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新版必修2《第一單元》2019年單元測試卷(2)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蘆草之思
    王巨才
          ①那時秋風漸緊,霜葉飛紅,忽然就想起了家鄉(xiāng)的蘆草。
          ②蘆草,即蘆葦,亦稱蒹葭?!拜筝缟n蒼,白露為霜”,古詩詞中經(jīng)常提到它,足見在騷人墨客心目間,它也算一道頗堪賞讀的風景。鏡頭里、畫面上、詩詞文章中,只要有了那么幾束臨風搖曳的花穗,立馬便活泛、生動、爽朗、遼遠起來。但在家鄉(xiāng)人眼里,它不過是普通的茅蓬野蒿,不需費工費時,又能提供生活的不時之需,故稱之為“草”。這并無輕忽的意思,反而多了幾分親近。
          ③去年冬天,我得了一種俗稱“打嗝”的毛病,雖無關緊要,卻頑纏,麻煩,鬧得食不甘味,寢不安枕。為此想過不少法子--憋氣深呼吸,大口吞咽熱水,筷頭輕觸咽喉誘使作嘔等,逐一試過,都不管用。去醫(yī)院就診,說是腹腔橫膈肌痙攣所致,用過一些藥,也沒明顯效果。恰在那時,老家有人打電話過來,沒講幾句便聽出蹊蹺,說:“是打嗝啊,告訴你個偏方,準行?!币彩遣〖眮y投醫(yī)吧,將信將疑照記下來:蘆根、柿蒂、竹茹各10克,丁香6克。到中藥房,坐堂醫(yī)生看了,說治呃逆吧,可以試試。不想這一試,也就十來副湯藥,那餓鬼般糾纏不休的病魔竟然真就被制服了。民間偏方中,蘆根是治療許多雜癥不可缺少的一味草藥,雖不值錢,卻在缺醫(yī)少藥的年代醫(yī)人無數(shù),應算一大功德。
          ④蘆草每年四月發(fā)育新枝,端午前后,正是葉片舒展、生長旺盛的時候,鄉(xiāng)下人會把蘆葉采摘下來,束成小把,拿到城里頭換錢。過端午包粽子,是老家瓦窯堡家家看重的節(jié)慶之一,我家人多費事,端午的頭天就得開始準備,要把軟米(糜子)、大棗、蘆葉、馬蓮條分別盛到瓦盆里泡好。第二天一大早,母親便端一小凳,坐在這些水淋淋的盆具間,像一位老到的藝術家,開始了熟練的操作。包粽子說難不難,但真要把它包得大頭尖尾、見棱見角--按母親的說法要“俊??印?-也不容易。因蘆葉窄,母親一般視葉片寬度將兩片或三片葉子疊平整,先用左手拇指壓在掌心,再用右手自如地卷成漏斗狀,并依次充入軟米、大棗,然后把“漏斗”上部預留的葉子折回來包裹嚴實,同時迅速用馬蓮條纏繞捆好。這期間,左手是無法動作的,全靠右手和牙齒的靈巧配合。我試過幾次,不是漏米,就是散架。母親說:“你們一要都會,早不要我了?!蹦赣H做的粽子個兒大,每個有二兩重,味道清香,冷熱可食,冷吃比熱吃更好,爽口,筋道。現(xiàn)在商店買來的粽子,無論“稻香村”的還是“宮頤府”的,精致是精致,但無論如何也找不出記憶深處的那種口感。這常讓我想到千年以前在洛陽為官的吳中張翰因“莼鱸之思”而悵然若失的慨嘆。
