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黑龍江省雞西市雞東二中高二(下)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12/19 0:30:2

一、現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問題。
          文本一:
          曹丕提出了“文氣說”,并且用這種觀點來評論作家,指出他們氣質、才性和作品風格上的主要特征。他在《典論?論文》中論“應玚和而不壯,劉楨壯而不密”;又說“孔融體氣高妙,有過人者”“徐干時有齊氣”。在《與吳質書》中評價劉楨“公干有逸氣,但未道耳”。這些評論都是比較確當公允的。清人劉熙載在他的《藝概》中盛稱“孔北海文,雖體屬駢麗,然卓犖遒亮,令人想見其為人”。又稱徐干之文“非但其理不駁,其氣亦雍容靜穆,非有養(yǎng)不能至焉”。這里“體氣高妙”與“卓犖遒亮”,顯然都是贊他的文風氣格奇高;而“雍容靜穆”也自然是紆徐舒緩的“齊氣”了。應該說,曹丕“文氣說”中,對作者個性、作品風格的差異的探討是極有意義的。
          曹丕的“文氣說”,對后代文學批評影響極深遠,文氣之說從他一直到清代,都是我國文學批評上的一種重要理論。劉熙載指出:“自《典論?論文》以及韓、柳,俱重一‘氣’字?!逼鋵嵅晃n、柳、劉勰,宋之歐、蘇諸公直至清之桐城派,都很看重這個“氣”字,就是劉熙載自己,在《藝概》中,不拘論詩文,論詞曲,論賦,就連論書法也常常強調“氣”。他在論文時說:“文貴備四時之氣,然氣之純駁厚薄,尤須審辨?!彼谡撛姇r主張“學太白詩,當學其體氣高妙”。他又這樣論賦:“鄒(陽)枚(乘)雄奇之氣,相如亦當避謝?!薄班u陽獄中上書,氣盛語壯?!碑斎凰f的“氣”,有的是指文章的氣勢,不完全同于曹丕的“文氣說”,但這也足見“文氣說”對后世文學批評的影響何等巨大。
          雖然曹丕注意到了作家作品的風格獨特性,但他過分強調了作家的氣質才性,而沒有看到社會實踐和藝術修養(yǎng)對作品風格的影響。就是對作家的氣質才性,他也把它看成是不可變更的,是“不可力強而致”的。人的氣質不等于個性,氣質只能使人的個性帶有一定色彩,個性是個人的氣質、性格、興趣、能力等方面心理特征的統(tǒng)一體。個性特征是在人的素質的基礎上,在一定的社會生活和教育影響下,通過其本身的實踐活動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就是氣質特點也能在外界影響下,通過實踐活動而有所改變。曹丕把作家的氣質才性看成是不能變更的,并過分強調它對創(chuàng)作風格的決定作用,這顯然是錯誤的。在他之后的人們,一方面接受他文氣說的正確部分,另一方面也逐漸注意到并彌補了它的不足。
    (摘自李樹吉《由<典論?論文>簡論曹丕的文氣說》)      文本二:
          曹丕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是第一個以文氣論文學的。他在《典論?論文》中論道:“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譬諸音樂,曲度雖均,節(jié)奏同檢。至于引氣不齊,巧拙有素,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边@里,曹丕提出了“文以氣為主”的著名命題。這種“氣”體現在每個作家身上,因人而異,好比吹奏音樂,音樂曲調節(jié)奏雖然相同,但一到行腔運氣,便有或巧或拙的千差萬別,這是先天稟賦造成的,就是父兄也不能傳授給子弟。曹丕在人們已用“氣”來評述人物、用“氣”來說明與文有關系的樂和言辭的基礎上,用“氣”來論文,提出“文以氣為主”,并以“氣”論作家。人們用“氣”評論人物、說明樂與言辭時,其內容都較寬泛,是指評論對象總的風貌、給人的總的印象與感受。曹丕以“氣”論文同樣如此,所謂“氣”,類似于現在所謂個性、風格,當他說某位作家具有某種氣時,自然是就其作品而言的,但也兼指作家本人的氣質個性。在他看來,文氣與作者的氣質個性是一致的。這從他在《典論?論文》《與吳質書》中對建安七子的評價便可看出。曹丕“文氣說”說明了文學與人、文學與自然環(huán)境、文學與社會生活的關系,它要求作家盡情地顯示自己的氣質個性,抒發(fā)自己的情懷,形成獨特的風格。這反映了漢魏之際經學束縛解除之后思想領域普遍重視自我的傾向,也是對這一時期文學創(chuàng)作重抒情、重個性的特征的理論概括。他提倡“文以氣為主”,是對長期統(tǒng)治文壇的依經立體、諷上化下的傳統(tǒng)理論的突破。正如羅宗強先生所言,“‘文氣說’的提出,從理論上標志著我國文學思想的發(fā)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從著眼于文學的外部聯系轉向了著眼于文學的內部規(guī)律、著眼于文學的特質”“標志著文學理論批評自覺時代的開始”。曹丕的“文氣說”對后代影響極大,自他以后,歷代以“氣”論文者代不乏人,文氣遂成為中國古代文論中的一個重要范疇,文氣論也成為一種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學理論。
    (摘自陳碧娥《<典論?論文>的文學批評及其文學價值》)(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曹丕是我國文學批評史上以文氣論文學的第一人,他的這一學說對我國文學批評的發(fā)展產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
    B.曹丕和劉熙載對孔融和徐干兩人作品的評價基本相似,認為前者文風氣格奇高,后者文風紆徐舒緩。
    C.用“氣”評述人物、說明與文有關系的樂和言辭的現象早于曹丕的“文氣說”,且其內容較為寬泛。
    D.曹丕“文氣說”著眼于文學的外部聯系,錯誤地把作家的氣質才性看成是不能變更的,并過分強調氣質才性對創(chuàng)作風格的影響。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曹丕評價應玚“和而不壯”,劉楨“壯而不密”,可見他對兩人認可程度遠不及孔融和徐干。
    B.劉熙載所說的“氣”比曹丕“文氣說”的范疇更廣,對后世的影響也比曹丕“文氣說”更大。
    C.曹丕用吹奏音樂做類比,形象地闡述了“氣”體現在每個作家身上,因人而異的道理。
    D.有讀者說閱讀李白的文章能從中看出他的性格特征,這種說法是符合曹丕“文氣說”的。
    (3)下列各項中的“氣”,不屬于材料中所說的“氣”的一項是
     

