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章節(jié)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人教部編版: 必修下冊
教材版本
人教部編版 人教新版 蘇教新版 魯人新版 粵教新版 語文新版 北師大新版 華師大版
年級
必修上冊 必修下冊 選擇性必修上冊 選擇性必修中冊 選擇性必修下冊
更多>>
已完結
熱點預測 高考復習 難題搶練
瀏覽次數:297 更新:2025年01月21日
已完結
熱點預測 高考復習 新題搶練
瀏覽次數:88 更新:2025年01月21日
  • 601.下列加點虛詞含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h2>

    發(fā)布:2024/11/23 16:30:5組卷:68引用:13難度:0.9
  • 60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問題。
          商君者,衛(wèi)之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孫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學,事魏相公叔座。公叔座知其賢,未及進。會座病魏惠王親往問病公叔曰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愿王舉國而聽之王即不聽用鞅必殺之無令出境公叔既死,鞅聞秦孝公下令國中求賢者,將修繆公之業(yè),東復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寵臣景監(jiān)以求見孝公。公與語,數日不厭。景監(jiān)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歡甚也?!摈痹唬骸拔嵋詮妵g說君,君大說之耳。”孝公既用衛(wèi)鞅,鞅欲變法,恐天下議己。衛(wèi)鞅曰:“疑行無名,疑事無功。圣人茍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茍可以利民,不循其禮。”孝公曰:“善?!薄爸问啦灰坏溃銍环ü?。故湯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毙⒐唬骸吧??!币孕l(wèi)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數。于是太子犯法。衛(wèi)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睂⒎ㄌ?。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其師公孫賈。明日,秦人皆趨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說,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于公戰(zhàn),怯于私斗,鄉(xiāng)邑大治。于是以鞅為大良造。居五年,秦人富強。孝公使衛(wèi)鞅將而伐魏。衛(wèi)鞅伏甲士而襲虜魏公子卬,因攻其軍,盡破之以歸秦。魏惠王兵數破于齊秦,國內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獻于秦以和。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萃踉唬骸肮讶撕薏挥霉遄砸??!毙l(wèi)鞅既破魏還,秦封之於、商十五邑,號為商君。
    (節(jié)選自《史記?商君列傳》)(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會座病/魏惠王親往問病/公叔曰/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愿王舉國而聽之/王即不聽用鞅/必殺之/無令出境/
    B.會座病/魏惠王親往問病/公叔曰/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愿王舉國而聽之/王即不聽用鞅/必殺之/無令出境/
    C.會座病/魏惠王親往問病/公叔曰/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愿王舉國而聽之/王即不聽/用鞅必殺之/無令出境/
    D.會座病/魏惠王親往問病/公叔曰/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愿王舉國/而聽之/王即不聽用鞅/必殺之/無令出境/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繆公即秦穆公,春秋時秦國國君,在位期間任用賢臣,使國力趨強,稱霸西戎。
    B.湯武即商湯與孫武的并稱,他們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計、戰(zhàn)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變法是指對國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變革,商鞅變法為秦國富強奠定了基礎。
    D.黥是古代的一種刑罰,在犯人臉上刺上記號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罰之中較輕。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商鞅投奔秦國,受到孝公賞識。他本是衛(wèi)國公子,恰遇秦孝公招攬賢才,于是通過景監(jiān)見到孝公,說之以強國之術,孝公與他交談,數日不覺厭煩。
    B.商鞅旁征博引,說服孝公變法。他初步站穩(wěn)腳跟后,又借歷史興亡來證明改革的必要,勸說孝公變法,最終孝公賜予他官職,又下達了變法的命令。
    C.商鞅厲行法治,秦國太平富強。他鐵面無私,不徇私情,無論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罰,國人受此震懾,全都遵守法令,治安狀況改善,民眾家給人足。
    D.魏國被迫遷都,惠王深表懊悔。魏國戰(zhàn)事失利,無奈割讓河西之地獻給秦國以求和,并遷都至大梁,惠王感慨說,遺憾的是沒有聽從公叔座的勸告。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圣人茍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茍可以利民,不循其禮。
    ②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數。

