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山東省威海市乳山市銀灘高級中學高一(上)月考歷史試卷(10月份)

發(fā)布:2024/10/29 0:0:2

一、選擇題:本題共45題,每小題1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 1.距今約5300年前的安徽凌家灘遺址,經過多次較大規(guī)模的考古發(fā)掘,發(fā)現了分布密集的墓葬以及祭壇、祭祀坑、積石圈、房址等重要遺跡,出土有大量精美的玉器、石器、陶器等文化遺物。由此判斷,該遺址( ?。?/h2>

    組卷:2引用:4難度:0.7
  • 2.周滅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衛(wèi),都朝歌(今河南淇縣);封周公長子伯禽于魯,都奄(今山東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薊(今北京)。分封( ?。?/h2>

    組卷:301引用:194難度:0.6
  • 3.據張光直在《商文明》中所說,學者于省吾通過甲骨卜辭隸定了“黍”“稷”二字,“黍”在卜辭中出現100多次,“稷”出現40次。王玉哲在《中華遠古史》中提道:“從殷墟出土的銅器,十之七八是酒器?!边@共同印證了商代(  )

    組卷:2難度:0.7
  • 4.春秋后期,鄭國大夫子產頂著壓力清查農業(yè),重新劃分全國田地和溝渠,承認地主土地私有,師初稅畝,仿相地而衰征,征賦富國。對子產改革認識正確的是(  )

    組卷:27引用:7難度:0.6
  • 5.春秋時期齊國成為東方大國,匯東夷等族于其中;戰(zhàn)國時韓、趙、魏三國則融合今山西、河北、河南地域范圍內的少數民族,東周也吸納了南方的“蠻夷”,西方的“戎狄”。這一現象反映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 ?。?/h2>

    組卷:10難度:0.6
  • 6.“田氏取齊,六卿分晉,道德大廢,上下失序。……萬乘之國七,千乘之國五,敵侔爭權,蓋為戰(zhàn)國。……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力功爭強,勝者為右”。這一記載反映了當時( ?。?/h2>

    組卷:25難度:0.6
  • 7.如表中所列言論,其共同的著眼點是( ?。?br />
    言論 作者 出處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司馬遷 《史記?李斯列傳》
    秦之所以革之者,其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柳宗元 《封建論》
    三代至秦,渾沌之再辟者也,其創(chuàng)制立法,至今守之以為利,史稱其“得圣人之威” 張居正 《雜著?三代至秦》

    組卷:43引用:54難度:0.8
  • 8.戰(zhàn)國后期,荀子在談到訪問秦國的觀感時說:“其百吏肅然莫不恭儉、敦敬,古之吏也?!涫看蠓?,出于其門,入于公門,歸于其家,無有私事也,古之士大夫也。觀其朝廷,其間聽決百事不留,恬然如無治者,古之朝也?!辈牧险f明了( ?。?/h2>

    組卷:0引用:2難度:0.7
  • 9.秦朝修建咸陽,運用了天體觀念。把渭河比作天體的銀河“天漢”,以各座宮殿比作星座,四周有許多通道,咸陽宮居中,形成了眾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從咸陽的修建理念可以看出當時的政治理念是( ?。?/h2>

    組卷:1引用:16難度:0.6
  • 10.柳宗元《封建論》中記載:“秦有天下,裂都會而為之郡邑,廢侯衛(wèi)而為之守宰,據天下之雄圖,都六合之上游,攝制四海,運于掌握之內,此其所以為得也。”對材料理解準確的是( ?。?/h2>

    組卷:11難度:0.5
  • 11.《史記》記載,陳勝、吳廣前往戍邊,為大雨所阻,按法律應該斬首,情急之下,兩人揭竿而起。但1975年,湖北省云夢縣出土秦簡,按照竹簡記載的法律規(guī)定,陳勝、吳廣的戍邊任務因為大雨而延期,根本不會導致二人被斬首。由此可見( ?。?/h2>

    組卷:5引用:16難度:0.7
  • 12.閱讀如圖“西漢初期中央和封國力量的對比”,判斷其反映的社會問題(  )菁優(yōu)網

    組卷:33引用:47難度:0.8
  • 13.《史記?匈奴列傳》記載: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冬季,匈奴大雨雪,牲畜多饑寒死,“國人多不安”,匈奴貴族于是有“降漢”之意;當“秋馬肥”時,匈奴則校閱兵力,有“攻戰(zhàn)”之志。這說明( ?。?/h2>

    組卷:4引用:2難度:0.5
  • 14.阿爾伯特?克雷格《哈佛極簡中國史》:“到武帝,令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眾建諸侯而少其力’一語,徹底實行了。封建政體反動的余波,至此才算解決?!辈牧现猩婕皾h武帝鞏固大一統(tǒng)王朝采取的措施是( ?。?/h2>

    組卷:15引用:9難度:0.7
  • 15.如表為漢武帝鑄幣制度調整。這一制度調整( ?。?br />
    年份 幣重量 相關規(guī)制
    公元前118年(武帝元狩5年) 廢三銖錢,鑄五銖錢 錢文首創(chuàng)“五銖”,令郡國鑄造。
    公元前115年(武帝元鼎2年) 鑄赤仄錢,一個當5個普通五銖錢 令京師造,國家賦稅收入均使用此錢。
    公元前113年(武帝元鼎4年) 鑄造五銖錢。標準重量3.26克,實測3,10克。 錢文“五銖”,重如其文。將郡國鑄幣權收歸中央,專令上林三官鑄造,五銖錢制度建立。

