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qū)九年級(上)期中科學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卷Ⅰ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 1.分類法是學習研究物質的一種重要方法,下列物質分類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8難度:0.5
  • 2.揚州擁有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下列過程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組卷:2引用:1難度:0.5
  • 3.我國科研團隊首次合成了單原子鉑催化劑,率先提出“單原子催化”概念。如圖是單原子催化劑用于合成氣(CO和H2)制造燃料甲醇(CH2OH)的微觀示意圖。根據如圖物質轉化的微觀示意圖,判斷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3引用:1難度:0.5
  • 4.小明家的莊稼生長不茂盛,葉色淡綠,還出現了倒伏現象.小明根據所學化學知識,知道是由于缺少某些營養(yǎng)元素,于是他向父親建議購買( ?。?/h2>

    組卷:8引用:1難度:0.5
  • 5.金屬材料在現實生活中有極為重要的作用。下列金屬材料的應用與金屬所具有的性質不一致的是( ?。?/h2>

    組卷:22引用:2難度:0.5
  • 6.物質性質決定它的用途,還決定了它的保存方法。固體NaOH具有以下性質:
    ①白色片狀固體   ②有腐蝕性   ③易吸收水分而潮解   ④易溶于水,溶解放熱   ⑤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實驗室中必須將它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h2>

    組卷:54引用:9難度:0.5
  • 7.如圖幾種情景中,人做了功的是( ?。?/h2>

    組卷:6引用:5難度:0.5
  • 8.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h2>

    組卷:2引用:1難度:0.5
  • 9.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R元素排在氫前面,它的氧化物R2O3和氫氧化物R(OH)3都難溶于水,而RCl3和R2(SO43溶于水均有顏色。下列各組物質中能直接反應制得RCl3的是(  )

    組卷:8難度:0.5
  • 10.人體口腔內唾液的pH通常約為7,在進食過程的最初10分鐘,酸性逐漸增強,之后酸性逐漸減弱,至40分鐘趨于正常。與上述事實最接近的圖象是(  )

    組卷:122引用:5難度:0.7
  • 11.稀HCl和NaOH溶液混合后無明顯現象,要證明兩者已發(fā)生化學反應,如圖操作及實驗現象(或結果),不能證明反應發(fā)生的是( ?。?/h2>

    組卷:262引用:17難度:0.5

四、解答題(本題共7小題,29-32題各6分,33-35題各7分,共45分)

  • 34.實驗室有瓶標簽模糊的燒堿溶液,小軍測量其溶質質量分數的操作如下:
    ①取一潔凈的錐形瓶稱量,其質量為25.5g,往其中注入一定量上述燒堿溶液,并滴入1滴酚酞溶液,再次稱量錐形瓶,質量為37.5g;
    ②取質量分數為24.5%的稀硫酸逐滴滴入上述錐形瓶中,邊滴邊振蕩,當觀察到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時,停止滴液。再次稱量錐形瓶,質量為51.0g。
    請解答下列問題:
    (1)所取燒堿溶液的質量=
     
    g。(注:滴入酚酞的質量忽略不計)
    (2)通過計算確定該瓶燒堿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列出計算過程)
    (3)問題討論:小亮做同樣的實驗得到的結果與小軍的結果有差異。于是小亮測自己實驗后錐形瓶內溶液的pH,pH=6.2,則小亮的結果比小軍的
     
    (選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原因是   
     
    。

    組卷:6引用:1難度:0.5
  • 35.小科為測定某石灰石樣品(主要成分為碳酸鈣,其它成分不與稀鹽酸反應)中碳酸鈣的含量,利用氣密性良好的圖甲裝置進行實驗:
    ①稱取石灰石樣品6克,加入錐形瓶中,塞緊瓶塞,從左側持續(xù)緩慢鼓入空氣;
    ②一段時間后打開分液漏斗活塞,注入足量的稀鹽酸,開始計時;
    ③待裝置D總質量不再增加時停止鼓入空氣。實驗過程中測得裝置D增加的質量隨時間變化圖像如圖乙。(堿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

    (1)根據圖乙,運用化學方程式計算該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結果保留0.1%)
    (2)下列情況中,會導致測得的碳酸鈣質量分數偏大的是
     
    。
    ①去掉裝置A,將空氣直接鼓入裝置B
    ②去掉裝置C,將B與D裝置直接相連
    ③當氣泡停止產生時立即停止鼓入空氣
    ④用濃鹽酸來替代稀鹽酸實驗

    組卷:13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