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第二單元》2021年單元測試卷(6)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每小題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重要的母親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之根。
          從“根”上講,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核心發(fā)祥地,從中華民族人文初祖炎黃二帝到7000年前的老官臺文化和后李文化。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都在黃河流域發(fā)展。龍山時代是早期國家誕生的時代,黃河流域出現了登封王城崗、章丘城子崖等,也出現了以堯、舜、禹等為首的邦國和族邦聯(lián)盟。夏商西周三代,乃至秦漢以后的歷代王朝的國都幾乎也都立在黃河流域,黃河文明成為這些時代的最高文明。這就決定了黃河文化在國家形成之前,屬于中國文明起源過程中重要的主導性文化;而自國家誕生之日起,黃河文化就是國家文化。國家認同、民族認同和中華大一統(tǒng)是以黃河文化為核心而凝聚和發(fā)展起來的。
          從“根”上講,近代之前的中國經歷了史前平等的農耕聚落形態(tài)、不平等的中心聚落形態(tài)。早期國家的邦國形態(tài)、夏商周三代多元一體的復合制王朝國家形態(tài)、秦漢至明清的帝制國家形態(tài)五個階段,中華民族也隨之逐漸形成:由五帝時代與邦國相聯(lián)系的部族,發(fā)展為夏商周以來與多元一體復合制王朝國家相聯(lián)系的華夏民族,再發(fā)展為秦漢以來與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相聯(lián)系的漢民族及其正在形成中的中華民族。民族與國家在誕生伊始就密不可分,一個民族的偉大每每表現為她所在國家的燦爛輝煌。延綿不斷的中國歷史表明,民族類型是由其國家形態(tài)結構決定的,有什么樣的國家形態(tài)結構就會產生什么樣的民族類型。中華民族“滾雪球”式的發(fā)展,是以其國都的所在地黃河流域為核心而凝聚起來的,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本血脈,是中華民族之根。
    (摘編自王震中《黃河文化:中華民族之根》)材料二:
          人類的早期文明發(fā)祥地大多與河流相關。5000年前,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恒河流域、黃河流域孕育的原生文明幾乎同時跨入成熟文明的門檻,而由黃河流域孕育的中華文明是唯一延續(xù)至今仍生機勃勃的偉大文明。黃河文明也成為中華文明中最有代表性、最具影響力的主體文明。
          黃河中下游地區(qū)是形成早期中國最重要的區(qū)域。甲骨文的識讀與考古發(fā)掘,以雙重方式印證了夏王朝和近600年歷史的商王朝的存在。商周以來的文字、青銅等文明要素是早期中華文明逐漸形成、日益成熟的主要標志,證明了黃河文明的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和先進性。公元前5世紀前后,老子、孔子、莊子、孟子等思想先哲將中國帶入“軸心時代”,確立了中國文化的核心思想和基本理念,鋪就了中華文明的文化底色和心理基礎,從而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的精神泉源。
          秦統(tǒng)一與漢帝國的建立,使中國進入到一個疆域統(tǒng)一、制度統(tǒng)一、學術統(tǒng)一、信仰統(tǒng)一的時代。自此,黃河流域一直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長期引領、主導著中華文明的發(fā)展方向。秦漢至宋代,都城多沿黃河而建,并孕育出極具時代特色的國家制度與社會習俗。制度文明之外,精神與技術文明也獨樹一幟:漢賦、唐詩、宋詞等不朽的文學華章在此傳承,經學、玄學、佛學、理學等獨特思想體系在此傳洐,歷法、醫(yī)學、陶瓷、絲綢、造紙、印刷、建筑等技藝爐火純青并遠播世界。中華文明的基本精神,價值觀念和民族性格,中華民族的生存智慧、思維方式與精神追求,中國帝制時期的政治制度、社會秩序和信仰世界,都可以從黃河文明的長河中尋找到源與流。
          中華民族在民族獨立解放的基礎上,以開放的心態(tài),借鑒世界文明成果,堅持走好中國道路,實現以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為基本目標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以黃河文明為核心的中國精神,在支撐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方面,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黃河文明在與外來文明的交流互動中,表現出從容寬厚、兼收并蓄、包容開放的品格,成為世界上延續(xù)不絕仍具有強大思想活力的原生文明。
