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知識點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 691.語文綜合實踐。
          科達職業(yè)中專將于下周三舉行校運動會,來自19高考2班的4名同學報名參加了4×100男子接力賽,體育委員準備為班上選手寫一篇加油稿送至校廣播站,為參賽選手加油打氣。
          請你代體育委員寫一篇加油稿。
          要求:格式完備,內(nèi)容完整,語言得體,100字以內(nèi)。

    發(fā)布:2025/1/3 4:30:1組卷:5引用:1難度:0.7
  • 69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員明禽摩訶以送弼,弼以刀臨頸,詞色不撓,乃釋而禮之。
    (2)今為囚虜,命在斯須,愿得一見舊主,死無所恨。

    發(fā)布:2025/1/3 4:30:1組卷:2引用:1難度:0.7
  • 69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親情在左,師恩在右,少年雖輕狂,過往歲月靜好;理想在前,重任在肩,青春亦無悔,前程色彩繽紛?;仨^去,五味雜陳;憧憬未來,山高路遠。過去已去須珍惜,未來已來要珍重。
          請以“回眸?憧憬”為主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②不少于700字。

    發(fā)布:2025/1/3 4:30:1組卷:2引用:7難度:0.5
  • 694.這是《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平寫給妹妹蘭香地一封信,依次填入下面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ā 。?br />      我感到,人的一生總應有個覺悟時期(當然也有人終生不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先要自強自立,勇敢的面對我們不熟悉的世界。不要怕苦難!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難,苦難就會給人帶來崇高感。……有位了不起的人說過:痛苦難道是白忍受的嗎?它應該使我們偉大!
          ①我們出身于貧困的農(nóng)民家庭——永遠不要鄙薄我們的出身,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將一生受用不盡;②要知道,對于我們這樣出身農(nóng)民家庭的人來說,要做到這一點是多么不容易?。、蹖嶋H上就是說我們應該做什么人,選擇什么樣的人生道路。④但我們一定又要從我們出身的局限中解脫出來,從意識上徹底背叛農(nóng)民的狹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義。⑤但這個覺悟時期的早晚,對我們一生將起決定性的作用。

    發(fā)布:2025/1/3 4:30:1組卷:2引用:1難度:0.5
  • 695.下面是“我”與朋友間的對話,對句中標點使用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 ?。?br />      我:“在新學校你感受怎么樣?適不適應?”
          朋友:“嗯?!?br />      我:“你們老師好不好?你們作業(yè)多嗎?”
          朋友:“還好?!?br />      我:“哦,那——你交到新的好朋友了嗎?”
          朋友:“很多?!?br />      我:“哦……哦……”
          我情愿你正在吃早餐,不方便同我說話。
    (節(jié)選自《無語的距離》)

    發(fā)布:2025/1/3 4:30:1組卷:0引用:1難度:0.8
  • 696.對下面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李 賀
    入水文光動,抽空綠影喜。
    露華生筍徑,苔色拂霜根。
    織可承香漢,裁堪釣錦鱗。
    三梁曾入用,一節(jié)奉王孫。
    【注】①三梁:古人帽中橫的硬襯,用竹制成。漢唐冠帽有五梁、三梁、兩梁的制度。天子戴五梁進賢冠,太子諸王戴三梁進賢冠。

    發(fā)布:2025/1/3 4:30:1組卷:1引用:1難度:0.7
  • 697.寫出以下橫線處空缺的名句(任選三句)
    (1)想當年:金戈鐵馬,
     

    (2)
     
    ,波心蕩,冷月無聲。
    (3)聞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
    (4)子曰:“
     
    ,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br />(5)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
     
