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湖北省武漢市新洲一中高一(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11/22 22:30:1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在詩歌還沒有完全脫離應用性質(zhì)而成為純文學形式之前,詩歌語言還是與散文語言相似的。然而古詩語言與散文語言的難分難舍造成了它自身的窘境,它的語序由于過分吻合人們的“約定俗成”而使詩歌意義的展開過程過分清晰,它的語序由于過分完整正常而使意義過分明確,雖然這種符合人的思維與語言習慣的詩句容易讓人感到自然、質(zhì)樸、親切、熟悉,但是它也使詩歌的獨立品格受到損傷。當人們習慣了這種平直流暢的詩句之后,不免又會由習慣變?yōu)榈?。那么,怎樣才能使詩歌變得更像詩歌,怎樣才能更好地構造一種與散文全然不同的詩歌語言世界呢?
          從謝靈運、齊梁永明詩人的探索到唐初近體詩律的形成,令人想起俄國形式主義詩論家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論。謝靈運詩的“典麗新聲”已經(jīng)開始了對古代詩歌質(zhì)直、自然語言習慣的有意矯正。他的詩里越來越少用虛字、多用對語、講究韻律、善鑲麗字等趨向,使詩歌語言大大變形,并影響了一代詩風;沈約、謝朓、周颙、劉繪等人“務為精密”的努力與“八病”說的提出,更進一步使詩歌語言與散文語言分道揚鑣,逐漸完成了對日常語言與散文語言的“陌生化”過程。什克洛夫斯基認為,詩歌語言是“歪斜”“別扭”“彎曲”了的語言,“詩歌的目的就是要顛倒習慣化的過程……‘創(chuàng)造性地損壞’習以為常的、標準的東西,以便把一種新的、童稚的、生機盎然的前景灌輸給我們”,因此,當古詩經(jīng)過漫長歲月仍以它一成不變的、與散文語言相近而不能引起人們新奇感的語序講述著各種內(nèi)容時,人們就感到了變革詩歌語言習慣的意義。同時,中國古詩的主題多集中在人與社會(道德與功業(yè))、人與自然(死亡與永恒)、人與人(愛情與仇恨)這些“老生常談”里,如果意象與形式再重復而陳舊,詩歌便將衰亡了。因此,謝靈運以來的詩人們在意象更新(自然山水中的生命意識與人生情感)的同時,也開始了對語言形式的開拓。逐漸把詩歌語言與散文語言的距離拉開,形成了一整套獨立的詩歌美學形式,而省略與錯綜正是構成這一形式的重要內(nèi)容。
          首先是省略(如古詩中常見的“我”“汝”等主語代詞,“于”等時空位置介詞,“乃”等判斷系詞,“之”等助詞,“乎”“也”“焉”等句尾虛詞)。省略不僅使詩句詞匯整齊化與意象化,具備了音步整飭與節(jié)奏有序的前提條件,而且使詩歌意蘊復雜化。副詞、介詞在詩中的逐漸消失,使時空位置模糊了,因而“直線的過程”還原為“平列的組合”,時間空間一下子變得無限廣闊;主語性代詞的逐漸消失,使詩句的視覺角度模糊了,讀者可以從這邊看那邊,可以從那邊看這邊,這種“視角轉(zhuǎn)換”即視點游移構成了電影蒙太奇的奇異效果,使詩境處于一種不斷的疊變之中。
          其次是詞序的錯綜。省略使詩句結構關系松散,關聯(lián)詞逐漸消失,就像本來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鏈條一下子松散開來一樣,詞與詞之間的關系松動了,因而詞可以互相易位,這種詞序的錯綜,更使得本來就朦朧的詩境變得更加曲折多變,意蘊復雜,包容了多種組合的可能性與意義的互攝性。以杜甫《旅夜書懷》為例: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br />      詩人的所思所見,依照日常語序,應是——
          微風(吹動)岸(上)細草,
          舟(上的)危檣(在)夜(中)獨(自矗立)。
          或者是——
          微風(吹動著)細草(之)岸,
          獨(立)夜(中的)危檣(之)舟。
          或者是——
          岸(上的)細草(在)微風(中擺動),
          舟(上的)危檣(在)夜(中)獨(立)。
          這里,省略的成分不僅有表示處所的介詞“在”,表示方位的“上”“中”,表示從屬關系的“的(之)”;還有謂語動詞“吹動”“矗立”,這樣,詩境便“還原”為物象平列雜陳的這種“生成轉(zhuǎn)換”為語言之前的視覺印象,并由此發(fā)生了理解的歧義,平列錯陳的視覺印象使讀者更貼近詩句中的自然境界,理解的歧義則給讀者留下了藝術想象的“空白”,而詩的魅力不就在于這種真切的境界與朦朧的意味么?
