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3課 回憶魯迅先生》2022年同步練習卷(1)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
-
1.對“誰曾接觸過這種眼光的人就會感到一個曠代的全智者的催逼”一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合乎文意的一項是( )
A.這句話高度贊頌了魯迅先生,說他是一位無所不通的“曠代的全智者”,表現(xiàn)作者對魯迅先生的崇敬。 B.魯迅先生的這種眼光中包含著一位長者對青年人的批評,它使年輕人感到自己的不足,應該不斷進取。 C.魯迅先生的這種眼光在青年人看來是一種鞭策,它激勵青年人永不滿足,永不停步。 D.魯迅先生的這種眼光是十分嚴厲的,它使青年人感到一種重壓,感到局促不安。 組卷:34引用:1難度:0.8 -
2.結合語境,對下面文段中有關修辭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br /> 這里是大自然最單調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動,就完全改觀,難道這不是“風景”嗎?自然是偉大的,然而人類更偉大。
于是,我又回憶起另一個畫面,這就在所謂“黃土高原”!那邊的山多數(shù)是禿頂?shù)模欢鴮訉拥奶萏?,將禿頂裝扮成稀稀落落有些黃毛的癩頭,特別是那些高稈植物頎長而整齊,等待檢閱的隊伍似的,在晚風中搖曳,別有一種惹人喜愛的姿態(tài)。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天是那樣的藍,幾乎透明似的,月亮離山頂,似乎不過幾尺,遠看山頂?shù)墓茸訁裁芡αⅲ鹑缛酥绷⒌念^發(fā),這時候忽然從山脊上,牛和掮著犁的人形出現(xiàn),他們姍姍而下,在藍的天,黑的山,銀色的月光的背景上,成就了一幅剪影。A.“難道這不是風景嗎?”運用反問,加強語氣,強調有了人類的活動,自然變得生動起來,突出了人類的偉大。 B.文段中運用“裝扮”一詞,將層層梯田擬人化,生動地表現(xiàn)了人類改造自然的成果。 C.文段中“等待檢閱的隊伍似的”,運用比喻,形象地表現(xiàn)了高稈植物的高而多的特征,突出了自然的神奇。 D.文段中“天是那樣的藍,幾乎透明似的,月亮離山頂,似乎不過幾尺”,運用夸張,將月光下天藍的程度、山頂?shù)妮喞枥L出來,也為下文的“歸耕剪影”做鋪墊。 組卷:409引用:2難度:0.8 -
3.下面劃線的詞語或語素解釋都正確的一組是( ?。?br />
①沒有對我的衣裳加以鑒賞 鑒賞:這里是鑒定和欣賞的意思 ②深惡痛絕 深惡痛絕:厭惡、痛恨到極點 ③搭訕 搭訕:勉強地說話 ④不以為然 然:這樣、樣子 ⑤讀了那篇文章才了然了 了:完結、結束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①② 組卷:49引用:1難度:0.7 -
4.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h2>
A.明朗 訓斥 規(guī)距 抽屜 B.喉嚨 厲害 催逼 抹殺 C.渾濁 校樣 藤椅 祥細 D.精致 鎮(zhèn)靜 糟殃 嘮叨 組卷:690引用:3難度:0.9
四、現(xiàn)代文閱讀
-
12.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活在人類的心里 在千萬個悲傷的面孔和哀痛的心靈的圍繞中,魯迅先生安靜地躺下了,--正當黃昏朦朧地掩上大地,新月投著凄凄的光的時候。
我們聽見了人類的有聲或無聲的欷歔(xī xū,有驚訝感嘆之意),看見了有形和無形的眼淚。沒有誰的死曾經(jīng)激動過這樣廣大的群眾的哀傷;而同時,也沒有誰活的時候曾經(jīng)激動過這樣廣大的群眾的歡笑。
只有魯迅先生。
每次,當魯迅先生仰著冷靜的蒼白的面孔,走進北大的教室時,教室里兩人一排的座位上總是擠坐著四五個人,連門邊連走道都站滿了校內的和校外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學生。教室里主宰著極大的喧鬧。但當魯迅先生一進門,立刻安靜得只剩下呼吸的聲音。他站住在講桌邊,用著銳利的目光望了一下聽眾,就開始了《中國小說史》那一課題。
他的身材并不高大,常穿著一件黑色的、短短的舊長袍。不常修理的粗長的頭發(fā)下露出方正的前額和長厚的耳朵,兩條粗濃方長的眉毛躺在高出的眉棱骨上,眼窩是下陷著的,眼角微朝下垂著,濃密的上唇上的短須掩著他闊的上唇,--這種種看不出來有什么奇特,既不威嚴,也似乎不慈和。說起話來,聲音是嚴緩的,既不抑揚頓挫,也無慷慨激昂的音調。他那拿著粉筆和講義的兩手,從來沒有表情的姿勢,幫助著他的語言。