    。

    發(fā)布:2025/1/3 4:30:1組卷:3引用:2難度:0.8
  • 698.下列不屬于“五經(jīng)”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5/1/3 4:30:1組卷:2引用:1難度:0.5
  • 699.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題。
    學術通俗化不是學術娛樂化      ①近些年來,學術突然與大眾親近起來。不少具有“學者”身份的人,在電視.上以時髦的話語方式,談先秦諸子,談三國風云,或古今中外無所不談。出版界自然也不甘落后,趁機大出這類以淺顯易懂而又充滿噱頭的方式談論“學術問題”的書。有人對之非議,也有人出面辯護。辯護的理由是:學術的通俗化是必要的,學術走向大眾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學術通俗化與學術娛樂化,是極易混淆卻又大不相同的兩回事。
          ②學術研究的目的,最終是要影響社會、影響大眾的生活。實際上,我們賴以生存和生活的許多常識,當初都是高深的學術觀點。抽煙有害,如今盡人皆知,當初卻不過是實驗室里的結論;人權的意識和觀念,在中國也日漸普及,起先卻僅僅是象牙塔里的呼聲。學術的通俗化,其實一直以各種方式在進行著。過去的學者,是很注重這方面的工作的,他們往往一方面從事很專業(yè)很艱深的研究,一方面又致力于將自己專業(yè)艱深的成果盡可能向社會普及。這種普及性的著作,也能成為經(jīng)典。費孝通、薩孟武,都是在學術上頗有造詣的學者,他們都有多種專業(yè)性很強的學術著作問世;至于他們的《鄉(xiāng)土中國》《水滸傳與中國社會》這樣的著作,則是在非專業(yè)的報刊上發(fā)表文章的結集,都是民國時期的“通俗經(jīng)典”。
          ③在將學術通俗化時,必然要考慮到大眾的接受水平,必然要將那些最專業(yè)、最難懂的部分犧牲掉。但這絲毫不意味著迎合大眾、討好大眾。如果說,一個學者,在從事艱深的學術研究時,應該心懷一種神圣感,應該有著對學術的敬畏,那他在從事將學術通俗化的工作時,這種神圣感,這份敬畏之心,仍然是非常必要的。學術通俗化,目的是在教育大眾、啟迪大眾、喚醒大眾.仍然以對大眾啟蒙為目的。它不是要強化而是要摧毀、改變大眾心中某些固有的東西。
          ④以這種眼光來看今日學術與大眾的“零距離接觸”,稱為學術娛樂化或許更合適。將學術娛樂化的目的,無非是名與利,迎合和討好大眾,就是他們的基本策略。大眾最想聽什么,聽了什么最開心,他們就說什么。而將學術通俗化絕不這樣,我們不妨以薩孟武的《水滸傳與中國社會》為例。在這本通俗性的學術著作中,薩孟武對梁山泊集團予以堅決的批判和否定。他強調(diào),以宋江為首的梁山泊造反集團,不過是一個“流氓集團”。他從多方面分析了這種“流氓集團”與中國社會的關系,指出這種“流氓集團”在中國歷史上屢屢起著極其惡劣的作用。這樣一種對“梁山好漢”的評說,顯然與大眾心目中原有的情感觀念相沖突。而薩孟武的目的,就是要摧毀、改變大眾長期以來對“梁山好漢”的仰慕崇拜,就是想清掃中國社會長期存在的“水滸氣”。如果讓今天的那些熱衷于將學術娛樂化的“學者”來講《水滸傳》,他們絕不會這樣講。他們一定會極力歌頌“梁山好漢”的“義”與“勇”,一定不敢對他們的濫殺無辜、打家劫舍有半句微詞。為了最大限度地獲取名與利,他們就必須最大限度地迎合社會上的“水滸氣”。為了討得大眾更多的喜愛,他們也不妨順便稱林沖為“帥哥”,說李逵是“猛男”。而大眾呢,大眾自然樂得合不攏嘴。在這合不攏嘴的過程中.大眾身上原有的“水滸氣”,就被進一步強化了。
    (1)根據(jù)文意,下列對“學術通俗化”的理解,恰當?shù)囊豁検?
     

    A.學術走向大眾,影響大眾的生活,與大眾親近起來,讓大眾最開心。
    B.將學術專業(yè)艱深的成果以“通俗經(jīng)典”的形式盡可能地向社會普及。
    C.犧牲掉學術著作中那些最專業(yè)、最難懂的部分,最大限度地滿足大眾的好惡。
    D.淺顯易懂,但與大眾心目中原有的情感觀念相沖突,不會討得大眾的喜愛。
    (2)下列對畫線句子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零距離接觸”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獲取名與利。
    B.“零距離接觸”是為了迎合大眾,討得大眾更多的喜愛。
    C.與大眾“零距離接觸”是為了更好地教育大眾、啟迪大眾、喚醒大眾。
    D.學術娛樂化煞費苦心,在一定程度上更強化了大眾心中某些固有的認識。
    (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如今盡人皆知賴以生存和生活的常識,都是由當初高深的學術觀點,借助學術通俗化方式逐漸普及形成的。
    B.無論是從事艱深的學術研究,還是從事學術通俗化的工作,學者們都應心懷一種神圣和對學術的敬畏。
    C.今日學術與大眾的“零距離接觸”,常常以時髦而又充滿噱頭的話語方式,來解讀古今中外的“學術問題”。
    D.對中國社會長期存在的“水滸氣”,將學術通俗化的學者和將學術娛樂化的學者持有截然不同的兩種態(tài)度。

    發(fā)布:2025/1/3 4:30:1組卷:4引用:1難度:0.5
  • 700.請圍繞“節(jié)約”這一話題,用“少一點……,多一點……”的句式寫三句話,每句話的前后要整齊勻稱。
    (1)
     
    。
    (2)
     

    (3)
     
    。

    發(fā)布:2025/1/3 4:0:1組卷:1引用:1難度:0.7
login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