    (摘編自葛兆光《陌生化:意脈與語序的分離及詩歌語言的形成》)
    材料二:
          每個藝術家都要創(chuàng)造形式來表現(xiàn)他的思想。有些人以為形式最好不談,歌德說過,文藝作品的題材是人人可以看見的,內(nèi)容意義經(jīng)過一番努力才能把握,至于形式對大多數(shù)人是一個秘密。我認為每一個藝術家必須創(chuàng)造自己獨特的形式,而事實也是如此,十個藝術家去表現(xiàn)同一個題材,每個人表現(xiàn)的形式一定不同。要使內(nèi)容更加集中、深化、提高,需要創(chuàng)造形式。所謂形式主義,變成形式的游戲,歪曲了形式的本質(zhì)。沒有創(chuàng)造性的形式,很可能不美,不能打動人心。藝術品能夠感動人,不但依靠新內(nèi)容,也要依靠新形式,假若觀眾無動于衷,那才是形式主義。真正的藝術家是想通過完美的形式感動人,自然要有內(nèi)容,要有飽滿的情感,還要有思想。藝術的魅力是無窮無盡的,然而藝術家不是赤裸裸地表達,而是讓人探索無窮,幾百年以后還有影響。講來講去,一句話: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要有形式的創(chuàng)造,所謂形象就是內(nèi)容和形式。
    (節(jié)選自宗白華《藝術形式美二題》)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語言與散文語言相似是因為詩歌還沒完全脫離應用性質(zhì)而成為純文學形式。
    B.詩歌意義的展開過程過分清晰,詩意過分明確,會使詩歌的獨立品格受到損傷。
    C.從謝靈運等人的探索到唐初近體詩律的形成是一個詩歌語言“陌生化”的過程。
    D.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沒有藝術形式的創(chuàng)造就不能使作品內(nèi)容更加集中、深化、提高。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謝靈運以來的詩人們不僅努力更新意象,而且更重視矯正質(zhì)直自然的語言習慣,重視對語言形式的開拓。
    B.省略既讓詞匯整齊化與意象化,又使詩句音步整飭與節(jié)奏有序,還使詩歌意蘊復雜化,使詩境更曲折多變。
    C.藝術品能感動人,不但靠新內(nèi)容,也要靠新形式,所以要引起人們對詩歌的新奇感,就必須變革其語言習慣。
    D.真正的藝術家拒絕赤裸裸地表達,只想通過完美的形式感動人,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白”,讓人探索無窮。
    (3)下列選項中最能支持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
     

    A.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陶淵明《讀山海經(jīng)?其一》)
    B.百年積死樹,千尺掛寒藤。(何遜《渡連圻二首?其一》)
    C.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李白《望廬山瀑布?其一》)
    D.積憂全少睡,經(jīng)劫抱長饑。(呂本中《兵亂后雜詩?其一》)
    (4)兩則材料都運用了引證法,請簡要分析其用法上的差異。
    (5)請結合材料,從省略與錯綜的角度,簡要分析“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念奴嬌?赤壁懷古》)的形式美。

    組卷:5引用:3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文本一:
