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福建省三明一中高一(上)期中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5/1/2 0:30:2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鄭莊公(鄭國第三位國君)去世后,鄭國政權頻繁易主。如表所示為鄭莊公諸子在位的情況。由此可知,當時( ?。?br />
表1 謚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鄭厲公 姬突 在位4年 前700-前697年 鄭昭公 姬忽 在位2年 前696-前695年(復位) 鄭子亶 姬亶(一作子亶) 在位7月 前694年 鄭子嬰 姬嬰 在位14年 前693-前680年 鄭厲公 姬突 在位7年 前679-前673年(復位) A.分封制度走向崩潰 B.西周統(tǒng)治面臨危機 C.宗法體系難以維持 D.爭霸戰(zhàn)爭頻繁發(fā)生 組卷:14引用:10難度:0.6 -
2.漢初,丞相蕭何為了流失人口快速回到原有工作崗位上以及少多余的政策支出和浪費,制定出“與民休息”輕徭薄賦”“清靜儉約”三大政策方針,作為西漢初年的政府政策大綱。據此可知,漢初( ?。?/h2>
A.經濟發(fā)展迅速 B.崇尚道家思想 C.社會秩序穩(wěn)定 D.階級矛盾消除 組卷:1難度:0.7 -
3.嚴酷的生存條件和戰(zhàn)爭的環(huán)境,使“秦國之俗,貪狼強力,寡義而趨利”,而受傳統(tǒng)和文化影響,齊國的君主奉行“以王命討不庭,不貪其土,以勞王爵,正之體也”的原則,使齊難以實現(xiàn)霸權統(tǒng)一。這說明( ?。?/h2>
A.齊國仍嚴格遵守分封制度 B.客觀環(huán)境影響了文明程度 C.文化差異決定了稱霸勝敗 D.獨特國情有利于秦國統(tǒng)一 組卷:27難度:0.7 -
4.下面是我國發(fā)行的一組郵票,郵票中的主人公對當時歷史發(fā)展做出的相同貢獻是( ?。?br />
A.加強中央集權 B.推動民族交融 C.促進漢藏友好 D.強化邊疆控制 組卷:11引用:17難度:0.6 -
5.史籍記載:北齊王朝奠基人高歡“每號令軍士……其語鮮卑則曰‘漢民是汝奴,夫為汝耕,婦為汝織,輸汝粟帛,令汝溫飽,汝何為而凌之?’其語華人(漢人)則曰‘鮮卑是汝作客(佃客),得汝一斛粟、一匹絹,為汝擊賊,汝何為疾之?’”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h2>
A.漢人和鮮卑人被區(qū)別對待 B.漢人都淪為鮮卑人的奴隸 C.鮮卑族都租種漢人的土地 D.統(tǒng)治者努力緩和民族矛盾 組卷:29引用:4難度:0.6 -
6.784年,唐德宗削藩失敗后痛下“罪己詔”,公開承擔了導致天下大亂的責任,宣布李希烈、田悅等人叛亂是因為自己的失誤,故而赦免了這些叛亂的藩鎮(zhèn),表示今后“一切待之如初”。這主要反映了( ?。?/h2>
A.君主專制制度弊端突顯 B.安史之亂發(fā)生的必然性 C.中央集權開始受到威脅 D.唐政府統(tǒng)治力嚴重下降 組卷:17引用:9難度:0.7 -
7.中國古代賦役制度在唐中后期發(fā)生了重要變化。記載這一變化的史料是( ?。?/h2>
A.“廢井田,開阡陌”“獎勵耕戰(zhàn)” B.“上于是約法省禁,輕田租,什五而稅一” C.“量出以制入”“居人之稅,秋、夏兩征之” D.“機戶出資,織工出力,相依為命久矣” 組卷:18難度:0.6 -
8.古代中國科學技術重視解決實際問題,具有實用性的特點。下列以論述農業(yè)生產問題為主要內容的著作是( ?。?br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組卷:13引用:16難度:0.8 -
9.有學者認為“宋代在相權力上呈現(xiàn)弱化的發(fā)展態(tài)勢”,這種“弱化態(tài)勢”體現(xiàn)為( ?。?br />①設參知政事
②設提點刑獄司
③設路、州、縣
④設三司使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組卷:6引用:3難度:0.5 -
10.北宋時,每年的各種節(jié)日都要賜給西夏絹23000匹,茶1萬斤等。這種現(xiàn)象在歷史上稱為( ?。?/h2>
A.納貢 B.歲賜 C.歲幣 D.歲貢 組卷:3引用:2難度:0.7 -
11.司馬光評價王安石變法“舍是取非,興害除利”。梁啟超盛贊王安石“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當之矣”。據此,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h2>
A.后人評價更加真實客觀 B.評價是否可信取決于階級立場 C.歷史評價具有主觀色彩 D.變法是歷史學研究的核心內容 組卷:5引用:13難度:0.5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40分)
-
3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遼宋夏金時期是北方民族進入中原與漢民族加速交融的時期。遼朝耶律德光曾下令,“敢有傷禾稼者以軍法論”,并要求各級官員“勸農桑、教紡績”,以此保證農業(yè)生產的正常進行。文化上,遼朝統(tǒng)治者任用漢人在漢字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了契丹文字,并用契丹字翻譯了《貞觀政要》《五代史》等大量儒家經典。
——摘編自段紅云《略論遼宋夏金元時期中國民族的一體化進程》材料二 清朝前期開疆拓地六萬余里。在東南,于臺灣設立一府三縣;在東北,雅克薩之戰(zhàn)后,遏制了沙俄入侵,運用外交手段劃定了邊界;在北方,平定蒙古噶爾丹叛亂,與喀爾喀蒙古會盟多倫,設烏里雅蘇臺將軍;與蒙古上層聯(lián)姻,解決了中原長期受游牧勢力威脅的問題。
——摘編自于逢春《論中國疆域最終奠定的時空坐標》(1)根據材料一,概括遼朝統(tǒng)治政策的積極影響。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清朝鞏固統(tǒng)治的措施及其特點。組卷:9引用:4難度:0.4 -
34.閱讀材料,完成問題。
材料:中國每個新王朝開始時,通常都能有效地統(tǒng)治國家,開創(chuàng)一個比較和平繁榮的時期,新王朝促進了思想和文化生活,并通過派遣遠征軍對付游牧民族和擴展帝國疆域,保護國家。但漸漸地,王朝由于個別統(tǒng)治者本人的腐化墮落和貴族集團與宮廷宦官之間的宮廷斗爭而遭到削弱,并助長了官僚機構的腐敗。官僚機構的腐敗加之宮廷生活愈來愈奢侈,意味著靠生產勞動供養(yǎng)整個帝國組織的農民所負擔的賦稅更繁重了。當農作物欠收和饑荒到來時,反抗政府稅吏和地主收租代理人的起義爆發(fā)了。局部的起義會擴大為普遍的暴動——舊王朝瀕臨滅亡,新王朝日漸來臨。
——摘編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概括材料觀點,結合所學知識,以中國古代某一王朝為例,運用具體史實予以論證。
(要求:觀點明確,論證充分,史實準確,表述清晰。)組卷:14引用:1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