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章節(jié)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人教部編版: 四年級下
教材版本
人教部編版 人教部編版(2024) 人教部編版(五四制) 人教部編版(五四制)(2024)
年級
一年級上 一年級下 二年級上 二年級下 三年級上 三年級下 四年級上 四年級下 五年級上 五年級下 六年級上 六年級下
更多>>
已完結(jié)
分層作業(yè) 助力雙減 夯實基礎(chǔ) 人教部編版
瀏覽次數(shù):2362 更新:2025年01月10日
已完結(jié)
名著閱讀 快樂讀書吧 專項練習(xí)
瀏覽次數(shù):2229 更新:2024年12月31日
  • 2931.下面各項字形有誤的是 ( ?。?/h2>

     
    發(fā)布:2024/10/26 13:30:2組卷:1957引用:2難度:0.7
  • 2932.選詞填空
    真摯/真實/真切
    (1)把理想運用到
     
    的事物上,便有了文明。
    (2)我
     
    地感受到了媽媽對我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
    (3)他的感情是多么
     
    ,多么強烈??!

    發(fā)布:2024/10/26 12:30:1組卷:91引用:1難度:0.9
  • 2933.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化石      古代生物的狀況,在巖石中有著豐富的記錄。許多生物的尸體由于和泥沙埋在一起,被泥沙緊緊包裹住,沒有毀滅消失,而讓別的礦物質(zhì)填充了它們的遺體,保留了它們的外形甚至內(nèi)部構(gòu)造。在特殊的情況下,某些生物的尸體竟完整地保存下來了,如北極凍土帶中的長毛象、琥珀中的昆蟲。所有這些都叫作“化石”。
          化石是歷史的證人,它幫助我們認(rèn)識地球歷史的發(fā)展過程。例如,很多地方都發(fā)現(xiàn)了一種海洋生物三葉蟲的化石。它告訴我們,在離現(xiàn)在六億多年前到五億多年前的那個叫作“寒武紀(jì)”的時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寬廣。許多高大樹木的化石告訴我們,有一個時期地球上的氣候是溫暖而潮濕的,這是叫作“石炭紀(jì)”的時代的特征。還有一些“象”和“犀牛”都長上了長長的毛,這準(zhǔn)是天氣冷了,說明“第四紀(jì)”冰河時期的來臨。
    自然界某些轉(zhuǎn)眼就消逝的活動,在石頭上也留下了痕跡。如雨打沙灘的遺跡,水波使水底泥沙掀起的波浪,古代生物走過的腳印和干旱時泥土龜(jūn)裂的現(xiàn)象……
          瞧!大自然給我們保留了多好的記錄。實際上,地球上的記錄比這篇文章所介紹的還要豐富得多,這里不過是拉開帷幕的一角而已。
    (1)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中“所有這些”指的是
     
    。
    A.北極凍土帶中的長毛象。
    B.琥珀中的昆蟲
    C.和泥沙埋在一起而讓別的礦物質(zhì)填充了的生物遺體。
    (2)根據(jù)選文內(nèi)容判斷對錯,對的打“√”,錯的打“×”。
    ①三葉蟲生活在海洋中。
     

    ②“寒武紀(jì)”時,地球上全部是海洋。
     

    ③“第四紀(jì)”時,天氣寒冷,冰河時期來臨。
     

    (3)有的同學(xué)說,可以根據(jù)化石上裂開的縫隙,推斷出那個時期的特點是
     
    。
    (4)請你針對短文提出一個有價值的問題,并試著解決。
    問題:
     

    解答:
     

    (5)你是從哪里推測出“石炭紀(jì)”時代的氣候是“溫暖而潮濕的”?
     

    發(fā)布:2024/10/26 12:30:1組卷:189引用:4難度:0.1
  • 2934.選詞填空。
          風(fēng)趣    興趣
    (1)鄉(xiāng)下人家屋前瓜架上那青、紅的瓜,碧綠的藤和葉,構(gòu)成了一道別有
     
    的裝飾,好看極了。
    (2)我對旅游很有
     
    。
          鉆       探
    (3)春天來了,一場春雨過后,小草偷偷地從土里
     
    出來,春筍也成群結(jié)隊地從土里
     
    出頭來。

    發(fā)布:2024/10/26 12:0:1組卷:67引用:1難度:0.9
  • 2935.讀下面句子,判斷運用的修辭手法。
    比喻       擬人
    (1)沉沉夜霧中冒出一枚黑點,它好似一個幽靈,又仿佛一座山峰。
     

