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江西省智學聯(lián)盟體高二(下)第二次聯(lián)考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6 11:36:51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7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題。
材料一:
近期,《深?!贰吨袊孀T》《三體》等動畫作品憑借精致的畫面和富有特色的故事受到廣泛關注,將“中國動畫學派”話題又一次推到臺前,持續(xù)引發(fā)我們思考:在視聽作品蔚為大觀的今天,中國動畫怎樣才能更加吸引人,打動人?
鮮明的美學風格是動畫作品吸引觀眾的基本條件。作為視聽藝術,動畫在視覺呈現(xiàn)上不同于真人影像,是基于一定美學風格的寫意創(chuàng)造。近年來,中國動畫創(chuàng)作者認準這個方向,將美術傳統(tǒng)與當代技術充分融合,在美學風格上不斷實現(xiàn)突破?!吨袊孀T》直接化身多種美術風格的“展示臺”。不僅水墨動畫、剪紙動畫、木偶動畫等通過新技術賦能重煥生機,動畫創(chuàng)作者還進行了許多創(chuàng)造性的實驗:或將中國傳統(tǒng)畫風與西方素描畫法相結合,或者用三維動畫凸顯水墨特點?!渡詈!穭t更進一步,融合油畫色彩與黑白水墨,以三維形態(tài)呈現(xiàn)寫意風格,令人耳目一新。從傳播效果來看,觀眾對這些富有傳統(tǒng)文化意蘊美學風格的肯定,證明了將動畫天然具有的寫意特色與中華美學注重意境營造的傳統(tǒng)相結合,能夠在動畫“畫風”上迸發(fā)出巨大創(chuàng)造力。
創(chuàng)新動畫“畫風”,需要講述符合當代生活情境的故事,注入契合觀眾情感需要的內涵,讓觀眾產生代入感從而真心喜歡,如此才能使新的“中國風”落地生根。創(chuàng)作者們正以這樣的創(chuàng)作理念開掘內容與主題,注重在與當代觀眾的情感連接中激活中華文化基因?!栋咨撸壕壠稹芬匀藗兪煜さ拿耖g傳說為底本,從主人公情感角度進行敘事,創(chuàng)造性地塑造了一個敢想敢為的藝術形象,贏得觀眾特別是年輕觀眾的認可?!渡詈!逢P注心理健康和精神成長,色彩絢爛的粒子水墨寄寓了不畏艱難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精神力量。無論是民間傳說還是粒子水墨,它們來自傳統(tǒng)又貼近當代,與當代觀眾心心相印。
用新的視聽語言反映時代脈動,中國動畫正在探索一種能夠回應當代人情感訴求并引發(fā)普遍共鳴的“中國風”。這種藝術風格不拘泥干形式,而是在中國動畫優(yōu)秀傳統(tǒng)中有機融入時代內涵和當代美學追求,贏得觀眾的廣泛認可。
(摘編自楊宸《展現(xiàn)中國動畫旺盛的生命力》,有刪改)
材料二:
這個春天,由8部植根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獨立故事組成的動畫短片集《中國奇譚》贏得超高口碑,“合和共生——故宮?國博藏文物聯(lián)展”等文博“開年展”大熱……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中不斷“活起來”“潮起來”。
馬克思說,凡是民族作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們?yōu)槿祟惿鐣龅氖虑椤V腥A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wěn)腳跟的根基。新時代,堅守中華文化立場,需要進一步突出主體意識,強化中華文化自覺,增強中華文化自信,增進中華文化自強。此如,《中國奇譚》最吸引觀眾的,不僅是中式美術風格的創(chuàng)新運用,還在于其精神內核、敘事方式和文化底色是中國的。從古代故事到科幻想象、從鄉(xiāng)土眷戀到唯美愛情、從生命母題到人性思考,《中國奇譚》以厚重的傳統(tǒng)文化和深刻的東方哲學有力拓展了國漫的表達邊界,彰顯了中華文化噴涌不息的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
文化自信自強不是孤芳自賞。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走向世界,不僅在于我們自己的歷史有多久、決心有多大、聲音有多高,還要看能否與全球受眾建立起一種植根于“人類最樸素的、最具通約能力的價值觀或情感”的共鳴。由此,需要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放到世界文明發(fā)展的視域中予以全面認識和深刻檢視。越是以虛懷若谷、兼收并蓄的開放心態(tài)去接受吸納域外優(yōu)秀文化,并不斷革故鼎新,推陳出新,就越能讓中華文化在全球文明發(fā)展坐標中找到前進方向,在全球文明多維圖景中獲得持久影響。
在這方面,成功出海的爆款動漫游戲或許能提供有益啟示。它們既巧妙容納中國特有的自然風貌、社會情景、歷史典故、創(chuàng)新融合繪畫、書法、戲劇和音樂等中華藝術元素,又能考慮到地域和文化差異,針對不同受眾的喜好增加角色、改編內容、調整配音風格、優(yōu)化運營策略等,從而成為傳播中華文化之美的使者,實現(xiàn)文化和經濟價值的有機統(tǒng)一。