          黃河文明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定現代中國發(fā)展道路最核心、最可靠的文化根基和歷史依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必須知道自己是誰,是從哪里來的,要到哪里去。”
          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轉折點上,以黃河文明研究為切入點,回答好“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到哪里去”,具有重要的歷史與現實意義。
    (摘編自關愛和優(yōu)題速享《黃河學:黃河文明研究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材料三:
          真正偉大的文藝作品,總是和歷史文化的基因、當下的時代精神同頻共振。黃河文明就像一部打開的大書,以黃河為隆起的書脊,以萬里長城、絲綢之路為延展的兩頁,書寫了中國古典文藝最為華美深刻的不朽篇章。以黃河為主題和題材的文藝創(chuàng)作,要想具有史詩的品質,必須架起通往歷史和文化的長橋。以黃河文化精神為支撐,才能為作品灌注厚重的歷史力量。
          以黃河為主題和題材的文藝創(chuàng)作,要想具有史詩的品質,還必須架起通往現實和時代的長橋。不少文藝工作者工作和生活的范圍、人生經歷和心靈體驗,因為專業(yè)、行業(yè)局限,往往是比較狹窄的,和遼闊的社會生活、浩蕩的時代洪流多少有點距離。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斷豐富和提高自己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板凳甘坐十年冷,扎扎實實架起通往現實和時代的長橋,才能為作品注入強大的時代力量。
          打造中華民族新史詩,是一條從“高原”向“高峰”沖刺的艱難之路。美是艱難的,少走一步,都可能半途而廢。古典時代,黃河區(qū)域文化和文藝的高峰最多。今天,所有想要沖擊文藝高峰的人們,必須欄桿拍遍,站在前人的肩頭,披瀝俯察波瀾壯闊的現實生活,才能捧出配得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歷史進程的心血之作。
    (編自韓子勇《黃河:一部中華民族的偉大史詩》)(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重要的母親河文化,對國家認同、民族認同與中華大一統(tǒng)的形成與發(fā)展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B.黃河文明是延續(xù)不絕具有強大思想活力的原生文明,能夠從容寬厚、兼收并蓄、包容開放地與外來文明交流互動。
    C.材料二從發(fā)展階段入手,對材料一中“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之根”的觀點進行了解釋,論述了中國精神就是黃河文明的精神。
    D.材料三從文藝創(chuàng)作的層面,闡述了如何以黃河為主題和題材來打造中華民族新史詩,實現從“高原”走向“高峰”的沖刺。
    (2)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黃河文化是中國文明中的主導性文化、國家文化、黃河文明是各時代的最高文明,因為很多王朝都在黃河流域建都。
    B.民族與國家密不可分。國家形態(tài)結構決定了民族的類型,中華民族在多元一體的復合制王朝國家就已經形成。
    C.黃河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延續(xù)至今的偉大文明,它與兩河、尼羅河等流域的人類其他早期文明同時步入成熟的門檻。
    D.自秦漢時起,黃河流域長期引領、主導著中華文明的發(fā)展方向,中華文明的基本精神、價值觀念等都可以從黃河文明中找到源與流。
    (3)下列說法中,不能作為論據來支持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
     

    A.《將進酒》《使至塞上》和《黃河頌》等與黃河相關的文藝作品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幾乎每一個龍的傳人都耳熟能詳。
