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天津實驗中學濱海學校高二(上)期中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10/19 7:0:2
一、選擇題,本卷共25題,每題2分,共50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
1.錢穆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寫道:“嚴格說來,到秦漢中國歷史上才有正式統(tǒng)一的政府。秦以前的中國,只可說是一種封建的統(tǒng)一。直到秦漢,中央方面才有一個更像樣的統(tǒng)一政府?!睂Υ死斫庹_的是( ?。?/h2>
組卷:34引用:21難度:0.5 -
2.恩格斯在《德國農民戰(zhàn)爭》中指出:“中世紀完全是從野蠻狀態(tài)發(fā)展而來的……教會的教條同時就是政治信條,圣經詞句在各個法庭都具有法律效力?!睆闹锌梢钥闯?,當時基督教( ?。?br />①維護了歐洲封建主的統(tǒng)治
②具有一定的社會教化功能
③是西歐社會唯一文化符號
④嚴重地束縛了人性的發(fā)展組卷:3引用:7難度:0.6 -
3.1912年2月,南京臨時政府公布了中華民國國歌:“亞東開化中華早,揖美追歐,舊邦新造。飄揚五色旗,民國榮光,錦繡河山普照?!边@里的“揖美追歐,舊邦新造”是指( ?。?/h2>
組卷:34引用:6難度:0.7 -
4.“歷史意見”指的是在那制度實施時代的人們所切身感受而發(fā)出的意見。這些意見,比較真實而客觀,待時代隔得久了,該項制度早已消失不存在,而后代人單憑后代人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和需要來批評歷史上以往的各項制度,那只能說是一種時代意見。下列屬于時代意見的是( ?。?/h2>
組卷:11難度:0.9 -
5.據統(tǒng)計,《宋史》列傳中的北宋人物,出身于高官家庭的不過四分之一左右,而出身于布衣的則超過二分之一,時代愈晚,布衣出身的比例也愈高;而布衣官員入仕的途徑,在北宋初期以科舉出身的約占三分之一,在北宋中期已超過四分之三,到北宋晚期更超過五分之四。這反映了( ?。?/h2>
組卷:23引用:47難度:0.9 -
6.英國是世界上最早實行文官制度的國家之一。19世紀30年代,英國政府對文官制度進行了重大改革,于1853年制訂了一套行使至今的制度。近代英國文官制度建立的主要原因是( ?。?/h2>
組卷:18引用:37難度:0.7 -
7.如表為民國時期縣長考試內容及流程。據此可知民國時期的縣長考試( ?。?br />
第一試 第二試 第三試 第四試 考試內容 三民主義、建國方略、中國國民黨革命史 法學通論、經濟學原理、政治學原理、中外近百年史、中國人文地理 現行法令概要、國際條約概要、本身財政、本省實業(yè)及教育、本省路政及水利 前三試均為筆試,第四試為口試,注重應試人的經驗及才識 組卷:3引用:13難度:0.6 -
8.西漢時期引經注律的風氣盛行,律學由此產生,著名的作品如“大杜律“和“小杜律”。律學實際上成為經學的一個分支。到了東漢,許多經學大師又是著名的律學家,如東漢鄭玄著有“鄭氏章句”。這反映了漢代( ?。?/h2>
組卷:49難度:0.5 -
9.明朝《虎墩崔氏族譜》“族約”載:“立族長,立族正、族副,劾查良莠,宣圣諭,敦族義,創(chuàng)祠宇,置祭田,守墳墓,重譜牒,立宗會,敘倫理,正閨門,端蒙養(yǎng)?!边@說明“族約”的主要功能是( ?。?/h2>
組卷:57引用:19難度:0.9
二、非選擇題本卷共3題,共50分。
-
27.有同學研究中外貨幣演變,收集了如下資料。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表銅錢鑄造量統(tǒng)計表時間 鑄幣量 依據史料 時間 鑄幣量 依據史料 唐天寶年間(742-756) 約32萬貫 《新唐書》 北宋治平三年(1066) 170萬貫 《宋史》 北宋至道二年(996) 80萬貫 《宋史》 北宋大觀年間(1107-1111) 290萬貫 《宋史》 北宋景德三年(1006) 183萬貫 《宋史》 北宋宣和二年(1120) 約300萬貫 《宋史》
——摘編自《梁谿全集》、《四朝聞見錄》等材料三:在19世紀下半葉,以英鎊為中心的國際貿易和投資體系覆蓋全球,90%的國際支付以英鎊進行,而印度等國的中央銀行則直接持有英鎊而不是黃金,“英鎊等同于黃金幾乎是天經地義的事。”
——摘編自鐘偉《國際貨幣體系的百年變遷和遠瞻》(1)分別闡述材料一和材料二對研究北宋紙幣問題的史料價值。
(2)除上述兩種材料之外,研究宋代紙幣還可以補充哪些類型的史料?請至少舉出兩種。
(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說明英鎊等同于黃金的原因。組卷:3引用:1難度:0.5 -
2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從國家治理的角度看,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tǒng)”既是最主要的治理目標理念,也是歷代治理體系的重要內容。在“大一統(tǒng)”治理目標下,一體兩面的“華夷之辨”和“華夷一體”等觀念以及相應的政策制度,為各個政權建立天下秩序和政權正統(tǒng)性提供不同的政治基礎與合法化資源,也是中央集權制度下各種因俗而治的治理方式的依據。中國歷史上各民族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緊密聯系,為多民族的“大一統(tǒng)”觀念和格局奠定了基礎;而在“大一統(tǒng)”觀念和格局下多民族之間的互動與治理方式的借鑒吸收,則成為中國歷史上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不斷發(fā)展鞏固、治理體系不斷完善的重要動力。
——摘編自賈益《從國家治理的角度思考中國歷史上的“華夷”與“大一統(tǒng)”》圍繞“國家治理與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從材料中選一角度,確立一個論題,并結合所學史實進行論證。組卷:13引用:6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