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鑒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2021年同步練習(xí)卷(2)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文言文閱讀
-
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各題。
定公十年春,及齊平。夏,齊大夫黎鉏言于景公曰:“魯用孔丘,其勢危齊?!蹦耸故垢骠敒楹脮瑫趭A谷。魯定公且以乘車好往??鬃?bdo class="mathjye-underpoint">攝相事,曰:“臣聞有武事者必有文備。古者諸侯出疆,必具官以從。請具左右司馬。”定公曰:“諾?!本咦笥宜抉R。會齊侯夾谷,為壇位,土階三等,以會遇之禮相見,揖讓而登。獻(xiàn)酬之禮畢,齊有司趨而進(jìn)曰:“請奏四方之樂?!本肮唬骸爸Z?!庇谑菙祆赣鹦撁獎芄脑攵痢?鬃于叾M(jìn),歷階而登,不盡一等,舉袂而言曰:“吾兩君為好會,夷狄之樂何為于此!請命有司!”有司卻之,不去,則左右視晏子與景公。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頃,齊有司趨而進(jìn)曰:“請奏宮中之樂。”景公曰:“諾。”于是旍旄羽祓矛戟劍撥鼓噪而至。孔子趨而進(jìn),歷階而登,不盡一等,曰:“匹夫而營惑諸侯者罪當(dāng)誅!請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異處。景公懼而動,知義不若,歸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魯以君子之道輔其君,而子獨(dú)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魯君,為之奈何?”有司進(jìn)對曰:“君子有過則謝以質(zhì),小人有過則謝以文。君若悼之,則謝以質(zhì)?!?/bdo>于是齊侯乃歸所侵魯之鄆、汶陽、龜陰之田以謝過。
定公十三年夏,孔子言于定公曰:“臣無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使仲由為季氏宰,將墮三都。于是叔孫氏先墮?quán)C。季氏將墮費(fèi),公山不狃、叔孫輒率費(fèi)人襲魯。公與三子入于季氏之宮,登武子之臺。費(fèi)人攻之弗克入及公側(cè)孔子命申句須樂頎下伐之費(fèi)人北國人追之?dāng)≈T姑蔑二子奔齊,遂墮費(fèi)。
(選自《史記?孔子世家》,有刪改)(1)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費(fèi)人攻之弗克/入及公側(cè)/孔子命申句須/樂頎下伐之/費(fèi)人北/國人/追之/敗諸姑蔑/
B.費(fèi)人攻之弗克/入及公側(cè)/孔子命/申句須/樂頎下伐之/費(fèi)人北/國人追之/敗諸姑蔑/
C.費(fèi)人攻之/弗克入/及公側(cè)/孔子命申句須/樂頎下伐之/費(fèi)人/北國人追之/敗諸姑蔑/
D.費(fèi)人攻之/弗克/入及公側(cè)/孔子命申句須/樂頎下伐之/費(fèi)人北/國人追之/敗諸姑蔑/
(2)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dāng)z:暫代官職。類似詞語還有“權(quán)”,如《宋史?李綱傳》“積官至監(jiān)察御史,兼權(quán)殿中侍御史”中的“權(quán)”也是暫時代理官職的意思。
B.司馬:西周始置,位列三公,與六卿相當(dāng),與司徒、司空、司士、司寇并稱五官,掌軍政和軍賦,春秋戰(zhàn)國沿置。
C.寡人:古代君主、諸侯王對自己的謙稱。后世一般官員也可自稱“寡人”。
D.雉:古代城墻面積的計量單位。長三丈高一丈為一雉。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孔子義正詞嚴(yán)地指出兩君為講和而來會盟,不應(yīng)該有夷狄之樂等,印證了孔子“軍事方面的活動,必須要配備非軍事方面的人才”的建議。
B.夷狄之樂被叱,景公慚愧;優(yōu)倡侏儒的戲被責(zé),景公害怕動容。這些都是因為景公知道自己在道義上不如孔子。
C.景公采納了齊國主事官員的建議,把從前從魯國鄆、龜陰等地?fù)寠Z的田地還給魯國,以此來表示自己的歉疚。
D.孔子認(rèn)為大夫的封邑不能筑城墻,而費(fèi)邑的城墻被拆,是在公山不狃、叔孫輒被徹底打敗之后。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吾兩君為好會,夷狄之樂何為于此!請命有司!