          ⑤深秋季節(jié),蘆草成熟,寒風過后,蘆葉盡落,此時也正是農(nóng)閑時間,勤快的莊戶人便把野地里的蘆稈收割回來,破成篾子,或自己動手,或請專門的篾匠編織成炕席,除自家用外,還扛到集市出售。這編席子也算得上個技術活,不是誰都干得了的。心靈手巧的,編出的席子平整細密,色澤光潔,手藝不好的,做出的活粗粗糙糙,松緊不一,兩者價錢相差很遠。那時的瓦窯堡無論城鄉(xiāng),家家住窯洞,戶戶有炕,席子是少不了的。城里人過年,即使光景差些的,也要刷窯洞,換窗紙,買年畫,貼對聯(lián)。到年三十,生熟茶飯料理就緒,就換上新買的炕席,滿窯洞頓時給襯托得豁亮起來,人們的心情自然也振奮了好多。正因此,年節(jié)的農(nóng)貿(mào)市場上,席子成了搶手貨。城門外的河灘上,看成色的、量尺寸的、談價錢的,人來人往,煞是熱鬧。農(nóng)民由此有了一筆額外收入,一年的油鹽錢和孩子的學費有了著落。
          ⑥陜北人生性達觀,日子苦焦,但苦中作樂的文娛生活是不能少的。通常的娛樂方式除了唱曲子、聽古朝、鬧秧歌之外,每到農(nóng)閑時節(jié)逢集趕會時,還會有自樂性質的“道情”班子哄場助興。每個班子八九人,都是地地道道喜歡熱鬧而又有一定文藝特長的農(nóng)民。演出時不化妝,以說唱為主,同一表演者可扮演不同角色,卻也能把劇情演繹得跌宕有致、聲情并茂。樂器道具因陋就簡,一塊頭帕代表小姐,一柄扇子就是秀才,鑼鑼鼓鼓,三弦胡琴,都是自制的。其中有一種叫作“管子”的樂器,就是用葦稈做成的。管子類似洞簫,長短只有一尺,也是七孔,另按頂端的一個“咪子”,便可隨劇情變化吹奏出或雄渾激越或悠揚委婉的不同曲調(diào)。這管子音色清亮,傳聲遠,在整個樂隊中起引領作用,山背后、溝道里的行人,聽見管子的聲音就知道有“道情”演出。
          ⑦蘆草生命力強,耐瘠薄,但性喜陰濕,在干旱的陜北高原也只有山坡背陰處和溝底河灣里才偶一可見。那些零零散散生長于偏處荒山野地的蘆草,雖不入大師法眼,在杜甫、范仲淹寫于陜北的《羌村三首》和《漁家傲》中也沒有留下些許蹤影,但卻在艱辛歲月里竭盡所能,傾其所有,給家鄉(xiāng)父老那么多幫助,那么多便利,也為我寂寞的童年生活增添了那么多樂趣,我是應該寫寫它的。我對它情有獨鐘,常常感念它,一如感念那些普普通通老實厚道的父老鄉(xiāng)親。
          ⑧法國哲學家帕斯卡爾說過,人是會思想的蘆草。
          ⑨但不是每一個會思想的人都有蘆草的颯爽、慷慨。
    (選自《光明日報》,有刪改)
    (1)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第①段雖然簡短,卻充滿詩意,直接點明了寫作對象--家鄉(xiāng)的蘆草,也引出了下文“蘆草,即蘆葦”的介紹。
    B.文中作者寫自己得了一種“打嗝”的毛病,是為了引出關于用蘆根治病的描寫,從而突出蘆草的價值。
    C.文章第④段運用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對母親端午節(jié)包粽子進行了詳細描寫,突出了母親的勤勞,也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
    D.“人是會思想的蘆草”,作者在文末引用了法國哲學家帕斯卡爾說過的這句話,由對蘆草的贊美過渡到對人的贊美。
    (2)根據(jù)第③~⑦段文字,回答下列問題。
    ①作者在第③段中寫自己用蘆根治病有何用意?
    ②第④~⑦段中,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寫蘆草的?請簡要概括。
    (3)結合文章內(nèi)容,談談你對這篇散文的主題的理解。