高水準制作、高質量內容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出圈”的標配。要講好故事,精品內容是根本和關鍵。當下,最缺乏的可能不是技術和渠道,而是核心創(chuàng)意迸發(fā)與優(yōu)質內容生產。
歸根到底,文化事業(yè)和產業(yè)是一種“體驗業(yè)態(tài)”。文化產品和服務應當從受眾特點和市場需求出發(fā),通過不斷造代創(chuàng)新的優(yōu)質內容來更好地吸引和留住用戶。近年來,《國家寶藏》《中國詩詞大會》《我在故宮修文物》等富有文化內涵又形式活潑新穎的高水平文化節(jié)目成為熒屏主力軍。有力說明了傳統(tǒng)文化不一定是“陽春白雪”,也不乏具有跨越古今、凝聚共識精神內核的雅俗共賞之作。
總之,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激活其生命力,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字、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可謂任重而道遠。
(摘編自孫慶華《讓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活起來”“潮起來”》,有刪改)(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奇譚》既有水墨動畫等中國傳統(tǒng)畫風、又有西方素描畫法的特點,還采用了當代三維動畫技術,實現(xiàn)了美學風格上的突破。
B.《中國奇課》之所以吸引觀眾,不是因為中式美術風格的創(chuàng)新運用,而是由于其精神內核、敘事方式和文化底色是中國的。
C.只要以虛懷若谷、兼收并蓄的開放心態(tài)去吸納城外優(yōu)秀文化,就能讓中華文化在全球文明發(fā)展之路上不斷前行并獲得持久影響。
D.中國動畫探索出了一種能夠回應當代人情感訴求并引發(fā)普遍共鳴的“中國風”,在優(yōu)秀傳統(tǒng)中融入時代內涵,贏得了觀眾的認可。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將動畫的寫意特色跟中華美學注重意境營造的傳統(tǒng)相結合,可創(chuàng)新動畫“畫風”。
B.民間傳說來自傳統(tǒng)、粒子水墨貼近當代,使中國動畫新的“中國風”落地生根。
C.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凝聚了中華文明的智慧,奠定了我們穩(wěn)立世界文化激流的基礎。
D.傳統(tǒng)文化未必是“陽春白雪”,也有一些跨越古今、凝聚共識的雅俗共賞之作。
(3)下列選項,不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
A.魯迅《學界三魂》:“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他發(fā)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br />B.梅蘭芳:我想把中國的戲劇介紹到國外,也想吸收外國戲劇藝術來豐富我們的民族藝術。
C.北京市玉淵潭公園第34屆櫻花節(jié)暨第4屆春季花卉聯(lián)展開幕,美景如畫,游人如織。
D.李子柒將普通的美食視頻打造成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精品,以田園牧歌式情懷引發(fā)觀眾共情。
(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證思路。
(5)如何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一步發(fā)展?請結合材料二談談你的看法。組卷:1引用:2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8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以書易書
畢淑敏
她被一位中年男子攔住,中年男子說:“你就是那個擁有很多書的女兵嗎?”她遲疑著斟酌道:“我只有很少的書,都是和別人交換著讀的。”有些人把借給她的書送給她,這樣,她就有了少許書的“積蓄”。
那男子有在高原工作過多年的烙印——極疲、極枯,膚色紅赤干癟,像一根銹鐵絲編綴而成,聲音里也帶著鐵銹般的粗澀質和渣滓感。
“鐵絲男”說:“我想向你借書。我知道你的規(guī)矩,借你的書,必要拿一本書和你交換??赐炅?,彼此再換回來?!?br /> 她安靜地說:“是?!?br />“鐵絲男”說:“我?guī)硪槐緯?,想借你的童話書看看,不知你可有?”她恰好有一本童話書?br /> 此刻,她無聲無息地等待“鐵絲男”拿出擬交換的書?!拌F絲男”卻無端地躊躇了。
她輕聲催促;“你的書呢?拿出來讓我看看。”
“鐵絲男”緩緩地把手從衣兜掏出來,手里擺著的,是……一卷紙。他輕輕地將紙卷展開,再展開,繼續(xù)展開……原本折疊的紙片,居然變成了兩巴掌寬、約有半米長的驚人面積。
她愕然,心里嘀咕著:這模樣,難道真是一本書?
