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 光》2019年單元測試卷(1)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判斷題(每題2分,共20分)
-
1.光從空氣中進入三棱鏡時,前進方向不會發(fā)生改變。
組卷:4引用:2難度:0.8 -
2.光沿直線傳播時,遇到不透明的物體會留下影子。
組卷:0引用:1難度:0.7 -
3.萬花筒、潛望鏡都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組卷:2引用:2難度:0.7 -
4.太陽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熱源,為人們提供了光和熱。
組卷:3引用:2難度:0.7 -
5.當沒有光照射物體時,我們也能看見物體。
組卷:1引用:2難度:0.8 -
6.雨后放晴,我們在面對太陽的方向看到彩虹。
組卷:2引用:2難度:0.4 -
7.相同的物體,表面越光滑,其反射能力越弱;表面越粗糙,其反射光線的能力越強。
組卷:2引用:1難度:0.8 -
8.光源數(shù)量越多,照射的面積越大,影子就越淡。
組卷:0引用:1難度:0.7 -
9.小孔成像實驗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屏幕距小孔越遠得到的像越大。
組卷:0引用:1難度:0.7 -
10.當太陽光透過三棱鏡或水棱鏡時,光的前進方向會發(fā)生改變,把原來的白色光分解成紅、橙、黃、綠、棕、藍、紫等7種不同顏色的光。
組卷:0引用:1難度:0.8
三、實驗題(每空2分,共20分)
-
31.探究小孔成像
正確的實驗步驟是:
A.把兩張白卡紙都豎立在桌面上,其中一張用鉛筆扎一個3-5毫米的小孔,另一張作為屏幕。
B.準備實驗材料:蠟燭、兩張白卡紙和有小鐵夾、火柴。
C.觀察實驗現(xiàn)象。
D.按蠟燭、有小孔的擋板和屏幕的順序排成一條直線。
E.點燃蠟燭,調(diào)節(jié)蠟燭或屏幕的位置。組卷:3引用:1難度:0.7 -
32.探究不同光滑程度的物體對反射光線的影響
正確的實驗步驟是:
A、再用照度計在同一個位置進行測量并記錄。
B、準備兩張同種材質(zhì)的銀色錫箔紙,照度計,手電筒等材料。
C、分析實驗結(jié)果,得出結(jié)論。
D、一張錫紙保持光滑平整,將另一張錫紙揉皺。
E、打開手電筒,將光束保持相同角度分別照射在兩張錫紙進行光反射實驗。組卷:13引用:1難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