    組卷:1引用:1難度:0.5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一池荷花半生夢
    胡忠勤
          夏日的清晨總是來得格外的早,又格外的準,好像和人有心靈之約一般,只要你睜開眼睛,不管何時天都已經(jīng)是光亮如晝了。在這個季節(jié),與清晨一起到來的還有一聲聲鳥啼和蛙鳴,讓周圍愈發(fā)顯得幽靜深遠,再入睡是不可能的了,索性起身四處走走,沿著小區(qū)長著毛茸茸綠草的精致小道向東信步而行,拐過兩個彎,一潭荷花就毫無遮擋地呈現(xiàn)在眼前了。
          荷花池位于小區(qū)之南形如月牙的小山坳里,三面是鱗次櫛比、錯落有致的洋房高樓,正南毗鄰的是碧波萬頃的南湖,因與活水相通,波浪相接,濤聲相聞,荷花池顯得更加生機盎然。這荷花池可是當初開發(fā)商的賣點之一,據(jù)說是聘請?zhí)K州的園林大師和工匠花費千萬之巨,耗時一年多建造而成的山水園林景觀。
          或許是沿襲古制,蓄水植荷之地謂之池,如春秋吳王夫差的浣花池,唐朝大明宮的太液池,三國魏宮的芙蓉園池等,故此處也稱作荷花池。適逢昨夜下了一場暴雨,此時整個荷塘還籠罩在層層薄霧交織彌漫的氤氳之中,在一縷縷晨曦的投射下,初開的荷花亭亭玉立,一頂頂碧綠的擎雨蓋上閃爍著晶瑩剔透的水珠,讓人眼前一亮,精神陡振,殘存的最后一絲睡意也瞬間即逝,消失得無影無蹤。
          荷花池面積不大,小巧精致,奇麗淡雅,從石板鋪就的小徑拾級而上,一抬腳就融入景致之中。荷花池依形傍勢,筑山疊石而建,池內(nèi)亭臺樓閣遙相呼應,游廊小徑蜿蜒其間,布局匠心獨運,處處藏奇斗秀,就是一道道石縫也被填上了土,恰到好處地插上一兩株植物,或枝或蔓,草木葳蕤,風韻非凡,活脫脫一個翻版的蘇州園林。沿池塘用鵝卵石拼花而成的小道邊楊柳依依,間或栽種有其他的名木,綠樹成蔭,游玩至此仿佛置身于江南水鄉(xiāng),且行、且駐、且賞,亦歌亦詠,流連忘返。
          還沒等進入荷花池,遠遠就已經(jīng)看到池塘中仙子的身姿,走得近了愈發(fā)欣喜,荷花的綽約風姿讓人怦然心動,仿佛為你守候了一夜,終于見到了早起的探訪人,也格外精神抖擻起來。前些日子聽友人說,團湖的荷花已經(jīng)盛開,相約幾次未能成行,深以不能親睹其勝狀為憾。不過今日竟得以窺見池塘新荷,倒也算是意外的驚喜和補償。
          荷花,古人譽之為花之君子,除了蓮、蓮花、芙蕖等熟悉的稱謂外,別名有十余種之多,更有甚者為之慶生,足見人們喜愛之至。荷花超凡脫俗,聚而不喧,品格可敬,清人李漁曾在《芙蕖》中贊賞道:“自荷錢出水之日,便為點綴綠波,及其勁葉既生,則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風即作飄飄之態(tài),無風亦呈裊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開,先享無窮逸致矣?!边@番評價仿佛正是說的眼前這池荷花,恰如其分。團湖的荷花素以壯觀取勝,早已聞名遐邇,每到荷花盛開之際,臨湖遠眺,滿眼翠綠粉紅明黃望不到邊,風過后,數(shù)千畝荷花蓮葉如千軍萬馬,氣勢磅礴,蔚為大觀,呈現(xiàn)的是“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的情景。不過,在我看來這場面未免有些喧嘩,不如這一池荷花一簇簇地點綴其間,靜靜地佇立,含情脈脈,顯得典雅別致,富有韻味。
    《彥周詩話》云:“世間花卉無逾蓮花者,蓋諸花皆藉暄風暖日,獨蓮花得意于水月,其清涼雖荷葉無花時亦自香也?!笔篱g的事物就是這樣奇妙,清涼之物必生于酷暑盛夏,而溫熱之物必產(chǎn)于嚴寒隆冬。荷花就是這樣的,不僅為人提供消暑之食,而且還為人營造了消暑之觀,在夏日只要看到塘中的荷花,哪怕內(nèi)心再躁動不安也會頓時清涼無汗,清爽無比。少有如荷花這樣把自身全部,包括物質的和非物質的都奉獻給了他人。荷花,不愧是花之君子也!
          于是,我開始羨慕起居住在此的人了,守著這么一方如詩如畫的風水寶地,足不出戶就能欣賞到荷塘秀色,親眼見證從夏之初點點荷錢浮現(xiàn)到深秋最后一枝殘荷凋零,歷經(jīng)采蓮掘藕,伴隨的不僅是一年中大半的光景,也度過生命中最有分量的難忘時光,更得以有緣去細心體會顆顆蓮子的良苦用心,這是何等的詩意,何等的愜意!一池荷花半生夢,不辭長作巴丘客。夢是美夢,夢是要想的,如果不是濂溪這樣的愛蓮之人,哪怕靠得再近也是難以入夢的!
    (選自《青海湖》)
    (1)下列對本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先寫荷花池的修建,再寫荷花池的環(huán)境,如是反復,把人的胃口吊得足足的,才引出荷花,真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B.在寫這一池荷花之前,作者又從李漁筆下的荷花以及團湖的荷花談起,最后才將眼前這一池荷花呈現(xiàn)于讀者眼前,層層鋪墊,峰回路轉,曲折多致。
    C.第六段寫團湖荷花壯觀、磅礴,與眼前的一池荷花形成對比,同時運用象征手法,這一池荷花的典雅別致富有韻味,為贊美荷的“君子”品性張本。
    D.由眼前之荷想到李漁筆下的《芙蕖》,由荷的品格想到《彥周詩話》,由眼前的伴荷之人想到愛蓮的周敦頤,引經(jīng)據(jù)典,使文章意蘊豐富。
    (2)請分析“夢是美夢,夢是要想的,如果不是濂溪這樣的愛蓮之人,哪怕靠得再近也是難以入夢的”這句的含義。
    (3)題目是“一池荷花半生夢”,標題是文章的眼睛,但本文并沒有花太多篇幅寫這一池荷花,而是花許多筆墨交代荷花池的由來及荷花池的環(huán)境,為什么要這樣安排呢?

