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山東省濟寧市鄒城二中高二(下)段考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7/8 8:0:10
一、單選題(每題1.5分,共75分)
-
1.春秋時期“尊王攘夷”成為霸主們競相揭起的旗幟,孔子常發(fā)“復周”之論;戰(zhàn)國時《尚書?大禹謨》托名夏禹“奄有四海,為天下君”,《尚書?禹貢》記載大禹將天下劃分為九州。這反映出當時社會( ?。?/h2>
組卷:21引用:9難度:0.6 -
2.清朝時期,由臨時性機構固定為常設的機構,使皇權空前強化的是( ?。?/h2>
組卷:13引用:3難度:0.5 -
3.”今我朝罷免丞相…以后子孫做皇帝時,并不許立丞相。”此訓令出自( ?。?/h2>
組卷:8引用:7難度:0.6 -
4.“吞并戰(zhàn)國,海內為一,功齊三代”贊頌的是( )
組卷:26引用:2難度:0.9 -
5.在人類文明發(fā)展過程中,不同地區(qū)之間始終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聯(lián)系和影響。下列不同地區(qū)之間文明交流的事件按時間先后排列正確的是( ?。?br />①張騫出使西域
②甘英出使大秦
③羅馬商人經陸路與海路到達洛陽
④中國絲綢到達地中海東岸組卷:21引用:6難度:0.8 -
6.研究如表,最符合其內容的學習主題是( )
序號 歷史事件 1 清政府冊封達賴、班禪;設置駐藏大臣 2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亂 3 雍正帝在西南少數(shù)民族聚居區(qū)實行“改土歸流” 組卷:1引用:6難度:0.6 -
7.一漢人建議“為政應以原本法令為主,并參酌中國制度”引起該民族的王公大臣反對,認為中國僅是帝國的一部分……統(tǒng)治者也不需采用亡國者的制度。該民族當是( ?。?/h2>
組卷:0引用:2難度:0.8 -
8.周桓王在位時(前720年-前697年),將王朝大權交給歌公,免去了鄭莊公左卿士的職務。鄭莊公隨即派人將王室的莊稼割走,后來也不再朝見天子。這一現(xiàn)象說明( ?。?/h2>
組卷:10引用:11難度:0.8 -
9.“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边@句話出自( )
組卷:0引用:3難度:0.6 -
10.觀察如表,擬定一個主題,最恰當?shù)氖牵ā 。?
1684年 清朝在臺灣設府,隸屬于福建省 1689年 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確定了中俄東段邊界 1762年 清朝在新疆設立伊犁將軍,總領軍政事務 1793年 清政府頒布《欽定藏內善后章程》,以法律形式明確與落實了中央對西藏
地方的管轄權。組卷:5引用:7難度:0.6 -
11.《史記》載:“漢興七十余年之間,國家無事,……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至腐敗不可食?!边@現(xiàn)象發(fā)生在( )
組卷:1引用:3難度:0.5 -
12.戰(zhàn)國時期,土地的直接耕作者已獲得了一定的自由,農業(yè)產量也有很大程度提高,社會貧富差距也明顯擴大。導致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根源是( )
組卷:38引用:23難度:0.9 -
13.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說:“中國知識線與外國知識線相接觸,晉、唐間的佛學是第一次?!毕铝形奈镏锌梢宰C實其說法的是( )
組卷:1引用:4難度:0.6 -
14.明代前期,政府在服飾上有一系列嚴格的繁雜細致規(guī)定:例如力主漢服和嚴禁胡服等。到明代中后期,民眾服飾呈現(xiàn)出千姿百態(tài)風格并有了一定的穿著自主意識。這一變化表明( ?。?/h2>
組卷:13引用:4難度:0.5 -
15.乾隆年間,詩人魏來朋在《鬻子行》中寫道:“濰北(山東濰坊)邑當丁丑年,沿海村落少炊煙。無麥無禾空赤地,家家真乃如磬懸?!痹斐蛇@一歷史現(xiàn)象的直接措施可能是( )
組卷:9引用:3難度:0.9 -
16.“引經決獄”開始于漢武帝時期的一種審判方式,司法官引用《春秋》等儒家經典作為裁判案件的主要依據,這反映出“引經決獄”( )
組卷:3引用:4難度:0.6 -
17.如圖是《元乂墓志》的局部,出土于洛陽。元乂為北魏道武帝玄孫,墓志載其“學綜墳籍,儒士攸宗”,但對其惡行則避而不談。墓頂上的彩繪天象圖,是我國目前考古發(fā)現(xiàn)中時代較早、幅度較大、星數(shù)較多的一幅。下列對元乂墓葬相關信息解讀正確的是( ?。?br />①墓志相較于正史的評價更加客觀
②為研究我國古代天文學提供了佐證
③體現(xiàn)了孝文帝改革后的民族交融
④中國的書法藝術自此進入自覺階段組卷:9引用:2難度:0.5
第II卷(非選擇題)
-
5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中國古代大一統(tǒng)國家具有長期維系、不斷重建的韌性,但大一統(tǒng)國家韌性的特征伴隨著多次制度形式的重大變遷以及大一統(tǒng)局面的多次崩潰。體制變革是聯(lián)結制度變遷、制度崩潰與國家韌性的動態(tài)機制。中國古代大一統(tǒng)國家體制變革有三種模式:以“變”應“變”,維護政治穩(wěn)定;打破低水平均衡,推動大一統(tǒng)國家重建;累進變革,繼承歷史遺產。正是這三種模式使得大一統(tǒng)國家的韌性在動態(tài)變化的歷史進程中,通過不斷求變才能達成的歷史成就。
一一摘自趙德昊《形塑國家韌性——論中國古代大一統(tǒng)國家的長期延續(xù)與不斷重建》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任選一種體制變革模式予以闡述。(要求:論題明確,闡述充分,邏輯清晰。)組卷:5引用:2難度:0.5 -
52.中國歷代王朝都有其統(tǒng)治所依賴的核心區(qū),它是“兵甲所出、財賦所聚、人才薈萃、正統(tǒng)所寄”的地區(qū),擁有統(tǒng)治全國的合法性。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圖1是中晚唐五代北宋的核心區(qū),圖2是明清時期的核心區(qū)。
——魯西奇《中國歷史的空間結構》描述圖1、圖2所反映的核心區(qū)空間結構特點的變化,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變化的成因。組卷:16引用:6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