    A.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蘇軾《和董傳留別》)
    B.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韓愈《答李翊書》)
    C.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龔自珍《己亥雜詩》)
    D.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孟子?公孫丑上》)

    組卷:0引用:1難度:0.3

(二)實用類文本(12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近來,“社會性死亡”話題在網絡上備受關注。微博上“社會性死亡”話題有2.1億閱讀量,連相關的“貓的社會性死亡不過如此”“大型社會性死亡現場”等話題都有超過2億的閱讀量,讓人不禁深思,這一網絡流行語究竟有怎樣的傳播學上的意涵?
          作為社會性的動物,人們在與他人打交道的過程中難免遭遇窘迫和難堪。這可能是因誤解帶來的小尷尬,可能是因社交能力不善造成的誤會,還有可能是行為不端引發(fā)的社會抵觸,這種自身形象在社交場景上發(fā)生的折射、扭曲或反噬,被網友統(tǒng)稱為“社會性死亡”。對于生活中偶發(fā)的“社死”,不妨以解嘲和放松的心態(tài)化解;而對于不分清事實,揮舞輿論大棒群起而攻之,試圖以“社死”給人貼標簽的做法,則要警惕其中隱藏的網絡暴力。當“社死”成為網絡熱搜,探究其背后的社會心理、輿論生態(tài)、道德法律,也就有了現實意義。
    (摘編自中國青年報02版話題“當’社會性死亡’成為網絡熱搜”)      材料二:
          互聯網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網友的點擊和圍觀成為一種力量,促成了一些問題的解決,有的冤案被平反,有的真相被披露,有些現象被批駁。這當中,所涉人員有的堪稱被“社會性死亡”,比如一些人設崩塌的明星,一些行為失當的公眾人物,一些輿情漩渦中的事件主角。但與此同時,問題也暴露出來,即某種程度上出現了“人人都當執(zhí)法者”“人人想當裁判者”的趨勢。具體來說,動輒曝光某人某事,讓所涉人員“社會性死亡”成了一些人對待個人恩怨、解決個人問題的常用手法。
          如此行為的漣漪效應正在顯現——對被造謠、指責的個人而言,輿論的打擊可能是毀滅性的,就算沒有被“社會性死亡”,他們的名譽、生活、工作也會不同程度受損;于整個網絡生態(tài)來說,這種隨意曝光他人、動輒要人“社會性死亡”的行為顯然構成了一種秩序擾亂和環(huán)境污染,網友被戲耍,節(jié)奏被帶偏,最后一地雞毛;而對社會來說,這種私人“審判”和網絡暴力的影響已然溢出“屏”外,諸多人處理現實糾紛時首先想到訴諸網絡、挑逗公眾情緒,比如,覺得買東西物價貴要網上曝光人家;跟朋友吵架了,就到網上揭短指責;大街上隨便拍下某一場景,就發(fā)到網上感慨、吐槽一番……長此以往,網絡空間會越來越充斥雞零狗碎的八卦、不明真假的“熱點”、隔空對罵的戾氣,這勢必會大大消耗公共輿論資源,會拉低公共輿論空間的品質和成色。
    (摘編自工人日報文章《“社會性死亡”不能成為傷人利器》)      材料三:
          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明確規(guī)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并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這為制止“社會性死亡”提供了堅實的法律支撐。
          實現網絡輿論良性發(fā)展,需要各方形成合力。國家應從法律層面施以重拳,特別是要加大對個人信息泄露的懲處力度;監(jiān)管部門要繼續(xù)加強對平臺內容生態(tài)建設的指導和督促,為在網絡空間激濁揚清保駕護航;各輿論傳播平臺應充分履行自己的主體責任,對引爆網絡的輿論熱點保持冷靜,對那些看熱鬧不嫌事大、“助紂為虐”的營銷號,要根據平臺管理規(guī)定及時采取相應措施。身處網絡空間,我們需要的是陽光充盈的“數字化生存”,沒有人希望目睹更多冰冷徹骨的“社會性死亡”。作為網絡空間一員的我們,尤其要從我做起,理性上網,理性對話,為構建清朗的網絡空間集聚力量。
    (摘編自人民網三評《“社會性死亡”之三:我們的擔當!》)(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社會性死亡”這一網絡流行語最近很火,關于它的話題在網絡上常常有過億的閱讀量。
    B.對于一些在社交場合中偶發(fā)的小尷尬、誤會這樣的“社死”,我們需要有一顆平常心。
    C.網絡輿論的打擊很可能讓涉及輿論事件的人被“社會性死亡”,損害他們的諸多權益。
    D.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從面造成他人“社會性死亡”的行為是非法的。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社死”事件不一定都是事實,如果沒有經過調查就利用網絡輿論進行人身攻擊,其實是一種網絡暴力。
    B.網友的點擊和圍觀是一把“雙刃劍”,雖然也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但用之不當則會出現很多負面的效應。
    C.有些人將現實生活中的糾紛隨手一拍就訴諸網絡,這種網絡曝光的便捷性和隨意性消耗了公共輿論資源。
    D.網絡輿論的良性發(fā)展主要依靠國家制定法律法規(guī),其次是監(jiān)管部門、各輿論傳播平臺以及網民形成合力。
    (3)在互聯網時代,我們該如何正確對待“社會性死亡”?請結合上述三則材料簡要概括。