②君子有過則謝以質(zhì),小人有過則謝以文。君若悼之,則謝以質(zhì)。組卷:5引用:8難度:0.6 -
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歲。
子路也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雞,佩豭豚(注),陵暴孔子??鬃釉O(shè)禮,稍誘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質(zhì),因門人請為弟子。
子路問政??鬃釉唬骸跋戎?,勞之?!闭堃妗T唬骸盁o倦?!?br /> 子路問:“君子尚勇乎?“孔子曰:“義之為上。君子好勇而無義,則亂;小人好勇而無義,則盜。”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孔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薄叭粲梢玻坏闷渌廊??!薄?bdo class="mathjye-underline">衣敝缊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br /> 季康子問:“仲由仁乎?“孔子曰:“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不知其仁?!?br /> 子路為季氏宰,季孫問曰:“子路可謂大臣與?“孔子曰:“可謂具臣矣?!?br /> 子路為蒲大夫,辭孔子??鬃釉唬骸捌讯鄩咽?,又難治。然吾語汝:恭以敬,可以執(zhí)勇;寬以正,可以比眾;恭正以靜,可以報上?!?br /> 初,衛(wèi)靈公有寵姬曰南子。靈公太子蕢聵得過南子,懼誅出奔。及靈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輒在?!庇谑切l(wèi)立輒為君,是為出公。出公立二十年其父蕢聵居外不得入子路為衛(wèi)大夫孔悝之邑宰蕢聵乃與孔悝作亂謀入孔悝家遂與其徒襲攻出公出公奔魯,而蕢聵入立,是為莊公。方孔悝作亂,子路在外,聞之而馳往。遇子羔出衛(wèi)城門,謂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門已閉,子可還矣,毋空受其禍?!弊勇吩唬骸笆称涫痴卟槐芷潆y?!弊痈嶙淙?。有使者入城,城門開,子路隨而入。造蕢聵,蕢聵與孔悝登臺。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請得而殺之?!笔壜樃ヂ?。于是子路欲燔臺,蕢聵懼,乃下石乞、壺靨攻子路,擊斷子路之纓。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結(jié)纓而死。
孔子聞衛(wèi)亂,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故孔子曰:“自吾得由,惡言不聞于耳?!笔菚r子貢為魯使于齊。
(選自《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有刪減)(注)冠雄雞,佩豭豚:頭戴雄雞似的帽子,佩戴著公豬皮裝飾的寶劍。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蕢聵/居外不得入/子路為衛(wèi)大夫/孔悝之邑宰/蕢聵乃與孔悝作亂/謀入/孔悝家遂與其徒襲攻出公/
B.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蕢聵居外不得入/子路為衛(wèi)大夫/孔悝之邑宰蕢聵/乃與孔悝作亂/謀入孔悝家/遂與其徒襲攻出公/
C.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蕢聵居外/不得入/子路為衛(wèi)大夫孔悝之邑宰/蕢聵乃與孔悝作亂/謀入孔悝家/遂與其徒襲攻出公/
D.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蕢聵居外不得人/子路為衛(wèi)/大夫孔悝之邑宰蕢聵乃與孔悝作亂/謀/入孔悝家/遂與其徒襲/攻出公/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字: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與本名涵義相關(guān)的別名,稱之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稱其表德之字。后因稱字為表字。
B.千乘(讀shèng):古代用四匹馬拉的一輛兵車叫一乘,諸侯國的大小以兵車的多少來衡量。春秋戰(zhàn)國時,諸侯國小的稱“千乘”,大的稱“萬乘”。
C.大夫:古代官名。西周以后先秦諸侯國中,在國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級。大夫世襲,有封地。后世遂以大夫為一般任官職之稱。
D.太子;又稱王儲、皇儲或儲君,是中國古代王朝中皇位繼承人的稱謂。自秦始皇開始,太子不再代稱諸侯、外姓王及藩屬王的儲君;也是從此開始,太子又稱皇太子。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子路喜歡逞勇斗力,性格直爽,曾經(jīng)侮辱過孔子,孔子沒有跟他計較,而是用禮樂誘導(dǎo)他。后來,子路做了孔子的學(xué)生。
B.孔子很贊賞子路判決訴訟案件的能力,認(rèn)為他有仁德,可以管理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的賦稅。
C.子路出任蒲邑的大夫,向孔子辭別時,孔子告誡他“恭以敬”“寬以正”“恭正以靜”來治理蒲邑。
D.衛(wèi)出公時,子路擔(dān)任衛(wèi)國大夫孔悝的采邑之宰,蕢瞭聯(lián)合孔悝作亂。子羔勸子路離去,他沒有聽從,最后被蕢聵手下的人殺掉。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君子好勇而無義則亂;小人好勇而無義,則盜。
②衣敝缊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組卷:3引用:2難度:0.6 -
3.閱讀課文八到十六段,完成以下問題。
“點,爾何如?”
鼓瑟希(①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1)
夫子喟然嘆曰:“吾與(④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2)唯(⑤
(1)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2)孔子是如何評價四個弟子的志向的?
(3)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①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
②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組卷:1引用:2難度:0.6 -
4.閱讀課文一至七段,完成以下問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①
子路率爾(④
“求,爾何如?”
