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端午的陽光
       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被流放至汨羅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國軍隊已攻破楚國郢都,頓時感到支撐生命的最后一點亮光熄滅了。
      當(dāng)他把“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詩句吟誦給江邊漁父的時候,就已經(jīng)決定,要將自己的清澈與江水的澄明合二為一了。我知道,這是屈子為保留個體純凈最無奈的選擇,也是迄今為止,文化祭壇上最高尚的選擇。
      最終,三閭大夫坐在了汨羅江邊,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陽光里,把最后的生路溺死水中。懷中石的沉重,恰如其心,所以屈原是抱著自己冰涼的心,走進(jìn)激流之中的。而那些“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詩句,留在了岸上,留給了端午。一條江因為成了一個詩人心靈最后的歸屬地,而永遠(yuǎn)被世人銘記。一個普通的節(jié)日,因為收留了偉大詩人的高尚魂魄,而內(nèi)涵充盈。
      端午,把緬懷和敬仰裹成了節(jié)日的粽心。
      節(jié)日的壽命當(dāng)然要比人的壽命長久許多,所以,三閭大夫把自己的傲骨托付給了這個日子。在結(jié)束自己生命肉體的同時,也放射出了精神的光芒。被江水灌洗的靈魂,猶如江面的粼粼波光,刺痛了后人的視線和思想。我知道,這種深入骨髓的隱痛,來自時間深處的行吟,一個背負(fù)著深重苦難,行走了兩千多年的節(jié)日,其實是在為自己的存在尋找一個答案。
      所以,端午節(jié)帶給我們的,應(yīng)該是溯流而上的文化追源,恰如詩人余光中所說:“藍(lán)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
      以我們現(xiàn)在的視角來看,用一個詩人的隕落,喚醒了一種文化的崛起,就像屈大夫生未能拯救楚國,卻用死成就了《離騷》一樣,忽然覺得,端午節(jié)其實更像是包裹粽子的葦葉了,它把所有的內(nèi)容和精髓,密密細(xì)細(xì)地包藏起來,讓我們極具耐心地一層層打開,最后領(lǐng)略到事物的真相。熟透之時,葦葉汲取了糯米的黏質(zhì),糯米滲透著葦葉的清香,似如端午與屈子之間的浸染,節(jié)與人的統(tǒng)一。
      我對端午節(jié)的最初認(rèn)知,完全來自于粽子,那時候的小學(xué)課本,還沒有涉及到“楚辭”或者《離騷》的片言碎語,文化不高的母親也無法給我們講述端午節(jié)的由來,好在粽子并不因為我們的無知而改變所蘊含的味道,我總會把端午節(jié)和甜香黏軟的糯米聯(lián)系起來。這使得整個貧乏的生活,還能透射出星星點點的光亮,就像枯枝間的芭蕾,滲漏出些許隱秘的春意。
      現(xiàn)在看來,那些夾雜在一年日歷中為數(shù)不多的能激發(fā)我們飲食向往的節(jié)日,早已成為精神上抵擋艱難生活的盾牌。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應(yīng)該為擁有這些值得回味的生活而向三閭大夫叩謝。對童年而言,這是一個多么充滿人情關(guān)懷的節(jié)日??!那種甜膩的感覺,一直泛舟舌津。
      后來知道了屈原和楚懷王,知道了《國殤》和汨羅江,知道了每年這一天,人們蜂擁江岸,插艾蒿、掛菖蒲、吃粽子、競龍舟,把一種悲情的懷念渲染成了歡悅的行為,熱熱鬧鬧,轟轟烈烈。
      歷史會在很多場合拐出一道彎來,就像屈原投江時所選擇的河泊潭一樣——它是汨羅江注入洞庭湖口前的彎曲處。這種彎道,對河流而言,只是改變了水的流向;對三閭大夫而言,卻是以生命為筆,填充了歷史的章節(jié),引領(lǐng)了情感的走向。許多典故都停泊在河流的彎道,這些遠(yuǎn)航至此的細(xì)節(jié),因為承載了有溫度的夙愿,使得堅硬的歷史柔軟了許多。所以,更多的時候,是生命的結(jié)局讓歷史的敘述更具悲情。明白了這一點,再品嘗粽子時,心情會沉重許多。