    發(fā)布:2024/11/23 13:30:2組卷:619引用:28難度:0.4
  • 603.根據下面的內容,以單句的形式給“悲劇”下一個定義。
    ①悲劇是戲劇的主要類型之一,被各國戲劇家廣泛采用。
    ②悲劇的基本特點是表現主人公與現實之間不可調和的沖突及其悲慘的結局。
    ③古代的悲劇發(fā)源于希臘祭祀酒神的儀式。
    ④當時悲劇的內容大都取材于神話、傳說和史詩。
    悲劇是
     

    發(fā)布:2024/11/23 13:0:1組卷:24難度:0.7
  • 604.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諫逐客書》中,作者用警醒而委婉的言辭開宗明義,起到振聾發(fā)聵作用的句子是:
     
    ,
     
    。
    (2)在《諫逐客書》中,寫秦孝公任用商鞅進行變法,給人民和國家?guī)碇苯佑绊懙木渥邮牵?!--BA-->
     
    ,
     

    (3)在《諫逐客書》中,李斯認為如果秦穆公、秦孝公、秦惠王、秦昭王卻客疏士,那么最終結果會是:
     
    ,
     
    。
    (4)《與妻書》中,作者引用了《孟子》中的兩句話“
     
    ,
     
    ”來說明自己不顧妻子而勇于犧牲的原因。
    (5)《與妻書》中,作者用八個字概括了沒有幾家可以過上稱心快意生活的原因,這八個字是:
     
    ,
     
    。

    發(fā)布:2024/11/23 13:0:1組卷:31難度:0.8
  • 605.以下選項的內容有誤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1/23 8:0:19組卷:68引用:2難度:0.8
  • 606.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發(fā)布:2024/11/23 7:30:1組卷:59引用:9難度:0.9
  • 607.下列各組句子中,句式不同的一組是( ?。?/h2>