他敘述著極平常的中國小說史實,用極平常的語句,既不贊譽,也不貶毀。
然而,教室里卻突然爆發(fā)笑聲了。他的每句極平常的話幾乎都須被迫地停頓下來,中斷下來。每個聽眾的眼前赤裸裸地顯示了美與丑,善與惡,真實與虛偽,光明與黑暗,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大家在聽他的中國小說史的講述,卻仿佛聽到了全人類的靈魂的歷史,每一件事態(tài)的甚至是人心的重重疊疊的外套都給他連根撕掉了,于是教室里的人全笑了起來。笑聲里混雜著歡樂與悲哀,愛戀與憎恨,羞慚與憤怒……于是大家的眼前浮露任來了一盞光耀的明燈,燈光下映出了一條寬闊無邊的大道……大家抬起頭來,見到魯迅先生蒼白冷靜的臉上始終不曾流露出過一絲的微笑。
他沉著地繼續(xù)著他的工作,直至他不得不安靜地休息的時候。
還沒有見過誰將自己的一生獻給全人類,做著刺穿現(xiàn)實的黑暗和顯示未來光明的偉大的工作,使那廣大的群眾歡笑,又使那廣大的群眾哀傷。
只有魯迅先生。
他將永遠活在現(xiàn)在的和未來的人類的心靈里。
(1)文章第一段破折號后面的語句傳達出哪些方面的信息?
(2)第二段畫橫線句應如何理解?
(3)在認真閱讀全文的基礎上填空回答問題。
①第四段對魯迅先生的
②第五、六段對魯迅先生的外貌、講課聲音及語調、語言進行了描寫,突出了“組卷:25引用:2難度:0.5 -
13.課內閱讀,閱讀下面的課文《回憶魯迅先生(節(jié)選)》選段,回答問題。
魯迅先生的笑聲是明朗的,是從心里的歡喜。
若有人說了什么可笑的話,魯迅先生笑得連煙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來。
魯迅先生走路很輕捷,尤其使人記得清楚的,是他剛抓起帽子來往頭上一扣,同時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顧一切地走去。
…………
魯迅先生的休息,不聽留聲機,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覺,魯迅先生自己說:“坐在椅子上翻一翻書就是休息了。”
魯迅先生從下午兩三點鐘起就陪客人,陪到五點鐘,陪到六點鐘,客人若在家吃飯,吃過飯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剛剛喝完茶走了,或者還沒走就又來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點鐘,十點鐘,常常陪到十二點鐘。從下午兩三點鐘起,陪到夜里十二點,這么長的時間,魯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斷地吸著煙。
客人一走,已經(jīng)是下半夜了,本來已經(jīng)是睡覺的時候了,可是魯迅先生正要開始工作。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闔一闔眼睛,燃起一支煙來,躺在床邊上,這一支煙還沒有吸完,許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邊睡著了。(許先生為什么睡得這樣快?因為第二天早晨六七點鐘就要起來管理家務。)海嬰這時也在三樓和保姆一道睡著了。
全樓都寂靜下去,窗外也是一點聲音沒有了,魯迅先生站起來,坐到書桌邊,在那綠色的臺燈下開始寫文章了。
許先生說雞鳴的時候,魯迅先生還是坐著,街上的汽車嘟嘟地叫起來了,魯迅先生還是坐著。
有時許先生醒了,看著玻璃窗白薩薩的了,燈光也不顯得怎樣亮了,魯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樣黑大。
魯迅先生背影是灰黑色的,仍舊坐在那里。
人家都起來了,魯迅先生才睡下。
海嬰從三樓下來了,背著書包,保姆送他到學校去,經(jīng)過魯迅先生的門前,保姆總是吩咐他說:
“輕一點走,輕一點走。”
魯迅先生剛一睡下,太陽就高起來了。太陽照著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著魯迅先生花園的夾竹桃,明亮亮的。
魯迅先生的書桌整整齊齊的,寫好的文章壓在書下邊,毛筆在燒瓷的小龜背上站著。
一雙拖鞋停在床下,魯迅先生在枕頭上邊睡著了。
(1)選文從哪些方面回憶了魯迅先生?
(2)從魯迅先生陪客人一事中,你能體會出魯迅怎樣的精神品質?
(3)作者開篇為什么從魯迅先生的笑聲寫起?組卷:85引用:3難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