    眾籌
    馬金蓮
          虎麗麗發(fā)來個鏈接,也只是發(fā)了一個鏈接。
          馬圓收到后匆匆掃了一眼,款項發(fā)起人虎梅花,需要救治者虎大朋,男,六十四歲……馬圓看著看著張大了嘴巴,虎大朋,熟人啊,虎梅花和虎麗麗的父親。馬圓老家的,一個莊子里的鄉(xiāng)親。據(jù)描述,是在家里干活的時候,忽然暈倒并且長時間昏迷不醒,送到省醫(yī)院后搶救過來了,需要手術,預計費用十五萬元以上。十五萬不是小數(shù)目,虎大朋家肯定拿不出。虎家的情況馬圓知道,山區(qū)農(nóng)民家庭,世代種地為生,閉上眼用三個手指頭都能把他們的家底數(shù)出個大概。三十多年前,馬圓和虎梅花還是少年玩伴的時候,虎梅花跟馬圓抱怨,說她爺爺偏心,分家的時候多給了她大伯家一畝地,理由是大伯家頭胎生了兒子。虎梅花的媽認定公婆偏心,天天為一畝地鬧脾氣。她說一畝地,能打三兩袋子糧食哩,能讓一個娃吃半年哩,夠家里一年的油鹽醬醋花銷哩……
          虎麗麗能把為她父親籌錢的鏈接發(fā)給她,說明她們姊妹心里還是看重馬圓這個童年玩伴的。馬圓先給患者做了證明:童年閨蜜的父親,情況屬實。發(fā)多少錢合適呢?她選了二百。發(fā)出去了,覺得少,又發(fā)了三百。發(fā)完朋友圈,馬圓心里不踏實,再細看虎大朋的籌款內(nèi)容,文字描述的口吻很熟悉,是眾籌平臺常見的那種,正因為太熟悉,剛才她是跳躍著粗看了一遍。
          她一個字一個字往下看?;⒚坊ㄒ宰约旱目跉饷枋隽饲笾录??;颊呤悄喜可絽^(qū)農(nóng)民,家里生計本來艱難,妻子長期患有風濕性腰腿疼,靠吃藥維持。大女兒患有小兒麻痹,生活不能自理。小兒子有慢性癲癇,長期得不到治療,隨時有生命危險。
          馬圓看了兩遍,然后把網(wǎng)上陳述的情況,和她記憶中知道的虎家的情況,進行銜接和融合。照片里躺著的確實是虎大朋,可患者家庭經(jīng)濟情況的描述,咋有些不太一樣呢?虎大朋家啥時出了三個殘疾人?
          她一條一條梳理,一條一條消化?;⒋笈笃拮映D暄弁忍郏砍运幍踔?,這個可以接受,農(nóng)民嘛,下了一輩子苦,老了渾身疼是常見病。只是虎家小兒子啥時候成了慢性癲癇?難道他是屬于間歇性的,自己沒機會看到?馬圓說服自己,也許真是自己不知道。可是,虎梅花啥時候成殘疾人了?還生活不能自理?馬圓和虎梅花一起廝混了五六年,從拖著鼻涕到小學畢業(yè),誰臉上幾顆斑點、身上有胎記,也都一清二楚。
          馬圓給母親打電話,問候完父母的近況,話題就轉(zhuǎn)到了虎家。母親絮絮叨叨說虎大朋病重,縣里的醫(yī)院看不了,到省里去了。又雜七拉八地說了一些四鄰八舍的近況,啰唆了半天,馬圓本來要問的內(nèi)容竟然給忘了,掛了電話再想起來,馬圓感覺那種沖動的情緒已經(jīng)提不起來了,干脆就不問了。她照舊關注著籌款的進度。距離動手術還有一天時間,她終究忍不住又發(fā)了五百。
          虎大朋的手術情況應該是不錯的,虎家需要的錢,最終款額停留在五萬一千四百元,平臺顯示已經(jīng)提取??吹竭@里馬圓心里一個懸著的東西落了地,只是她從此有了個奇怪的習慣,就是每天都關注虎家姊妹的朋友圈。她看到虎家姊妹在省醫(yī)院照顧虎大朋,兩個人輪流陪護。有時候是虎麗麗半夜了還醒著,發(fā)一張虎大朋病床上的睡姿;有時候虎梅花在給虎大朋擦洗;有時候姊妹倆一起出去吃飯,油汪汪的酸辣粉,吃得滿嘴油,呵呵笑。
          不久馬圓看到虎大朋出院了,回家了,虎麗麗姊妹倆應該是一起跟著陪護回家的,兩個人的朋友圈里都出現(xiàn)了老家、村子、院子、虎大朋女人。虎大朋的女人果然是有些病態(tài)的,走路尤其慢。有一天虎麗麗的朋友圈出現(xiàn)了她兩個兄弟,馬圓注意觀察那個顯小一點的,那個得慢性癲癇的,她沒看出任何的跡象。她覺得自己挺無聊的,干脆不再天天看虎家姊妹的朋友圈了。
