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年級下冊《第6課 月跡》2018年同步練習卷(4)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填空題(共6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18分)
-
1.給下列劃線字注音。
偷覷
倏
粗糙
鐵锨組卷:2引用:1難度:0.9 -
2.文學常識填空。
《月跡》的作者是組卷:0引用:3難度:0.8
一、填空題(共6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18分)
-
5.貝殼
席慕容 在海邊,我撿起了一枚小小的貝殼。貝殼很小,卻非常堅硬和精致?;匦幕y中間有著色澤或深或淺的小點,如果仔細觀察的話,在每一個小點周圍又有著自成一圈的復雜圖樣。怪不得古時候的人要用貝殼來做錢幣,在我手心里躺著的實在是一件藝術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別人交換的寶貝啊!
在海邊撿起這一貝殼的時候,里面曾經(jīng)居住過的小小柔軟的肉體早已死去,在陽光、砂粒和海浪的淘洗下,貝殼中生命所留下來的痕跡已經(jīng)完全消失了。但是,為了這樣一個短暫而細小的生命,為了這樣一個脆弱而卑微的生命,上蒼給它制作出來的居所卻有多精致、多仔細、多么地一絲不茍呢!
比起貝殼里的生命來,我在這世間能停留的時間和空間是不是更長和更多一點呢?是不是也應該用我的能力來把我所能做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細、更加地一絲不茍呢?
請讓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驚嘆的東西來吧。
(1)為什么古人用一枚小小的貝殼來做錢幣?(限15字以內(nèi)回答)
(2)文章第三段的思考是由什么引發(fā)的?(20字以內(nèi)回答)
(3)作者借貝殼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不超過25字)
(4)下列有關文意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堅硬、精致和小巧,注定了貝殼是藝術品,是不忍拿去和別人交換的寶貝。
B.短暫而細小的生命,卻有精致、仔細的寓所,貝殼的世界里也充滿著辯證法。
C.“應該用我的能力來把我所能做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細、更加一絲不茍”,這是貝殼里的生命給作者的啟示。
D.“請讓我也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驚嘆的東西來吧”,表達作者要在有生之年盡自己所能為世人留下更好的作品的愿望。組卷:2引用:1難度:0.7 -
6.近年來,許多昆蟲學者懷著濃厚的興趣對“彩蝶王”的遷徙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發(fā)現(xiàn)“彩蝶王”和候鳥一樣,每年冬天都飛往南方,夏天又飛回北方。每天平均飛行45公里以上。更有趣的是,在長途遷徙中雄蝶總是在雌蝶周圍組成一道錦障,擔負起護衛(wèi)和前導的責任?!安实酢钡年犖橥ǔ6际且雇硇菹?,白天飛行,而且黎明即起,從不偷懶茍息。有時高空強風吹襲,隊伍時聚時散,有的彩蝶落伍,有的彩蝶死去,而那些擔任護衛(wèi)和前導的雄蝶,傷亡就更大,每次跋涉途中竟有三分之一不能免于殞命。但整個隊伍始終不改其志,還是保持著強大的陣容,向著既定的方向從容地飛去,飛去,高山、大河、沙漠都莫之奈何。
加拿大動物學家厄克特為了進一步揭開“彩蝶王”遷徙之謎,制作了一種特殊的油膏,將編好號碼的標記貼在上百只“彩蝶王”的薄翼上。許多帶著這種標記的“彩蝶王”幾個月后在數(shù)千公里之外被人們找到了。厄克特還尋蹤覓跡,在墨西哥的馬德雷山脈高達3000米的陡峭山峰上發(fā)現(xiàn)了“彩蝶王”的真正府邸。每年總有上萬只“彩蝶王”在這里繁殖生息。一到夏天,“彩蝶王”就從馬德雷山出發(fā)飛往美國和加拿大。
這些彩蝶都短命得很,生命不過短暫的一年光景,很多在遷徙途中死掉了。但即使如此,它們還是鍥而不舍地追求著光明美好的生活?;蛟S“彩蝶王”真正魅人之處倒并不在其體態(tài)如何美妙。而在其纖巧的形體中有著堅強執(zhí)著的靈魂。這種不畏勞苦犧牲而追求既定目標的特性,使這種小昆蟲的生命對人們有一種新鮮的啟示和意義。
(1)用文中帶有文言色彩的詞替換下面的詞語。
遷移--
死亡--
(2)文中揭示的“彩蝶王”飛行的特征是什么?
(3)文中能表明“彩蝶王”給人以啟示的一句話是什么?
(4)從文中第一段摘出表現(xiàn)“彩蝶王”飛行規(guī)律的句子。
①每年飛行的規(guī)律:
②每天飛行的規(guī)律:
③飛行的行程規(guī)律:
④飛行的組織規(guī)律:組卷:1引用:1難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