      事情往往是這樣,在分享一種傳統(tǒng)時,我們更多的時候只在關(guān)注它所帶來的結(jié)果,而其中蘊含的真諦,卻很少探究了。因為時空的距離,讓來源變得愈加縹緲和混沌。好在歷史給了我們最好的解決方式,它讓時間淡化了一個國家的破碎的同時,卻強化了一種品質(zhì)的高貴。它讓我們穿越兩千三百年的距離,聆聽到了一條河流古老的潮汐。這時候的端午,或許更像是一縷陽光,從汨羅江的源頭流淌過來,映照著江邊每一位過客的內(nèi)心。
      我知道,有些品格是無法超越的,它更像一面古鏡,端放在我們必經(jīng)的路口,讓人們從歷史影像中,找到現(xiàn)實的映像。
(有刪改)
(1)下列對散文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B
B

A.文章通過寫汨羅江因屈原而被人銘記,來證明名家名作對于名勝的重要意義,正如歐陽修之于醉翁亭、范仲淹之于岳陽樓,表現(xiàn)了山河與文化血肉相連。
B.文中詩一般的語言,意蘊深厚,充滿張力,所引用的余光中“藍(lán)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一句,用了借代的手法寫出了屈原在中國文化中開創(chuàng)性的作用。
C.文章末段贊頌了屈原偉大的品格無人能企及,它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們的不足,促使我們反思并不斷提升自己,強化了屈原精神在現(xiàn)實中的意義。
D.文章以“端午”為線索組織材料,回顧了對端午節(jié)的認(rèn)知過程,對自己最初只喜歡端午節(jié)粽子的淺薄而感到慚愧,對世人將悲情渲染成歡悅而感到不滿。
(2)文章前三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內(nèi)容?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3)從全文看,“端午的陽光”有幾重含義?請簡要分析。

【答案】B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fù)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16引用:49難度:0.5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云中誰寄錦書來
    左建明
           從前的情形,隔上幾日到辦公室去,總有那么一摞信件候在那里,信里自然鼓脹著許多的驚訝、歡喜,或許還有失望與牽掛——不管怎樣,都足夠一天的心潮起伏了。但是,不知從什么時日起,那桌面上竟?jié)u漸地荒涼起來,即使半月二十天去一趟,也鮮有書信出現(xiàn),唯有一些硬邦邦的印刷品,仿如戈壁灘上的石塊,摸也懶得去摸。于是,生活中平添了許多寂寥。
          有次出差,妻子跟我說,你給我寫封信吧。我說,電話這么方便,還寫什么信。就沒有寫。兜里揣了手機,拿出來就講,用得著再寫信,再貼郵票,再往郵局跑嗎?妻子的深意被我忽略了。
          孩子出國讀書已經(jīng)兩三年了,家里竟沒收到過一封親筆信。自然是因有電話。后因上了網(wǎng),有了電子郵件?,F(xiàn)在更是方便,用上了電子語音通話,不花錢,每天晚上對著麥克風(fēng)盡管聊,直聊得搜腸刮肚沒話找話,幾乎成了天氣報告和烹飪交流了。
          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把時空為人制造的期待消解了。