    發(fā)布:2024/11/23 6:0:2組卷:30引用:4難度:0.7
  • 608.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呂誨,字獻可,開封人。祖端,相太宗、真宗。誨性純厚,家居力學,不妄與人交。進士登第,由屯田員外郎為殿中侍御史。時廷臣多上章訐人罪。誨言:“諫官許風聞言事,蓋欲廣采納以補闕政。茍非職分,是為侵官。今乃詆斥平生,暴揚曖昧,刻薄之態(tài)浸以成風,請下詔懲革。”樞密副使程戡結貴幸,致位政地,誨疏其過,以宣徽使判延州。復上言:“戡以非才罷,不宜更委邊任;宣徽使地高位重,非戡所當得也?!眱紘鞅∑浞颍归_禁門入訴。誨請并劾閽吏,且治主第宦者罪,悉逐之。
          英宗不豫。誨請皇太后日命大臣一員,與淮陽王視進藥餌。都知任守忠用事久,帝之立非守忠意。數間諜東朝,播為惡言,內外洶懼。誨上兩宮書,開陳大義,詞旨深切,多人所難言者。帝疾小愈,屢言乞親萬幾。太后歸政,誨言于帝曰:“后輔政先帝歷年,閱天下事多矣。事之大者,宜咨訪然后行,示弗敢專?!彼煺撌刂移缴飷?,并其黨史昭錫竄之南方。
          神宗立。拜御史中丞。王安石執(zhí)政,時多謂得人。誨言其不通時事,大用之,則非所宜。遂上疏曰:“安石外示樸野中藏巧詐陛下悅其才辨而委任之安石初無遠略惟務改作立異罔上欺下文言飾非誤天下蒼生必斯人也如久居廟堂,必無安靜之理?!钡鄯阶⒁邪彩€其章。誨求去,乃出誨知鄧州。誨之將有言也,司馬光勸止之。
          誨三居言責,皆以彈奏大臣而去,一時推其鯁直。居病困,猶旦夕憤嘆,以天下事為憂。既革,司馬光往省之,至則目已瞑。聞光哭,蹶然而起,張目強視曰:“天下事尚可為,君實勉之。”光曰:“更有以見屬乎?”曰:“無有?!彼熳?,年五十八,海內聞者痛惜之。詔通議大夫。
    (節(jié)選自《宋史》)【注】①革:通“亟”,病重。
    (1)下列對文中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安石外示/樸野中藏巧詐/陛下悅其才辨而季任之/安石初無遠略/惟務改作/立異罔上欺下/文言飾非/誤天下蒼生/必斯人也/
    B.安石外示/樸野中藏巧詐/陛下悅其才辨/而委任之安石初無遠略/惟務改作立異/罔上欺下/文言飾非/誤天下蒼生/必斯人也/
    C.安石外示樸野/中藏巧詐/陛下悅其才辨而委任之/安石初無遠略/惟務改作立異/罔上欺下/文言飾非/誤天下蒼生/必斯人也/
    D.安石外示樸野/中藏巧詐/陛下悅其才/辨而委任之/安石初無遠略惟務/改作立異罔上欺下/文言飾非/誤天下蒼生/必斯人也/
    (2)下列對文中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進士登第,就是登進士第,或者是進士及第,指的是考中進士。
    B.諫官,古代官職之一,是對君主的過失直言規(guī)勸并使其改正的官吏。
    C.兩宮,指太后和皇帝或皇帝和皇后。亦指太上皇和皇帝或兩后。
    D.贈,指皇帝賜給有突出貢獻的官員以官爵、榮譽稱號和財富等。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呂誨敢于直言進諫。他曾多次彈劾樞密副使程戡,因此程戡懷恨在心;他還敢彈劾公主,認為守門官吏和公主府中的宦官皆有罪。
    B.呂誨明大義言別人所難言。英宗生病時,任守忠多次離間皇帝與太后的關系,呂誨上書兩宮,申明大義;后來太后歸還政權,皇帝治守忠罪。
    C.呂誨多因彈劾大臣被貶。他曾三次居于諫官之職,都是因彈劾大臣而被貶出朝廷,如曾因彈劾王安石被貶為鄧州知州,當時人們推崇他的耿直。
    D.呂誨心憂國事至死不渝。他即使生病在家,仍然把國家大事當作自己憂慮的事;病重后,司馬光前去探望他,他還勉勵司馬光,讓他努力。
    (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后輔政先帝歷年,閱天下事多矣。事之大者,宜咨訪然后行,示弗敢專。
    ②聞光哭,蹶然而起,張目強視曰:“天下事尚可為,君實勉之?!?/h2>