    B.農業(yè)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使“游蕩的人”變成“聚落的人”,發(fā)展出定居模式和復雜社會,帶來了生產力的極大提高。
    C.中國疆域四周有巨大的屏障,對中華文明起到保護作用,這是以黃河文明為核心的中華文明能夠延續(xù)至今并生機勃勃的重要因素。
    D.中國歷史乃至整個亞歐大陸的歷史的一個基本模式,是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的碰撞、交匯,這促進了文明的融合與發(fā)展。

    組卷:2引用:1難度:0.6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2分)

  • 2.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每個星系都是太空中的一個島嶼,它們與其鄰居隔光年之距遙遙相望。我可以想象,在無數星球上的生物對宇宙的模糊認識是如何產生的:它們在開始的時候都以為,除了它們自己小小的行星以及它們周圍的那些區(qū)區(qū)可數的恒星以外,再也沒有其他的星星了。我們是在與世隔絕的情況下成長起來的,我們對宇宙的正確認識是逐漸形成的。
          有些恒星可能被數百萬個沒有生物的由巖石構成的小星球所包圍,這些小星球是在它們演化的某個初級階段凍結而成的行星系。大概許多恒星都有跟我們類似的行星系:在外圍具有由大氣環(huán)所包圍的行星和冰凍衛(wèi)星,而在接近中心處則有溫熱的、天藍色的、覆蓋著云的小星球。在一些行星上可能已經有高級動物,他們也許正在從事某種巨大的工程建設來改造他們的行星世界,他們是我們宇宙中的兄弟姐妹。他們跟我們的差別很大嗎?他們的形狀、生物、化學、神經、生態(tài)、歷史、政治、科學、技術、藝術、音樂、宗教、哲學等方面的情況如何?也許有一天我們會知道的。
          我們現在來到我們星系的行星上。這些星球相當之大,它們都是太陽的俘獲物。由于重力作用,它們被迫做近似圓周運動。它們的熱量主要來自太陽。冥王星覆蓋著甲烷冰,它唯一的伙伴是它的巨大衛(wèi)星卡戎。巨大的氣體星球海王星、天王星、土星──太陽系的寶石──和木星都分別有一個冰凍衛(wèi)星做伴相隨(這些行星近年均被發(fā)現有更多的衛(wèi)星甚至衛(wèi)星群相伴隨。──編者注)。在氣體行星及其冰凍衛(wèi)星的內側就是充滿巖石的溫暖的內太陽系。例如,在那里有紅色行星──火星。在火星上有高聳的火山、巨大的裂谷、席卷火星的大沙暴,并且,完全可能還有些初級形態(tài)的生物。所有太陽系的行星都繞著太陽運轉。太陽是離我們最近的一顆恒星,它是個恐怖的氬氣和氪氣的熱核反應爐,它的強光照耀著整個太陽系。
    (摘編自卡爾?薩根《宇宙的邊疆》)      材料二:
          茫茫宇宙中,究竟哪些恒星周圍可能存在類地行星和外星生命?美國天文學家日前列出一份包含1822顆恒星的目錄,將利用“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wèi)星”(按英文縮寫簡稱“苔絲”)對它們進行詳細觀測。
    “苔絲”是美國航天局于2018年4月發(fā)射的一個系外行星探測器,其主要任務是尋找太陽系外宜居的類地行星。它的探測采用“凌日法”,原理為行星從恒星前方經過時,可觀察到恒星微弱“變暗”。按計劃,它將觀察宇宙中40萬顆恒星。
          美國康奈爾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在《天體物理學雜志通訊》上發(fā)表報告說,他們根據初步觀測結果,列出了一份含有1822顆恒星的目錄。這些恒星是明亮的冷矮星,溫度在2700開爾文到5000開爾文之間,其中最近的恒星距離地球只有6光年。它們周圍可能有與地球相似的行星存在于溫度等條件合適的宜居帶中。
    “苔絲”能夠觀測目錄中227顆恒星周圍的整個宜居帶,就是說有效觀測范圍不僅包括與地球相似的行星可能處在的軌道位置,還包括更遠的類似火星在太陽系中所處的位置。
    (摘編自《天文學家列出可能孕有外星生命的恒星目錄》,新華社2019年3月28日)      材料三:
          探測火星不是件容易的事,可是人類探測火星的熱情卻從未熄滅。
          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透露,2020年我國將發(fā)射探測器,實現對火星的環(huán)繞、著陸和巡視探測。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曾表示,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一步實現“繞、落、巡”探測,這在國際上前所未有,難度極大。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認為,研究火星可以給人類帶來很多的啟示。他表示,火星和地球是太陽系里的“兄弟姐妹”,研究兩者的異同,互為參考,是極具價值的基礎研究。