    組卷:4引用:5難度:0.6

(三)文學類文本(15分)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幸福的一天
    劉玉棟
          風聲沒有了。車燈滅了。很快,周圍便靜下來。
          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馬全睜開眼睛。四周還是黑漆漆一片,他像伸懶腰似的舉起兩只胳膊,慶幸的是,兩手還是好好的。接著他又扭動一下身子,除了輕微的酸痛外,似乎沒受什么損傷。
          馬全很喪氣,這個早晨從一睜開眼睛,就怪得很。馬全站在水溝里,盯著白花花的冰面和歪在水里的三馬子,突然覺得很委屈。多少年了,天天披星戴月,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吵吵鬧鬧,為了一分錢,也能爭個臉紅脖子粗。從一大早,把滿滿的一車菜推進那個黑洞洞的菜市場,到傍晚時,再推著空車從里面走出來。這么多年,說句夸張的話,連太陽都看不見了,當然,更感受不到那暖烘烘的陽光了。
          不行,得好好地活上一天。馬全自言自語。
          事情一旦決定,渾身便輕松起來,馬全拍打一番身上的泥土,轉身爬上柏油馬路,他回頭瞅一眼躺在黑暗的河水里的三馬子,想,你就老老實實躺在這里吧。
          馬全伸手攔住一輛出租車。他上車的時候,那司機滿臉狐疑,盯了他半天??词裁?,賣菜的就不能打出租車了?馬全心里想,不過,這司機的目光還是讓他非常興奮,他揮揮手說:“去鳳都?!?br />      馬全有些飄飄然,他撫摸著車窗光滑的玻璃,覺得出租車的確比他的三馬子要強一萬倍,舒服、溫暖、親切。透過車窗,馬全盯著外面的車水馬龍蕓蕓眾生,猛地產生出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像是飄在空中向下看似的。
          鳳都樓的桌椅板凳也給人一種與眾不同的感覺,上的都是大紅的火漆,古色古香,光鑒照人。坐在上面,那是一種享受。馬全這才注意到他穿的這身衣服是多么扎眼。油漬麻花的黃大衣上還沾著沒有干透的泥巴,一雙破皮鞋齜牙咧嘴的,真是難看極了。這時候,一個胖乎乎老頭坐在了馬全對面。這個老頭面色紅潤,頭發(fā)稀疏,穿著一件深灰色的夾克,里面襯衣的領子雪白,看上去干凈體面。
          老頭吃得非常講究,只見他把蒸包放入口中,合上嘴唇,微閉雙眼,牙齒輕輕蠕動,真是細嚼慢咽。他一睜眼,發(fā)現對面馬全正盯著他,便笑了。老頭喝一口黑米粥,抬頭說道:“人生在世,吃玩二字,像我這把年紀,就更沒有出息了。但吃也好玩也罷,不管干什么,都得咂摸出個滋味來,你狼吞虎咽,這籠小玩藝兒,眨眼就下肚了。你還是不知道它的滋味,那等于沒吃過呀,你說是不是?
          馬全覺得老頭說得有道理,于是學著老頭的樣子,夾一個蒸包放進口里,慢慢地嚼,果然,香鮮滑軟、麻酥甜咸……各種各樣的滋味便在口中化開了。
          老頭說:“小伙子進城來找事做?”
          馬全說:“我是賣菜的?!?br />      老頭嘿嘿笑了,說:“賣菜的來鳳都樓吃早飯,這可是第一次聽說,要不是親眼見到,打死我也不信?!?br />      馬全的臉又紅了。他想跟老頭說說今天早晨他碰到的這些事兒。可最終,馬全什么都沒說,不知道什么時候,他再抬起頭來的時候,那個老頭已經沒有了。連那古樸的鳳都樓也像一團云似的飄走了。
          此時,馬全正提著一身新衣服和一雙新皮鞋,站在天河池的更衣室里。
          馬全想舒舒服服地泡個澡,順便換一身新衣服,既然想好好地活一天,那就要活出個樣子來。雖然這身衣服花去了他批發(fā)蔬菜用的大部分錢,但他沒有心疼。