    發(fā)布:2024/11/23 4:0:1組卷:64難度:0.5
  • 60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老夫老妻
    馮驥才
          ①他倆又吵架了。
          ②可是今天的架打得空前厲害,起因卻很平常,不過是老婆兒把晚飯燒好了,老頭兒還趴在桌上通煙嘴,弄得紙塊呀,碎布條呀,粘著煙油子的紙捻子呀,滿桌子都是。老婆兒催他收拾桌子,老頭兒偏偏不肯動兒。老婆兒便像一般老太太們那樣叨叨起來。老婆兒們的嘮嘮叨叨是通向老頭兒們肝臟里的導火線,不一會兒就把老頭兒的肝火引著了。兩人互相頂嘴,翻起對方多年來一系列過失的老賬,話愈說愈狠。老婆兒氣得上來一把奪去煙嘴塞在自己的衣兜里,惹得老頭兒一怒之下,把煙盒扔在地上,還嫌不解氣,手一撩,又將煙灰缸子打落地上。還抓起桌上沏滿熱茶的大瓷壺,用力摔在地上。老婆子嚇得一聲尖叫,看著滿地碎瓷片和濺在四處的水漬,老婆子氣得沖著老頭兒大叫:“離婚!馬上離婚!”
          ③同樣的怒火也在老頭兒的心里燃燒著。只見他嘴里一邊像火車噴氣那樣不斷發(fā)出聲音,一邊沖到門口,猛拉開門跑出去,還使勁帶上門,好似從此一去就再不回來。
          ④老婆子火氣未消,站在原處,面對空空的屋子,一種傷心和委屈爬上心頭。她想,要不是自己年輕時得了那場病,她會有孩子的,她可以同孩子住去,何必跟這愈老愈執(zhí)拗、愈急躁、愈混賬的老東西生氣?
          ⑤不知為什么,他們每次吵架過后兩小時,心情就非常準時地發(fā)生變化,像剛才那么點兒小事還值得吵鬧么?——她每次吵過架冷靜下來時都要想到這句話。可是……老頭兒總該回來了;他們以前吵架,他也跑出去過,但總是一個小時左右就悄悄回來了。但現在已經兩個小時仍沒回來。邊正下大雪,老頭兒沒吃晚飯,沒戴帽子、沒圍圍巾就跑出去了,地又滑,瞧他臨出門時氣沖沖的樣子,不會一不留神滑倒摔壞了吧?想到這兒,她竟在屋里待不住了,起身穿上外衣,從門后的掛衣鉤上摘下老頭兒的圍巾、棉帽,走出了房子。
          ⑥雪正下得緊。雪是夜的對比色,好像有人用一支大筆蘸足了白顏色,把所有樹枝都復勾了一遍,使婆娑的樹影在夜幕上白茸茸、遠遠近近、重重疊疊地顯現出來。于是這普普通通、早已看慣了的世界,頃刻變得雄渾、靜穆、高潔,充滿鮮活的生氣了。
          ⑦一看到這雪景,她突然想到她和老頭兒的一件遙遠的往事。五十年前,他們同在一個學生劇團。她的舞跳得十分出眾。每次排戲回家晚些,他都順路送她回家。她記得那天也是下著大雪,兩人踩著雪走,也是晚上八點來鐘,在沿著河邊的那段寧靜的路上,他突然仿佛抑制不住地把她拉到懷里去。她猛地推開他。氣得大把大把抓起地上的雪朝他扔去。直打得他渾身上下像一個雪人。他們的戀愛就這樣開始了——從一場奇特的戰(zhàn)斗開始的。
          ⑧多少年來,這樁事就像一張畫兒那樣,分外清楚而又分外美麗地收存在她心底。每逢下雪天,她就不免想起這樁醉心的往事。年輕時,她幾乎一見到雪就想到這事;中年之后,她只是偶然想到,并對他提起,他聽了總要會意地一笑,隨即兩人都沉默片刻,好像都在重溫舊夢;自從他們步入風燭殘年,即使下雪天也很少再想起這樁事了。但為什么今天它卻一下子又跑到眼前,分外新鮮而又有力地來撞擊她的心?
          ⑨可現在她多么希望身邊有一只手,希望老頭兒在她身邊!
          ⑩真幸運呢!她這么老,還有個老伴。四十多年兩人如同形影緊緊相隨。盡管老頭兒性子急躁,又固執(zhí),不大講衛(wèi)生,心也不細,卻不失為一個正派人,一輩子沒做過一件虧心的事。一副直腸子,不懂得與人記仇記恨……她愈想,老頭兒似乎就愈可愛了。
    ?她在雪地里走了一個多小時,老頭兒仍不見,雪卻稀稀落落下小了。只有先回去,看看老頭兒是否已經回家了。當將要推開屋門時,她心里默默地念叨著:“愿我的老頭兒就在屋里!”
    ?屋門推開了,??!老頭兒正坐在桌前抽煙。地上的瓷片都被掃凈了。爐火顯然給老頭兒捅過,呼呼燒得正旺。頓時有股甜美而溫暖的氣息,把她凍得發(fā)僵的身子一下子緊緊地攫住。她還看見,桌上放著兩杯茶,一杯放在老頭兒跟前,一杯放在桌子另一邊,自然是斟給她的……老頭兒見她進來,抬起眼看她一下,跟著又溫順地垂下眼皮。
    ?她站著,好像忽然想到什么,伸手從衣兜里摸出之前奪走的煙嘴,走過去,放在老頭兒跟前。什么話也沒說,趕緊去給空著肚子的老頭兒熱菜熱飯,再煎上兩個雞蛋……
    (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選擇一對老夫老妻作為寫作的對象,選擇“吵架”這一件生活小事為沖突點,正是要歌頌平凡人真摯感情的可貴。
    B.老婆子出門時“從掛衣鉤兒上摘下老頭兒的圍巾、棉帽”,這個貌似不經意的細節(jié),彰顯出她對老頭兒無微不至的關愛。
    C.老婆子在家強勢,每次都把老頭兒氣得離家出走,結尾老頭兒“拾起眼看她一下,跟著又溫順地垂下眼皮”說明了這一點。
    D.老頭兒性情急躁卻不記仇,這一點從老婆子外出尋找老頭兒時的回憶以及文末老頭兒回家后的一系列行為中可以看出來。
    (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主要以妻子的視角來展開情節(jié),采用第三人稱“她”來講述故事,不受時空限制,感情細膩豐富,敘述自由靈活。
    B.小說多用心理描寫,比如老婆子氣得想跟老頭兒離婚,希望老頭兒已經回家等心理刻畫,準確展現了人物的心理活動。
    C.小說以時間順序展開,使用插敘豐富情節(jié),如插入“戀愛時”的場景,說明他們有很好的感情基礎,從而為和好作伏筆。
    D.小說沒有華麗的辭藻和夸張的修飾。處處體現著樸實之美,不僅人物做著樸實的事。說著樸實的話,敘事語言也很樸實。
    (3)結合文中第⑥段對“雪”的描寫,簡要分析本段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4)老夫妻吵架過后,老婆子的心理發(fā)生了哪些變化?請簡要敘述。