    (2)輪機火爐被海浪嗆得嘶嘶地直喘粗氣。
     

    (3)人們透過陰慘慘的霧氣,凝視著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進(jìn)大海。
     

    (4)海員們都說它很“年輕”,因為它才七歲,是1863年造的。
     

    發(fā)布:2024/10/26 12:0:1組卷:29引用:1難度:0.7
  • 2936.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屋頂上的月光(節(jié)選)      夏夜,一家人在房頂睡覺是常有的事。在房頂睡覺,特別涼爽,比悶在屋子里睡舒服多了。母親收拾著枕頭,被單,我們姐妹順著梯子早早爬上房頂。
          屋頂上的月亮,從一彎新月,到一輪滿月,我看著它缺圓盈虧。不變的,是月亮的光芒,瑩白,安詳,靜靜的,柔柔的,自高遠(yuǎn)的夜空傾瀉下來。
          屋頂?shù)脑鹿?,就這樣無聲無息流淌著。媽媽與我們輕聲地說著話。她講嫦娥的故事,我似乎看到了月亮上的桂花樹,聞到了隨著月光飄來的桂花香;她講牛郎織女的故事,我仿佛看到淺淺的銀河微波涌動,聽到院子里葡萄架下的耳語……媽媽的故事真多?。?br />      月色朦朧,在媽媽的話語中,我們姐妹不知不覺睡著了。半夜覺得夜涼了,忽然醒來,睜眼看到媽媽正輕輕地為我們蓋上薄被。月光下,年輕的媽媽,真的好美啊,柔和的臉上帶著笑音,眼睛特別亮。她的動作很輕,仿佛是怕驚擾了我們的好夢。我覺得自己快要融化在月光中,融化在媽媽深深的愛里面了。
          多年以后,我離開故鄉(xiāng),讀到席慕容的詩《鄉(xiāng)愁》:“故鄉(xiāng)的歌,是一支清遠(yuǎn)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我的眼前,是屋頂上的月光,亮堂堂的。月光下的母親,依然年輕。
    (1)從短文中找出兩個 ABAC 式的詞語,再仿寫兩個。
     

    (2)短文中媽媽在月光下給我們講的故事是
     
    、
     
    。
    (3)文中省略號的作用是
     

    A.表示話未說完  B.表示列舉事物的省略  C.表示語言中斷
    (4)閱讀短文,判斷對錯。對的打“√”,錯的打“×”。
    ①因為故鄉(xiāng)屋頂?shù)脑鹿猬摪住苍?,所以作者一直懷念至今?
     

    ②姐妹倆在屋頂不知不覺地睡著了,是因為媽媽講的故事很無聊。
     

    ③“她的動作很輕,仿佛是怕驚擾了我們的好夢?!边@是一個比喻句。
     

    ④短文表面上寫屋頂?shù)脑鹿猓瑢嶋H上表達(dá)了作者對母親的懷念。
     

    (5)讀了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寫一寫吧。
     

    發(fā)布:2024/10/26 12:0:1組卷:362引用:7難度:0.4
  • 2937.解釋下列詩句中詞語的意思。
    (1)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br />寒雨:
     

    平明:
     

    (2)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騎:
     

    滿:
     

    (3)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夸:
     

    乾坤:
     

    發(fā)布:2024/10/26 10:30:1組卷:37引用:2難度:0.6
  • 2938.修改病句。
    陳叔叔以驚人的毅力,只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就掌握了熟練地電腦的程度設(shè)計。他的老師贊嘆道:“你們中國人真了不起!”經(jīng)過刻苦努力,陳叔叔以全優(yōu)的優(yōu)異成績收到了博士學(xué)位。
     

    發(fā)布:2024/10/26 10:0:2組卷:56引用:3難度:0.7
  • 2939.選詞填空。
    理想        思想        妄想         夢想
    (1)他是一個有
     
    的人,說話辦事都有自己的主張。
    (2)敵人
     
    把我軍全部消滅在烏江天險,沒想到卻被我軍殺得片甲不留。
    (3)我有一個遠(yuǎn)大的
     
    ,想長大后像楊利偉叔叔一樣當(dāng)一名宇航員。
    (4)我曾經(jīng)
     
    自己有一對非常有力的翅膀,在萬里碧空中自由飛翔。

    發(fā)布:2024/10/26 8:30:1組卷:55引用:3難度:0.9
  • 2940.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發(fā)布:2024/10/26 8:0:1組卷:25引用:2難度:0.9
login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