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一中八年級(上)第二次月考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題1.5分,共45分)

  • 1.有學者認為,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與世界的互動經歷了被迫融入世界、主動融入世界、與世界相互影響和相互適應等三個階段。其中“被迫融入世界”階段始于( ?。?/h2>

    組卷:149引用:6難度:0.5
  • 2.第一位留美的中國學人容閎認為洪仁玕“很了解英國及歐洲列強所以強盛的奧秘”,從而視為通曉西學的知音。洪秀全雖然不了解西學,但對于引進歐洲的進步事物,諸如鐵路,蒸汽機等類東西極為贊成,而且批準刻頒《資政新篇》。據此可以給予太平天國運動的評價是( ?。?/h2>

    組卷:175引用:3難度:0.2
  • 3.1841年,林則徐曾斷言:“終為中國患者,其俄羅斯乎!”下列列強侵略中國的史實能印證這一斷言的是(  )

    組卷:5引用:2難度:0.7
  • 4.《資政新篇》中,洪仁玕提出多條建議,如“興車馬之利”“興舟楫之利”“準富者請人雇工”,在外交、法制和社會習俗等方面也提出了具體的改革措施。這說明《資政新篇》( ?。?/h2>

    組卷:96引用:17難度:0.7
  • 5.中國的近代化艱難起步,中國逐步從傳統(tǒng)社會向近代化社會轉型。洋務運動被看作是中國近代化實踐的起點。這種說法的依據在于洋務運動( ?。?/h2>

    組卷:22引用:7難度:0.6
  • 6.史學家蔣廷黻把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西方列強加緊對中國經濟侵略,擴大資本輸出的現象形容為“引狼入室”。這種現象的成因是《馬關條約》規(guī)定(  )

    組卷:108引用:10難度:0.6
  • 7.短短的103天內,光緒帝發(fā)布各種諭旨約180條。諭令合并衙門,裁汰冗員,使一些中下層人士猝然失業(yè);下令裁撤綠營,同時讓旗人自謀生計,多達100萬人被突然中止生計,以致他們對新政怨聲載道。這段話反映了戊戌變法過程中( ?。?/h2>

    組卷:84引用:22難度:0.5
  • 8.一位學者在他的著作里說:“在20世紀的大幕拉開的時候,當時的世界大國們在東方進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體亮相?!薄斑@一集體亮相”帶來的重要后果是(  )

    組卷:50引用:6難度:0.7
  • 9.一位俄國記者記述了1900年6月2日發(fā)生在天津火車站的一幕:月光照耀著這些莽漢,照耀著他們的大刀和旗幟。一排子彈射過去,大旗倒下了,又舉了起來,接著又倒了下去。他描寫的是( ?。?/h2>

    組卷:81引用:18難度:0.7
  • 菁優(yōu)網10.從1911年12月10日起,《民立報》連載了錢病鶴所繪紀事畫《血戰(zhàn)畫史》,如圖《舉義》刻畫了革命軍攻占湖廣總督督署的情景。這次“舉義”是(  )

    組卷:31引用:6難度:0.7

二、材料題(30分)

  • 31.孫中山是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領導的革命活動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國人民從反抗斗爭中逐漸認識到,要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必先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清王朝是中國反動封建勢力的代表,同時已成為帝國主義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不掃除這個障礙,要獲得人民的解放和幸福是不可能的。辛亥革命集中反映了當時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振興中華的深切愿望。
    ——摘自《江澤民在紀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1)根據材料一,“不掃除這個障礙,要獲得人民的解放和幸福是不可能的?!睘閽叱斑@個障礙”,中國建立的第一個全國性、統(tǒng)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是什么?
    材料二:我們革命的目的,是為中國謀幸福,因不愿少數滿洲人專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專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數富人專制,故要社會革命。這三樣有一樣做不到,也不是我們的本意,達到這三樣目的之后,我們中國當成為至完美的國家。
    ——孫中山(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二中的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會革命分別對應該組織指導思想的哪一項?并據材料二分析孫中山當時要建立的“至完美的國家”是什么樣的國家?他準備怎樣建立?
    材料三:所有國民軍對外之行動宣言如下:一、所有中國前此與各國締結之條約,皆繼續(xù)有效。二、償款借款照舊擔認,仍由各省洋關如數攤還。三、所有外人之既得權利,一律保護。
    (3)據材料二、三分析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或三大革命有什么局限性?
    材料四:觀察下列一組與辛亥革命有關的文物圖片
    菁優(yōu)網
    (4)依據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的積極影響。

    組卷:33難度:0.3
  • 3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李德本來只是共產國際派來的一個軍事顧問,但博古卻把他捧為“太上皇”,李德瞎指揮,在軍事上更是他說了算。到了1934年的夏天,紅軍打仗缺乏彈藥,加上長期轉戰(zhàn),部隊得不到休整,在付出重大犧牲后,沒能打破敵人的“圍剿”,被迫進行戰(zhàn)略轉移。
    --摘編自《王平回憶錄》等材料二:毛澤東在會議上尖銳地批評了李德不懂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特點,只知道紙上談兵,并特別分析了他軍事指揮的錯誤。大多數與會者贊賞和擁護毛澤東的發(fā)言,認為李德同志不適宜再領導軍事了,應撤銷他軍事上的指揮權,讓毛澤東參與軍事指揮。
    --摘編自卜松林、李向平《歷史的驚嘆--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紀實》材料三: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平均走365華里才休整一次,幾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戰(zhàn)。從瑞金出發(fā)到達陜北,平均每前進1公里,就有三四個紅軍戰(zhàn)士獻出生命。
    --摘編自朱曙光《長征勝利史--培育忠誠衛(wèi)士的不竭源泉》(1)根據材料一,概括紅軍沒能打破敵人“圍剿”的原因。
    (2)根據材料二,指出“會議”的名稱,并說明它在中國革命史上的地位。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長征精神。

    組卷:34難度:0.4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