          也因此,我們再也體會不到“望穿秋水”“目盡飛雁”的詩意。遙想青春初戀時,正值朔風(fēng)吹雪,戎馬遼東?!跋禃貉阕?,早晚到云中?!睂τ跁诺钠谂?,大約沒有誰能比過當(dāng)兵的人。盼信—讀信—復(fù)信,這循環(huán)往復(fù)經(jīng)年不衰的美妙激情,正是人生的菁華。至今想起那包被妻子珍藏起來的兩地書,耳邊即刻傳來列車“咔嚓—咔嚓”的車輪聲,那就好像我們的專列,專為我們傳書送信。
          書信實在是有不可替代的品質(zhì)。
          你可以反復(fù)地閱讀,閱讀中又可生發(fā)出無窮的想象。那信紙的質(zhì)地,那熟悉的字跡,那字句的刪改涂抹,都令人親切感動遐思綿綿。你甚至偶然可見信紙上輕微的汗?jié)n、濃濕的淚痕。于是寫信人的氣息、心境、情感撲面而來。這時,你充分地調(diào)動起自己的記憶與想象,進(jìn)而收獲了一次色彩斑斕的藝術(shù)體驗。對于書信,定要收藏。這比那些古玩字畫等物質(zhì)性收藏更為珍貴。這是真正意義上的生命與精神的收藏。舊信重讀,你會發(fā)現(xiàn)生命從來就沒有被時光的水流沖走,過去的歡樂也好,痛苦也罷,它們?nèi)会劤闪诵腋?。你被幸福包圍著,充實而又富足?br />      作為語言符號,一旦將文字落在書面上,它的表達(dá)便顯得更為鄭重。書信的基本品質(zhì)是真實。(除非將它用于陰謀,群英會蔣干中計,也正是基于對書信真實品質(zhì)的信任。)書信最能貼近情感、事件的本原,因而具有非同尋常的認(rèn)識價值。有關(guān)“我們從哪里來”這樣永恒蒼涼的生命叩問,也許能從書信中獲得最溫暖的回應(yīng)。書信既是個人清潔的經(jīng)驗史,又是寬廣悠遠(yuǎn)的血親網(wǎng)。假如你不僅僅收藏著自己的所有信件,而且還繼承了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們的書信,那真是一部精彩絕倫的家譜。如果我們妄發(fā)譫想,將此類“家譜”伸展到秦漢之前,那真正是一部偉大壯麗的畫卷!有這樣的參照與鏡鑒,文明的腳步該是多么強健。
          書信還是藝術(shù)的。它至少具備了語言和書寫的藝術(shù)。為了將情感表達(dá)得強烈或含蓄,為了將事件敘述得準(zhǔn)確且生動,為了將理性闡述得縝密與通透,等等,你必得盡其所能選擇最美的語言,最美地書寫。于是,許多經(jīng)典的藝術(shù)從書信中誕生?!秲傻貢贰陡道准視贰对鴩視返鹊?,滋潤著一代又一代的讀者。而二王、歐、褚、柳、米等大書法家的信札則成為后人臨池的范本。
          這一切,是電話和伊妹兒所能替代得了的嗎?
          而今,城市里的電信大樓是越來越氣派堂皇了,端的是人如水流車如龍。零落一隅的郵政所卻日漸寒磣——但是,它門前的郵筒依然恭候著您,雖然目光已有些酸楚;那小屋里依然散發(fā)著郵票、蘸水筆和糨糊的溫馨,雖然有點兒清寂。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這時候,一位退休的老郵差正乘了月色蹣跚前行。他老伴的生命正處彌留之際,他記起了從前老伴的抱怨,因為他當(dāng)了一輩子郵差,卻從來沒給她寫過一封信?,F(xiàn)在,他終于寫好了,他要到遠(yuǎn)一點的地方去發(fā)信。
    (1)下列對本文思想內(nèi)容的分析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因為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的發(fā)展,手機和網(wǎng)絡(luò)等手段使人們對書信的熱切期待消解了。
    B.作者認(rèn)為電話和伊妹兒不如書信那么具有真正意義上的生命與精神的收藏價值,會讓人感到幸福,充實而富足。
    C.作者認(rèn)為書信具有非同尋常的認(rèn)識價值,具備語言和書寫的藝術(shù)。
    D.作者通過本文表達(dá)了對書信傳統(tǒng)的熱愛,呼吁回歸到書信時代。
    (2)下列對本文藝術(shù)特點的理解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信里自然鼓脹著許多的驚訝、歡喜”中“鼓脹”一詞生動地表現(xiàn)了從前書信數(shù)量多時,給人帶來的豐富的情感體驗。