    組卷:2引用:2難度:0.5

三、語言運用

  • 6.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
          研究發(fā)現(xiàn),人們所受壓力會增加血液中糖皮質激素的含量,而糖皮質激素可將前體細胞變?yōu)橹炯毎?nbsp; ①
     
    。但人們過去不清楚,為什么白天壓力大不一定會變胖,而上夜班之類的壓力則常與肥胖相聯(lián)系,最近一項研究揭開了謎底:健康人的糖皮質激素水平在24小時內(nèi)呈節(jié)律性漲落,早8點最高,凌晨3點最低,如果打破節(jié)律,在糖皮質激素水平②
     
    ,糖皮質激素的增加就會導致更多前體細胞變?yōu)橹炯毎?,如果順應?jié)律,在糖皮質激素水平本來就是峰值時,即使增加很多糖皮質激素,也不易引起脂肪細胞增加??梢姡?!--BA-->
     
    非常重要,夜間長時經(jīng)歷持續(xù)性壓力體重會明顯增加。

    組卷:325引用:66難度:0.8

四、寫作

  • 7.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總有一個去處令我們難忘,總有一個景致令我們敬仰。人生曼妙,把你認為令人難忘的、令人心曠神怡的去處記下來,讓我們一起分享!
          請以“難忘的去處”為話題寫一篇寫景的文章,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

    組卷:8引用:1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