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濟南的冬天》2017年同步練習卷(2)

發(fā)布:2025/1/1 19:30:2

一、積累運用

  • 1.給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標上“√”。
    (1)(jì jǐ)南真(de děi)算個寶地。
    (2)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藍天下很暖(huo he)安適地睡(zháo zhe)。
    (3)樹尖兒上頂著一(jì jí)兒白花,好像日本(kān kàn)護婦。
    (4)那點兒(báo bó)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lù lòu)出點兒粉色。

    組卷:454引用:4難度:0.9
  • 2.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462引用:1難度:0.9
  • 3.下面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組卷:2283引用:10難度:0.7

三、拓展閱讀

  • 9.秋的濟南
    付秀瑩
          ①到濟南的時候,是十月底,秋已經(jīng)深了。
          ②朋友說,到南部山里看月亮,數(shù)星星。心想好雅致的念頭,便興頭頭去了。當時節(jié),山間層林盡染,斑斕絢爛,是秋的極致了。有各色奇石,在山里隨意散落著,不言不語。柿子樹上還有柿子,一盞盞小燈籠似的,在秋陽里晶瑩耀眼。有朋友忍不住淘氣起來,爬上去摘柿子。不一會兒,果然捧了柿子過來,給我們吃。陣風吹過,葉子紛紛落下來,陽光里仿佛下了一場金色的急雨。群山寂靜,天上有幾塊閑云,悠悠飛過來,不知什么時候,又飛走了。
          ③晚飯后,月亮升起來了。山里的夜晚,已經(jīng)有十分的涼意。夜空深邃,月亮圓圓的,好像是女子皎潔的臉。星星稠密,卻不太耀眼,許是被月亮的光芒比下去了。月光洶涌,仿佛能聽見汩汩流淌的聲音。夜風拂過林木,蕭蕭颯颯,有無限的秋意。群山越發(fā)幽靜了。月光滿山,月色滿懷。整個人好像都變得澄澈清明起來。我們都不說話,生怕驚動了這清清的月色。不知道是一只什么鳥,叫了一聲,半晌,又叫了一聲。
          ④這么多年了,在生活的泥淖里深陷,有多久不曾看過這么好的月亮了?
          ⑤小時候鄉(xiāng)下的月亮,好像是金黃的。熏染了炊煙和雞鳴狗吠,有人間煙火氣,是可以親近的。這山里的月亮,或許是因了泰山余脈嵯峨,另有一種高潔清越,教人不免有悲懷,直想把凡心俗念都覆手拋了,在這山林間隱居,或者隨了嫦娥,到廣寒宮里去。
          ⑥次日回到市里,泛舟大明湖上。湖水清澈,更見深沉了。秋水長天,岸邊的蘆葦飛白,同滿池殘荷呼應(yīng)著,別有一種寥落之美。岸上的楊柳倒是依然碧綠,依依垂下來,參差披拂,在風里蹁躚不已。隱隱有絲竹之聲,穿林渡水而來,同啁啾的鳥鳴交織著,教人不免恍惚,這塵世間竟然有如此閑雅所在,濟南人實在是有福了。
          ⑦棄舟登岸,來到芙蓉街,則是另一種味道了。據(jù)說,芙蓉街以街中芙蓉泉得名。早年間,這里曾是濟南府的繁華之地,商賈云集,多深宅大院。歲月變遷,而今,這里已經(jīng)是頗有名氣的小吃街了。然而,芙蓉泉,她還在嗎?一路詢問,到底是找到了。芙蓉泉藏身在民宅里,一個小院的墻根下。泉里倒還有魚,活潑潑游動著,好像是芙蓉泉舊年的信物,又好像是生活的某種隱喻。時光如逝水。歲月更迭,新與舊,變與不變,都是這泉水里的倒影吧。
    (1)選文圍繞“秋的濟南”重點描繪了哪些內(nèi)容?請用簡潔的語言分條概括?!靖爬▋?nèi)容】
    (2)選文描寫秋天濟南月亮的同時,在第⑤段又寫到小時候鄉(xiāng)下的月亮,這樣寫有什么作用?【語段作用】
    (3)請從第⑥段中找出一句能體現(xiàn)“秋”特征的語句,并做分析?!痉治稣Z句】
    句子:
     

    分析:
     

    (4)下面語句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修辭手法】
    陣風吹過,葉子紛紛落下來,陽光里仿佛下了一場金色的急雨。
    (5)談?wù)勀銓x文結(jié)尾“歲月更迭,新與舊,變與不變,都是這泉水里的倒影吧”一句含義的理解。【結(jié)尾的作用】

    組卷:286引用:7難度:0.3

四、寫作創(chuàng)新

  • 10.你家鄉(xiāng)的冬天有何特點?請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一段文字介紹一下。(150字左右)
    【課文片段在線】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他們?nèi)察o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br />【寫法分析】擬人就是把物當作人來描寫,賦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和動作行為。這段文字巧妙地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使小山和濟南人格化,形象地寫出濟南冬天的暖和。在寫景抒情類的文章中,若能巧妙地運用擬人手法,可將景物描摹得更富有動感,更親切感人。但使用時要注意,一定要抓住與比擬事物特征的契合點。

    組卷:145引用:5難度:0.8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