    B.“仿如戈壁灘上的石塊”這個比喻寫出了作者對硬邦邦的印刷品的反感,從而襯托出對書信的熱愛和期盼。
    C.文章以李清照的詩句為題,使文章含蓄,典雅,更有韻味,問句也能啟發(fā)讀者思考。
    D.文中引用“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使文章富有詩意,也能表達(dá)作者對書信傳統(tǒng)逐漸喪失的嘆惋以及對書信文化回歸的渴盼。
    (3)文中畫線句子“這一切,是電話和伊妹兒所能替代得了的嗎?”中,“這一切”包含哪些內(nèi)容?請結(jié)合文意分條概括。
    (4)文章的最后一段看似多余,實則不然。請簡要分析其作用。

    發(fā)布:2024/11/5 18:0:2組卷:5引用:3難度:0.6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父親的家國
    鮑鵬山
           2004年暑假,我回老家看望父親。父親骨瘦如柴,雙目視力幾乎完全喪失,兩耳的聽力也微乎其微。在精力好的時候,他給我們說起他年輕時候的孤危和艱難。鮑姓在當(dāng)?shù)厥切⌒?,我的祖父沒有兄弟,單門獨戶又忠厚樸拙,我父親也只有弟兄二人,叔叔老實可欺。說著說著,父親就給我們背了一首詩:
           人情相見不如初,多少英雄守困途。
          錦上添花到處有,雪中送炭世間無。
          時來易借金千兩,運去難賒酒半壺。
          識破人情全是假,還須自己著功夫。
           背完此詩,父親還順帶跟我們說起他的一位朋友。說起我父親的這位“朋友”,我們倒都認(rèn)識,是鎮(zhèn)上人。那時的鎮(zhèn)上人,吃商品糧的,和我們相比,幾乎是兩重天。在我的記憶中,他們好像沒有什么來往,也從來沒有見過他們有什么杯酒之歡。到了后來,竟至于不來往了。原來,有一年,我父親的這位朋友病了,父親要去看望,可是家里實在太窮,什么也拿不出來,躊躇多日,只好硬著頭皮,幾乎空手去了。心想,朋友一定會理解。但沒想到,朋友一見父親幾乎空著手,當(dāng)時就拉下了臉。我父親覺得大受傷害,也對“朋友”等等,心灰意冷。
          父親一生性情剛烈慷慨,仗義重誼,這次,他給我們背這首詩,帶著滿腹傷感,幾乎唏噓。我心里極感震動,那種人生的寒涼,一下子就包圍了我。我問父親,這是誰的詩?父親說,他也不知道,是他年輕時,到一戶人家,人家的中堂上,就寫著這首詩,因為說中心中隱痛,觸動心中感慨,一下子就記住了。
          過了幾日,我和大哥坐在父親病床邊,父親和我們聊,那天他的情緒很好,他說有一首詩,是邵康節(jié)先生的,很好,就又背給我們聽:
           每日清晨一炷香,謝天謝地謝三光。
          惟求處處田禾熟,但愿人人壽命長。
          國有忠臣扶社稷,家無逆子惱爺娘。
          四方平定干戈息,我縱貧時也不妨。
           我父親少時讀私塾,讀《語》《孟》,讀《千家詩》,幾年的私塾教育,使他終生都像一個讀書人,有著讀書人的情懷氣質(zhì),常常民胞物與,感懷萬端;有著讀書人的思維方式,時時禮義廉恥,仁義道德;還有著天下家國的眼光,總是忠臣孝子,修身齊家。我后來到了城市,在城市里見到不少我父親這個輩分的人,他們大多認(rèn)識字,能讀報,還有各自的技術(shù)或?qū)I(yè),見識也廣,但是卻毫無父親的那種讀書人的氣質(zhì)。這促使我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化,什么才是真正的素質(zhì)。
          但是啊,深受私塾熏陶的父親后來卻終生在農(nóng)村,做一個地道的農(nóng)民,身邊幾乎沒有一個人能理解他的情懷和感慨。他是何等的孤獨啊。這種孤獨,是那樣的深,卻又那樣的長--長到他自己的一生。
          他后來砸鍋賣鐵,也要讓我們念書,在沒有高考的時代,在社會禁錮階層流動的時代,這樣的讀書完全沒有什么目的。他大概是太寂寞了吧,希望通過自己的培養(yǎng),讓我們能聽懂他的心聲?