對曰:“方(?
對曰:“非曰能之,愿學(xué)焉。宗廟之事(?
(2)下面對文章的內(nèi)容概括不準(zhǔn)確的一項是
A.開始交代了談話的內(nèi)容與方式,四位弟子環(huán)坐在孔子身旁,孔子最先發(fā)話,啟發(fā)大家各言其志,起到了打消顧慮、緩和緊張氣氛的作用。
B.在孔子的啟發(fā)下,子路不假思索,搶先回答,反映了子路急躁、坦率、爽快的性格。
C.子路謙虛不夠、自信有余的態(tài)度引起了孔子的微笑。這微笑中有善意的理解和寬容,也有不以為然的輕微批評,表現(xiàn)了孔子的豁達(dá)態(tài)度。
D.公西華的回答顯得彬彬有禮,他可能意識到孔子對子路不夠謙讓的批評,說起話來謹(jǐn)慎得多。
(3)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h2>組卷:0引用:1難度:0.6 -
5.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題。
許允婦是阮衛(wèi)尉女,德如妹,奇丑。交禮竟,允無復(fù)入,家人深以為憂。會允有客至,婦令婢視之,令婢視之,還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范也。婦云:“無憂,桓必勸入?!被腹Z許云:“阮家既嫁丑女與卿,故當(dāng)有意,卿宜查之。”許便回入內(nèi),既見婦。即欲出。婦料其此出無復(fù)入理,便捉裾停之。許因謂曰:“婦有四德,卿有其幾?”婦曰:“新婦所乏唯容爾。然士有百行,君有幾?”許云:“皆備。”婦曰:“夫百行以德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謂皆備?”允有慚色,遂相敬重。
許允為吏部郎,多用其鄉(xiāng)里,魏明帝遣虎賁收之。其婦出戒允曰:“明主可以理奪,難以情求。”既至,帝核問之,允對曰:“舉爾所知,臣之鄉(xiāng)人,臣所知也。陛下檢校,為稱職與不。如不稱職,臣受其罪?!奔葯z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釋。允衣服敗壞,詔賜新衣。初允被收,舉家號哭。阮新婦自若,云:“勿憂,尋還?!弊魉谥啻m曋?,允至。
許允為晉景王所誅,門生走入告其婦。婦正在機(jī)中,神色不變,曰:“蚤知爾耳!”門入欲藏其兒,婦曰:“無豫諸兒事。”后徙居墓所,景王遣鐘會看之,若才流及父,當(dāng)收。兒以咨母,母曰:“汝等雖佳,才具不多,率胸懷與語,便無所憂;不須極哀,會止便止;又可少問朝事?!眱簭闹?。會反,以狀對。卒免。
(選自《世說新語?賢媛》)(1)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交禮竟,允無復(fù)入 竟:結(jié)束 B.魏明帝遣虎賁收之 收:拘捕 C.明主可以理奪,難以情求 奪:奪取 D.若才流及父 及:趕得上 ①故當(dāng)有意,卿宜查之 ②婦料其此出無復(fù)入理,便捉裾停之 ③如不稱職,臣受其罪 ④神色不變,曰:“蚤知爾耳!” ⑤若才流及父,當(dāng)收 ⑥率胸懷與語,便無所憂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許允婦是阮德如的妹妹,相貌奇丑,以致當(dāng)婚禮結(jié)束后,許允竟對其不予理睬,后經(jīng)別人勸說,方才回到洞房內(nèi)。
B.許允在洞房內(nèi)責(zé)問其妻,卻被其妻以“好色不好德”反駁。他啞口無言,感到內(nèi)心有愧,自此以后對妻非常敬重。
C.許允做吏部郎官時,因大量任用自己同鄉(xiāng)做官引來嫌疑被皇帝拘捕。后經(jīng)查實,用人稱職沒什么問題便將其釋放。
D.許允被殺后,門人惶恐,想藏匿許允的兒子。但被許允婦阻止,認(rèn)為只要坦誠說話,堅決不過問朝廷之事即可免禍。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夫百行以德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謂皆備?
②初允被收,舉家號哭。阮新婦自若,云:“勿憂,尋還?!?/h2>組卷:3引用:1難度:0.6 -
6.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魯定公問于顏回曰:“子亦聞東野畢之善御乎?”對曰:“善則善矣。雖然,其馬將必佚?!倍ü粣?,謂左右曰:“君子固有誣人也。”顏回退。
后三日,牧來訴之曰:“東野畢之馬佚,兩驂曳兩服入于廄。”公聞之,越席而起,促駕召顏回。回至,公曰:“前日寡人問吾子以東野畢之御,而子曰‘善則善矣,其馬將佚’,不識吾子奚以知之?”顏回對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馬。舜不窮其民力,造父不窮其馬力。是以舜無佚民,造父無佚馬。今東野畢之御也,登車執(zhí)轡,御體正矣;步驟馳騁,朝禮畢矣;歷險致遠(yuǎn),馬力盡矣,然而猶乃求馬不已。臣以此知之?!惫唬骸吧?,誠若吾子之言也。吾子之言,其義大矣,愿少進(jìn)乎?”顏回曰:“臣聞之,鳥窮則啄,獸窮則攫,人窮則作,馬窮則佚。自古至今,未有窮其下而能無危者也。”公悅,遂以告孔子??鬃訉υ唬骸胺蚱渌詾轭伝卣?,此之類也。豈足多哉!”