          春天過去,炎夏跟著就來,看著松松垮垮搖搖欲墜的蚊帳,發(fā)現(xiàn)它很陳舊了,應該買個新的換掉它。她上京東看,又上淘寶看,看了一圈,發(fā)現(xiàn)質(zhì)量稍微好點的,都得一二百元,還有更好的,軌道滑桿的尤其貴,她其實一直想要買個軌道的。但她掂量一陣沒下單,好幾百呢。
          退出購物網(wǎng)頁,馬圓好像被什么牽引著,手指點開了微信。先看虎梅花,再看虎麗麗?;⒚坊ㄔ绯堪l(fā)了個帖子,她出門了,坐的是火車,沒說去哪里,去做什么。再看虎麗麗,她的最近帖子是昨天發(fā)的,晚飯時候,一張飯桌上擺了八九個碟子,碟子里紅的肉卷,白的雞翅,綠的蔬菜,一口鴛鴦鍋里紅的油湯和奶白清湯翻滾著?;Ⅺ慃惻浒l(fā)了文字,說簡單點,吃個火鍋,呵呵。
          馬圓干脆不管蚊帳了,坐在地上看虎家姊妹的朋友圈。好幾個月沒關注了,新帖子太多。一邊看,一邊尋找,也不知道自己在尋找什么,但能確定在尋找。不可能什么都沒有。一個人好好地過著普通日子,忽然就一頭栽倒,接著是十五萬的天文數(shù)額,接著是發(fā)帖求助。馬圓還記著以虎梅花口吻發(fā)出來的文字:我們實在走投無路,只能懇求好心人伸出援助之手。當時馬圓眼前浮現(xiàn)出虎梅花的臉,一張被生活揉搓得不忍直視的臉。馬圓舍不得少年的伙伴這樣艱難,那幾天吃不下飯,睡到半夜爬起來看籌款進度,替虎梅花姊妹感受著人情冷暖
          時隔半年,馬圓又感受到另外一種人情冷暖。她在虎家姊妹的朋友圈里尋找著什么,她沒找到?;I款帖子已經(jīng)不在,被刪除了。
    (節(jié)選自2021年4月《人民文學》)
    文本二:      馬金蓮的小說創(chuàng)作始終關注著西海固大地上的民間生存,深情而詩性地書寫著這片苦土上所承載的苦難??嚯y是馬金蓮小說創(chuàng)作中一個十分顯在的主題。具體而言,苦難主題在馬金蓮小說中主要表現(xiàn)在:生存苦難、生命苦難、人性苦難。
    (節(jié)選自李慧東《馬金蓮小說苦難主題簡析》)(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馬圓的童年閨蜜是虎梅花,而給她發(fā)鏈接的卻是虎麗麗,姐妹倆這樣做,可以避免某種尷尬,體現(xiàn)了成人世界的敏感和復雜。
    B.“發(fā)完朋友圈,馬圓心里不踏實”,主要是因為馬圓害怕眾籌信息得不到人們的關注、響應而無顏面對需要幫助的要好的朋友。
    C.馬圓給母親打電話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弄清虎家的真實情況,以便讓愛心真正服務需要幫助的人,從而讓人們的付出更有意義。
    D.文本一畫線處的“人情冷暖”,是指人們對虎家的不幸遭遇的不同表現(xiàn),有的無動于衷,有的熱心捐助,冷和暖交織在一起。
    (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頭,虎麗麗只發(fā)了一個鏈接,如此安排,有強調(diào)的意味,同時與小說結尾形成巧妙呼應,有利于揭示虎家姐妹的處事風格。
    B.馬圓為虎大朋捐助的一千元是先后分三次完成的,這樣寫能真實展現(xiàn)其道德意識提高的過程,從而將人物塑造得更加真實,豐滿。
    C.眾籌、鏈接、朋友圈,信息化背景為故事情節(jié)構建、人物性格展現(xiàn)、矛盾沖突制造提供了平臺,使小說具有了典型性和普遍意義。
    D.小說將馬圓的外在行為與內(nèi)心活動有機融合,彼此照應,既使情節(jié)鋪排靈活機動,又利于表現(xiàn)人物內(nèi)在情感,增強讀者的代入感。
    (3)圍繞虎家的境遇,馬圓的心理有哪些變化?請簡要概括。
    (4)文本二提到的“生存苦難、生命苦難、人性苦難”,在文本一中是如何體現(xiàn)的?

