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xué)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鮮族中學(xué)高二(上)第二次月考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12/19 12:30:2

一、基礎(chǔ)知識(共15道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相同的一項是(  )

    組卷:4引用:3難度:0.9
  • 2.下列各組詞語,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h2>

    組卷:17引用:1難度:0.5
  • 3.下列各組用橫線連接的詞語,不全是反義詞的一項是(  )

    組卷:3引用:1難度:0.8
  • 4.下列各組短語,搭配不完全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ā 。?/h2>

    組卷:12引用:2難度:0.9
  • 5.下列各組畫線的成語,全都是褒義的一項是(  )

    組卷:26引用:3難度:0.9
  • 6.下列各句中畫線的詞,使用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ā 。?/h2>

    組卷:7引用:2難度:0.6

(三)現(xiàn)代文閱讀II

  • 1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異木
    馮驥才
          ①作家決不會在自己書房里拘束的,他的性情便自然而然地渲染著書房處處,讓書房無不顯現(xiàn)著作家的個性、氣質(zhì)、習(xí)慣、喜好、興趣、審美。在那些滿屋堆積的圖籍、稿紙,文牘、信件、照片和雜物中,當(dāng)然一定還有許多看不明白的東西,那里卻一準(zhǔn)隱藏著作家自己心知的故事,或者私密。
          ②就像我自己的書房,許多在別人眼里稀奇古怪的東西,再普通不過的東西——只要它們被我放在書房里,一定有特別的緣由。它們可能是一個不能忘卻的紀念,或許是人生中一些必須永遠留住的收獲。
          ③多少年來我有個習(xí)慣,去一個非同尋常的地方,總愛把當(dāng)?shù)卮笞匀换驓v史的東西帶一點回來,這些東西毫不珍貴,卻唯其獨有,比如落葉、松子、異石,或歷史遺跡的碎屑。
          ④一次,在敦煌時去看榆林窟,途經(jīng)那座久已荒廢的唐代鎖陽城,鉆進了城池,走入亂土崗般的古城廢墟中,在一片野木縱橫中間看到一些散亂的木頭,那樣子有點像塔克拉瑪干沙漠里尼雅古城的遺址,這一定是一處唐代的廢屋,由于戈壁灘上少雨,古物不朽,再經(jīng)過一千年的曝曬,已無木色,有如白骨,木頭上的小孔經(jīng)過風(fēng)吹和風(fēng)化,結(jié)晶一般晶瑩剔透,一塊木頭只有在戈壁灘上放了一千年,曬了一千年,才會變得這樣奇異。
          ⑤我從地上拾了一小塊,想留個紀念。待一拾起,手中好似什么也沒拿,千年的風(fēng)吹日曬,不僅叫它失去木頭的顏色,還失去了重量,這更使我確信古代木雕鑒定的一條經(jīng)驗,時間愈久,木頭愈輕,只要過輕。必近千年。
          ⑥我拾起的這塊木頭,其形瘦長,峻峭山,其色潔白,宛如石峰,再細看,它的側(cè)面有一明顯發(fā)紅的銹痕,表明這塊殘木源自建筑的某一部分,有了這人文的痕跡,更叫人生出許多遐想。
          ⑦現(xiàn)在,它就立在我書桌邊小上的一角,雖然不是一個物件,卻自有風(fēng)韻,什么古物也不能替代。它還常常叫我想起九十年代中期寫《人類的敦煌》的那段時間,在西北考察的種種奇特難忘的情景,我喜歡大西北特有的中華文明的源頭感。
          ⑧這塊異木之外,我書房還有金字塔小小的碎片,邁錫尼石墻上槽爛的石塊,托爾斯泰莊園草地上遺落的奇大的松子,加拿大的大紅葉和京都的小紅葉……日本人逢到秋天喜歡把這種極小、鮮紅、精致的小紅葉擺在做好的菜上,日本人是特別講究視覺美的。中國的菜講究“色、香、味”,日本人追求“色、形、味”?!靶巍本褪切螒B(tài)之美。
          ⑨還記得三十多年前訪問英國,與一位英國詩人散步,他順手從地上拾一片葉子,寫了一行字給我:秋天的禮物。
          ⑩物本無情,情在人心。當(dāng)時拾一點什么東西帶回來,也許只為了把眼前的美用一點東西留住,不想歲月久了,這些由各地帶來的東西便無序地散落在書房各處,偶爾碰到,引起一點觸動,喚起險些忘掉的記憶。
    ?書房的生活全部是心靈的生活。
    (1)關(guān)于第①②自然段,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書房談到書房的雜物、擺件等,自然引出下文。
    B.點出物件關(guān)聯(lián)著作家的心事,引發(fā)讀者閱讀興趣。
    C.作者非常珍惜書房里收藏的各種物件。
    D.作者的審美追求自由不羈、無拘無束。
    (2)根據(jù)第④自然段,下列對于異木發(fā)現(xiàn)地點的描述最準(zhǔn)確的一項是
     

    A.在去敦煌榆林窟的途中
    B.在唐代鎖陽城廢墟的野木間
    C.在野木縱橫生長的空地上
    D.在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戈壁灘上
    (3)根據(jù)第⑤自然段,異木最突出的特點是
     

    A.經(jīng)千年曝曬
    B.無木頭色澤
    C.質(zhì)量非常輕
    D.像古代木雕
    (4)根據(jù)本文內(nèi)容,下列不能體現(xiàn)異木“自有風(fēng)韻”的一項是
     

    A.有近千年歷史
    B.形色峻峭如山如峰
    C.帶有人文痕跡
    D.見證中華文明起源
    (5)第⑧自然段談到作者喜歡從世界各地拾取小東西帶回書房,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6)第⑨自然段作者寫了“秋天的禮物”,對其用意理解最準(zhǔn)確的一項是
     

    A.平凡的樹葉因詩心而變得珍貴
    B.樹葉具備形態(tài)之美
    C.表達了對英國友人深深的懷念
    D.詩人靈感無處不在
    (7)對本文文體的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
    B.散文
    C.日記
    D.報告
    (8)本文使用最多的修辭手法是
     

    A.夸張
    B.擬人
    C.排比
    D.比喻
    (9)下列對本文主旨的理解,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A.一位作家的書房可以顯現(xiàn)其個性、氣質(zhì)、習(xí)慣、喜好,甚至是秘密。
    B.作家每到一處,總喜歡把當(dāng)?shù)刈匀换驓v史的東西帶回到自己的書房。
    C.物本無情,情在人心,異木、樹葉、石塊等因為人的珍藏而獲得生命。
    D.書房的生活關(guān)乎心靈,所以優(yōu)秀的作家一定要好好布置自己的書房。

    組卷:3引用:1難度:0.5

三、作文。(60分)

  • 19.以“責(zé)任”為話題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
          (1)自擬題目;
          (2)不得少于600字;
          (3)不得抄襲;
          (4)文中不得出現(xiàn)考生真實姓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組卷:3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