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微小世界》2020年單元測試卷(9)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50分)
-
1.我們觀察只有針眼大小的蚜蟲,比較合適的工具是倍數(shù)比較高的( ?。?/h2>
組卷:4引用:1難度:0.7 -
2.使用反光鏡調(diào)光之前,應(yīng)該先將( ?。┺D(zhuǎn)到鏡筒下。
組卷:2引用:1難度:0.7 -
3.如圖是我們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 ?。?br />
組卷:1引用:2難度:0.7 -
4.我們在用顯微鏡觀察( )時,能觀察到葉綠體。
組卷:2引用:1難度:0.7 -
5.用下面三個凸透鏡觀察同一物體,視野范圍最小的是( )
組卷:5引用:1難度:0.7 -
6.荷蘭生物學(xué)家列文虎克利用自制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顯微鏡首先觀察到( ?。?/h2>
組卷:2引用:1難度:0.7 -
7.在放大鏡下看到的雪花晶體形狀為( ?。?/h2>
組卷:14引用:1難度:0.7 -
8.不同晶體都有各自不同的幾何外形,食鹽的晶體都是( ?。?/h2>
組卷:4引用:2難度:0.7 -
9.用顯微鏡觀察某生物裝片時看到標(biāo)本位于顯微鏡視野的左上方,若要把標(biāo)本移動到顯微鏡視野的中間,應(yīng)向( ?。┮苿友b片。
組卷:3引用:2難度:0.7 -
10.想要觀察到水中草履蟲,下面尋找的取水點不合理的是( ?。?/h2>
組卷:53引用:2難度:0.8 -
11.我們制作的簡易顯微鏡是由兩個( )按一定的距離組合而成的。
組卷:1引用:1難度:0.7
三、實驗探究和分析題(共40分)
-
32.放大鏡的研究。
(1)放大鏡屬于凸透鏡,是因為它具有
(2)用自己身邊的材料制作兩個放大鏡。
方法一:
方法二:
(3)將放大鏡如圖1這樣放置在陽光下,一段時間后,小紙條會燃燒,這說明放大鏡除了
(4)放大鏡的放大倍數(shù)是有限的,但我們可以用放大鏡制作簡易顯微鏡把物體放得更大。
①制作簡易顯微鏡需要的材料:
②在如圖2所示的方框內(nèi)畫出簡易顯微鏡的結(jié)構(gòu)圖并簡單描述制作的過程:
③如果我們制作簡易顯微鏡的兩個放大鏡的放大倍數(shù)分別為3倍和7倍,那么這個簡易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是
④下列這些材料,用我們自制的顯微鏡無法觀察到的是
A.青苔的植株
B.花朵中的花粉
C.危害人健康的大腸桿菌
D.水中的微生物組卷:6引用:1難度:0.6 -
33.列舉三例人類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組卷:11引用:6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