          火星上是否存在或曾經存在過生命,這也是讓科學家牽腸掛肚的謎題。研究表明,遠古時代火星上曾有濕暖氣候和流動水;2018年,科學家在火星南極冰蓋下發(fā)現了液態(tài)水存在的證據。這增強了人們尋找火星生命的信心,也讓人們看到了在火星上生活的希望。
          此外,對火星本底磁場長期演變的探測,對研究地球磁場的長期演化具有重要借鑒意義;對火星地貌特征與分區(qū)、表面物質組成與分布等開展研究,則有助于了解火星的起源與演化。
    (摘編自《2020年探測火星,我們準備好了嗎》,《科技日報》2019年3月28日)(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在茫茫宇宙中,每個星系與其鄰居隔光年之距遙遙相望,在恒星以及他們周圍的那些行星上都存在生物。
    B.太陽系的每個行星都是太陽的俘獲物,由于重力作用,它們被迫做圓周運動,它們的熱量主要來自太陽。
    C.“苔絲”的主要任務是采用“凌日法”來尋找太陽系外宜居的類地行星,它已觀測到宇宙中有40萬顆恒星。
    D.2020年,我國將發(fā)射探測器,對火星進行首次探測,一步實現“繞、落、巡”任務,這在國際上尚屬首次。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有些恒星可能被眾多沒有生物的由巖石構成的小星球包圍,許多恒星群可能在外圍有由大氣環(huán)所包圍的行星和冰凍衛(wèi)星,在接近中心處有類地行星。
    B.美國天文學家利用“苔絲”觀測了許多顆恒星,發(fā)現這些恒星距離地球最近的僅僅有6光年,它們周圍可能有與地球相似的行星存在于宜居帶中。
    C.冥王星覆蓋著甲烷冰,氣體星球海王星、天王星、土星和木星分別有衛(wèi)星甚至衛(wèi)星群相伴隨,在氣體行星及其冰凍衛(wèi)星的內側是溫暖的內太陽系。
    D.科學家在火星南極冰蓋下發(fā)現了液態(tài)水存在的證據,這足以證明,遠古時代火星上曾有濕暖氣候、流動水、初級生物,讓人們看到了在火星上生活的希望。
    (3)人類對于火星乃至宇宙的探索,有什么重要意義?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

    組卷:13引用:4難度:0.7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5分)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滿楚古德吉的鷹
    阿滿
          爺爺要把今天自家鷹捕捉到的野兔分割好,儲藏起來,因為漫長的冬天野物會很少,他們得細水長流過生活。是啊,人可以餓肚子,鷹不行。爺爺說,鷹是貴客,到家只有那么短短的幾個月,它每日辛勞,必須好好待它。
          滿楚古德吉打算用新的鷹腳絆繩獎勵自己的鷹。墻角里已經有滿滿兩麻袋野雞了,過幾天爺爺就可以拿到集上去賣。滿楚古德吉心里算了算,離春天放生的日子還有四個月,那就是一百二十多天。但是下雪的日子總過得很快,一想起離別,滿楚古德吉心里便堵塞了。他對鷹的承諾就像大山對河流的承諾一樣,時間一到,他肯定是要讓它回歸山林的。唉,不能想了,有太多的難舍難分。
    “多好的一只鷹,被滿楚古德吉那小子逮到了?!蹦切棸咽嚼鲜沁@么說。是的,夏天的時候,滿楚古德吉意外地捉到了這只鷹。之后,屯里人開始談論這對爺孫倆。
          有人出高價來買,滿楚古德吉想賣,爺爺不同意。滿楚古德吉企圖反抗爺爺,但是爺爺一吹胡子,滿楚古德吉就軟下去了,只好放棄。
          滿楚古德吉從出生到現在一直被爺爺捂在這里。去過一兩次集圩,那是爺爺獎勵帶他去買果子吃。他不知道自己的鷹為什么值那么多錢,最終還是買鷹的人告訴了滿楚古德吉,他們說,這可能是一只海東青,現在看不大出來,過兩個月就看出來了。海東青是神鳥。據說是它把光和火種帶到了世上。
          接下來日子就很有期盼了,有期盼的日子就很有趣味。滿楚古德吉整個秋冬天都被這只鷹占滿,小土坯屋周圍盡是他和鷹的歡快身影。
          鷹長得快,很快羽翼豐滿。豐滿了,發(fā)現不是期望的那種神奇,卻也漂亮異常。
          鷹蹲在墻邊的木杠子上,一雙清亮的眼殊被一圈金子般的瑩黃簇擁。它轉動眼殊,瑩黃像變戲法似的翻來翻去。跳了跳,翅膀像漁網張開,捕獲著滿屋子的幸福。
          不過,想想熬鷹的那段日子,滿楚古德吉可真是吃苦了。這只鷹與從前的鷹大不一樣,滿楚古德吉先后養(yǎng)過三只鷹,從前的鷹三五天最多一個星期就熬熟了,馴服了,隨人了。而這只鷹到了整整十天也不向人屈服。它就那么瞪著滿楚古德吉,不吃不睡,也不大動,像雕像一樣。
          滿楚古德吉比鷹更犟,瞪回它說,你狠,看誰熬得過誰。一天兩天過去了,三天五天過去了,滿楚古德吉著急了,發(fā)躁了,眼睛酸,身子疲,人犯暈,什么時候倒下的不知道。冷不丁醒來,趕緊爬起來,揉揉眼,再熬。
          熬到第十天了,滿楚古德吉從別人那里借來了一只鷹,對它進行吃食教育。滿楚古德吉把肉條喂給別人的鷹,別人的鷹很享受地吃著,不緊不慢。但是自己家的鷹巋然不動,眼珠子都不轉動一下,害得滿楚古德吉白白浪費了那么多好肉條。沒轍了,滿楚古德吉摸了摸自家的鷹,發(fā)現它瘦得只剩下一層皮了,體溫也下降了,啊,原來它快死了。