          我在父親給我背的兩首詩中,感受到了他對這個世界的失望和傷感,也感受到了他對家國的真誠祈禱。
          不久,我的父親就去世了。在那樣偏僻的鄉(xiāng)下,在那樣一個完全無人注意的角落,我的農(nóng)民父親,對人生有著那樣蒼涼的感受,還有著那樣深重的對家國的關(guān)懷。
          這令人難以置信,這是一個文化的奇跡,也是一個人的奇跡。
          父親曾經(jīng)對我有很多的期望,但是,他最后對我的交代,就僅僅是希望我花錢不要太大手大腳,“你負(fù)擔(dān)重啊。”這是他對我說的最后的話。
          我知道我不能讓父親對我完全滿意。但我會一直秉持良心寫作和教書,因為,我生活在父親的家國,我會像我父親一樣,為天下家國祈禱。
    (摘自《經(jīng)典美文》)(1)理解文中畫線句子的含意。
    ①這種孤獨,是那樣的深,卻又那樣的長--長到他自己的一生。
    ②這是一個文化的奇跡,也是一個人的奇跡。
    (2)“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結(jié)合全文簡要概括。
    (3)文中兩次引述“父親”背誦的詩歌,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分析其作用。
    (4)“父親”對“我”說的最后的話:“你負(fù)擔(dān)重啊。”請結(jié)合全文,談?wù)勀銓Α案赣H”這句話的理解。

    發(fā)布:2024/11/4 19:0:2組卷:25引用:4難度:0.5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我與地壇(節(jié)選)
    史鐵生
           ①我在好幾篇小說中都提到過一座廢棄的古園,實際就是地壇。許多年前旅游業(yè)還沒有開展,園子荒蕪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記起。
          ②地壇離我家很近?;蛘哒f我家離地壇很近??傊缓谜J(rèn)為這是緣分。地壇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兒了,而自從我的祖母年輕時帶著我父親來到北京,就一直住在離它不遠(yuǎn)的地方-五十多年間搬過幾次家,可搬來搬去總是在它周圍,而且是越搬離它越近了。我常覺得這中間有著宿命的味道:仿佛這古園就是為了等我,而歷盡滄桑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
          ③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剝蝕了古殿檐頭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門壁上炫耀的朱紅,坍圮了一段段高墻,又散落了玉砌雕欄,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這時候想必我是該來了。十五年前的一個下午,我搖著輪椅進(jìn)入園中,它為一個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準(zhǔn)備好了。那時,太陽循著亙古不變的路途正越來越大,也越紅。在滿園彌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并看見自己的身影。
          ④自從那個下午我無意中進(jìn)了這園子,就再沒長久地離開過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圖。正如我在一篇小說中所說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這樣一個寧靜的去處,像是上天的苦心安排。”
          ⑤兩條腿殘廢后的最初幾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搖了輪椅總是到它那兒去,僅為著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我在那篇小說中寫道:“沒處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這園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樣,別人去上班我就搖了輪椅到這兒來?!薄皥@子無人看管,上下班時間有些抄近路的人們從園中穿過,園子里活躍一陣,過后便沉寂下來?!薄皥@墻在金晃晃的空氣中斜切下一溜陰涼,我把輪椅開進(jìn)去,把椅背放倒,坐著或是躺著,看書或者想事,撅一杈樹枝左右拍打,驅(qū)趕那些和我一樣不明白為什么要來這世上的小昆蟲。”“蜂兒如一朵小霧穩(wěn)穩(wěn)地停在半空;螞蟻搖頭晃腦捋著觸須,猛然間想透了什么,轉(zhuǎn)身疾行而去;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回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樹干上留著一個蟬蛻,寂寞如一間空屋;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薄皾M因子都是草木競相生長弄出的響動,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边@都是真實的記錄,園子荒蕪但并不衰敗。
          ⑥除去幾座殿堂我無法進(jìn)去,除去那座祭壇我不能上去而只能從各個角度張望它,地壇的每一棵樹下我都去過,差不多它的每一平米草地上都有過我的車輪印。無論是什么季節(jié),什么天氣,什么時間,我都在這園子里待過。有時候待一會兒就回家,有時候就待到滿地上都亮起月光。記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連幾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guān)于死的事,也以同樣的耐心和方式想過我為什么要出生。這樣想了好幾年,最后事情終于弄明白了: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天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天在交給我們這個事實的時候,已經(jīng)順便保證了它的結(jié)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jié)日。這樣想過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準(zhǔn)備考試的時候,忽然想起有一個長長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會不會覺得輕松一點?并且慶幸并且感激這樣的安排?