“鐵絲男”將紙片小心翼翼地舉起來,她滿腹狐疑地盯著看——因為還有最后一層折疊尚未打開,如同藏起的謎底。她想象不出這陳舊泛黃的紙片,究竟是什么書?當最后一層折疊打開后,真相大白——一張標準對數(shù)視力表?!八蚁耄瑧撘菜銖V義的書了?!薄拌F絲男”略帶不好意思地說。
她不知如何回答。這能算書嗎?如果這也算書,那真正的書,情何以堪?
她決定為書正名,便輕輕吞下高原一口凜冽的寒風,說:“它……有人看嗎?”邊說邊把視力表拿過來,抖動著。
“有。很多人看過它?!薄拌F絲男”篤定地回答。
這問話甫一出口,她就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失策。視力表曾貼在墻上,當然有很多人看它。“首戰(zhàn)”失敗,她并不氣餒,接著問:“它算印刷品嗎?”“鐵絲男”的臉上簡直容光煥發(fā)起來,說:“它當然算印刷品了。”她發(fā)現(xiàn)自己又失策了。視力表的確是印刷品,絕不是手抄本或油印本。她輕舔了一下干裂的嘴唇,不甘心敗下陣來,繼續(xù)發(fā)問:“它有內容嗎?”“鐵絲男”反攻說:“它難道沒有內容嗎?!”
她悲哀地發(fā)現(xiàn),自己挖了一個個坑,然后又傻乎乎地跳進去。不過,她很快找到了殺手锏,問:“就算有內容,那么它……有作者嗎?”
正當她以為勝券在握時,“鐵絲男”低下頭,面有慚色道:“對不起?!彼粫r想不明白,這聲道歉,針對的人到底是誰?
“鐵絲男”說:“這個視力表是有作者的,我記得是中國的一位教授??上也皇茄劭漆t(yī)生,把他的名字忘記了?!?br /> 這一番關于書的較量,她只能承認,自己徹底敗下陣來。
視力表是“一本書”——有內容,二是用紙張印刷的,三有作者,四是它千真萬確被很多人看過……
她沒法不同意“鐵絲男”以書易書的請求。
“喏,給你?!彼龖賾俨簧岬赜秒p手平端著童話書,遞給了“鐵絲男”。
“鐵絲男”接過童話書,將書夾在腋下,然后把視力表雙手舉著遞給她。視力表邊緣下垂,好似一條白色哈達。之后,兩個人不約而同地仰望高原湛藍的天空和刺目的陽光,各自長舒了一口氣,大有錢貨兩訖的終結感。
她想了想,說:“咱們倆的書,何時再換回來?”