    組卷:8引用:3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

  • 7.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題。
          因情寫景,借景抒情。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感到高興或煩惱,輕松或沉重,熱烈或悲涼,①       ,似乎看到的景物也產(chǎn)生了不同,所謂( ?。谴艘?。以情感為軸心選擇與之契合度較高的景物進行描寫,②       ,使“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國維《人間詞話》),同樣也能寫出一篇好的寫景抒情文字。如郁達夫《故都的秋》中,北平之秋景物眾多,作者選擇了槐樹的落蕊、秋蟬衰弱的殘聲、微涼的秋雨等頗具悲涼之感的景物,來表現(xiàn)對故都的思念與眷念,皆因它們③        ;史鐵生《我與地壇》中,“剝蝕”的琉璃,“淡褪”的朱紅,“坍圮”的高墻,“散落”的玉砌雕欄,也都高度暗含了作者失落、悲傷甚至絕望的心境。這樣的文字,處處寫景,字字關情,能給讀者以思考或震撼。
    (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8個字。
    (2)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
     

    A.“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
    B.“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歐陽修《蝶戀花》)
    C.“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元好問《穎亭留別》)
    D.“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

    組卷:9引用:2難度:0.5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材料一:《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簡稱《意見》)發(fā)布。勞動教育被認為具有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綜合育人價值,而“樹德”則是勞動教育所能帶來的首要價值。勞動以及勞動教育的首要價值并非為社會提供生產(chǎn)勞動產(chǎn)品,更重要的是,勞動教育可以讓青少年在勞動的過程中逐步建立家庭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
          材料二:“我的鞋子呢?”“誰把我的牙膏拿走了?”“我的書放在你那里沒有?”6時10分,某中學女生寢室樓,喊叫聲此起彼伏。6時30分過后,人影無蹤,留下滿室狼藉,被子堆在床上,大桶里塞滿臟衣服……
          材料三:“不想被叫做襪子帝!”大學精彩生活剛剛拉開,從湖北考到天津的宇浩就開始發(fā)愁了。從老家?guī)淼氖畮纂p襪子已經(jīng)被他穿了一遍,不愿洗衣服的他天天攢著,沒想到半個月過去,泡著的水盆已經(jīng)長出了水生植物,遠看就像一叢叢小蘑菇。
          材料四:一中校園,輪到每班一次的校園大掃除活動中,有些同學勞動工具都不會使用,勞動技能近乎零,更沒有勞動的樣子。校園里隨處可見學生直著腰手拿掃帚,掃地不過一寸、頻率半分鐘落地一次的現(xiàn)象;食堂,垃圾桶里裝滿了學生吃剩的飯菜,而超市里人潮洶涌,各種買買買;環(huán)衛(wèi)保潔工人剛剛清掃了垃圾,有的學生又隨手亂扔;每周三的班級大掃除,有的同學拿起掃帚抹布象征性地劃兩下,更有甚者逃之夭夭。還有同學說:“勞動花費時間,不如用來學習。”
          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讀完之后,作為青少年的你,對“勞動與品德”之間的關系有著怎樣的思考呢?請就此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1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