          自從天涼下來后,馬全就沒再洗過澡,即使是天不冷的時候洗澡,也是在家里燒壺開水,擰著毛巾擦擦身子。像這樣泡澡堂子,在馬全三十年的人生當中,沒有幾次。
          馬全微閉眼,噓噓地噴著熱氣,正舒服著,猛地覺得頭頂上有個人影在晃動,便睜開眼。果然,有個人正朝著他笑。那小伙子手里的擦澡巾只在他背上輕輕一蹭,他便覺得如同被揭去一層臟皮兒,輕松許多。
          馬全像一條大魚似的,趴在一張窄窄的釘著皮革墊子的小床上。
    “哇,這位大哥,你身上這么長一條新疤呀。”
          馬全覺得不對,別說新疤,舊疤也沒一塊兒,他背上從來就沒有受過傷。
          于是馬全說:“你看錯了,那肯定不是傷疤?!?br />“怎么會不是?”那小伙子嘆一口氣說,“不過也沒什么,你看我身上,大大小小的多少塊疤?!?br />“我原來可不是給人擦澡的,我下煤窯,在井下掏煤。不過,有一次瓦斯爆炸,我和工友們被埋在井下,那一次,一下子就死了三十多個,那個黑心礦主,不但沒受到懲罰,每個人兩萬塊錢就把我們這些人的父母妻兒打發(fā)了。我看到那些父母妻子接錢時抖動的手和臉上的表情,一下子絕望了,也許你不信,好多人不是因為痛苦和傷心手才抖動,是因為看到那些錢,激動的興奮的?!?br />      馬全哆嗦了一下。他想,該回家了,老婆兒子還在家里等著他,自己的三馬子還躺在河溝里呢。對了,三馬子會不會讓人拖走了?要是那樣可就壞了,我明天還要接著賣菜呢。想到這里,馬全禁不住出了一身冷汗。
          也許是酒喝多了,馬全的腦子有些迷糊,身子輕得不行,老是想要飄起來。馬全一個勁兒地想讓自己的腳步落在地上,可是不行。后來,馬全還是飄了起來。馬全飄過城市的公園時,看到孩子們坐著過山車,急速地旋轉著,發(fā)出哇哇的幸福滿意的笑聲。
          馬全的身子越飄越高,真是飛起來了,于是,他干脆便做成鳥狀,兩手上下忽閃著,像鳥的翅膀。馬全終于飛到了小馬莊的上空,他在自家的屋脊上停下來。讓他高興的是,他那輛三馬子果然呆在院子里。這樣,他就放下心來。但讓他奇怪的是,他家的院子里非常熱鬧,孩子們玩著鬧著;大人們進進出出,表情嚴肅。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兒?馬全心里一急,便從屋脊上跳下來。他的身子還是那么輕,落地時,連一點兒聲音都沒有。
          馬全往屋里一瞅,他看到老婆和兒子正跪在地上哭,他們哭得鼻涕一把淚一把的。他看到躺在門板上的自己,也是干干凈凈的,穿的衣服竟然跟自己身上穿的一模一樣。
    (有刪改)
    (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以主人公馬全的心理描寫開篇,為讀者制造懸念,引發(fā)閱讀興趣,也為后文馬全“城市一日游”情節(jié)的展開創(chuàng)設了基礎。
    B.小說運用多種描寫手法刻畫馬全這位底層勞動者的形象,如以老頭的吃相與馬全形成對比,間接諷刺了城市人生活的奢侈。
    C.小說多處使用伏筆和照應的手法,使荒誕的情節(jié)合乎情理,如馬全身上新添的疤痕,既呼應了開頭的翻車,也與結尾相照應。
    D.作者以輕盈的筆調記敘菜販子馬全夢想的城市生活的短暫體驗,表達了底層人民對幸福生活的渴望,使小說沉重而不壓抑。
    (2)文中畫橫線句子有何作用?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3)有評論稱這篇小說雜糅了客觀現實與作家的想象力,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這一特征。