“鐵絲男”思忖著說:“我們那里山高水遠,少則一個月,多則半年。”
她知道“鐵絲男”說的是事實,只得認命,叮囑道:“盡早還來。再有,千萬別弄壞我的童話書?!?br />“鐵絲男”說:“第一件事,我答應你,會用最快的速度。第二件事,可不一定。我把書帶回去,假如別人知道了,腳前腳后來跟我借,我無法不借,只得提醒他們愛惜。但你能想象,不一定管得住?!?br /> 她心知肚明,不再叮囑,便追加了一個問題,好奇道:“你為什么喜歡童話書?”“鐵絲男”沉吟了一下,說:“在萬丈冰峰雪嶺之間讀童話,能找到一個溫暖的地方?!彼€年輕,對此話半懂不懂,只是在心里做好了和這本童話書永訣的打算?!拌F絲男”小心地收好童話書,說:“告辭了?!?br />“鐵絲男”走了。時間過去很久很久,那本童話書再也沒還回來。她哀嘆自己損失了一本書。這書她只略翻過,畢竟很少有軍人會來借讀。保家衛(wèi)國和公主王子的故事,相去甚遠;晶瑩的水晶鞋和沾滿泥污的戰(zhàn)靴,天鵝蛋和寸草不生的曠野,也幾乎毫不相干。
這件真實的小事,發(fā)生在五十多年前的西藏阿里高原。文中的那個“她”,就是我,時任西藏阿里軍分區(qū)衛(wèi)生員。
(選自2022年19期《小小說選刊》,有刪改)
(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準備拿出擬交換的書時,“鐵絲男”卻“無端地躊躇”了,這一細節(jié)暗示他擔心別人并不認同手中的“標準對數(shù)視力表”為真正的書,因此動作猶豫遲緩。
B.“極瘦、極枯”“紅赤干癟”等詞語從側面表現(xiàn)了高原自然環(huán)境的惡劣嚴酷,也寫出了異常惡劣的高原氣候讓高原軍人飽受肉體的磨礪。
C.“我把書帶回去,假如別人知道了,即前腳后來跟我借,我無法不借。”這說明渴望用書籍來豐富自己精神世界的不止“我”一人,而是以“鐵絲男”為代表的一群人。
D.“時間過去很久很久,那本童話書再也沒還回來。她哀嘆自己損失了一本書?!边@強調“鐵絲男”有借不還,暗含“她”對鐵絲男的抱怨。
(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頭的對話,一“多”一“少”,一問一答,突出高原書籍的稀貴及我熱愛讀書的形象,自然引出下文“一番關于書的較量”這一情節(jié)。
B.小說把中年男子稱作“鐵絲男”,使用了比喻手法,引人聯(lián)想,使這一人物形象更加生動突出,語言更富幽默感。
C.文中將邊緣下垂的視力表比作一條“白色哈達”,使“以書易書”活動充滿了儀式感,同時也象征一種純潔美好的人際關系。
D.“鐵絲男”借走童話故事書之后再也沒有還回來,文章沒有交代書本未歸還的緣由,使小說具有“留白”的藝術效果。
(3)“視力表”在小說中反復出現(xiàn),有何作用?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
(4)有人評價畢淑敏的作品“冷靜中蘊有溫暖”,請結合文本內容談談你的理解。組卷:5引用:5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9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什么是恐懼?恐懼就是對于外部發(fā)生的危險做出的一種心理反應。有時,①_____,例如遭遇到火災、泥石流等危機時本能地逃跑,或是被人迎面打來一拳時本能地架起手臂防御。這些因恐懼而產生的行動是對我們自身的保護,可以幫助我們回避危險。不過,如果保護過了頭,我們就會變成厚厚盔甲下的“套中人”——過度、非理性、持續(xù)地害怕某種物體、現(xiàn)象、活動或場合,并夸大可能的危險,那就會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②_____?一般說來,對恐懼的東西了解越多,③_____。動物學家不怕和蛇、蜘蛛等動物接觸,在高樓表演雜技或修筑高樓的建筑工人不會恐高,盡管他們日常工作時就要面對這些危險,但是,通過知識的學習、技能的訓練,他們已經掌握了自我保護的方法,并了解到遭遇危險應如何自我救助,因此能夠泰然處之。所以,你若想要擺脫對某一事物的恐懼,就從積累知識并充分了解那件事物本身開始吧!
(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畫橫線句中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聽了老師的話,三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吭聲了。
B.與其等到別人來愛你,不如自己學著努力多愛自己一些。
C.你要是覺得對《紅樓夢》感興趣的話,就加入我們的閱讀小組吧。
D.祖國??!我是你的十億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萬平方的總和。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組卷:3引用:4難度:0.5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傳統(tǒng)的煮茶,貴在火候調和,火候把握適度了,滋味也就深了。馬拉松比賽,貴在呼吸、速度等各種因素的科學調適,行穩(wěn)方能致遠。
但是,吐魯番的葡萄因經歷了極限的光照和巨大的晝夜溫差,才成為飽滿味甜的珍品。翡翠因經歷了地殼運動的極限高壓,才擁有了價值連城的美譽。
對于“適度”與“極限”,你是怎樣看的?請結合人生和社會的實際,談談你的體會和思考。
要求:明確任務,選好角度,自主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14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