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9-2020學年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qū)金陵匯文學校九年級(上)周測化學試卷(3)

發(fā)布:2025/1/5 3:30:2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共30分)

  • 1.下列有關(guān)氧氣的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12引用:1難度:0.5
  • 2.下列有關(guān)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組卷:871引用:45難度:0.7
  • 3.有一位同學暑假去西藏發(fā)生了嚴重的高原反應(yīng),醫(yī)生讓他吸氧后癥狀緩解。吸氧可以幫助人緩解高原反應(yīng)的原因是(  )

    組卷:1212引用:45難度:0.7
  • 4.下列關(guān)于催化劑的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231引用:87難度:0.5
  • 5.下列屬于分解反應(yīng)的是( ?。?/h2>

    組卷:449引用:7難度:0.7
  • 6.已知:在標準狀況下,空氣的密度是1.293g/L。下列氣體中,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的氣體是( ?。?table class="edittable"> A.氧氣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氫氣 標準狀況下密度(g/L) 1.429 2.928 1.978 0.089 在水中的溶解性 不易溶于水 易溶于水 能溶于水 難溶于水

    組卷:3引用:1難度:0.7

二、填空題(本題共5小題,共50分)

  • 19.如圖為實驗室中常用裝置。

    (1)寫出儀器名稱:a:
     
    、b:
     
    、c:
     
    。D裝置中,儀器b末端需要伸入
     
    ,目的是
     
    ;E、F裝置的優(yōu)點是
     
    。
    (2)用H2O2溶液制取氧氣,選擇的發(fā)生裝置為
     
    (填裝置字母),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
     
    。若使用裝置E,收集的氧氣的量比產(chǎn)生的多,其可能的原因是
     
    。
    (3)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并收集較純凈的氧氣,所選用的制取裝置是
     
    (填裝置字母),該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
     
    。
    (4)若用I裝置收集氧氣,當有
     
    出現(xiàn)時,開始收集氣體,能用此裝置收集氧氣的原因是
     
    。還可用裝置
     
    (填“G”或“H”)收集氧氣,能用此裝置收集氧氣的原因是
     
    。用裝置J和另一儀器(除導管外)收集并測量O2體積,另一儀器名稱為
     
    ,在裝置J中氣體應(yīng)從導管
     
    (填“d”或“e”)端通入。
    (5)檢驗石蠟在氧氣中燃燒的產(chǎn)物時需要收集一瓶氧氣,最好采用的收集方法是
     
    ,原因是
     
    ;檢驗硫在氧氣中燃燒的產(chǎn)物時需要收集一瓶氧氣,最好采用的收集方法是
     
    ,原因是
     
    。

    組卷:0引用:1難度:0.5
  • 20.某興趣小組對氧氣的研究如下:
    Ⅰ.氧氣的制備:
    (1)寫出用KMnO4制取O2的化學方程式
     
    。該裝置中棉花團的作用是
     
    ;圖中裝置一處明顯的錯誤是
     
    ;此錯誤會導致試管炸裂,其原因是
     
    。
    Ⅱ.氧氣的收集:
    [實驗1]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當放置在集氣瓶口帶火星木條復燃時停止收集,測定瓶中氧氣的含量,重復實驗3次。
    [實驗2]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當放置在集氣瓶口帶火星木條復燃后,繼續(xù)收集40秒,測定瓶中氧氣的含量,重復實驗3次。
    [實驗3]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測定瓶中氧氣的含量,重復實驗3次。
    實驗數(shù)據(jù):
    實驗1 實驗2 實驗3
    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 79.7 79.6 79.9 88.4 89.0 87.9 90.0 89.8 89.3
    氧氣的平均體積分數(shù)(%) 79.7 88.4 89.7
    數(shù)據(jù)分析:
    (2)由實驗1、2可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時,為提高獲得的氧氣體積分數(shù),可采取的措施是
     
    。
    (3)不考慮操作因素,實驗3獲得的氧氣體積分數(shù)不能達到100%的主要原因是
     

    Ⅲ.有關(guān)反應(yīng)
    (4)鐵絲在純氧中燃燒,鐵絲繞成螺旋狀的原因是
     
    ;該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
     
    ;集氣瓶底部放的少量水的目的是
     
    。
    (5)硫在氧氣中燃燒時,實驗現(xiàn)象是
     
    ;該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
     
    。
    (6)把紅熱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時,要由瓶口向下緩慢插入的原因是
     
    。

    組卷:7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