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蘇教版七年級下冊《第11課 巍巍中山陵》2018年同步練習(xí)卷(4)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基礎(chǔ)知識及運用

  • 1.根據(jù)拼音寫出漢字。
    深(suì)
     
         
    靈(jiù)
     
          
    變(huàn)
     
    無窮     
     斷壁殘(yuán)
     

    組卷:2引用:1難度:0.9
  •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兩個錯別字,把它們找出來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①由中山門開始的寬闊陵圓大道,至陵前長六公里,兩旁栽種著許多法國梧桐,這些行道樹長成后,枝繁葉茂,丫杈交錯,形成了一條濃翠蔽日的林茵大道。
    ②中央偏北處,置有這位偉大革命家的白大理石像一樽,雕像端坐平視,神態(tài)安祥,栩栩如生。
    錯別字
     
     
     
     
    改  正
     
     
     
     

    組卷:1引用:1難度:0.9

二、閱讀理解

  • 5.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各題。
          在浩蕩的大江之濱,坐落著我國著名的古都--南京。中國人民偉大的革命先驅(qū)孫中山先生的陵墓--中山陵園就位于南京東郊的鐘山南麓。
          鐘山源自江蘇南部的茅山山脈。茅山山脈北延至南京、鎮(zhèn)江之間,稱為寧鎮(zhèn)山脈。鐘山是寧鎮(zhèn)山脈的最高峰,海拔460米,東西走向,長7千米,南北寬度3千米。由于附近大多是積平原和小丘陵,所以山形就顯得分外雄偉高大。它的山頂坡陡崖峭,峰石突兀,十分險峻,但山腰以下漸趨平緩,松柏森郁,草莽綿連。藍色的天幕下,蒼翠的林海與山巔紫紅色的頁巖相互襯映,形成了一幅十分鮮麗而又和諧的大自然的圖畫。相傳孫中山先生在1912年3月辭去臨時大總統(tǒng)的職務(wù)以后,曾到鐘山來打獵,看到周圍的風(fēng)景優(yōu)美,地勢也很開闊,就表示了身后要埋葬在這里的愿望。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因肝癌醫(yī)治無效,病逝于北京。根據(jù)他生前的愿望,將其陵園建筑在南京的鐘山南麓。
    (1)“之濱”“之間”能否調(diào)換?為什么?
    (2)“坐落著我國著名的古都”后面,原作有“之一”二字,編者把它刪了,你認(rèn)為刪得好不好?
    (3)寫鐘山的高度、長度都用“約”,介紹寬度時用“僅”,能否也換成“約”?
    (4)中山陵為何要建在鐘山?(分點回答)
    (5)節(jié)選文由兩個自然段組成。請用扼要的語言,概括這兩自然段的段意。
    第1自然段,
     

    第2自然段,
     
    。

    組卷:1引用:1難度:0.8
  • 6.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各題。
    三峽博物館      ①三峽博物館位于重慶市人民大禮堂的正西端,建筑主體長157.3米,寬98.085米,高32米,總建筑面積為4萬多平方米。這座建筑物外型本身,承載了許多歷史與文化的寓意。
          ②三峽博物館依山而建,整體呈一個大弧線形狀。站在人民廣場仰望,博物館就像雄偉的長江三峽大壩。博物館外形最顯眼的是大面積的弧形藍色玻璃幕墻和古樸方正的砂巖外墻。藍色玻璃象征著水,砂巖外墻則代表著山,它體現(xiàn)了重慶山水之城的特色。博物館正上方是漏斗型的圓形穹頂,很像一個巨大的承露盤,一方面取“三峽之水天上來”之意,另一方面,水通過三層疊瀑,一泄而下,與人民廣場相連,體現(xiàn)了三峽博物館承接祖先文化之水、用文化滋潤大地的寓意。
          ③三峽博物館展廳面積為23225平方米,有4個基本陳列,分別是:反映三峽歷史、三峽文化和三峽精神的“壯麗三峽”;反映重慶地方歷史文化源流的“遠古巴渝”;反映20世紀(jì)重慶城市變遷的“重慶“城市之路”;反映重慶抗戰(zhàn)文化的“抗戰(zhàn)歲月”。這里重點介紹前兩個展廳。
          ④“壯麗三峽”展廳位于三峽博物館一樓右側(cè),是博物館的招牌展廳。走進展廳,參觀者就仿佛來到了壯美的瞿塘峽。迎面是一幅長9米、高6米的三峽壁畫,它與擺放有致的各種三峽石一起,構(gòu)成了雄偉的夔門、秀美的桃子峰。而此刻參觀者的腳下,正踩在一條用玻璃隔水方式營造的長江水上。江水拍岸的聲音,川江號子的聲音,以及長江三峽特有的猿啼聲,構(gòu)成了一個真實壯麗的三峽。
          ⑤“壯麗三峽”展廳擺放了大量天然三峽石。瞿塘峽口切割來的瀑石,瞿塘峽中段的黑石,巫峽切割來的纖夫石、纖夫路,以及被譽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白鶴梁題刻,也被部分切割搬進展廳。目前在全國的博物館中,還沒有放如此大規(guī)模大型天然石頭的先例。
          ⑥與“壯麗三峽”展廳相比,“遠古巴渝”展廳則顯得古樸而厚重?!斑h古巴渝”展廳位于三峽博物館二樓左側(cè),展廳面積1160多平方米,展品逾1000件。這是三峽博物館文物最豐富的一個展廳,里面的文物80%以上都是1997年以來重慶三峽考古的新發(fā)現(xiàn),這次是首度公之于眾,比如巫山龍骨坡出土的巫山人牙齒和下頜骨化石、興隆洞遺址發(fā)現(xiàn)的劍齒象牙石刻、奉節(jié)魚腹浦發(fā)現(xiàn)的陶片、小田溪出土的鳥形尊等。這個展廳主要靠文物來說話,它要展示遠古巴渝文化的客觀存在和無窮魅力。
    (1)從全文看,作者主要是按照什么說明順序來介紹三峽博物館的?
    (2)選文說三峽博物館的外型“承載了許多歷史與文化的寓意”,仔細閱讀文中有關(guān)內(nèi)容,選出下列不屬于這種寓意的一項
     

    A.三峽博物館整體呈一個大弧線形狀,象征著雄偉的長江三峽大壩。
    B.三峽博物館的外墻設(shè)計集中體現(xiàn)了重慶山水之城的特色。
    C.博物館正上方是漏斗型的圓形穹頂,具有極好的采光效果。
    D.三峽博物館的外形具有承接祖先文化之水、用文化滋潤大地的內(nèi)涵。
    (3)從文中篩選出相關(guān)詞語,概括“壯麗三峽”和“遠古巴渝”兩個展廳各自的主要藝術(shù)風(fēng)格。
    “壯麗三峽”:
     
    。
    “遠古巴渝”:
     
    。
    (4)請從選文第①、⑤自然段劃橫線的句子中任選一句,分析它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表達效果。
    說明方法:
     

    表達效果:
     
    。
    (5)有關(guān)部門準(zhǔn)備打一則廣告,用富有吸引力的語言來介紹三峽博物館。請你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為三峽博物館的這則廣告撰寫廣告詞。要求:內(nèi)容與選文相符;語言具有吸引力。

    組卷:2引用:1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