    發(fā)布:2024/11/23 3:0:1組卷:43難度:0.5
  • 610.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相見。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表椨鸫笈唬骸暗┤震嬍孔?,為擊破沛公軍!”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范增說項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睆埩荚唬骸俺紴轫n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绷寄巳?,具告沛公。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張良曰:“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曰:“鯫生說我曰:‘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故聽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迸婀唬骸熬才c項伯有故?”張良曰:“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沛公曰:“孰與君少長?”良曰:“長于臣。”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睆埩汲觯棽?。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表棽S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沛公曰:“諾?!庇谑琼棽畯鸵谷ィ淋娭?,具以沛公言報項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表椡踉S諾。
    (乙)      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田父紿曰“左”。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漢騎追者數千人。項王自度不得脫,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馀戰(zhàn),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今日固決死愿為諸君快戰(zhàn)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乃分其騎以為四隊,四向。漢軍圍之數重。項王謂其騎曰:“吾為公取彼一將?!绷钏拿骝T馳下,期山東為三處。于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與其騎會為三處。
    (選自《史記?項羽本紀》,有刪改)(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今日固決死/愿為諸君快戰(zhàn)/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
    B.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今日固決死/愿為諸君快戰(zhàn)/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
    C.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今日固決死/愿為諸君快戰(zhàn)/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
    D.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今日/固決死愿為諸君快戰(zhàn)/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父”的一種意思是對老年男子的尊稱,如“田父”可以理解為老農。
    B.沛公,指劉邦,起兵于沛,故稱“沛公”,是對劉邦的尊稱?!肮庇袝r也指封建制度五等爵位之一。
    C.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親起的,字是二十歲舉行冠禮時起的。“羽”是項王的“名”。
    D.“本紀”是紀傳體史書中的帝王傳記,項羽并沒有成為帝王,可是司馬遷的《史記》卻把項羽歸入帝王行列,這表現了司馬遷對項羽的敬佩和尊重。
    (3)下列各項中,對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范增頭腦清醒:通過劉邦前后做事的變化,他判斷出劉邦志向高遠,何況劉邦手握十萬軍隊,實力不容小覷,因此勸項羽趕緊攻打劉邦。
    B.張良善于周旋:項伯讓他逃走時,他說替韓王送沛公,不能離去;當劉邦問怎么和項伯有交情時,詳細解釋消除劉邦的疑慮。
    C.劉邦善于收買人心:當他得知項伯前來告密時,先是親自迎接,與之兄弟相稱;后又與之約為兒女親家,讓項伯死心塌地地為他辦事。
    D.項羽被漢軍重重圍困,為了突圍,他將自己的人馬編為四隊,向四個方向沖擊,并約定在山的東面分三處集合。
    (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
    ②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發(fā)布:2024/11/23 3:0:1組卷:3引用:4難度:0.6
login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