          滿楚古德吉臉煞白,心臟往下墜,腦子一時空了,他傻在那里了。還好,這時爺爺過來了,給滿楚古穗吉端來了一碗玉米糝子,甩出兩個字,吃飯。然后,用手撫摸著鷹的頭和脖子,輕柔地一下又一下,像撫摸小時候的滿楚古德吉那樣。
          看著玉米糝子飯,滿楚古德吉終于想起了餓,熬鷹十來天,他累壞了,下巴尖了,胳膊上小肉腱子也軟了。爺爺在滿楚古德吉沒轍的時候接過了熬鷹的任務,讓那鷹恢復了元氣。
          滿楚古德吉狼吞虎咽地吃著,吧嗒吧嗒。也許,吃飯的聲音是這個世界上最好聽的聲音。忽然,那鷹有動靜了,它轉動了一下頭,看了看滿楚古德吉,確認了一下,然后把頭勾下來,學著滿楚古德吉的樣子,一下一下啄了起來。滿楚古德吉吃的是玉米糝子,它啄的是自己的胸腹。
          滿楚古德吉愣了,幾秒鐘后明白了,那鷹在吃自己。哇,它動食了,太好了。滿楚古德吉大喜,急忙奔過去喂肉。這鷹,吃相惡狠狠的,太好看了。
          接下來,這鷹更加顯示出與眾不同,架鷹、跑繩、叫鷹等訓練一個月完成了。到了冬天的時候,這鷹不僅能飛出很遠,并且能自己帶獵物回來了。難怪屯子里的人會妒忌眼紅,這鷹真的是越來越顯出不一樣的好來了。
    (選自《民族文學》2019年第2期,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林黛玉進賈府》巧借從未進過賈府的林黛玉的眼睛來描寫賈府的人物,這篇小說也運用了相同的手法,通過鷹的眼睛來描寫滿楚古德吉的形象。
    B.“他對鷹的承諾就像大山對河流的承諾一樣”運用比喻手法,表現滿楚古德吉承諾的鄭重莊嚴,因為他覺得應該讓鷹回歸山林,給它自由。
    C.小說前半部分描寫了爺爺、鷹和滿楚古德吉共同生活的情景,營造了溫暖幸福的氛圍,與熬鷹的那段苦日子并不沖突,反而更突出了鷹的“與眾不同”。
    D.桑迪亞哥老人的形象與小說中鷹的形象有相似之處,桑迪亞哥在艱苦卓絕的環(huán)境中用勇氣奮力抗爭,鷹在馴化的過程中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抗爭。
    (2)請結合作品,簡要概括滿楚古德吉熬鷹過程中不同階段鷹的表現以及他的相應心理。
    (3)小說多處運用側面襯托的手法來塑造鷹的形象,請從文中舉出三處從不同方面襯托的例子,并簡要分析。

    組卷:1引用:2難度:0.6

四、寫作(60分)

  • 10.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①當代正經歷復雜而深刻的變革,風險挑戰(zhàn)與之相隨,危和機總是同生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要危中尋機,化危為機。
          ②疫情期間,在線辦公、云端上課、線上消費等“宅經濟“迅速崛起,智能制造、無人配送、在線消費等新興產業(yè)展現出強大成長潛力,這些都是危中有機的現實寫照。
          ③老字號餐館主動“觸網”,增設外賣窗口,打通線上線下;農業(yè)部門推出網上訂購、網上培訓、網上貸款等春耕備耕新方式……雖然疫情給經濟發(fā)展帶來嚴峻考驗,但及時反應、應對有方,有助于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④俗話說:“來而不可失者,時也;蹈而不可失者,機也?!币咔榻Y束后,面向未來,也要善于化危為機,更要善于創(chuàng)造和把握發(fā)展的新機遇。
          上述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請結合材料內容,以某校高三學生的身份給校報“時事論壇”欄目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27引用:13難度:0.7
  • 1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最近,很多新聞媒體就文明習慣養(yǎng)成紛紛推出公益廣告:“公勺公筷,文明用餐”“拒食野味,走向文明”“保持一定社交距離,尊重他人合法隱私”等等。對此,也有人持不同看法。有的說:“原先的習慣,很難改啊!”有的說:“文明習慣要從小培養(yǎng),我年齡大了,有些文明習慣我不太應?。 边€有人說:“講究文明習慣一陣風,過后就煙消云了。”這些不同聲音也有一定市場。
          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請以高中生身份給本市精神文明網“文明習慣大家談”欄目寫一篇文章,倡導大家“養(yǎng)成文明習慣,人人行動起來”,體現你的思考和認識。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23引用:12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