    組卷:1引用:5難度:0.6
  • 16.公元39年,光武帝劉秀下令度田,命令州郡官吏核檢豪強地主控制的耕地和隱匿的人口。此舉遭到刺史太守和豪強地主的抵制和對抗,劉秀下令停止度田。劉秀對豪強地主的讓步( ?。?/h2>

    組卷:11難度:0.6

二、本題共4大題,共55分。

  • 48.土地制度與賦稅制度的結合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支柱。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自西晉末年以來,長期的戰(zhàn)亂使社會經濟徹底崩潰,直至北魏統(tǒng)一北方,無主土地和荒地仍大量存在。政府必須實施有效的政策將土地和勞動力重新結合起來,北魏強大的中央集權則為均田提供了有效的保證。另外,北魏早在建國時就曾實施“計口授田”的政策,將土地分授給民戶耕種,這為后來均田制的實施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北魏太和九年,正式確立均田制,與此相適應的賦稅制度是租(庸)調制,唐初的租庸調制與之前相比,最大的區(qū)別是庸的制度化,這在中國古代賦役制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整理自李羨於《論均田制的興衰及其與租庸調制的關系》(1)根據材料一,概括北魏實行均田制的條件。結合所學,指出“庸”的含義及“庸的制度化”的重要意義。
    材料二 隨著土地買賣和土地兼并的加劇,大量可耕的官田和無主荒地,都被轉變?yōu)樗教?。國家掌握的可用于均田分配的土地逐漸減少,農民受田的數額愈發(fā)嚴重不足,逐漸喪失了繼續(xù)實施均田制的條件。高宗武周以來,戰(zhàn)爭不斷,日益增多的兵役和賦稅負擔使得“天下戶口,逃亡過半”,致使戶籍失真和管理混亂,均田制失去了貫徹執(zhí)行的依據,無法有效地推行下去。建立在均田制基礎之上的賦稅制度也無法維持,政府面臨著嚴重的財政危機。780年,唐德宗李適即位,宰相楊炎及時向德宗提出了一種新的賦稅制度。
    ——整理自白壽彝總主編《中國通史?中古時代?隋唐時期?上冊》(2)根據材料二,概括“新的賦稅制度”出現的原因。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該制度的具體內容。
    材料三 唐德宗接受了楊炎的建議,便在建中元年公布了這一新稅法,明令“丁租庯調,并入兩稅”,結束了以前賦稅制度繁雜混亂的狀態(tài)。自均田制崩潰以后,土地買賣更加公開而頻繁,田莊經濟日益發(fā)展起來了,新的稅制使大土地所有者分擔起一部分賦稅,商人也要在所經商的郡縣納稅。在實行的當年,唐王朝實際控制的納稅戶由一百二十三萬增加到三百多萬戶,全年征收的稅錢由一千二百多萬貫增至三千多萬貫。這是我國封建社會賦稅制度史上的重大變革,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整理自王仲犖《中國斷代史系列?隋唐五代史》(3)根據材料三,概括這一新稅法的“積極意義”。綜合上述材料,指出從北魏到唐德宗年間,賦稅征收的主要標準發(fā)生的變化。

    組卷:16引用:4難度:0.4
  • 4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然中外朝之分,漢初蓋未之有,(漢)武帝始以嚴助、主父偃入直承明,與參謀議,而其秩尚卑。衛(wèi)青、霍去病雖貴幸,亦未干丞相、御史職事。至昭宣之世,大將軍權兼中外,又置前后左右將軍,在內朝預政事,而由庶僚加侍中、給事中者,皆自托為腹心之臣矣。
    ——錢大昕《三史拾遺》材料二:漢宰相是采用領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則采用委員制。換言之,漢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國行政大權,而唐代則把相權分別操掌于幾個部門,由許多人來共同負責,凡事經各部門之會議而決定。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材料三:開元十一年(723年)中書令張說奏改政事堂為中書門下之后,中樞體制就發(fā)生了重大轉變,進入到中書門下體制的階段?!M管中書門下體制下還是集體宰相制度,但宰相裁決政務,實行宰相輪流秉筆決事的制度,并逐漸向首相制度過渡?!拼袝T下體制的另外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宰相的職權進一步朝著掌管具體政務的方向發(fā)展,宰相政務官化。這是宋代以宰相職權的分化為核心的制度得以建立的前提。
    ——劉后濱《政治制度視野下的唐宋變革》材料四:本朝鑒五代藩鎮(zhèn)之弊,遂盡奪藩鎮(zhèn)之權。兵也收了,財也收了,賞罰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子語類》宋太宗:“國家若無外憂,必有內患,外憂不過邊事,皆可預防,若為內患,深可懼也。帝王用心,常須謹記。”
    ——《續(xù)資治通鑒長編》(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概括漢武帝時期相關中央官制的特點。
    (2)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與漢代相比,唐代宰相制度的創(chuàng)新之處及其作用。
    (3)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概述唐代政事堂的演變,并結合宋代的史實說明唐代中樞體制的演變?yōu)樗未峁┝恕扒疤帷边@一觀點。
    (4)根據材料四,評價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組卷:3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