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2021學年山西省太原師范學院附中高二(上)開學生物試卷

發(fā)布:2024/11/20 13:30:1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 1.下列幾組物質的元素組成相同的是( ?。?/h2>

    組卷:3引用:2難度:0.8
  • 2.下列關于細菌和酵母菌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h2>

    組卷:0引用:1難度:0.7
  • 3.圖1為某蛋白質結構示意圖,圖2為由該蛋白質切下的某一片段,試判斷下列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組卷:4引用:3難度:0.7
  • 4.下列有關細胞器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12引用:2難度:0.7
  • 5.糖蛋白(含有寡糖側鏈的蛋白質分子)普遍存在于細胞膜上,如果將細胞培養(yǎng)在含藥品X的培養(yǎng)基中,發(fā)現(xiàn)細胞無法制造糖蛋白的糖側鏈,則此藥品X可能作用在蛋白質合成及運輸過程中哪一個細胞器上(  )

    組卷:0引用:2難度:0.7
  • 6.下列有關細胞核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16引用:20難度:0.7
  • 7.從一動物細胞中得到兩類大分子有機物x、y,已知細胞中x的含量大于y,用胃液處理,x被分解而y不變。x含有化學元素N,有的還含有元素S,y含有化學元素N和P,它們與蘇丹Ⅲ染液都沒有顏色反應,細胞膜上有x而無y。下列有關x、y的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101引用:16難度:0.8
  • 8.關于酶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317引用:50難度:0.9
  • 9.關于ATP分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1引用:4難度:0.7
  • 10.下列有關酶的實驗設計思路正確的是(  )

    組卷:18引用:7難度:0.7
  • 11.如圖是兩種植物(用甲、乙表示)單位時間內吸收與釋放二氧化碳的量隨光照強度變化的曲線。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h2>

    組卷:5引用:2難度:0.6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30分)

  • 34.某種綿羊的長毛(B)對短毛(b)為顯性,有角(H)對無角(h)為顯性,毛色的銀灰色(D)對黑色(d為顯性,三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卮鹣铝袉栴}:
    (1)現(xiàn)將多頭純種長毛羊與短毛羊雜交,產生的F1進行雌雄個體間交配產生F2,將F2中所有短毛羊除去,讓剩余的長毛羊自由交配,理論上F3中短毛個體的比例為
     
    。
    (2)多頭不同性別的基因型均為Hh的綿羊交配,雄性綿羊中無角比例為
    1
    4
    ,但雌性綿羊中無角比例為
    3
    4
    ,試解釋這種現(xiàn)象:
     
    。
    (3)銀灰色的綿羊自由交配,發(fā)現(xiàn)每一代中總會出現(xiàn)約
    1
    3
    的黑色綿羊,其余均為銀灰色,試分析產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
     
    。

    組卷:5引用:4難度:0.7
  • 35.科學家用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分別標記T2噬菌體的蛋白質和DNA,然后用兩種被標記的噬菌體分別去侵染細菌。當噬菌體在細菌體內大量繁殖后,科學家對標記物質進行檢測,結果顯示用35S標記的一組實驗的上清液放射性很高,32P標記的一組實驗的沉淀物放射性很高(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目的是什么?
     
    。主要的實驗方法有哪些?
     
    。
    (2)為什么要分別對蛋白質和DNA作標記?
     
    。如何對噬菌體進行同位素標記?
     

    (3)由實驗結果可知,用35S標記的一組侵染實驗的上清液放射性很高,32P標記的一組實驗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這個結果說明了什么問題?
     

    (4)實驗過程中攪拌和離心的目的分別是什么?
     
     
    。
    沉淀物和上清液中分別有哪些生物成分?
     
    、
     

    (5)進一步觀察發(fā)現(xiàn),35S標記的一組侵染實驗細菌裂解釋放出的噬菌體中,不能檢測到放射性,而32P標記的一組實驗,細菌裂解釋放出的噬菌體能夠檢測到放射性。這個結果說明了什么?
     
    。

    組卷:1引用:2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