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某生物興趣小組為了探究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的行為,設計了一個迷宮如圖所示,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菁優(yōu)網(wǎng)
(1)該小組探究的問題是:
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是學習行為嗎
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是學習行為嗎

(2)以上研究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的行為,主要運用的生物探究方法是
觀察法和實驗法
觀察法和實驗法
。
(3)為了保證實驗成功,小鼠應處于
饑餓
饑餓
狀態(tài)。
(4)小鼠是用
反復嘗試
反復嘗試
(填“反復嘗試”“記憶”或“推理”)的方法學會怎樣通過迷宮的。
(5)對于同種動物的不同個體或不同種的動物來說,即使學習條件相同,學習的速度也會有差異,這是因為這種行為也會受到
遺傳
遺傳
因素的影響。
(6)當洪水來臨時,螞蟻王國各成員間分工合作在水面形成一個漂動的“蟻團”,齊心協(xié)力到達陸地的行為屬于
社會行為
社會行為
。在自然界,生物之間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正是由于物質流、能量流和
信息流
信息流
的存在,生物與環(huán)境才成為統(tǒng)一的整體。
(7)本實驗分別用小雞、壁虎代替小鼠,實驗結果為小鼠學會通過迷宮的時間最短,壁虎學會通過迷宮的時間最長,說明
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
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

【答案】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是學習行為嗎;觀察法和實驗法;饑餓;反復嘗試;遺傳;社會行為;信息流;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4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螞蟻種類繁多,世界上已知種類有9000多種,我國就有600多種。請回答下列問題。
    菁優(yōu)網(wǎng)
    (1)螞蟻和果蠅、蜈蚣和對蝦在分類上都屬于
     
    動物,這類動物的主要特征是:①
     
    ;②
     

    (2)白蟻和螞蟻在分類上同綱不同目。它們都營群體生活,都具有
     
    行為,這種行為的主要特征是:群體內(nèi)部形成
     
    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具有
     

    (3)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探究“螞蟻的通訊”時,設計了圖一的實驗:將螞蟻放在B島上,食物放在C島上,A島上無食物。觀察到螞蟻會沿著B、C島之間的“橋”到達C島,獲取食物;一段時間后將鏈接B、C島之間的“橋”和A、B島之間的“橋”對換,撤掉C島上的食物,你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該實驗的結論是
     
    。
    (4)興趣小組的同學在野外觀察時發(fā)現(xiàn),當螞蟻發(fā)現(xiàn)新食源或要遷移到新的巢址時,都要通知同伴(如圖二所示)。此時螞蟻通訊依靠的是
     
    ,螞蟻的通訊對它們獲取食物的意義是有利于個體間交流食物信息,將大型食物
     
    搬回蟻穴。

    發(fā)布:2024/11/22 8:0:1組卷:20引用:1難度:0.4
  • 2.某生物興趣小組為了探究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的行為,設計了一個迷宮如圖所示,圖A和圖B中的一只小鼠正在通過相同的迷宮。圖B的出口有一些炒香的花生米,圖A的出口則沒有,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菁優(yōu)網(wǎng)
    (1)將一份食物放在動物面前,動物會直奔食物而去。從動物行為獲得的途徑來看,這種行為是一種
     
    行為,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的行為則是
     
    行為。
    (2)本小組探究的問題是
     

    (3)A組的作用是
     
    ,本實驗的變量是
     
    。
    (4)以上研究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的行為,主要運用的生物探究方法是
     
    。
    (5)為了保證實驗成功,小鼠應處于
     
    狀態(tài)。
    (6)小鼠是用
     
    (選填“嘗試與錯誤”或“推理”)的方法學會怎樣通過迷宮的。多次重復實驗后,如果B中小鼠學得快些,這說明實驗變量能
     
    小鼠學習。
    (7)本實驗增加組C組與D組,分別用小雞、壁虎代替小鼠,實驗結果為小鼠學會通過迷宮的時間最短,壁虎學會通過迷宮的時間最長,說明
     

    發(fā)布:2024/10/12 0:0:1組卷:93引用:3難度:0.5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