          ⑦剩下的就是怎樣活的問題了。這卻不是在某一個瞬間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夠一次性解決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終生的魔鬼或戀人。所以,十五年了,我還是總得到那古園里去,去它的老樹下或荒草邊或頹墻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開耳邊的嘈雜理一理紛亂的思緒,去窺看自己的心魂。十五年中,這古園的形體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東西是任誰也不能改變它的。譬如祭壇石門中的落日,寂靜的光輝平鋪的一刻,地上的每一個坎坷都被映照得燦爛;譬如在園中最為落寞的時間,一群雨燕便出來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蒼涼;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腳印,總讓人猜想他們是誰,曾在哪兒做過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兒去了;譬如那些蒼黑的古柏,你憂郁的時候它們鎮(zhèn)靜地站在那兒,你欣喜的時候它們依然鎮(zhèn)靜地站在那兒,它們沒日沒夜地站在那兒,從你沒有出生一直站到這個世界上又沒了你的時候;譬如暴雨驟臨園中,激起一陣陣灼烈而清純的草木和泥土的氣味,讓人想起無數(shù)個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風(fēng)忽至,再有一場早霜,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臥,滿園中播散著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說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寫只能聞,要你身臨其境去聞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難于記憶的,只有你又聞到它你才能記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蘊。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園子里去。
    (1)下列對本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中“宿命”一詞表明作者與地壇冥冥之中的緣分,在史鐵生看來,相逢看似偶然卻有著隱秘的必然聯(lián)系。
    B.“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中兩個“世界”分別指讓作者失落的社會現(xiàn)實和讓作者內(nèi)心寧靜的精神家園。
    C.第⑥段中畫波浪線的句子重在表現(xiàn)作者因雙腿殘廢而不能實現(xiàn)進(jìn)入那幾座殿堂、登上那座祭壇愿望的遺憾之情。
    D.“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jié)日”一句,將“死”說成“節(jié)日”,體現(xiàn)出作者對“死”有了獨特而深刻的領(lǐng)悟。
    (2)下列對本文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地壇離我家很近?;蛘哒f我家離地壇很近。”作者運用反復(fù)的手法強調(diào)了地壇在自己生命中的特殊地位。
    B.第③段中“剝蝕”“淡褪”“坍圮”“散落”四個動詞,既寫出地壇歷盡滄桑,又強化了地壇和“我”的關(guān)系。
    C.第⑤段作者大量引用自己小說中關(guān)于描寫地壇“荒蕪”景物的語句,意在表明他在小說創(chuàng)作方面的突出才能。
    D.本文在描寫景物和追憶往事中穿插了許多哲理性的語句,增強了文章的思辨性,能激起讀者對生命的思考。
    (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生動形象、富有意蘊,請簡要賞析。
    (4)對于史鐵生來說,地壇有著非凡的意義。請結(jié)合文中相關(guān)內(nèi)容,談?wù)勊侨绾卧诘貕囊龑?dǎo)下逐步走出人生困境的。

    發(fā)布:2024/11/5 11:0:2組卷:14引用:2難度:0.5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4.8.2  |  隱私協(xié)議      第三方SDK     用戶服務(wù)條款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出版物經(jīng)營許可證網(wǎng)站地圖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