地回,自言曾上古叢臺。
云遮襄國②天邊去,樹繞漳河地里來。
弦管變成山鳥哢,綺羅留作野花開。
金輿玉輦無行跡,風(fēng)雨惟知長綠苔。
注:①“叢臺:在今河北邯鄲市內(nèi)。相傳戰(zhàn)國時趙武靈王為閱兵和歌舞而筑,趙武靈王常攜寵愛的惠妃登臺玩樂②襄國:古縣名,位于河北邢臺西南。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詩借朋友游臺之事,抒發(fā)自己的感慨。首聯(lián)寫朋友剛從趙地回來,向我介紹說他曾登上古代的叢臺,交待了作詩的緣由。
B.作者站在叢臺上,看到白云繚繞的襄國遠在天邊、綠樹夾岸的漳河蜿蜒地上,既寫出趙地的恢弘氣象,也襯托了叢臺的高峻。
C.尾聯(lián)將往日趙武靈王時的豪侈、繁華與當(dāng)下叢臺上長滿綠苔任憑風(fēng)吹雨打的荒蕪景象作對比,極言繁華不再的落寞凄涼之感。
D.詩中用白云、樹木、綠苔、山鳥、野花等意象,巧妙地與叢臺昔日的人、事、物相關(guān)聯(lián),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令人回味無窮。
(2)清人查慎行在《初白庵詩評》中評論此詩說“‘變成’‘留作’四字,有稚氣,有俗韻”,對詩中的稚俗氣韻多有褒揚之意。請結(jié)合詩句對此進行賞析。發(fā)布:2024/11/24 10:0:6組卷:166引用:16難度:0.3583.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1/24 8:30:2組卷:24引用:2難度:0.8584.找出與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br />例句:臣之所好者道也
發(fā)布:2024/11/24 8:0:27組卷:49引用:2難度:0.7585.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1/24 8:0:27組卷:68引用:7難度:0.9586.根據(jù)要求,回答下面問題。
(1)學(xué)校組織“《紅樓夢》演出季”活動,某學(xué)生小組改編“寶玉挨打”的情節(jié)參加演出他們力求臺詞符合原著中人物的身份與性格。以下臺詞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A.黛玉對寶玉說:早就對你說過,你真是執(zhí)迷不悟!
B.寶釵對寶玉說:這次活該你挨打,就是自食其果!
C.賈母對賈政說:你想想,你父親是怎么管教你的?
D.王夫人對賈政說:我現(xiàn)在就死給你看,一了百了!
(2)《紅樓夢》第五十回“蘆雪庵爭聯(lián)即景詩,暖香塢雅制春燈謎”中,眾人聯(lián)句,起句為王熙鳳所作,她說,“你們別笑話我,我只有一句粗話”,“就是‘一夜北風(fēng)緊’”。結(jié)合全書,說明這句詩體現(xiàn)出王熙鳳哪些性格特征?發(fā)布:2024/11/24 6:0:1組卷:6引用:2難度:0.7587.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各題。
觀魏博何相公獵
張祜
曉出禁城東,分圍淺草中。
紅旗開向日,白馬驟迎風(fēng)。
背手抽金鏃,翻身控角弓。
萬人齊指處,一雁落寒空。(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二兩句敘事,直接點明圍獵時間、地點、人物,寫出了射獵準備充分,場面壯闊,為全詩鋪寫了一個背景,畫面感很強。
B.三、四兩句色彩鮮明,氣勢闊大。第四句由壯麗場景轉(zhuǎn)到英雄人物出場,由此而下,寫作重心轉(zhuǎn)為這位驍勇騎士。
C.五、六兩句是動作描寫,描繪了騎士背手取箭的動作,“抽”見其手勢的利落,“控”展現(xiàn)了射者臂力強勁,“翻身”再展其英姿。
D.第七句極言圍觀者之眾,第八句中的“寒”既點明時令,又渲染了雁飛之高,突出了射手能夠射中的神妙。
(2)請簡要分析本詩主要運用了哪兩種手法表現(xiàn)主人公高超的射技。發(fā)布:2024/11/24 5:30:2組卷:6引用:2難度:0.6588.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1/24 4:30:2組卷:165引用:8難度:0.7589.請把下面的一則材料壓縮成一句話新聞,字數(shù)不超過30個字。
己亥年正月十五,入夜后的紫禁城燈燭輝煌,游人驚嘆聲不斷,自從94年前化身為故宮博物院,這是它第一次在夜間開放。故宮宮墻被紅燈籠裝點得熠熠生輝,伴隨著中央民族樂團的演奏和京劇的演出,伴隨著名畫《千里江山圖》被投影到宮殿屋頂上,紫禁城古建筑群首次在晚間被大規(guī)模點亮。故宮博物院票務(wù)系統(tǒng)也開通了預(yù)約免費參觀搶票活動,預(yù)約門票幾分鐘內(nèi)就被搶光,這是故宮首次在晚間免費對預(yù)約觀眾開放。此舉讓600歲的故宮變得更加年輕,也拉近了傳統(tǒng)文化與公眾的距離。發(fā)布:2024/11/24 3:30:1組卷:109引用:39難度:0.7590.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題。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贝搜缘弥?。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dāng)?shù)存亡之理當(dāng)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舉以予人 予:送 B.此言得之 得:得當(dāng) C.始速禍焉 速:加速 D.洎牧以讒誅 洎:等到 A.以有尺寸之地 至丹以荊卿為計 B.趙嘗五戰(zhàn)于秦 齊人勿附于秦 C.子孫視之不甚惜 燕趙之君,始有遠略 D.較秦之所得 諸侯之所亡
A.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dāng)?shù)/存亡之理/當(dāng)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B.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dāng)?shù)存亡之理/當(dāng)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C.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dāng)?shù)/存亡之理當(dāng)/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D.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dāng)?shù)/存亡之理當(dāng)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4)下列對選文內(nèi)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針對韓、魏、楚三國賂秦的弊端進行論證。從正反兩方面對比論證,突出強調(diào)了“秦之所大欲”與“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的論斷。
B.作者引用“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作比喻論證,貼切恰當(dāng),深入淺出,明白曉暢,增強了說服力。
C.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層論證的方法,針對齊、燕、趙三國不賂秦而破滅的情況進行論證,從而論證了“不賂者以賂者喪”的觀點。
D.選文第一段以駢文的排比句和對偶句為主,又間雜一些散句,語言顯得既有氣勢又有變化。
(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奉之彌繁,侵之愈急。
②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③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發(fā)布:2024/11/24 0:30:2組卷:13引用:4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