(選自《孔子家語?顏回》)(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君子固有誣人也 固:原來 B.昔者帝舜巧于使民 巧:靈巧 C.是以舜無佚民 是:此,這 D.豈足多哉 多:稱贊 A.魯定公問于顏回曰 勾踐說于國人曰 B.子亦聞東野畢之善御乎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善則善矣 此則寡人之罪也 D.舜不窮其民力 樊噲側(cè)其盾以撞
A.顏回的話在政事方面給魯定公以有益的啟示。
B.顏回能公正地評價東野畢的馭術(shù)。
C.顏回詳盡地分析了“馬窮則佚”的原因。
D.顏回準(zhǔn)確地預(yù)測了東野畢“馬將佚”。
(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A.魯定公開始認(rèn)為顏回對東野畢有偏見,后來,在掌管畜牧的官員的進(jìn)諫下,他改變了自己的看法。
B.顏回認(rèn)為東野畢的馭馬技能雖然比較高明,但他同造父一樣,都遠(yuǎn)未達(dá)到盡善盡美的境地。
C.顏回認(rèn)為,不管是馭馬,還是使民,都要持之有方,否則就會產(chǎn)生嚴(yán)重的后果。
D.魯定公心悅誠服地向孔子轉(zhuǎn)述了顏回的話,孔子分析了顏回之所以成為顏回的心理原因。
(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公聞之,越席而起,促駕召顏回。
②不識吾子奚以知之?
③自古至今,未有窮其下而能無危者也。組卷:2引用:2難度:0.6
二、情景默寫
-
7.補(bǔ)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的弟子冉有認(rèn)為自己能做到富而教,對于禮樂的觀點是:
(2)孔子贊同曾皙的觀點,渴望怎樣的生活情景:組卷:4引用:1難度:0.8 -
8.補(bǔ)寫出空缺部分。
(1)《論語》中,指出學(xué)習(xí)與思考必須緊密結(jié)合的句子是:
(2)《論語》中強(qiáng)調(diào)只要善于學(xué)習(xí),到處都有老師的句子是:
(3)《論語》中孔子強(qiáng)調(diào)學(xué)習(xí)態(tài)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裝懂的句子是:
(4)《論語》中強(qiáng)調(diào)讓別人成為自己修身養(yǎng)性的鏡子,學(xué)習(xí)好的,摒棄不好的句子是:
(5)《論語》中孔子強(qiáng)調(diào)不僅能學(xué)習(xí)別人的優(yōu)點,也能看出別人的缺點,更要引以為戒的句子是:
(6)《論語》中孔子認(rèn)為只有胸懷寬廣、意志堅定的人才能稱為“士”的句子是:
(7)《論語》中講在艱難困苦的環(huán)境中才能考驗出一個人堅強(qiáng)不屈的品質(zhì)的句子是:組卷:3引用:1難度:0.9 -
9.補(bǔ)寫出空缺部分。
(1)《論語?子罕》中,孔子用“
(2)其身正,
(3)道之以德,
(4)士不可以不弘毅,
(5)《論語?為政》中“
(6)不憤不啟,
(7)浴乎沂,
(8)仁者不憂,知者不惑,
(9)飯疏食,飲水,
(10)《論語?述而》中將“君子”與“小人”的心態(tài)進(jìn)行對比的兩句是:“
(11)《論語》記載的孔子言論中,用星辰作比喻,形象的表述“為政以德”社會效果的句子是“
(12)興于《詩》,立于禮,
(13)德不孤,
(14)人不知而不慍,
(15)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
(16)子曰:“
(18)子曰:“道不同,組卷:1引用:1難度:0.9
三、句子默寫
-
10.補(bǔ)寫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曰:“莫春者,組卷:1引用:1難度:0.9
四、選擇題
-
11.下列各句中,與例句的句式類型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例:為國以禮組卷:71引用:6難度:0.7
八、其他
-
34.誦讀課文后,根據(jù)如圖的提示,在空缺處填出相應(yīng)內(nèi)容。
組卷:3引用:1難度:0.4 -
35.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居則曰:“不吾知也?!?br />(2)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組卷:5引用:3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