    組卷:19引用:5難度:0.7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 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2022年2月4日晚的鳥巢燈光璀璨。開幕式上,冬奧會旗隨著6名旗手進入鳥巢體育場,在距離地面45米的空中,主火炬執(zhí)行機構開始運轉,6根管線緩緩下垂。地面中心臺的蓋子滑開,露出一片藏在地下的“雪花”。最先接通的兩條線是電纜和網線,“雪花”的電路供應從地下切換到天上,主火炬有了“神經”。隨后是兩根氫氣管插接成功,氫燃料供應正常,主火炬有了“大動脈”。最后,兩根威亞鋼索將這片“雪花”拉起,主火炬凌空起舞。直播鏡頭里,一片雪花飄到鳥巢體育館中心,地面上的大“雪花”從平面翻轉54度,正式登臺亮相。隨后,火炬手登上臺階,把手中的“飛揚”火炬插入這片“雪花”的中心。研制團隊利用懸掛在威亞上的執(zhí)行機構和地面裝置的流暢配合,完成主火炬在40米高空的360度旋轉,實現了“火”與“舞”的完美融合。
          與以往熊熊燃燒的火炬相比,①
     
    ,最后一棒進來以后,把它往上一放,它就是主火炬。這種點火方式讓主火炬比以往節(jié)省了99.9%的能量,②
     
    。張藝謀認為,奧運火種是奧林匹克精神的重要象征,隨著環(huán)保理念愈發(fā)深入人心,他堅信以往熊熊大火的形態(tài),③
     
    ,而北京冬奧會恰好抓住了機遇。
    (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2)根據第一自然段內容,用一段話簡要概括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主火炬點亮過程,字數不得超過80字。

    組卷:4引用:3難度:0.7

四、作文(60分)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材料一:
    《莊子?逍遙游》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次,惠子對莊子說:我有一棵大樹,人們都叫它樗。它的樹干疙里疙瘩,樹枝彎彎扭扭,不符合繩墨取直的要求。雖然生長在道路旁,木匠卻看都不看它一眼。這棵樹雖大,卻是不材之木,人們只會鄙棄它。
          莊子微微一笑:先生實在是不善于使用東西啊!把它栽種在曠野之中,大樹因為不成材,不會遭到刀斧砍伐。你也可以悠然自得地徘徊于樹旁,逍遙自在地躺臥于樹下,還有什么值得困擾呢?
    材料二:
          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把垃圾資源化,化腐朽為神奇,是一門藝術。
          讀了以上材料,你有哪些感觸和思考?請以“有用與無用”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21引用:4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